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圣法 《水产学报》2004,28(4):384-392
利用1997-2000年东海北部(29°30′~33°00′N,122°30′~128°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选取生物量占总生物量90%的前27种鱼类,运用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法,研究了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显示东海北部鱼类组成可分为三个群聚类型,即近海群聚、较深海域群聚和外海群聚。近海群聚的主要种类有凤鲚(Coilia myst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黄鲫(Setipinna taty)等;较深海域群聚的主要种类有鳀(Engraulis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等;而竹(竹夹)鱼(Trachurus japonicus)、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黄鲷(Taius tumifrons)、水珍鱼(Argentina kgoshimae)、日本海鲂(Zeus fober)、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remtrionalis)等为外海群聚的主要种类。同时分析了水深、底层温度、底层盐度等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聚的关系,表明影响鱼类群聚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深、底层盐度。不同群聚间的种类分布是重叠交错的,并没有明显的群聚边界,但密集分布海域各异,不同群聚的种类组成在不同季节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其种类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东海区短鳄齿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5年东海区(26°30′~35°00′N、121°00′~127°00′E)渔业资源监测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方法分析了东海区短鳄齿鱼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深、水温、盐度与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区短鳄齿鱼主要分布区域为:28°00′~30°00′N、123°00′~126°30′E;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以秋季(9月)最高,春季(4月)最低;短鳄齿鱼适宜水深、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70~110 m、17~23℃、34.3~35.2。结合东海海流分布特点,初步推断短鳄齿鱼为暖水性海洋小型鱼类,其生物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受台湾暖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东海管水母类生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兆礼  张金标  蒋玫 《水产学报》2003,27(Z1):82-90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管水母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数量分布、生态类群等作了探讨.结果表明鉴定到种的管水母类有40种,其中宽板无棱水母(Sulculeolaria bigelowi)为东海区首次记录;主要优势种有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和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等.管水母类总丰度春季最高(491 ind·10-2·m-3)、夏季最低(66 ind·10-2·m-3);平面分布不均匀,一般东海近海高于外海和台湾海峡海域.东海管水母类可分为3个生态类群,数量上以近岸低盐广温类群占优势,65%的种类由广高温高盐类群构成.  相似文献   

4.
东海区七星底灯鱼数量分布以及与温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从2000年12月到2001年9月一个周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东海区七星底灯鱼的数量分布及其与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区的七星底灯鱼可分为东海北部和浙江中南部近海2个群体。以东海北部群体较大,主要分布在30°N以北的海域;浙江中南部近海群体较小,且只有零星分布。七星底灯鱼在东海北部海域从沿岸到外海都有分布,但沿岸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30°30′~32°30′N、124°00′~126°30′E之间的海域;以冬春季节分布面较广,夏秋季节的分布面较窄。东海北部群七星底灯鱼栖息海域的表层温度值变化较大,以春季最低,秋季最高;密集分布区的等温线变化范围在1~2℃左右。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栖息水温变化较小,全年都在20℃以上。各季节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适宜水温均高于东海北部群。各季节东海北部群密集分布区的表层盐度在32.0~34.5之间,以冬春季的盐度值较高,夏秋季的盐度值较低;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栖息海域表层盐度除冬季较高外,其余季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东海中部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根据2001年4月、6月、9月和12月东海中部(27°00′~30°00′N、122°30′~127°00′E)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调查中共捕获鱼类161种,平均站位出现鱼类10.95种;优势种类中除了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银鲳(Pampusargenteus)、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等经济种类外,其它大部分种类为经济价值不高或小型的鱼类。各调查航次的优势种类排序和组成不同。通过分析发现东海中部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低,同时各调查月份的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6月份的各项指数均为最低,12月份为最高,这是各调查月份主要种类的优势度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94年6月至1996年5月东海北部25°30′~33°30′N,128°00′E以西海域的调查资料,阐明了头足类的种类组成,主要种类数量的季节变化和时空分布,结果显示,东海北部头足类资源群体结构已发生变化,原先的优势种类日本无针乌贼资源已衰退,而剑尖枪乌贼,太平洋褶柔鱼,金乌贼等已成为新的捕捞对象,文章还介绍了主要种类的渔场渔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东海水螅水母类生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调查资料,对东海水螅水母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数量分布、生态类群等作了探讨.结果表明鉴定到种的水螅水母类有61种,其中侧管水母(Dipleurosoma pacificum)、四十字盘水母(Staurodiscus tetrastaurus)、无手斜球水母(Hybocodon atentaculatus)和两手拟触丝水母(Paralovenia bitentaculata)等4种是国内首次记录;热带假帽水母(Pseudotiara tropica)、多手毒水母(Toxorchis polynema)和高华丽水母(Aglantha elata)等3种为东海首次记录.大洋性种有15种,其总N/O值为3.07,外海性种类略强于近海性.半口壮丽水母(Aglaura hemistoma)占绝对优势(64.1%),其分布往往与暖流消长有关.本区水螅水母类可分为近岸广温性、近岸暖水性、外海广温性和大洋暖水性等生态类群;近岸广温类群的种类最多(66%),大洋广温类群丰度较高;它们的演替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不同水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东海南部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根据1998~1999年和2008~2009年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各季度月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及1989~1990年在福建东北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等相关资料,研究分析该海区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主要渔获种类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区蟹类有66种,隶属于15科,39属;2008~2009年东海南部海域蟹类数量明显比1998~1999年减少,蟹类占总渔获量的比重下降9.8个百分点,平均资源密度指数减少36.2%;两次调查蟹类数量均以春季和夏季为高,但主要渔获种类不同,1998~1999年细点圆趾蟹渔获量占绝对优势,而2008~2009年细点圆趾蟹数量降幅最大,资源密度很低,光掌蟳、双斑蟳数量明显增多,取代了细点圆趾蟹成为最主要的渔获种类,其余种类如卷折馒头蟹、银光梭子蟹、武士蟳等所占比例变化不大;2008~2009年蟹类主要分布区域与1998~1999年不同,在海区内侧水深60 m以内海域数量分布较多,这与主要渔获种类双斑蟳分布海域范围关系密切;细点圆趾蟹资源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有待以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春季东海区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胡芬 《海洋渔业》2004,26(2):79-85
本文分析研究了2003年春季东海区(27°00′~34°00′N)150m以浅海域浮性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49种鱼类的鱼卵、仔稚鱼,其中31种鉴定到种,隶属于26科、29属。优势种类为日本鳀、方氏云鳚、太平洋鲱。带鱼、小黄鱼等经济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少,鲱形目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较多。鱼卵、仔稚鱼分布主要在近海禁渔线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10.
重点探讨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多样度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鉴定到种的中小型浮游桡足类有71种,4季皆出现的种类比例高达83.1%,种类季节变化不大明显.种数平面分布呈南部高、北部低、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特征,种数分布与该海域水团势力消长相关,在水系交汇处,种类较多的往往位于暖流的一侧.4季共出现优势种15种(优势度Y≥0.02),主要有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等,但在秋季,上述优势种类由尖额保猛水蚤(Aegisthus mucronatus),孔雀丽哲水蚤(Calocalanus pavo),锦丽哲水蚤(Calocalanus pavoninus)等替代.优势种更替率R值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南部及东海调查区中小型桡足类群落所栖息的环境从夏季转至秋季的变化较大,从冬季转至夏季的变化相对较小.桡足类物种多样度(H′)、均匀度(J′)和单纯度(C)指数4季均值分别为2.58(2.27~2.99)、0.72(0.64~0.7)和0.26(0.21~0.38),H′值平面分布趋势与种数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The oogenic cycle and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ovary of raft-cultured great scallop (Pecten maximu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period April 1990–July 1991. The ovary condition index (FGI) and stereological studies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two principal spawning periods, winter and late spring-early summer. No sexual resting period was found. Oocyte lysis was high throughout the year. Ovarian lipid levels displayed a clear seasonal pattern linked to the gametogenic cycle. Total lipid (TL, 16–21% dry weight), acylglycerol (AG, 20–65% TL) and free sterol (FS, 2.8–6.4% TL) levels were,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ripe ovary and a decrease coincided with spawning. Protein (59–63% dry weight), glycogen (<3% dry weight) and phospholipid (PL, 26–35% TL) levels showed no clear seasonal trend. The TL and AG were a good index of ovarian sexual maturity. The TL % of dry weight)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female gonad condition index (r s = 0.779, p < 0.001), and AG (% f TL)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mean oocyte diameter (r s = 0.630, p < 0.01) and the female gonad condition index (r s = 0.443, p < 0.05).  相似文献   

12.
沸石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继周 《齐鲁渔业》1999,16(3):10-11
在河蟹育苗中,利用沸石作水质净化剂.从幼体蚤状Ⅲ期始,每天在3个幼体培育池共90m3水体中投放200×10-6沸石。结果试验组每m3水体大眼幼体出苗量增加54g,效果明显。试验证实,投放沸石能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氨氮,净化水质,促进幼体正常变态发育。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三疣梭子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三疣梭子蟹的摄食、领域、防御、攻击及清洁行为。三疣梭子蟹在水温12℃以上摄食行为加强,领域与攻防行为也很明显,攻防主要其螯肢。三疣梭子蟹的清洁行为比较复杂,在光强度变化较大时较为明显,一般要持续15~20min。随着温度的降低,三疣梭子蟹的摄食、攻防、领域行为都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重要渔业省份之一,海岸线较长,渔船渔港众多,全省沿海25个县(市、区)拥有渔民20余万人,各类渔船3万多艘。长期以来,因海上生产条件差,环境极其恶劣,渔船比较分散,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各类渔船海损事故频繁发生,给渔民造成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沙门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长有鞭毛的兼性需氧菌,多数存在于动物的排泄物中,其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病率极高.本文对沙门氏菌的三种主要检测方法:微生物学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实验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进行探究,对于更为准确快速鉴定沙门氏菌,防止沙门氏菌进一步蔓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重心。预警原则作为一种新颖的环境资源管理手段,其对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的有效性已为一些国际协定和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所确认。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管理实践和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采用预警原则。因而,针对我国近海生物资源养护不利的现状,我国有必要增订相关立法,将预警原则规定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各海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适用预警原则,以顺应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渔港改造,加快推进游艇公共码头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形成的渔港产业体系与传统服务格局,已远不能满足渔港产业延伸要求,更与当今快速增长的新兴海洋休闲旅游发展需求及城市游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未能同步,国内渔港在现代渔业建设的推动下正面临着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是我国游艇产业发展的重要关口,尤其是加速游艇公共码头建设,对促进游艇内需的销售与游艇消费将具有不可低估的持续影响力,而利用当前渔港改造和产业提升机会,应是加快游艇公共码头建设步伐,推进地方游艇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各沿海城市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加大对渔港产业整合力度、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模式创新与拓宽资金渠道等措施,妥善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以期实现渔港城(镇)市包括游艇业在内的整体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牛蛙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和致病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患爱德华氏菌病的牛蛙肌肉、肝、肾、血液和腹水中分离到8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实验均为该病的病原菌,毒素检测试验表明,致病因素主要是内毒素而不是外毒素。分离菌株的主要特性为杆状、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兼性厌氧。接触酶、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均为阳性。在三糖铁琼脂上产H2S。氧化酶、丙二酸盐利用、V.P试验、明胶液化、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氨酶为阴性。分解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利用甘露醇、蔗糖和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美国杂交条纹鲈的苗种培育试验,科学调节池塘水体理化因子,初步探讨了美国杂交条纹鲈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认为美国杂交条纹鲈适温范围广,苗种培育过程中溶解氧应在4mg/L以上,碱度、硬度保持3me/L左右,pH8.0以上,COD应在10mg/L以下,对氮、磷营养元素和苗种培育饵料生物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8种弧菌对斑节对虾受精卵和无节幼体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8种弧菌严重地影响虾卵的孵化和幼体的正常发育,其中以混合弧菌感染致病性最强。试验还显示了弧菌对越是早期的胚胎侵害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