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引进14个青梗小白菜品种,通过比较其主要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抗性等指标,筛选适宜在宁波地区夏秋高温季节种植的青梗小白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炎夏、绿胜、炎鑫和萌PK-14031品种的耐热性强,叶色绿,株型好,产量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宁波地区夏秋高温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2.
<正>小白菜是南京市民夏秋季节最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但其生长周期短,虫害防治难度大,农药残留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品质、产量和效益。本试验主要研究用不同目数杀虫型防虫网覆盖小白菜,对小白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防虫效果及对小白菜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我市小白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夏秋高温季节小白菜覆盖栽培技术,以2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采用露地栽培(T_(1))、防虫网覆盖栽培(T_(2))、大棚骨架覆盖顶膜+四周防虫网栽培(CK)、CK+银灰色(T_(3))或黑色遮阳网(T_(4))覆盖栽培,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夏秋高温季节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_(3)、T_(4)的单位面积商品产量显著高于CK,T_(2)的单位面积商品产量显著低于CK,T_(1)单位面积商品产量最低,并显著低于其他4个处理。T_(3)、T_(4)的小白菜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虽然遮阳网撤除9 d后T_(3)、T_(4)的粗纤维含量上升幅度大于其他3个处理,但仍低于其他处理;T_(3)、T_(4)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遮阳网撤除9 d后,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有所缩小。因此,小白菜在夏秋高温季节宜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以提高产量、降低粗纤维含量,且在采收前5 d以上撤除遮阳网,以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金华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昼夜温差小,夏季种植叶菜难度大,蔬菜病虫害频发,产品品质差,并且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为保证夏秋季叶菜正常供应,满足市场需要,2009年开始,我们在金华市婺城区长山蔬菜基地探索总结平原地区夏秋设施小白菜栽培技术。通过多年试验摸索和设施模式对比,2014年示范基地小白菜平均667m2产量达1500kg,667m2产值9000元,  相似文献   

5.
不同小白菜品种的耐高温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菜属不结球白菜类,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营养好,消费量居各类蔬菜之首。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小白菜在20d以后即可分批上市,但夏季高温障碍往往使小白菜节间拉长、生长缓慢、味苦、纤维含量明显增加等,严重影响其商品性。本试验针对浙江种子市场目前主推的小白菜品种进行耐高温性比较,以期为科学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夏秋季节高温暴雨天气及病虫害频发是影响蔬菜产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小白菜生产,虫害防治难度大,农药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其产品质量安全。覆盖防虫网和遮阳网栽培蔬菜,可有效阻隔害虫进入棚内,并可改善大棚内小环境,蔬菜生长期间可不用或少量使用农药,产品质量可达无公害标准。从2011年开始,黄桥镇农业园区有部分蔬菜种植户利用大棚早春番茄、黄瓜后茬采用防虫网种植小白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3.3多hm2发展到现在的333.3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上海菜区8 a(年)多的虫情调查结果,菜螟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夏秋甘蓝、秋花椰菜、夏秋萝卜、秋大白菜、夏秋小白菜(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秋生菜、秋菠菜上偶有发生。各地应在第2 代发生高峰期或第3 代发生初期组织好育苗期对菜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小白菜是温州市夏秋淡季蔬菜的主要品种。这时正值高温高湿季节,菜地杂草生长快,密度高,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影响颇大。近年来,由于使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单一除草剂,而阔叶杂草及碎米莎草却迅速上升。1989—1990年,我们在温州市郊菜区对小白菜地除草剂使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材料方法 杂草调查 在菜地杂草普查的基础上,对夏秋季小白菜地的杂草进行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9.
小白菜科学施肥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小白菜生长期短,一般就地供应,对调节当地蔬菜淡旺季作用很大。长江流域栽培,可采用早春大棚栽培、夏秋露地栽培、秋冬露地栽培、秋季大棚栽培。应根据小白菜需肥特性施肥,生长初期少施,生长旺盛期多施。多施基肥,及时追施氮肥,磷钾肥作为基肥使用,注意硼肥施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小白菜生物学性状及品质调查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南京地区种植的小白菜,丰富南京地区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引入9个青梗小白菜商品种和2个青梗小白菜试制种,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及品质进行了调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商品种中的夏秋耐热品种如改良金品28青梗菜F_1、川崎夏秀比较适合南京地区秋季栽培,适合在南京地区大面积种植推广;试制品种中达美青梗菜比较符合南京地区市场需求,可进行逐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小白菜幼株俗称鸡毛菜,在江苏省海门地区普遍种植,主要采用冬春保护地、夏秋露地、盛夏避雨栽培,其中以春保护地(大棚、中棚和小拱棚)栽培为主。因其生产效益较高,栽培面积较大,广大菜农对春茬小白菜精心管理,在菜棚上加设了防虫网以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跳甲等害虫。但是,随着  相似文献   

12.
防虫网覆盖小白菜无公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病虫害尤其是虫害和高温暴雨冲刷是影响夏秋季节蔬菜生产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速生小白菜生长周期短,虫害防治难度大,农药残留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到菜的安全、品质、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及市场供应。采用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可有效地防虫、防病毒病,并能缓和暴雨冲刷和改善覆盖棚内蔬菜生长环境,生产无农药或少农药污染的蔬菜,商品品质好,  相似文献   

13.
刘燕  李进 《长江蔬菜》2013,(4):28-29
进行了矮壮素在夏秋大棵小白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小白菜播种后20 d,喷施浓度为300 mg/L的矮壮素,叶片质量/叶柄质量最高为0.68,比CK(喷清水)提高0.11,各营养成分优于CK;株高比CK下降6.1 cm,株型紧凑美观;产量达1 845.4 kg/667 m2,比CK增产24.8%。  相似文献   

14.
以“早熟五号”小白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设定4种处理浓度,通过测定小白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4种铜制剂对小白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铜制剂在蔬菜生长中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 800 mg·L-1王铜药后1d、2 586 mg·L-1氧化亚铜药后2d开始对小白菜产生药害,噻森铜和噻菌铜在研究浓度条件下对小白菜生长安全.推荐剂量下4种铜制剂对小白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以SOD最为敏感,可将其作为小白菜受到铜制剂胁迫时的标记物,预防药害产生.4种药剂中王铜对小白菜最容易产生药害,氧化亚铜其次,而噻菌铜和噻森铜对小白菜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播种后10d、20d喷施河南广农农药厂生产的5%胺鲜酯AS,可促进小白菜生长,增加单株重量,提高产量,且对小白菜生长安全。建议在小白菜1叶1心期~5叶期连喷2次,以2000倍液为宜,小白菜667m2产量比清水对照可增产8.65%。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设施土壤栽培小白菜生产管理现状调查表明,本地区小白菜生产存在种子成本高、水肥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建议继续加强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建设,推广种子加工处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等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夏秋高温季节易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常给蔬菜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灾害,造成蔬菜市场供应紧张。为了尽快恢复灾后蔬菜生产,确保城镇居民的蔬菜供应,应加紧应急速生蔬菜的种植。经试验灾后种植速生菜:萝卜子叶苗菜、苋菜、蕹菜、油麦菜比小白菜上市更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控制小白菜病虫危害的环境友好型措施,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小白菜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阜宁县农科所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在小白菜苗期和生长期喷洒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可促进小白菜生长,增加其单株重量。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333倍液处理667 m~2产量较清水(ck)处理增产185.51 kg、增产率达7.26%,增产效果明显,且对小白菜安全。  相似文献   

20.
江浙沪居民素有喜食绿叶菜的习惯,消耗量很大。其中,仅上海地区绿叶菜日均消费量就在5 000t 左右。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绿叶类蔬菜,生长期短,采收灵活,能有效缓解每年6~9 月、12 月至翌年2 月的“夏淡”和“冬淡”蔬菜供应。夏秋季种植小白菜时,杂草常大量萌生,使得草害成为制约小白菜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适合小白菜苗床使用的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品种,笔者进行了2 种土壤处理型除草剂对小白菜的安全性及其除草效果试验,以期为小白菜草害的化学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