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88~1995年对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发生为害进行调查,发现在西番莲栽培区病毒病普遍发生,发病率通常在30%~40%,严重的达90%以上。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环斑、皱缩、花叶、环斑花叶,死顶和果实木质化等。从田间病株采集40份样本,经电镜观察和采用A蛋白夹心ELISA(PAS-ELISA),用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西番莲黄花叶病毒(PFYMV)、紫果西番莲花叶病毒(GMV)、烟草花叶病毒(TMV)及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抗血清进行测定,其中36个样本检测出CMV,表明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为CMV。与此同时,对西番莲上CMV进行亚组鉴定,采用鉴别寄主和单、多克隆抗体双夹心ELISA(DAS-ELISA)对36个CMV阳性样本进行测定,结果35个属CMV亚组Ⅰ,1个属CMV亚组Ⅱ,表明田间以CMV亚组Ⅰ分离物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
三种ELISA方法检测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沟病毒(ASGV)是感染苹果和其它一些果树的重要病毒。作者应用PAS-ELISA法成功地检测了苹果组培苗中的这两种病毒。为了简化操作步骤,试验了DAS-ELISA和改良DAS-ELISA法,并与PAS-ELISA的检测结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AS-ELISA能检测出ASGV,却不能检测出ACLSV,与此同时,这两种病毒均可用改良DAS-ELISA检测。DAS  相似文献   

3.
宋淑敏 《植物检疫》1994,8(4):202-204
用特异性抗血清制备的抗血清纸片应用于酶联免疫吸咐实验(ELISA),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目前已将抗血清纸片用于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番茄环斑病毒(TomRSV)、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等进境植物危险性病毒的检测,取得与使用冻干保存抗血清相同的效果。应用抗血清纸片方便、经济、便于保存和邮寄。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白肋烟病毒病调查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调查表明,湖北省五峰、建始、恩施县(市)白肋烟主产区为花叶和黄花病毒病流行区。1995年花叶类型发病率为10%~90%,平均30%以上;黄化类型10%~30%,平均20%左右,蚀纹病在3县(市)零星发生。1996年各产区病害比1995年轻,以花叶病害为主。经血清鉴定明确,花叶类型病害、黄化类型病害和蚀纹病分别由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起。CMV为侵染白肋烟的主要病毒。这是湖北省白肋烟病毒病调查与病毒鉴定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吴新华  胡伟贞 《植物检疫》1993,7(6):428-430
根据鉴别寄主反应,粒体形态及血清学等试验从美国进口悬钩子上的病毒分离物鉴定为烟草花叶病毒。摩擦接种普通烟表现为花叶,在心叶烟,昆诺阿黎,苋色黎接种叶上表现为局部枯斑,电镜粒体为杆状,约300nm,免疫电镜中用TMV抗血清诱捕修饰法制片铜网能捕获大量病毒粒体,并在粒体表面有一层抗体外套,PAS-ELISA中与TMV抗血清也呈阳性反应。悬钩子中病毒浓度很低,只有经浓缩后才能对病毒进行鉴定。文中还讨论了  相似文献   

6.
陈京  胡伟贞 《植物检疫》1997,11(2):81-84
番茄环斑病毒(TmRSV),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的病汁液和PEG粗提纯液,经适宜温度或甲醛处理,均丧失侵染性而有抗原性。TmRSVPEG粗提纯液经60℃(水浴)处理10分钟或28℃7天,TRSV粗提纯液置25℃一个月,Ar-MV在40℃7天条件下均可做为阳性对照的灭活处理的最佳方案。可保存抗原性在7~12月以上。为了防止危险性检疫病毒的侵入,对入境种苗进行检疫,需建立快速、准确、标准化检疫程序,而在血清学快速诊断试验中,提供阳性对照,对提高判断准确率是必要的。因此,为了解决在诊断试剂中提供阳性对照但又不能使其检疫性病毒人为扩散这一重要问题,我们在研究三种外检病毒(TmRSV,TRSV,ArMV)的检验技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些灭活试验,用化学和物理方法钝化病毒,使其失去侵染性而保持抗原性,并应用于酶联诊断试剂盒中,本文报道了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从猪传染性胃炎病毒(TGEV)强毒Miller株(M5C)克隆建立的一株的重组杆状病毒(R2-2)表达的重组TGEV钉状糖蛋白(Spike,S)建立了一种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猪群中抗TGEV抗体。实验表明,用重组病毒R2-2接种昆虫传代细胞系Spodoptera frugiperda(sf9),所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在接种后第72小明达到最高值;该重组蛋白能与抗TGEV S蛋白A  相似文献   

8.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自然流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自然流行孙发仁(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泰安271000)PRELIMIARYSTUDIESONTHEPOLYHEDROSISVIRUSISOLATEDFROMORGYIAERICAESUNFa-Ren(TaianSci...  相似文献   

9.
贵州烟仓昆虫天敌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贵州烟仓昆虫天敌初步观察①高念昭(贵州农学院植保系,贵阳550025)PRELIMINARYOBSERVATIONSOFNATURALENEMIESONSTOREDTOBACCOINSECTPESTSINGUIZHOUGAONian-zhao(Dep...  相似文献   

10.
芝麻上花生条纹病毒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ISA和生长法检测结果表明,芝麻种不种传PStV,感染PStV的花生是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桃蚜、豆蚜和大事蚜能传播芝麻上PStV,传毒率分别为37%、19.3%和13.8%,而经为0。黄花叶病害流行程度肥芝麻生育期蚜虫发生量互作作用影响。芝麻黄花叶病害年度间流行程度差异大,发病率与6月下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降雨量及雨日在。芝麻苗期至蕾期为感病生育期,进入开花后期,芝麻对PStV 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混合侵染烟株对烟蚜取食行为的影响,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记录了烟蚜在健康烟株与CMV、PVY混合侵染后不同发病级别烟株上的取食波形。结果显示:烟蚜在健康烟株上的刺探次数最少,在感病烟株上的C波总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健康烟株;第1次到达韧皮部前的刺探次数,健康植株上仅为4.00次,3级感病烟株上的为健康烟株上的2倍;在健康烟株上E2波总持续时间为120.65 min,极显著大于2级和3级感病烟株;刺探过程中,感病烟株上的pd波出现次数均高于健康烟株,且pd波II-1和II-3亚波的持续时间也显著高于健康烟株。研究表明,CMV、PVY混合侵染烟株可降低寄主对烟蚜的适合度,且能促进烟蚜对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桃蚜、萝卜蚜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桃蚜、萝卜蚜在一系列恒温、变温下的发育速率,结果表明:(1)低于18℃桃蚜比萝卜蚜发育快,19—27℃范围内两种蚜虫发育速率基本一致,高于27℃萝卜蚜比桃蚜发育快;(2)根据恒温下数据所拟合的logistic曲线准确地反映了变温下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于描述和预测种群在自然变温下的发育进度;(3)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温积常数两个统计量会随试验温度的波动方式和幅度不同而异,但只要数据和计算方法适当,还是能用于种群模拟和预测的。  相似文献   

13.
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超敏蛋白对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诱导抗性及其生长、品质的影响,采用半叶枯斑法和田间试验研究了10%超敏蛋白对枯斑三生烟和普通烟的诱导抗性及促生作用,并分析了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超敏蛋白在活体外对CMV无钝化作用,但预防、治疗效果显著,接种前48 h喷施预防效果达75.70%,接种后24 h喷施治疗效果达65.45%,均显著高于对照;10%超敏蛋白处理后烟草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均高于其它处理,单位产量比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处理增产211.8 kg/hm2,增值3 519.2元/hm2;经10%超敏蛋白处理后的烤烟化学成分均处于优质烟的适宜质量分数范围内。表明超敏蛋白不仅有利于提高烟草抗性和促进烟株生长,且可以明显提高烟叶经济效益和烟叶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具有杀螨潜力的生防真菌,采用喷雾法测定分析玫烟色虫草Cordyceps fumosorosea IF-1106菌株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1339菌株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卵、幼螨及雌成螨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感染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和球孢白僵菌BB-1339菌株后螨类的形态特征不一致,感染IF-1106菌株后形成棉絮状菌丝,而感染BB-1339菌株后则形成羊毛状菌丝。IF-1106菌株和BB-1339菌株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卵的LC50分别为2.38×107、8.26×107CFU/mL和4.48×107、1.21×108CFU/mL,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幼螨的LC50分别1.97×107、8.26×107CFU/mL和7.65×106、8.99×105...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素对芸苔链格孢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在0—35℃下均可萌发,最适温度15—20℃。菌丝在0—30℃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0—25℃;孢子及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该菌对湿度要求较严格,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孢子才能萌发,最适相对湿度为98%;病菌在相对湿度达93%时可以侵染,98%以上最适。脱落后孢子曝露在室内(相对湿度约63%)经1小时萌发率下降32.4%,4小时下降80%。耐旱能力较差。一般情况下紫外光能促进该菌产孢,但是对某些菌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过长的紫外光照射对该菌产孢不利,照射160分钟孢子萌发率下降近80%。麦芽糖、蔗糖为该菌的最佳碳源;硝态氮、有机氮是该菌的良好氮源。pH值为4—6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强酸、强碱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模糊隶属度法在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