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时期江西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江西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该文对江西省现行的主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分析了当前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现实需求,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适合于未来一段时期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就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建设投入,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建立了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仍然没有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国家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含义,制定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从法律法规上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提升推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农业科技实际应用能力。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农业  相似文献   

3.
对海南农民信息需求的现状及影响农民获取信息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收回的572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海南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关注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层面;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经济条件差和硬件设备落后。为避免加大信息贫富差距,建议政府逐步规范信息市场秩序,加大力度的培养农村信息人才。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需要科技做支撑 ,如何将大量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方便快捷地从科研院所转移到农业生产者、农民手中 ,让农民了解、掌握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速度 ,是农业部门非常关注的事情。由于受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均、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脱节以及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的制约 ,目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现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市科委、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 ,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效率的农技推广工具与手段。将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5.
基层农科院所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极探索以基层农科院所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是充分发挥基层农科院所科技资源,促进基层农科院所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推进基层农科院所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选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作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力量,以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和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优势,在促进本地区和全省农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06年以来,克山分院积极推进以"院县共建"为依托、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入户和致富项目"为载体、以"农业专家大院"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集"生产示范、项目推广、信息传播"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针对黑龙江省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对网络科教视频影片的需求现状,利用视频云服务空间嵌入技术,搭建适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应用的流畅高清的网络视频平台。各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现有的网络设备及技术基础上,嵌入云视频服务网络接口,建立可视化的农业科技推广视频系统,及时为农业生产和经营者提供科技、供求和市场价格等信息,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2003年,聊城市科技局对科技兴农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调查发现.实现温饱以后的农民.最想的是致富.最盼的是服务.最缺的是技术。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具有强烈需求和科技服务“缺位”的问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封闭式农村向开放式农村转变过程中诸多矛盾中最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农民的素质、信息和资金“三大贫困”以及现存科技推广机构的体制、机制和服务能力“三个不适应”。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有力的推动力量,对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社会,提高农民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科层制科技推广方式制约了科技对"三农"作用的发挥,而以合作社为载体的科技推广则弥补了传统科层制推广的种种不足,建立了规模经营与技术效益的有机结合模式,放大了技术效益的敏感度,把科技的供与需对接起来,有力地发挥了科技对"三农"的影响作用。以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镇郑庄村粮食合作社的科技推广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合作社对于农业科技推广的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对"三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男女农民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参与程度、决策对象与决策的影响因素、技术和信息的选择、科技信息获得途径、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安排及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推广效果,因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变革要适应女性农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110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110作为全国三大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之一,被广大农民誉为传送科技信息的“及时雨”、帮助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实现产供销结合的“好桥梁”,本文就有关农业科技110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产生的高经济效益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动力;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越多,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意愿越强;户主年龄越小,越愿意采用农业新技术;政府对农民提供补贴和信贷支持,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掌握新技术难度越大,农民采用意愿越小;采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示范等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方式,有利于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农民科技需求意愿调查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决定着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方向.文章利用对天津市蔬菜种植户对科技需求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民科技需求的特点和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实证研究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十分旺盛;信息渠道、家庭年收入、技术效果信任度、参加农业科技活动和风险偏好是影...  相似文献   

13.
李辉 《现代农业科学》2009,(8):129-130,139
通常认为,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农民个体的素质(如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农业技术服务水平等),另一方面取决于国家农业政策和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而该文则着力指出即使在农民已经具备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时。土地流转制度的缺失依然会严重制约新技术的采用。笔者证明了土地流转制度可以提高全体农民使用新技术水平,从而能从根本上推进农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企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3个典型农业企业中的176名推广工作人员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Probit模型,对涉农企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企业技术推广人员文化程度、技术职称、企业推广设施设备、推广经费、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认同感对其工作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基于本实证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疆巴州焉吉盆地226份番茄种植户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番茄种植户新技术采用行为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描述性数据特征,结果显示:种植户是否愿意率先采用新技术与户主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劳动力数量、番茄种植年限、技术属性、最近5年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技推广的满意度呈负相关,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培训时间的选择呈正相关。通过二元选择logit回归分析得出:户主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番茄种植面积、灌溉方式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6个变量对种植户是否率先采用番茄新技术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业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民技术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对无锡市阳山镇农民参与农业职业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民的参与培训行为主要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业职业培训的认知程度;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培训人员、培训费用。研究认为,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农民的基础性教育;加强政府的宣传力度;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费用;努力优化培训内容、配置培训人员、选择培训方式、组织培训实施。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农技推广是农业科技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农技推广服务外包是当前农村地区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主体缺失背景下,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有效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重要途径。基于对山东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农户的调查,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区间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支付意愿及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对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愿意支付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比例分别为42.36%和60.53%;农户大多愿意从技术服务带来的收益中每百元拿出5-30元进行支付;农户的受教育程度、种植成本和作物用途、对技术服务作用的认知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技推广外包服务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级政府需继续强化对农技推广服务的支持;引入农技服务人员和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各参与主体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教育与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西省549份水稻种植户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微观层面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水稻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增产效应大于增效的效应。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比基准回归结果后,仍然得到了一致结论。异质性结果表明,考虑农户教育水平差异,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仅对较低教育水平农户土地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仅对较高教育水平农户显著;考虑农业经营规模差异,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仅对规模较大户的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在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增产效应大于效率提升效应。因此需要持续推进农村互联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农民文化素养、鼓励规模经营,提升农民从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与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供需匹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微信网络平台收集数据,运用比对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的技术供需类型、科技推广主体供需、技术供需认知。【结果】各类农业推广技术供需重点基本一致;推广技术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科技推广主体在供需匹配方面矛盾较为突出;农技推广机构作用亟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渠道手段较为集中,不能很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结论】新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中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建立农户需求反馈机制和技术供给主体之间协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推广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分解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办法,对浙江省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与政策、服务技术三大类12项构成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技术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贡献度超过了50%;12个单项因素中,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贡献最大;管理与服务技术中,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技术贡献较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加强良种良法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促进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