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水稻品种Peta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可以提高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盐胁迫下根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并且可以阻止盐胁迫下两品种水稻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降低.这表明,外源亚精胺可缓解盐胁迫对两品种水稻根系的伤害,并且对盐敏感品种Peta的缓解作用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  相似文献   

2.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杨酸(SA)处理对盐(NaCl)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减少、抗氧化能力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膜稳定件降低,植株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外源水杨酸能改善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多种生理指标,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增加抗氧化能力,提高膜稳定性,从而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且水杨酸对低浓度盐胁迫下的水稻生长缓解效应优于高浓度盐胁迫下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是限制水稻生长和产量非生物胁迫之一,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作为逆境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抵御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以耐盐水稻品种龙稻5和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为试验材料,研究分蘖期、孕穗期叶面喷施外源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剂对盐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以及A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水稻产量下降;分蘖期或孕穗期喷施外源物质单剂和复配剂均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和产量,降低MDA含量;Pro和GABA复配在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增产方面表现协同增效作用;分蘖期喷施效果优于孕穗期,对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的调控作用大于耐盐品种龙稻5。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从盐胁迫下水稻生理反应、水稻耐盐机理及增强水稻抗盐胁迫的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水稻耐盐性研究的意义和展望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该文介绍了水稻耐盐性的遗传机理,并对近年来对水稻耐盐遗传机制、耐盐性QTL鉴定、基因的克隆以及耐盐水稻选育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然后进一步讨论了水稻耐盐性机制的研究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前景,以期为深入开展水稻耐盐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PEG预处理对辽星1号水稻幼苗进行干旱锻炼,研究其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系的缓解作用。水稻幼苗培养1周后用10% PEG 6000预处理3 d,然后复水3 d,最后用100 mmol·L-1 NaCl胁迫处理3 d。测定水稻幼苗根系的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结果表明,PEG预处理的水稻幼苗根系MDA含量显著低于盐胁迫的处理(P<005),而幼苗根系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则均高于盐胁迫处理。说明PEG预处理可以提高水稻幼苗根系的耐盐性,缓解水稻幼苗在盐胁迫下所受的部分伤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外源菌对水稻耐盐性的影响机制。【方法】 以水稻品种秋田小町为材料,于2019年4~10月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盐胁迫下(0、1、2、4 g/kg)根系接种微生物菌对水稻的生育进程、地上部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水稻根系在接种和未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后,其苗期成活率、孕穗期单株叶面积、最高分蘖数、单株干物质总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随着NaCl 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且轻度盐胁迫处理(1 g/kg)与正常对照处理(0 g/kg)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度盐胁迫(2 g/kg)下,接种外源微生物菌比较未接种条件可显著提高水稻苗期成活率、孕穗期单株叶面积、分蘖成穗能力、单株干物质总量和单株产量;在重度盐胁迫(4 g/kg)下,水稻植株受盐害死亡,外源菌的效果未能体现。【结论】 当水稻受到中度盐胁迫(2 g/kg)时,水稻根系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可以缓解盐逆境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提升水稻成活率和产量,增加水稻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盐胁迫比较敏感,土壤盐碱化对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潜在风险。盐胁迫会引起水稻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还会在植株中引起氧化胁迫,导致水稻品质和产量下降。由于水稻根系能吸收盐分分泌有机酸,同时具有田间持水和排水晒田的生长特性,因此水稻也是一种改良盐渍土的优良作物。因此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耐盐性,可有效提高盐渍化耕地的生产潜力,对保障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发展,通过遗传、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挖掘出大量耐盐相关 QTL 和基因,对于解析水稻耐盐分子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提高耐盐水稻育种效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克隆的耐盐相关基因大多采用反向遗传学方法获得,且大多是在过表达条件下表现出耐盐性,或者耐盐基因为隐性,难以在耐盐水稻育种中应用。总结近年来水稻耐盐相关基因的鉴定和挖掘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从有机物渗透调节、离子吸收转运调节、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调节、激素调节 4 个方面综述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水稻耐盐性研究面临的挑战,为开展水稻耐盐分子育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嗜碳酸盐新型微藻Chlorellasp.JB6缓解盐碱环境对水稻生长胁迫的能力,以水稻长白9号为材料,采用耐盐微藻JB6生物肥在温室环境下喷灌土壤,研究不同剂量藻肥对盐碱胁迫下禾本科水稻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试验中,处理液pH为8.5时对水稻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培试验中,耐盐微藻JB6对盐胁迫下的水稻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同浓度的藻肥缓解效果不同。其中藻肥浓度为100%处理下,水稻的株高、叶片色泽都显著高于对照;藻肥浓度为50%处理下,对盐胁迫下水稻生长的缓解效果最佳。耐盐微藻JB6对水稻根际土壤pH也有一定的改善,藻肥浓度为50%时效果最显著。由此可见,嗜碳酸盐新型微藻JB6具有缓解盐胁迫的能力,50%浓度藻肥缓解水稻盐碱胁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盐丰47水稻品种北种南引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是水稻营养生长期减少明显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产量结构主要表现出穗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导致产量下降,盐丰47在响水地区适期早播条件下种植,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有利;盐丰47水稻对高温的抗性较好,在水稻开花期和灌浆期抗高温热害能力较强,≥35℃以上的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盐丰47采用直播与手栽2种方式种植,同期播种的水稻,手栽稻要比直播种植生育进程一般都延迟2~3 d,个体生长量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32个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耐盐性筛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确定菊花耐盐种质的筛选方法,并以2个栽培菊花品种为对照,对30份菊花近缘种属野生资源进行耐盐性筛选,为耐盐菊花新品种选育提供耐盐种质。【方法】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条件下,分别设置5个浓度NaCl(0、40、80、120、160、200mmol·L-1)对4份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进行处理,根据单株受害叶面积比率的差异,确定适宜的筛选浓度;在此筛选浓度下对32份材料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建立受害程度与胁迫时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分别求出材料单株受害叶面积达50%所需用时间,以此进行耐盐性排序,并与其它叶片形态受害指标的筛选结果相比较,采用系统聚类法综合各项指标评价各材料耐性。【结果】耐盐筛选适宜浓度为120mmol·L-1,在此胁迫浓度下,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据不同指标的耐盐筛选结果间相关性较高;建立了3类共32个回归方程,各方程的回归效果良好。【结论】以叶片形态症状为依据可以对菊花近缘属植物的耐盐性进行快速、有效筛选,根据聚类结果将32份耐盐性材料分为极强、强、中等、敏感4个级别,芙蓉菊、牡蒿、达磨菊耐盐性极强;菊蒿、大岛野路菊耐盐性强;滨菊、黄金艾等7份材料的耐盐性中等,栽培菊、紫花野菊、小红菊、毛华菊、甘菊等20份材料对盐胁迫敏感。  相似文献   

12.
沿海滩涂耐盐(海水)植物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耐盐(海水)植物培育是海水灌溉农业的关键技术,现已筛选出了碱蓬、北美海蓬子、三角叶滨藜、狐米草等耐盐(海水)植物;红树DNA以及耐盐基因BADH、mtlD和gutD的转基因耐盐植物的培育工作也取得进展。滩涂耐盐(海水)植物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蔬菜、油料和饲料等方面。对滩涂耐盐(海水)植物的研究开发工作初步提出了3个对策: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现有技术成果的组装配套及推广利用;加强国内外合作,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继续加强耐盐(海水)植物的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耐盐性差异和筛选培育耐盐性品种,发展盐碱地花生生产,设置0%和0.3%(W/W)盐胁迫浓度处理,采用盆栽试验,对近年来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30个花生品种的出苗率、出苗速率、第一对侧枝长、植株高度和干质量等指标调查研究,通过聚类和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花生品种其耐盐性划分为5种类型,即: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间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花生品种耐盐性预测方程,F=2.694RPH+1.34RPW+2.539REV-3.353(R2=0.958);确立了相对株高、相对植株干质量和相对出苗速率,可作为花生品种耐盐性鉴选的主要指标,其中相对株高对品种耐盐性的直接影响较大。花生品种粒型大小与其耐盐性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14。花生品种耐盐性与其粒型大小呈极显著相关,可将品种相对株高、相对植株干质量和相对出苗速率等作为其耐盐性鉴选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高粱耐盐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害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之一,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是简单有效解决盐害的主要途径。综述了到目前为止筛选鉴定出的主要耐盐碱资源;耐盐碱基因(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克隆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耐盐基因在不同作物中的转移利用情况;并对高粱耐盐碱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粱等作物的耐盐碱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对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大农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耐盐性强的优异栽培稻种质资源,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品种支持,也为耐盐育种、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芽期鉴定采用1.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相对盐害率为耐盐评级指标;苗期鉴定采用沙培法,用0.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死叶率作为评级指标,以植株矮化率为参考指标.[结果]广西水稻芽期耐盐性等级为3.77级,芽期耐盐资源主要集中于1级和3级,占参试总数的62.53%;苗期耐盐性等级为7.15级,大部分资源耐盐主要集中于7级和9级,占参试总数的75.89%.在水稻不同类型耐盐性比较中,芽期平均耐盐性籼稻(3.64)高于粳稻(4.28),籼稻变异系数(69.12)大于粳稻(60.28);苗期平均耐盐性籼稻(6.91)高于粳稻(8.03),籼稻变异系数(30.21)大于粳稻(18.43);籼稻苗期鉴定株高矮化率(32.73)和变异系数(50.92)均小于粳稻株高矮化率(37.22)和变异系数(63.6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稻(r=0.0667)和粳稻(r=-0.0531)的芽期和苗期耐盐等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对不同稻作区水稻耐盐性进行比较,广西桂南稻作区水稻的平均耐盐性在芽期(3.48)和苗期(6.97)为4个稻作区中最高.[结论]广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芽期耐盐性强于苗期,籼稻耐盐性强于粳稻,以芽期1级和苗期1、3级进行耐盐种质筛选,获得杨村一号等12份优异耐盐种质资源,可作为耐盐育种的亲本选育及在耐盐基因挖掘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植物耐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盐害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是提高全球粮食产量的基础。文章较系统地概述了植物盐胁迫信号传导通路研究现状,植物耐盐基因的挖掘,包括基于EST数据库的基因挖掘、通过转录谱确定胁迫响应基因以及应用转基因手段确定基因在胁迫耐受机制中的功能。同时系统阐述了各类耐盐基因的应用,包括渗透调节物质合成酶基因、氧胁迫相关基因、离子转运相关基因、编码转录因子的调节基因、感应和传导胁迫信号的蛋白激酶基因和其他调控序列。文章还对植物耐盐基因工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提出建议,对进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藜麦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是一种兼性盐生植物,多数品种具有较高耐盐性,有些品种甚至可以耐受海水一样高的盐胁迫。藜麦的耐盐性及耐盐机理已得到广泛研究。综述了藜麦耐盐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藜麦耐盐关键特点包括:Na+的木质部装载和液泡区隔化、耐受高活性氧、较好的K+保持,气孔发育的有效控制等,并讨论了藜麦在盐渍土壤上的利用潜力,以期为藜麦的推广应用、盐碱地改良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光合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盐胁迫对苗期不同棉花品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盐敏感型中棉所45和耐盐品种中棉所35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盐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胁迫显著降低了棉花根、茎、叶和整株的干物质质量积累以及光合特性,与CK相比,棉花整株的干物质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下降了39.1%~40.1%、33.9%~41.1%、34.3%~36.6%和27.7%~28.8%,耐盐品种降低幅度较盐敏感品种小。盐分胁迫也显著抑制棉花对N、P、K养分的吸收积累,降低棉花叶中叶绿素含量。盐胁迫下,棉花苗期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与基因型抗性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为棉花栽培管理、耐盐机制及盐碱地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盐渍化土地利用和耐盐桦木科植物品种选择,对桦木科植物资源的耐盐性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盐胁迫对桦木科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桦木科植物的耐盐机制及耐盐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桦木科植物资源的耐盐性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桦木科植物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几个冷季型草坪草种的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盐分胁迫和田间植坪,对10个冷季型草坪草种萌发期耐盐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萨琳娜、明星、踏火2号和美洲虎3号耐盐性较强且能正常成坪。通过出苗期、成坪期、桔黄期、叶色、均匀度和观赏性等综合评价,认为萨琳娜和美洲虎3号坪用质量优、耐盐能力较强,可在当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