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丽  王一 《中国蚕业》2023,(1):61-67
近年来,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桑枝能够代替传统原料栽培多种食用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利用桑枝作为基质材料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围绕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基质配方筛选、6大主要食用菌(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杏鲍菇、毛木耳)的桑枝栽培生产技术、桑枝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关于桑枝栽培食用菌对桑枝活性物质富集作用方面进行了综合叙述,针对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存在的原料收集和粉碎难度高、菌种适应性差异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合作提高桑枝收集、处理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加大对适应桑枝栽培食用菌菌种的驯化、引进及栽培基质中最优比例的筛选,加强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桑枝栽培食用菌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推动桑枝栽培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不仅能缓解栽培食用菌原料的供求紧张状况,还能提升食用菌的品质,既能增加蚕业的附加值,又能大大减少森林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1栽培前的准备根据栽培食用菌的规模大小,提前做好规划,准备好房屋、设施、设备、原材料等。1.1生产用房远离污染源的地方新修房屋或利用现有通风、透气、能密闭的闲置房屋作接种室、菌  相似文献   

3.
羿红  张惠珍 《中国蚕业》2004,25(3):75-76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而在可供人工栽培的众多食用菌品种中,平菇曾被誉为食用菌的后起之秀.由于平菇具有适应性强、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易于成功等特点,所以栽培平菇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因而平菇生产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在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栽培平菇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棉籽壳和杂木屑,鲜有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的报道.而我国蚕区每年都产生大量桑枝条,绝大部分桑枝条被丢弃或当作薪柴,若能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有效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的技术探讨,并且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现将其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桑枝小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利用剪伐后的桑枝,经过机械加工成桑枝屑后根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及其生理特性要求,利用桑枝屑结合其他成分材料栽培桑枝屑食用菌,其中消毒灭菌的好坏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好食用菌品种及品种的搭配,才能满足市场要求从而增加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食用菌营养材料的配方筛选后,选定其中一组进行30万袋的小规模种植试验,以观察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所栽培的30万袋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平均每袋产菇0.6834公斤、产值3.4元。  相似文献   

5.
正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食用菌和中药材是当地的主导产业,食用菌栽培与中药材种植争地矛盾一直较为突出。该县冷水、仁川等地是传统的种桑养蚕区,食用菌的栽培规模占全县的50%。目前有桑园267 hm2,每年约有3000 t的桑枝条,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2012年开始,磐安县冷水镇开展桑园—桑枝黑木耳套种生产模式的推广,有效缓解食用菌用地紧张,同时增加冬季桑园和桑枝的利用效率,提高种桑综合经济效  相似文献   

6.
<正> 桑枝经过加工处理,可制单宁、人造绵、纤维板等,也可作食用菌培养料。四川蓬安县蚕桑示范场任波等做了桑枝栽培平菇和银耳试验,认为桑枝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料。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方法简单,投资少,收效高。从接种到收获只需35天,每50公斤干桑枝可生产银耳7.5公斤,干平菇9公斤;食味  相似文献   

7.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的副产物,一般作为柴火处理,经济价值极低。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可明显提高枝条的附加值,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报道了利用桑枝屑栽培平菇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桑枝屑替代部分栽培料培养平菇获得了成功,其发菌情况、子实体生长和平菇产量等与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的基本相同,生物转化率达76.8%,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平菇的生产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凌建标 《蚕桑通报》2011,42(2):26-27
利用蚕业副产物桑枝木屑栽培食用菌,既符合现代环保理念,又能产生新的生产附加值,同时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市场潜力巨大。食用菌栽培采收后产生的废菌棒(料)如何合理利用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作者就此开展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桑枝是蚕茧生产中的大宗副产物。蚕桑产业是镇巴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利用桑枝木屑生产食用菌对提振蚕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桑枝副产物的利用价值,阐述镇巴县桑枝食用菌生产的开发潜力,探讨适合镇巴县的桑枝食用菌生产模式及发展策略,为镇巴县蚕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是一种食、药用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其人工培育具有栽培简便、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优势。设计不同桑枝木屑含量配方的基质进行大球盖菇栽培,并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球盖菇子实体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结果表明,基质不同桑枝木屑含量及出菇潮次对大球盖菇子实体DNJ富集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桑枝木屑质量分数为70%的栽培基质生产出的第1潮菇子实体DNJ富集量最高,大球盖菇干品中DNJ的质量分数达到0.230 2 mg/g,高于桑枝DNJ的含量,接近桑椹中DNJ的含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桑枝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较高保健价值食用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桑枝是蚕桑生产中一大副产物,全国年产桑枝可达1 200万t,桑枝屑与杂木屑成分相近,作为香菇生产基料开发,既是发展蚕桑产业的需要,也是发展食用菌产业及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本文从桑枝特点、桑枝栽培香菇试验及栽培技术方面阐述了桑枝栽培香菇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桑枝栽培香菇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桑枝食用菌在广西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搞好桑枝食用菌的研究和开发,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丰富的桑枝资源发展食用菌,是促进桑蚕业经济循环、延长行业产业链、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不但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同时对促进我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桑枝条是盐边县蚕桑产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具有资源充足、成本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好等优势。笔者总结了盐边县桑枝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桑树因兼具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而在三峡库区大面积种植。为了使桑树在促进库区生态恢复的同时发挥提升传统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分析桑枝营养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将养蚕生产中废弃的桑枝粉碎后作为基料,用于栽培食用菌秀珍菇和姬菇,并将菌渣制作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干物中的粗蛋白、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达10.52%、51.43%,且各种营养成分均衡;用桑枝屑基料栽培的秀珍菇和姬菇的产量较稻草粉、棉籽壳基料分别提高87.2%、12.0%,85.9%、25.4%,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50.3、11.6,53.5、23.5个百分点,生产成本比稻草粉基料降低37.2%;用含桑枝屑的食用菌菌渣制作的有机肥符合国家有机肥质量标准。预测整个三峡库区如果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每年可增加产值24.3~35.2亿元,初步认为建立的"桑枝-食用菌-有机肥"资源循环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三峡库区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配方的桑枝培养基生产灵芝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年产废弃桑枝300多万t,具有开发桑枝食用菌的巨大潜力。以桑枝屑为栽培灵芝的主料,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干)85%、麸皮10%、玉米粉3%、石膏粉1%、红糖1%为栽培灵芝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利用桑枝作为培养基栽培灵芝,对开发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新途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莹  王林 《四川蚕业》2009,37(4):42-44
延长蚕业产业链,增加蚕农收入,发展高效生态规模蚕业是蚕桑发展方向。本文从环境条件适宜,生产原料充足;劳力资源充沛,规模优势明显;设施利用充分,蚕作比较安全;经济价值可观,社会意义深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睢宁县规模化栽培桑枝香菇是可行的,对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延长蚕业产业链,促进蚕桑业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并简要介绍了桑枝栽培香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枝条是栽桑养蚕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是蚕桑产业的大宗资源之一。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具有农药残留量少、生产适应性广、成本低廉的优势。本文通过不同比例桑木屑配方的生产试验,探索出了桑木屑与棉籽壳比例为2:1的高产、优质生产配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桑枝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桑枝是传统的中药材,古医书记载:桑枝微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桑枝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并含有天然生物碱野尻霉素(DNJ)及丰富的多酚、多糖和黄酮类物质,且无对食用菌有害的油脂、松脂、精油等物质。因此,利用桑枝作基质生产食用菌,就可以将桑枝中的营养和药用成分转化到食用菌中...  相似文献   

19.
桐乡市是浙江省蚕桑主产区,年发种量、产茧量一直位居全省首位。蚕桑产业是桐乡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目前,该市年饲养蚕种稳定在25万张左右,全市桑园面积8333 hm2。据统计,桑园年均生产桑枝条鲜重约800 kg/667 m2,年可产鲜桑枝10万t。在传统经济中,桑枝作为燃料,经济效益甚微;随着农村液化气、沼气的普及,以柴禾作燃料逐步减少,众多的桑枝也逐渐成为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利用桑枝、树枝栽培食用菌,是解决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一直以来,我市的食用菌生产品种、生产量仅限于供应本地市场为主,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循环利用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20.
技术概述:适合中高干成林桑园套种。利用桑园桑树取代传统竹荪栽培荫棚或遮阳网,桑枝就地粉碎作为竹荪培养料,形成“桑园-桑枝-食用菌-桑园”增收增肥增效栽培模式。采用桑枝生料栽培,缩短了培养基的堆沤过程,节省劳动量和劳动工时;利用遮阳网弥补桑园因采叶后郁蔽度较低的问题,使其满足竹荪生长发育的场所要求;采用桑枝屑作竹荪的主要培养基料,使废弃的桑枝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将竹荪直接套种在桑园中,培养基在为竹荪生长繁育提供营养之后,其残存料是桑园良好的有机肥,可大大改善桑园肥力。一种在叶用桑园中简易套种桑枝竹荪的栽培方法(ZL 2014 1 0007874.X)于2015年11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