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本实验以药膳方"黄芪猴头菌汤"为基础,进行制作方法考察。本实验以感官评价、皂苷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炒制法、煮制法制备黄芪猴头菌汤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肉与黄芪的煎煮时间、猴头菇煎煮时间、煎煮功率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黄芪和鸡肉先经过炒制后煎煮60min,猴头菇后下煎煮30min,文火煎煮功率为800w时,达到口感和功能性成分含量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2.
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w- barn accus(Fisch)Bge,内蒙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Bge)的干燥根。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降压、利尿、抗炎、强心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已从黄芪中分离得到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及多种黄酮甙元,关于黄芪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已有报导。作者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方法对吉林产膜荚黄芪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疏骨片中黄芪、杜仲、骨碎补中总黄酮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来确定疏骨片的药用价值。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器为蒸发光检测器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总黄酮的含量为3 478.85 mg/100g,黄芪甲苷的含量为45.09μg/mL。结论该方法所测定总黄酮和黄芪甲苷的结果稳定性可靠、准确,适用于疏骨片中总黄酮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小叶丁香皮中黄酮类及多糖的含量,对小叶丁香皮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及多糖含量,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在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测定黄酮的含量,在620nm波长下测定总多糖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 0.05mg-0.5mg范围内,芦丁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在0.052mg~0.20mg范围内,葡萄糖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74。黄酮在4月29日含量最高为14.86%,总多糖在6月23日含量最高为33.24%。结论通过T-TEXT比较不同采收期小叶丁香皮中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差异显著,多糖随着黄酮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合小叶丁香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不同地区不同品系玉竹为研究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玉竹多糖,运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多糖含量测定,并通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试验对此方法进行验证。从而测出圆叶玉竹多糖含量最高为8.1%,比长叶玉竹多糖含量高10.4%,比湘玉竹多糖含量高14.7%,比小玉竹多糖含量高23.8%。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期美汉草中黄酮及多糖的含量,确定美汉草的适宜采收期,为其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测定黄酮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总多糖的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美汉草中黄酮的含量6月份较低,其他月份含量变化趋于平稳,7月10日黄酮含量最高为2.27%。美汉草中多糖的含量5月到6月份较低,7到10月份含量偏高,多糖含量最高值为7月31日可达14.9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不同采收期美汉草中黄酮及多糖的含量分析,且含量差异显著,并确定了美汉草的适宜采收期,为进一步研究美汉草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林蛙多糖提取方法比较与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林蛙中多糖(Temporaria Chensiensis Polysaccharides,TCPS)三种常用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林蛙不同部位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碱解法、酶解法、碱解酶解法提取林蛙多糖,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林蛙多糖含量。结果:酶解法林蛙多糖的提取率大于其它两种方法,雌蛙头部的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辽东丁香枝中黄酮及多糖的含量.对辽东丁香枝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及多糖含量。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在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测定黄酮的含量,在620rim波长下测定总多糖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15mg-1.5mg范围内,芦丁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在0.04mg,.-0.20rag范围内,葡萄糖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74。黄酮在3月25日含量最高为8.52%,总多糖在9月4日含量最高为12.67%。结论通过T-TEXT比较不同采收期辽东丁香枝中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差异显著,黄酮随着多糖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合辽东丁香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刺五加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测定刺五加叶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083mg-0.338mg范围内,葡萄糖mg数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0.223%,R2=0.9990。刺五加叶的部位可溶性多糖含量为1.770%,粗多糖含量为1.290%。结论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多糖含量差别很大,9月份采收的苇沙河地区的刺五加叶总多糖含量较高。从方法学考察可看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易行、重现性好,适合刺五加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艺对酸性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大豆多糖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低卡占度的稳定蛋白质,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以酸性乳沉淀率为指标对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促进其深入开发.单因素试验表明,pH、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大豆多糖得率及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有显著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 (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多糖中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的各因素的顺序为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水平组合为pH3.5、温度125℃、时间90 min.该工艺条件下,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多糖含量为65.05%,蛋白含量为3.69%,酸乳饮料的沉淀率为0.72%.  相似文献   

11.
2009-2010年通过田间5点取样对华北一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害进行普查。结果查得病害有花叶病毒病C表现为花叶症的所有病毒病)、卷叶病毒病、紫顶萎蔫病、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炭疽病、叶枯病、枯萎病、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共计12种。查得害虫10种: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蚜虫、二十八星瓢虫、芫菁、双斑萤叶甲、草地螟、牧草盲蝽、马铃薯跳甲。明确了上述病虫的分布和为害程度,许多病虫是该地区目前严重威胁生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稳系数法对花生区试品种(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2、2013年四川省花生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15个品种(系)高产稳产性进行综合分析,对参试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作出评价,其结果与根据区试标准推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用HSC法评价花生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空气老化箱常规法结合热重分析(TG)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及橡胶加工分析(RPA)法研究两种割胶制度对生胶(NR)硫化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2d/4+ET2.5%割制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优于s/2d/3+ET4%割制硫化胶。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生脉葡萄糖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生脉葡萄糖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C18(4.6mm×250mm,5m),流动相为乙睛-0.05%磷酸(20:80),检测波长203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40℃。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5-4.5 ?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6.2%);人参皂苷Re在0.5-4.5?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生脉葡萄糖注射液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朝鲜淫羊藿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朝鲜淫羊藿茎中总黄酮含量。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在270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朝鲜淫羊藿茎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0.06mg~0.42mg范围内,淫羊藿苷质量(mg)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0%,RSD=2.47%,r=0.9991。不同采收期朝鲜淫羊藿茎:6月16日(3.325%),7月13日(3.738%),8月1日(2.958%),8月17日(2.684%),9月2日(5.526%),9月16日(2.090%),10月2日(3.922%);不同海拔的朝鲜淫羊藿,海拔629米(3.509%),海拔805米(2.319%),海拔925米(2.777%)。结论随着采收期的不同茎中总黄酮的含量有所变化。本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研究朝鲜淫羊藿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索氏热回流提取保鲜人参中的人参总皂苷。方法香草醛一硫酸比色法测定保鲜人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检测波长544nm。结果索氏热回流提取可将保鲜人参中的人参总皂苷提取完全,在20-120μ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7.86%,BSD=3.49%(n=5)。测得样品中总皂苷含量为3.91%,RSD=I.84%(11=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可用于保鲜人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刺榆各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其粗多糖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总黄酮和粗多糖的抗DPPH、OH、02-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总黄酮含量次序为:刺〉花〉叶〉茎〉根。刺榆黄酮(HDF)和多糖(HDP)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刺榆的刺可发展为提供黄酮成分的新资源并显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作物,而我国大豆主要依靠进口,提高大豆产量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意义重大。为定位大豆产量相关性状,本研究以产量差异显著的东农42和东农50作为杂交亲本,构建了包含168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s)群体,对其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利用R/qtl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结合两年六点的大豆产量相关性状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利用测序获得的660 316个SNP标记构建了一张分布在20个连锁群的包含6227个bin标记的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总图距和平均图距分别为2739.15 cM,0.44 cM。在12个染色体上定位到22个大豆产量相关性状QTL,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性状定位到的QTL分别为5、4、5和8个。在3号和19号染色体上各有一段基因组区域在两年间重复定位,涉及6个主效QTL,分别为qNFSP-19-1(22.976%)、qNFSP-19-2(11.977%)、qNFSP-19-3(17.203%)、qHSW-3-1(11.346%)、qHSW-3-2(11.346%)和qHSW-3-3(11.175%),加性效应值均为负值。在3、7、11、12和20号染色体上新定位到7个产量相关性状QTL,其中表型贡献率最高的为qHSW-3-3(14.276%),包含具有重复定位区间的qHSW-3-2qHSW-3-3。与前人定位的结果相比,更多QTL极大地缩短了定位区间,表明本文报道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更准确,可以为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精细定位、候选基因的挖掘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益血糖浆中人参皂苷Rb1、Rg1、Re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A为乙睛,B为0.05%磷酸水溶液,0~50min(20:80);50~60min(20→29:80→71);60~110min(29:71),检测波长203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40℃。结果人参皂苷Rb1在1.0~5.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08%);人参皂苷Rg1在0.7~3.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63%);人参皂苷Re在0.6~3.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益血糖浆中人参皂苷Rb1、Rg1、Re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有机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常规香稻品种19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DD,旱插秧机旱插秧;DW,水插秧机旱插秧;D,机械旱直播;CK,常规水插秧)对香稻品种产量、品质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D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D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下降;DD、DW和D处理的水稻香气合成关键基因BADH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明显提高了稻米香气,其中,DD处理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旱插秧机旱插秧适宜作为有机栽培条件下机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