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深紫色、无蜡质、白花芥蓝和绿色、有蜡质、黄花芥蓝配制F_1、F_2、BC_1和BC_1′世代,研究芥蓝花色、蜡质和薹色的遗传规律,并创制兼具不同花色、蜡质和薹色的芥蓝新种质;同时,比较2个不同类型芥蓝亲本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芥蓝的花色、叶片和菜薹的蜡质以及薹色3个性状均为质量性状,分别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白花对黄花为显性,叶片和菜薹有蜡质对无蜡质为显性,菜薹紫色对绿色为显性。无蜡质、紫色菜薹芥蓝的VC、蛋白质、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绿色、有蜡质的普通芥蓝,而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绿色芥蓝。以芥蓝细胞质不育系CMS.紫芥蓝为母本,以自交系改良红芥蓝薹为父本杂交选育出芥蓝新品种京紫2号,晚熟,生育期80 d左右,株高31.4 cm,开展度50.2 cm,叶片卵圆形、深绿色、有光泽,叶片和菜薹无蜡质,菜薹深紫色,薹长25.0 cm、粗2.04 cm,单株净薹质量65~115 g,口感脆嫩,可多次采收,产量15~20 t · hm~(-2),适合广州等南方地区秋冬季和菜场基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喜来宝芥蓝为材料,四种不同氮磷钾配比分别为A(N:P:K=46.7:0:0),B(N:P:K=16:6:23),C(N:P:K=18:5:10),CK(N:P:K=15:15:15)施用对芥蓝主侧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处理(16:6:23)开展度,C处理(18:5:10)株高均高于对照,B、C处理主薹薹粗、薹长、叶片长和第一侧薹薹粗均高于对照;不同氮磷钾配比肥料施用主侧薹薹长、薹粗和产量、占比不同,B、C处理主薹产量占比较大,B处理667 m2总产达1461.34 kg,C处理达1443.13 kg,较CK分别提高了10.99%和9.61%;与对照相比,B、C处理主侧薹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C处理主薹和第一侧薹维生素C含量增加;综合认为,B、C处理总产量、主薹产量及品质均优于CK,且两者无显著差异,因而高氮钾配比肥可作为芥蓝产量提高、主侧薹产量优化的肥料选择。  相似文献   

3.
芥蓝新优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引进国内外6个杂交芥蓝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推广栽培的主侧薹兼收类芥蓝优良品种,并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秋盛芥蓝田间生长强壮,侧枝性强,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采收期长,667 m~2主薹产量973.8 kg。经多点生产试验,秋盛芥蓝春、秋季可连续采收2~3次,单季667 m~2产量可达2 100~2 600 kg,可作为上海地产绿叶菜的补充品种。  相似文献   

4.
麒麟仔(芥蓝薹)是一种介于西兰花薹和芥蓝之间的类型品种,是利用西兰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和芥蓝杂交,然后用芥蓝回交而成的三交种,其性状既不像西兰花也不似西兰薹,更不是芥蓝,但偏向于芥蓝,为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蔬菜,暂且称之为麒麟仔(芥蓝薹)。龙田一号由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2016年选育而成。由于是一种新型蔬菜,又因为或可受消费者青睐,特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油绿50天菜心是利用四九菜心与50天菜心杂交选育的151菜心为母本,以60天菜心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28.4 cm,株幅23.9 cm,基叶椭圆形、深油绿色,叶长21.1 cm,宽9.8 cm,叶柄短,为6.4 cm;菜薹矮壮、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9.50 cm,横径1.45 cm,质量35~40 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 d(天),抽薹整齐,齐口花,味甜,纤维少,品质优,适宜出口,每667 m2产量1000kg左右,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喜宝芥蓝是以自交不亲和系C09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D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芥蓝一代杂种。早中熟,生长势强,株型直立,平均株高29.4 cm、开展度30.0 cm;花白色,叶近圆形,叶面稍皱,深绿色,被少量蜡粉,平均叶长21.4 cm、叶宽21.5 cm、叶柄长8.0 cm;薹绿色,平均主薹高27.5 cm、薹粗2.2 cm、薹质量155 g;薹粗壮均匀,节间中等。VC含量1 405.0 m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0%。中抗黑斑病,每667 m2产量1 300 kg左右,适宜广东省平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菜心新品种绿宝70天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宝 70天菜心是从迟心 2号菜心中的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 ,株型紧凑 ,薹叶柳叶形 ,主薹高 2 2~ 2 6cm ,横径 1.5~ 1.8cm ,青绿色 ,菜薹节疏条匀具光泽 ,约 45g ;中迟熟 ,播种至初收 39~45d(天 ) ,可延续采收 10d(天 ) ,以收主薹为主 ;纤维少 ,薹质脆嫩 ,齐口花 ,净菜率高达 6 0 %以上 ,品质优 ,适宜市销和出口 ;每 6 6 7m2 产量为 10 0 0kg左右。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芥蓝属十字花科蔬菜,以肥嫩的花薹及嫩叶为主要食用部分.其根系浅,主根不发达,须根多,主要根群分布在10~20 cm的表土层内.茎直立,青绿色,比较短缩,有蜡粉.花有白色和黄色,目前在广东栽培的以白花为多.芥蓝喜温和凉爽的气候,适宜温度为15~25℃,在广东全年均有栽培,除内销外每年均有出口,年栽培面积超过3 500hm2.现将在广东地区主栽的一些芥蓝品种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出更多性状优良、符合市场需求的芥蓝品种,以亲本材料均为自交系的新配置成的22个芥蓝杂交组合为材料,对其单株质量、薹净质量、株高、株幅、薹高、薹粗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初步选出了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有细薹型16*40、粗薹型48*49、35*53和红薹型31*34,丰富了芥蓝品种的多样性,为进一步的芥蓝杂交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柳杂二号菜薹是广西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当地优良菜心品种自交系作父本选育的早中熟、丰产、优质杂种一代薹叶两用型菜薹(心)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较耐高温、抗逆性强、品质优、纤维少、无苦味、清甜脆嫩等特点。1特征特性作菜薹栽培,自播种至初采35~40天,延采20天。叶、薹绿色,色泽油亮,薹叶长卵形,薹叶少而小;始采薹植株自然高度37.5cm,主薹高31.6cm,主薹平均茎粗1.49cm;生长势强,抽薹迅速,侧薹萌发多,平均一级侧薹5.0根/株,二级侧薹3.0根/株,三级侧…  相似文献   

11.
江定  李向阳  刘振翔  郑岩松  张华  李光光 《园艺学报》2020,47(Z2):2965-2966
‘金盛芥蓝’是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而成的芥蓝中晚熟杂交一代新品种。叶片近圆形,叶长21.2 cm,宽19.4 cm,叶柄长7.3 cm。主薹高21.8 cm,粗2.6 cm,质量136 g。品质优,商品性好。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华南地区适播期9—11月。  相似文献   

12.
绿宝60天菜心是以四九菜心与50天菜心杂交选育的151黄花菜心作母本,以60天菜心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27 cm,基叶长卵形,深绿色;薹叶狭卵形,菜薹紧实条匀,青绿有光泽,主薹高22-26 cm.横径1.5-1.8 cm,单株质量35-40 g。中熟,播种至初收35-40 d(天),可延续采收7-10 d(天)。抽薹整齐,叶柄短,齐口花,商品率高,商品性状好,风味甜,纤维少,品质佳,适宜市销和出口。每667 m2产量800-1200 kg。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不同类型的10个芥蓝品种测定其蛋白质、纤维素、钙、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采用平均营养价值估算法(ANV)进行营养评价,结果得到,10个芥蓝品种的营养价值从高到低分别为:选种格蓝筷(10.88)、广州中迟芥蓝(9.59)、红脚芥蓝(9.47)、皱叶芥蓝(8.94)、中熟龟老种(8.50)、澄海香菇(8.47)、本地铁种(8.46)、中花芥蓝-广州(8.40)、耐热粗条(8.26)、新会芥蓝(7.94).10个芥蓝品种的平均营养价值为8.89,属于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蔬菜.  相似文献   

14.
油绿50天菜心是利用四九菜心与50天菜心杂交选育的151菜心为母本,以60天菜心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28.4cm,株幅23.9cm,基叶椭圆形、深油绿色。叶长21.1cm,宽9.8cm,叶柄短,为6.4cm;菜薹矮壮、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9.50cm,横径1.45cm,质量35~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天),抽薹整齐,齐1:2花,味甜,纤维少,品质优,适宜出1:2,每667m^2产量1000kg左右,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油绿70天菜心为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丰产、中晚熟油青菜心新品种。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整齐一致,薹色油绿,商品性好,品质优,符合市销和出口要求,品比试验表明产量较对照香港70天油青菜心增产20 %以上,丰产性好,近年来在生产上进行试种,反应良好,广泛受到欢迎。一、主要特征特性油绿70天菜心生长势强,株形紧凑,株高37 cm,基叶长卵形,绿色,长28.6 cm,宽11.1 cm,叶柄长10.8 cm;薹叶少,椭圆形,外形美观,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主薹高25~27 cm,横径1.5~2 cm,质量45~60 g。中晚熟,播种至初收40~45 d,可延续采收10~15 d。抽薹…  相似文献   

16.
经长期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利用简易大棚种植早薹蒜的高效栽培技术,平均667m2产值5000多元,同时还有利于解决蔬菜栽培的重茬问题。1品种选用选用薹瓣兼用,且植株长势旺、抽薹早的品种。如早薹蒜2号,该品种植株高大,一般株高75~90cm,最大叶宽4cm,抽薹早,薹长60~80cm,薹径0.8~1.2cm,单薹重30~40g,抽薹率98%以上,667m2蒜薹产量可达1000kg。2播种技术2.1选地大蒜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除盐碱沙荒地外都能生长,但由于根系浅,所以以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为宜。2.2整地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因地膜覆盖栽培大蒜施肥不便,加之养分淋溶…  相似文献   

17.
<正>雪菲(211)F1是武汉宏达种苗有限公司育成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白菜薹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至采收只需45~50天,采收期相对集中,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约46 cm,株高约2 cm,莲座外叶数约8片。薹叶6~8片,叶长21 cm,宽16 cm。主薹嫩白、粗壮;侧薹抽生能力强,一般4~8根,粗1.6 cm左右,品质好。适宜长江中下流域栽培,一般6月下  相似文献   

18.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 cm左右,株高21 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 g左右,最大可达200 g,品质好.薹生叶6~8片,薹叶长21 cm,宽16 cm.侧薹数4~8根,薹粗1.6 cm左右.  相似文献   

19.
郑青峰 《长江蔬菜》2021,(19):65-67
西兰薹是由从国外引进的西兰花种质资源和芥蓝杂交育成的新、奇、特蔬菜品种,近年来俏销国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城市居民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求量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逐渐重视西兰薹的科研育种、示范推广.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非种业)的西兰薹研发成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经育成早、中、晚、特晚熟系列品种,其中11个品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下面就西兰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油绿702菜心’是通过杂交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得到的中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紧凑,菜薹粗壮、匀称,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2.4cm,粗1.7cm,单株主薹质量约40g。播种至初收37~40d,产量约18000kg·hm-2,适宜平原地区10-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