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苹果幼园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宝鸡地区新建矮化密植苹果园面积较大,矮化自根砧或双矮果园普遍采用宽行密植、网格立架扶干栽培模式(株距1-2 m,行距3.5-4.0 m)。由于行间较宽,幼树期(1-3年)间作较为普遍,笔者对间作物种类、收益及对幼树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多点调查,并对间作技术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 1986年以来,山东菏泽地区发展2.6多公顷密植果园.其中多系乔化树和矮化树混栽.4~5年生的幼树,大部分刚结果已交接封行.为使这批幼树矮化,我们采用了主干桥接矮化砧的方法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1.具体方法 选树龄3~4年生的乔化单株,干周15cm左右为宜.于3月中下旬(发芽前),在主干上桥接3~4支无病虫的M26粗壮枝条,长30cm.接活后扒去主干上桥接段树皮.擦去形成层.防止树皮再生.也可先行主干绞缢后桥接. 2.结果 (1)具有明显的控长致矮作用.1988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省力化是栽培技术创新的永恒目标,苹果矮砧密植代替苹果乔砧密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总结了苹果矮化自根砧园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可用于苹果矮化自根砧果园建园及栽后全程管理。1苗木栽植1.1株行距及嫁接口建园株行距一般为1~1.2 m×3.5~4 m,每亩栽植138~190株。  相似文献   

4.
正1幼树期重点管理1.1按照品种区划适度密植目前,为了追求前期效益,常常采用2 m×3 m密植建园,树体郁闭较快,嫁接后5~7年树体搭接须隔株去株;最好采用2 m×5 m,早期行距大,有利于树体扩冠,行间亦可进行间作。  相似文献   

5.
<正> 矮化密植果园中,结构合理的树篱,是创造优越的小气候环境,充分采获阳光、达到优质丰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方便果园管理的首要条件。我们在矮化密植丰产试验园中,设计了三种树篱,并对其生长结果和光照状况进行了必要的观察研究,以期选定1~2种较理想的矮化树篱。  相似文献   

6.
我县共有苹果树383万株,其中1~7年生幼树260万株,国光幼树184.8万株,占幼树总株数的70%。幼树普遍采用乔砧矮化密植栽培(亩栽33~55株)。为了探讨在密植条件下,使国光幼树提早结果、早期丰产的途径,1974年石山公社石山大队八队的技术员,根据幼树进行“目伤”可促发新枝;进行“环剥”可促进在旺枝上成花的启示,把目伤和环剥结合起来应用,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1990年前后,随着我市果树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不少果农为追求幼树早期产量,盲目把乔化树苗按矮化树苗密植栽培,每亩栽植苹果74~111株。致使不少果园未等大量结果就树冠郁闭,光照恶化,产量低。还有些果园为控制  相似文献   

8.
生产上推行的矮化密植(应用矮化中间砧或短枝型品种)和乔化密植两种建园模式,随着树龄增长,不少果园出现了郁闭现象,严重影响果园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通过认真调研,分析了郁闭果园形成原因,并根据当地的生产实践,提出苹果郁闭果园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矮化密植苹果园,若仍采用稀植大冠的整形修剪方法,就难以发挥矮化苹果早结果、早丰产的优势。现就如何适应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特点,谈谈我们在修剪中的体会。 一、树体结构 苹果矮化密植园必须充分利用上方空间,使其尽量高而细。株行距 2×4m的果园,宜采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海阳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面积进行红富士矮化密植栽培,行株距为3m×2m,每667m2栽植111株,大部分果园苗木采用M26作中间砧,山定子作基砧.由于密植红富士园行株距过密,加上许多果农不懂如何进行密植红富士果园的管理,造成大部分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枝量过多,主枝过粗、过大,中央领导干与主枝粗度比过小,株间行间交接严重,果园郁闭严重,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果园效益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下降.1998年,海阳市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密植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01年初我们提出了"密植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研究"这一课题,经过2年多的试验研究,效果显著,于2003年9月28日经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1.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越冬死亡原因及对策¥河北省三河市林业局@路明选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越冬死亡原因及对策矮化密植果树以其早果早丰、高产优质、易管理等优点,成为果树发展的方向。但在我国北方,幼树越冬死亡率较高,影响了矮化砧的利用和发展。为此,对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  相似文献   

12.
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可以充分利田地力并促进果园早期丰产,而大量采用矮化砧木又是达到矮化密植的主要途径之一。枳是优良砧木,但不一定都表现矮化。我所品种资源室选出的74-1矮化枳,种子小,只有普通枳的1/3。为了提高发芽率,扩大繁殖系数、满足对良种矮化枳砧的需要,我们进行了本试验,旨在探讨74-1矮化枳的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密植矮化是当前果树生产发展的一项栽培措施。密植矮化的果园可以提早结果,提早丰产,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增强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便于果园管理等。因此,密植栽培已成为生产上逐步推广的栽培制度。目前,按照砧木选择利用的不同,有矮砧密植、乔砧密植和矮化中间砧密植;在栽植方式上,分永久性密植和计划密植;此外,根据每亩栽植密度不同,分低密度(约80株)、中密度(120—180株)、高密度(200—300株)、超高密  相似文献   

14.
大青叶蝉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青叶蝉是果树的主要虫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对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树均有危害,以成虫在枝干产卵刺破表皮造成失水而致枯,尤其是1~5年生幼树和果粮间作的果园更为严重,是造成幼树园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1998~2000年对该虫进行了系统观察、调查和综合防治,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甜樱桃幼树期行间不同间作模式对甜樱桃幼树生长量的影响,调查分析了樱桃树幼树期在不同间作模式下树体地径、枝条长度和株高等;以及各个间作物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与产投比等数据。结果表明樱桃幼树行间间作红薯和蔬菜类的,其树体的干周、新稍生长量高,生长势强,间作物对树体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樱桃幼树行间间作大豆和西瓜的树体生长较差,间作物对樱桃幼树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从成本投入来看,种植红薯和萝卜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幼龄果园间作红薯和萝卜,不论从对树体生长还是提高果园经济效益来看都是一种好的间作类型。  相似文献   

16.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榴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适用石榴适宜栽培区域。2 土肥管理2 .1 土壤管理  1 )扩穴深翻。一般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进行。幼树定植后 3~ 5年内进行扩穴深耕 ;成龄果园可采用隔行或隔株深耕 ,分年进行。土质过于瘠薄山地 ,可每年或隔年小炮震坑 ,换土改良。2 )中耕除草。在生长季节尤其雨后或灌水后 ,树盘及时中耕除草 ,深度 6~ 8cm为宜。 3)果园间作、覆盖。幼龄果园行间可间作矮秆作物或绿肥 ,成龄果园采用作物秸秆、杂草、落叶、厩肥等覆盖 ,厚度在 1 0~ 1 5 cm。2 .2 施肥  …  相似文献   

17.
<正>幼龄果园(1~3年)行间套种是立体栽培的一种模式,合理规范的果园间作不仅能促进幼树生长,而且能有效提高复种面积,避免杂草丛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的整形修剪在我国北方一直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欧洲、大洋洲等苹果生产国,密植苹果多采用矮化自根砧(M_9、M_(26)等),半密植苹果园多采用MM_(106),而不采用矮化中间砧。矮化自根砧与中间砧对树体有相同或相似的矮化作用,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笔者根据近些年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实验体会,对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的修剪与管理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看树形.培养和调整树形是苹果冬剪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同的栽培方法(乔化、半矮化、矮化等)、不同的栽植密度要选择不同的树形.乔化密植667 m2(亩)栽33~35株的宜选择简化小冠疏层形;矮化密植667 m2(亩)栽66~83株的宜选自由纺锤形,栽83~111株的宜选细长纺锤形.如果疏于管理,树形紊乱,那就需要进行树形改造,冬剪就要重一些,修剪量较大一些;如果树形比较规范,没有完成树形培养目标的继续进行树形培养,树形完成的按规范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冬剪量可适当轻一些.  相似文献   

20.
月份物候期果园主要管理内容1月小寒 ̄大寒早熟品种幼果期;迟熟品种终花期1.果园改造。修整田埂,疏通排水沟,防止果园积水;对劣种树进行高接换种和新果园定植;2.早熟品种继续进行疏果、套袋;3.幼树采用拉枝等办法矮化树冠。2月立春 ̄雨水早熟品种果实膨大期;中晚熟品种幼果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