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把3个不同胚胎发育类型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品种乌叶、兰竹、绿荷包的幼胚置于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授粉后15d的胚胎人工培养十分困难,而授粉后30-40d的幼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BA,NAA,GA以及ABA等的不同组合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细胞团,并能进一步形成胚状体或芽状体,部分败育型品种兰竹,在胚胎败育早期但未死亡的幼胚,以及完全败育型品种绿荷包,在授粉后30d的胚珠,经培养亦能形成胚状体,胚状体在MS或1/2MS附加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等的培养基上,增殖能力甚强,甚至不加任何附加物的情况下亦能增殖。高浓度的附加物则不利于胚状体的增殖。从胚状体诱导成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转GFP(pBIN—mGFP5-ER)基因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unshiu Mare)原生质体进行了分离、纯化和胚状体的诱导。获得的原生质体在UV下均发出明亮的GFP荧光,活性达到87%。原生质体在MA固体包埋培养基中培养至12~14d时出现第1次分裂,30d后形成针尖大小的愈伤团。培养50~60d后,再生大量直径为1~2mm左右的愈伤团。部分小愈伤团分别转移到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上诱导胚状体再生,培养2个月后,挑出的小愈伤团只长出新鲜的愈伤组织,未分化成胚状体。倍性分析显示所有再生产物均为二倍体。并对转GFP基因国庆1号在原生质体融合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天竺葵的成熟胚囊由七个细胞组成。卵细胞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质体和线粒体丰富,另外还存在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微管。质体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棒状或不规则长形,具管状或泡状的内膜结构,基质电子密度较低,多数质体中含有一个或几个淀粉粒。线粒体的体积较大,在切面上多呈环状,其基质电子透明区含有明显的DNA纤丝。在卵细胞的合点端,其质膜与中央细胞的质膜之间发生局部分离,形成了明显的膨大间隙,间隙中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庆1号温州蜜柑Guoqing No.1(citrus wnshiu)原生质体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步法建立的国庆1号胚性愈伤组织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产量高、活力强,在MA培养基上培养20d时,可获得颗粒性强,具有体细胞胚发生能力的细胞团。这些细胞团在甘油(MT 质量分数2%甘油)培养基上可以获得最好的胚状体诱导效果。但诱导出的小胚状体不能进一步发育,需及时转入液体乳糖(MT 质量分数5%乳糖)培养基上振荡培养20~30d。然后将长至1.0~2.0cm的胚状体转入固体乳糖培养基上,可促使其进一步发育成墨绿色的正常胚状体,最终在生芽培养基上诱导其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未传粉的子房离体培养后,通过细胞胚胎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胚囊中出现接种时不存在的各个发育时期,并发现未传粉烟草子房中含有2—8个游离核,有的胚囊含有更多个排列不规则的游离核。当培养7天时,胚胎发生,胚囊中形成细胞团(即原胚状体),它进一步发育成为球形胚状体。单倍体烟草和小麦植株的形成来自两条途径:(1)来自大孢子,由它直接进行多次分裂,经细胞团、胚状体各阶段发育形成植株。(2)来自卵细胞,经胚状体各阶段发育而形成的。并非起源于子房壁和胚珠体细胞组织。  相似文献   

6.
以花椰菜作为试验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32.5℃、24 h的热激处理是胚状体发生的最适高温处理;游离小孢子培养15~20 d后可以观察到胚状体,然后转移到固体MS培养基中进行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7.
受精前的助细胞是代谢活跃的细胞,具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质体,内质网大多为光滑型且库槽膨大,极少淀粉粒;助细胞向合点端的壁是不连续的。卵细胞的壁与助细胞的相似,合点端也是不连续的;卵细胞质中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均较少,但游离核糖体很丰富。中央细胞除具大量各种细胞器外,质体中还常有小淀粉粒。反足细胞壁在与中央细胞间及各反足细胞间是间断的,并具大量胞间连丝,细胞质中也富含各种细胞器,表明其代谢活动十分活跃;反足细胞中观察到核物质穿壁现象。珠心柱(postment)中部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都与其外部细胞不同,显示了其功能的差异。文中并讨论了助细胞、反足细胞在胚囊营养中的作用以及胚囊营养物质供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受精前的助细胞是代谢活跃的细胞,具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质体,内质网大多为光滑型且库槽膨大、极少淀粉粒;助细胞向合点端的壁是不连续的。卵细胞的壁与助细胞的相似,合点端也是不连续的;卵细胞质中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均较少,但游离核糖体很丰富,中央细胞除具大量各种细胞器外,质体中还常有小淀粉粒,反足细胞壁在与中央细胞间及各反足细胞间是间断的,并具大量胞间连丝,细胞质中也富含各种细胞器,表明其代谢活动十分活跃,反足细胞中观察到核物质 穿壁现象,珠心柱(postment)中部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都与其外部细胞不同,显示了其功能的差异,文中并讨论了助细胞,反足细胞在胚囊营养中的作用以及胚囊营养物质供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荔枝幼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把3个不同胚胎发育类型荔枝,品种乌叶,兰竹,绿荷包的幼胚置于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授粉后15d的胚胎人工培养十分困难,而授粉后30-40d的幼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BA,NAA,GA以及ABA等的不同组合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细胞团,并能进一步形成胚状体或芽状体,部分育型品种兰竹,有胚胎败育早期但未死亡1/2MS附加低浓度的细胞人裂素及生长素等的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10.
贻贝卵巢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作者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贻贝卵巢的超微结构,发现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相似,均由一个大而圆或多边形的核,粗面内质网,球形线粒体及丰富的游离核糖体等构成。但随着卵黄发生,细胞的体积越来越大。卵母细胞表面开始出现微绒毛,它是卵膜的一部分及卵将成熟的标志。卵黄的形成是双源的,但以外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