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中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为试材,采用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破眠剂1号解除葡萄冬芽自然休眠及促进萌芽过程中芽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破眠剂1号处理葡萄休眠冬芽比对照萌发早、整齐,且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休眠解除期)暂时抑制葡萄冬芽的总呼吸速率,后期(萌芽准备期)促进葡萄冬芽总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并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暂时抑制葡萄休眠冬芽的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激活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从而促进自然休眠的解除;处理后期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葡萄冬芽的萌发。综上所述,破眠剂1号可代替葡萄冬芽的部分需冷量,使其自然休眠解除并促进萌芽,冷量不足则阻碍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冬剪留芽量对猕猴桃萌芽率影响及破眠剂使用对萌芽率影响及其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剪留芽量与萌芽率显著相关。使用破眠剂处理,增产效果明显;破眠剂处理明显改善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情况。生产中,应在萌芽前50~60 d,使用破眠剂处理架面(喷雾或涂抹);徐香摘心应迟,鼓励一次枝生长或采用捏尖方法(在新梢变细,将缠绕生长时);翠香适时摘心,促进二次梢发育。  相似文献   

3.
以二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一次果成熟采收后留3~4芽修剪,采用不施用单氰胺破眠且摘除植株全部叶片、施用单氰胺破眠且不摘叶、施用单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叶片3种处理,以不做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萌芽率、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果实品质等指标变化趋势,以期为提高干热河谷区“阳光玫瑰”二次果花芽分化及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摘除植株全部叶片对“阳光玫瑰”二次果萌芽率、花芽分化率、成枝率、结果枝率、穗长、穗宽、单果质量、单穗质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得到提升。以施用单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叶片处理的效果最好,对“阳光玫瑰”二次果萌芽和花芽分化效果最好,果实品质提升也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桂南地区巨峰葡萄春季芽眼经破眠剂处理后萌芽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以7年生平棚架巨峰葡萄为试材,对结果母枝留5~9芽修剪5个处理,修剪后对所有试材用2.5%单氰胺催芽,同时对每个修剪的2行分别进行刻伤与不刻伤(对照)处理。调查5个不同节位修剪的刻伤处理与对照的萌芽率和新梢结果枝率,并分析其萌发的结果母枝冬芽成花率和结果母枝调查芽结果枝率。结果表明,刻伤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长梢修剪的萌芽率,并有使各节位出现花芽概率均等的趋势,对于短梢修剪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慧纯 《北方园艺》2012,(13):55-56
在温室大棚栽培"晚红"葡萄的生产中,升温前1周,应用含50%单氰胺的果树破眠剂2号喷布葡萄冬芽芽眼。结果表明:应用果树破眠剂2号20倍液催芽,催芽效果好于石灰氮,萌芽期比涂抹石灰氮提前7d,花期提前6d,萌芽率提高16.2%,坐果率提高9.1%,可在生产中代替石灰氮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营口设施栽培无核白鸡心葡萄生产上,第一茬果实采收35~40天后,应用含50%单氰胺的破眠剂2号涂抹葡萄冬芽芽眼,结果表明,应用破眠剂2号药液20倍催芽,葡萄冬芽萌芽率为74.6%,第二茬葡萄坐果率为74.5%,平均单穗重597.0 g,每667m2产量1 700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于当年12月下旬采收,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化学物质打破桃休眠的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桃品种华光和寿星桃为试材,应用石灰氮、氰胺、苯基噻二唑基脲、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硝酸钾进行打破桃休眠的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氮破眠效果最佳,可使中芽提早萌发13-14天,花芽提早7天萌芽,提早开花7-13天,且萌芽率显著提高,其余供试药剂也有不同程度的破眠效应,只是效率较低,使用破眠剂的时期和浓度不同,效果也异。休眠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是解除休眠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2014~2016年分别对新疆兵团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八师石总场的弗雷无核葡萄、149团的87-1葡萄、九师170团的夏黑葡萄进行促二次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第一茬果采收30~35天后修剪,每个结果母枝留6~10个芽,用50%单氰胺破眠剂25倍液涂抹结果母枝顶端2个冬芽芽眼破眠催芽效果最好。葡萄冬芽萌芽率平均为94.2%,第2次果坐果率平均为95.5%,当年11月初成熟上市,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皖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皖翠’是海沃德(Hayward) 自然芽变品种, 萌芽和展叶期比海沃德提早3~5 d, 新梢开始生长提早6 d, 花期提前3 d, 坐果率比海沃德提高24%, 产量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石灰氮和水杨酸对破除葡萄芽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2月~2004年3月, 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农业科技示范园葡萄园, 以藤稔品种为试材, 分别在树体的初休眠期(12月上旬) 、深休眠期( 1月上旬) 和休眠后期( 2月上旬) , 取芽体饱满、生长充实的1年生枝条, 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氮(CaCN2 ) 和水杨酸( SA) 进行涂芽破眠处理; 之后放入温室进行发芽培养, 并每5 d取冬芽测定H2O2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21 d后统计各处理最终萌芽率。结果表明: 施用CaCN2和SA能不同程度的提高H2O2含量和POD活性, 降低CAT活性; 但在不同休眠期对SOD活性的影响不一致。而破眠或促进萌芽效果好的化学药剂处理, 花芽在培养前期的H2O2含量、POD和SOD活性增幅较大, CAT活性下降较明显。对萌芽率的统计表明, 初休眠期施用石灰氮和水杨酸对葡萄破眠无效; 到深休眠期及以后施用25%的石灰氮对葡萄破眠效果较为明显, 萌芽较对照提前4~6 d, 最终萌芽率达41.6%~90.0%; 而水杨酸处理对葡萄花芽破眠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1.
以4~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冬果结果母枝粗度、夏季修剪不同留芽数、修剪后涂抹破眠剂时间和冬果产量等处理,观察其对冬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峰葡萄能正常萌芽、开花、着果、成熟,而且果实颜色及风味均表现良好,具备"两代不同堂"结果的潜力。夏季修剪时选择剪口粗度0.8cm以上、剪口留芽数5~6个、修剪后当天或第2天涂抹破眠剂芽萌发率较高,抽生的果枝健壮,果穗大,着果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单氰胺处理对不同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破眠剂解除葡萄休眠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以早黑宝、早霞玫瑰、绍星一号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进行破眠剂单氰胺(H2CN2)涂芽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观察单氰胺处理后各品种葡萄冬芽显微结构及其生长发育动态,测定各品种葡萄农艺性状、芽酶活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指数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单氰胺处理促使各品种葡萄萌芽与果实成熟阶段均显著提前,芽组织形态分化发育加快且结构良好,萌芽整齐度与萌芽率以及H2O2含量、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CAT活性显著降低;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果实外在品质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等内在品质指标在早黑宝和绍星一号葡萄中得到显著提升。结合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指数,得到各品种葡萄综合品质排序为早黑宝(H2CN2)绍星一号(H2CN2)早黑宝(CK)早霞玫瑰(H2CN2)绍星一号(CK)早霞玫瑰(CK)。【结论】萌芽整齐度、萌芽率、H2O2含量、POD以及CAT活性是单氰胺解除葡萄休眠的主要影响因子;经单氰胺处理后,早黑宝葡萄的综合品质优于早霞玫瑰和绍星一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验证朵美滋作为高效破眠促芽剂在水晶、玫瑰蜜等葡萄上的使用效果。实验证明,在正确使用多美滋后能有效打破水晶、玫瑰蜜葡萄的休眠,促进提早萌芽并使萌芽整齐,能有效提早成熟期。  相似文献   

14.
单氰胺对南方葡萄的催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春季萌芽前用主要成分为单氰胺的破眠3号涂抹葡萄品种巨峰、巨玫瑰、户太8号、V28、无核早红结果母枝。结果表明:春季采用破眠3号药液催芽萌芽期比对照提早10天左右;成熟期提前15~20天。株产和果实品质均较对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产生的芽变新品系──“93-01”,果形端正、整齐,坐果率及风味品质等综合经济性状超过海沃德,它克服了海沃德品种表现与雄株花期不完全相遇的缺点,从而提高了丰产性。  相似文献   

16.
95-1葡萄是云和县2002年引进的新品种。在试种初期,改以往的棚式栽培为双十字“V”形栽培,用石灰氮破眠方法提高枝条萌芽率,缩短萌芽时期,取得较好效果,栽后第2年每667m^2产量达1500kg。  相似文献   

17.
海沃德芽变新品系“93—0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士林  龚仁芳 《果树科学》1996,13(4):269-270
美味猕猴海沃德产生的芽变新品系-“93-01”,果形端正、整齐、坐果率及风味品质等综合经济性状超过海沃德,它克服了海活德品种表现与雄株花期不完全相遇的缺点,从而提高了丰产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季梨幼树枝条在春季进行刻芽等处理,调查萌芽率、成枝力、长中短枝比率。结果表明,通过刻芽和刻芽+上药2个处理后,幼树的成枝力及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上药处理后的短枝率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2个处理。  相似文献   

19.
大棚葡萄破眠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蒙阴县大棚栽培葡萄已具一定的规模,大棚栽培的葡萄萌芽早、萌芽率高,这是其早成熟、早上市的关键.我们用石灰氮涂葡萄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石灰氮涂芽存在着葡萄枝蔓发芽不整齐、费工、费时等缺点.2002年12月,我们在大棚栽培葡萄凤凰51上试用德国产破眠剂3%朵美滋,打破其休眠,促进提早萌芽、成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早红宝石’从萌动期至谢花期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多糖定位,进一步探讨高温造成甜樱桃胚囊败育原因。结果表明,在同一物候期,露地、温室、破眠剂处理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淀粉粒定位一致;在同一物候期,温室‘早红宝石’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露地和破眠剂处理的,分布区域也大于后两者;破眠剂处理的花后2 d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对照,分布区域也增加。分析认为,温度是决定甜樱桃花芽发育进程、胚珠多糖数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高温加速花芽发育,却抑制胚珠多糖水解,难以满足胚珠、胚囊快速发育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最终胚囊败育。破眠剂可提早花芽发育进程,有效提高胚囊发育质量,其生物学效应类似于某种高温逆境逃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