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亚太地区社会保障指数和总结英国、美国、印度3国实施社会保障与扶贫相结合的经验做法,认为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的减贫国际经验可总结为:社会保障并不天然具有亲贫困性,但诸多国家力图建立普惠性社会保障制度以惠及弱势群体;普惠性社会保障与贫困瞄准之间存有矛盾,但通过扩大社会救助、建立激励相容制度、改变贫困瞄准方法可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投资未来和多部门协作是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向和重要手段。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当前在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衔接领域出现的法律缺失、措施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加强政策创新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广度和深度、鼓励多方参与的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以来,中国农村减贫取得巨大成效,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贫困人口减少、脱贫摘帽县数量增加、世界减贫的中国贡献;微观层面上,贫困人口收入、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依托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市场、社会的广泛参与,实现减贫主体的精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增加了贫困地区的财政供给,实现了减贫路径的精准;第三方评估的开展,保证了脱贫质量,实现了减贫保障的精准;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扶志""扶智"政策的实施、"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培育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减贫对象的精准。2020年后,中国面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叠压,可从统筹减贫主体、调整减贫路径、保障持续投入、重视相对贫困4个方面优化2020年后农村减贫路径。  相似文献   

3.
贫困的精准测量和贫困对象的精准瞄准是一切反贫困政策实施和政策效应评估工作的基础。在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文章评述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国际贫困线及其变动,并对文献中广为采用的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及其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这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包括静态即时的收入/支出贫困标准、动态收入/支出贫困状态转变、资产贫困标准、动态资产贫困临界值和多维贫困测量标准。研究发现已有文献存在研究对象不精准、研究数据较陈旧、贫困标准低的问题,难以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际减贫效果和动态变化过程。在后续研究中,相对贫困标准的确立、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生计策略对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作用机制的探析,对明确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精准扶贫到解决相对贫困是我国减贫事业前后两个阶段,需要平稳过渡和有序衔接,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风险。针对解决相对贫困的现实需要,应选择性延续精准扶贫时期凸显的政治制度优势以及形成的精准理念、建档立卡对象、有效减贫增收政策和全社会参与的格局。结合新时期减贫背景,树立更为全面的扶贫理念、实现扶贫对象的扩容发展、促进扶贫主体的协同治理、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格局、丰富和完善减贫政策体系,实现从精准扶贫到解决相对贫困的融合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减缓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渠道,基于江苏省2012—2018年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全省层面来看,财政教育支出、社保支出和农林水支出具有积极的减贫效应,其中教育支出减贫效应最佳,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而医疗支出则不利于农村减贫。在苏北、苏中和苏南三大区域,各项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苏北地区社保支出减贫效应最大,苏中地区农林水支出减贫效应最大,而在苏南地区,则与省级面板较为一致,教育支出有着最大的减贫效应。基于实证结论最后得出了一些政策启示:(1)各地政府应该因地制宜,适当加大有利于农村减贫的相关财政支出;(2)各地政府应当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大减贫效应的发挥;(3)各区域之间应做好协调和互助工作,解决好区域性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扶贫中的"非贫困户"寻租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准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2-14
贫困作为3P(poverty,population and pollution)问题之一,历来备受人们关注,消灭贫困,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减贫其关键在于正确的识别贫困人口,能否瞄准贫困人口,直接关系到扶贫政策的减贫绩效。文中针对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的"非贫困户驱逐贫困户"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建立简单模型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59-260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保险政策能够为中国式减贫提供必要的资金与帮助,缓解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保险政策角度出发,首先总结了保险政策在中国式减贫工作中的经验;其次提出了保险政策应用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探究了保险政策在中国式减贫工作中的路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在政策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培育农业等支柱性产业从而形成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减贫的重要途径。农业发展在公共政策与减贫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农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中介效应,公共政策通过农业发展这一中介变量有效推动了减贫进程。按照公共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贫困减缓这一逻辑脉络,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三大系统及其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分阶段探究了2000-2015年公共政策减贫过程中农业发展在各时期的减贫作用强度及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农业发展在政策扶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农业发展对政策扶贫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公共政策的减贫效应中约有45.25%的贡献来自于农业发展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单纯的公共政策对于贫困减缓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而农业发展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则逐年增强。研究表明,我国多元化的减贫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内生式减贫机制逐渐健全并已经发挥作用,公共政策对农业发展和减贫的促进作用呈边际递减态势。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扶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其次促进当前我国扶贫攻坚战略应尽快转向换挡,千方百计推动已经形成的内生减贫系统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9.
伍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208-212
2001-201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贫困发生率下降1.58%;分区域看,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均呈现较高的贫困减少速度,但是各区域贫困发生率的绝对水平和减少速度存在差异,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的绝对水平最高,贫困群体的脆弱性明显,但其农村金融发展对贫困减少的效应比中部地区强.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最强,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最弱.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门经济增长具有最大的减贫效应。贫困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通过农业部门经济增长实现了大规模减贫,成效显著。从中国实践中获取有益经验有利于推进全球,尤其是非洲的减贫事业。本文考察了南非贫困现状,对比了各阶段南非和中国的农业减贫主要做法,并对南非今后减贫事业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发现,南非在减贫道路上面临着农业发展限制多、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家庭粮食不安全等挑战。南非减贫当务之急是促就业、提收入、缩差距,这与中国2001—2012年减贫阶段性任务有相似之处,但在减贫措施上截然不同。南非没有充分认识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对减贫的重要性,而更多采用诸如社会保障等福利型扶贫措施。基于中国减贫经验,要使农业产业发挥可持续的减贫效果,南非首先应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将发展置于第一要务,加大公共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其次要把握好社会保障扶贫的度;第三要积极参与农业减贫实践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县的实地调研走访和问卷分析,发现山西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中存在起步晚收益缓、规模小效益差、缺技术推广难、整体部署欠缺和基础设施欠缺等五个方面的共性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精准扶贫中的特色产业发展联动规划方案、科学指导农村扶贫产业发展等三类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下一阶段山西省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的脱贫任务有着决定性影响。金融扶贫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式便是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通过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贫困人口提供所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我国的扶贫工作形成金融扶贫"输血"带动产业扶贫"造血"的模式。食用菌特征与扶贫目标的统一性、食用菌栽培环境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匹配性、国家政策的助推性共同显示食用菌产业扶贫合理可行。从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政府政策的权威导向作用、市场扶贫的"源头活水"作用、智力扶贫的保障作用和监督审查的透明化5个维度探讨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识别真正的贫困户,找准其致贫的根本原因,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本文结合个人驻村扶贫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结合乡村自然资源和村情村貌,开发特色种植、水产养殖、光伏发电等集体产业项目,提高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振兴乡村,惠及贫困户;同时,针对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不同的项目化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地帮扶而脱贫。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西贺州烟草产业贫困县精准扶贫现状的实践调查,构建了广西贺州烟草产业精准扶贫影响机制的多元回归估计模型,并得出结论,(1)扶贫资金对贫困县精准脱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2)从资金来源结构看,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产业扶贫)对脱贫效果更加显著;(3)从扶贫资金投入结构来看,农业项目、教育及培训项目的扶贫投入与脱贫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研究结论,构建了广西贺州烟草产业资金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1 027户农户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DEA模型测度了精准扶贫视角下不同属性农户类别的耕地利用效率,并以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了扶贫视角下影响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瞄准性政策帮扶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并不高,且存在一般农户、贫困户、脱贫户的耕地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和贫困村、非贫困村的耕地利用效率依次降低的两种趋势;从贫困视角的农户识别看,贫困户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土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农业补贴、发展特色种植业和较强的村域经济发展速度对耕地利用效率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而耕地规模对耕地利用效率呈负向影响,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户仅接受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水平这一因素对扶贫视角下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2020年2月28日讯,永和县达到贫困县退出相关指标,符合退出标准符合,正式退出贫困县。总结永和县脱贫经验,就业扶贫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而农村就近就业作为就业扶贫的一种形式,既可以满足农村贫困户在本村从事农业生产种植,还可通过务工丰富收入来源,是一种适合永和县脱贫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在永和县评估调查中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分析永和县贫困户农村就近就业现状,总结就近就业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对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D乡扶贫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多因子方法得到“家庭背景”、“民族与自身发展”、“地理环境”、“健康与劳动力”四个重要贫困维度,并基于k-medios聚类识别得到5个差异贫困群体。并基于关联规则,得到不同扶贫手段在差异群体中效果关系。分析发现(1)不同群体扶贫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各群体中,“家庭背景维度”、“健康与劳动力维度”对扶贫效果影响最大;(3)教育扶贫在“弱势”及“一般”状态贫困群体中没有收到好效果,但对少数民族群体效果显著。相关建议包括:(1)针对少数民族占优群体,推广“教育+产业”扶贫模式;(2)采取预防干预,防止“良势”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化。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作为思维创新的一种扶贫方式,给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一项符合国情、顺应民生的好工程。青河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各项政策,于2016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仍需不断巩固脱贫摘帽成果,以保证在脱贫摘帽基础上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河县精准扶贫实施现状进行简单调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精准扶贫实施效果满意度和样本特征之间的相关度,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高青河县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贫困户满意度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安徽省农村扶贫开发经历了解决生存性极端贫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驱动群体性减贫、规模化开发式扶贫、综合扶贫开发及精准扶贫五个阶段,总结出了党的领导、政策组合、资金整合、聚焦重点、多方合作、激发动力等经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安徽还需夯实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建立防止返贫工作机制,完善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措施,着力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政策成效,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等相关扶贫政策,巩固安徽省脱贫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GMM方法的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18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要大于金融贷款效率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同时,贫困具有持续性,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减缓贫困,而经济增长也能起到减缓贫困的作用。金融扶贫作为扶贫攻坚尤其是农村扶贫措施的一部分,在促进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减缓贫困的进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发展视角来看,今后亟待积极地扩展金融发展规模,进一步着力于完善征信体系,并切实提升对金融扶贫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