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2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浸种时间,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试验中以浸种24-48 h发芽效果最好,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浸种时间对优质食味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浸种时间,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试验中以浸种24-48 h发芽效果最好,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浸种时间,研究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本试验中浸种5d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发芽床对紫羊茅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床对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极显著,对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浸种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显著,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不显著;浸种时间对紫羊茅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马庆庆  丁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2-1286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为15℃,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6.58%、42.86%和22.30%;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8 h,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10.53%、9.52%和2.70%;与间歇浸种相比,连续浸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减少3.90%、33.33%、18.30%,间歇浸种以间歇浸种1h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紫萼种子萌发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分别为15℃和18 h.间歇浸种较之连续浸种更能提高紫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以间歇浸种1h对紫萼种子的萌发最有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浸种时间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0~22.5、17.5~22.5℃;在20℃下浸种没有显著提高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发芽率,山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72 h后达到最高,青甘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12 h后达到最高;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山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72 h,青甘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浸种时间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022.5、17.522.5、17.522.5℃;在20℃下浸种没有显著提高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发芽率,山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72 h后达到最高,青甘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12 h后达到最高;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山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72 h,青甘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8.
凤仙花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浸种时间及浸种温度对风仙花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浸种温度对其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其浸种温度均以25℃为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浸种时间对凤仙花发芽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浸种时间均以浸种24h为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缩短甜瓜种子的发芽成苗时间,研究分析了不同顺序的浸种和不同程度的损伤处理对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损伤处理和必要的浸种处理,可提高甜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达到在不影响发芽率的前提下促进甜瓜种子提早发芽的目的,并且采取先浸种后损伤的处理方式,种子发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菜用枸杞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GA_3、KNO_3、98%H_2SO_4不同处理时间对菜用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三种方法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缩短种子的萌发天数。不同浓度的GA_3和KNO_3浸种,菜用枸杞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药剂浓度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50 mg/L GA_3和3 g/L KNO_3浸种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最高;98%H_2SO_4浸种对菜用枸杞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浸种3 min效果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罗布麻根提取液对5种野生植物(蜀葵、野西瓜苗、黄芩、风毛菊、角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罗布麻的根具有化感作用,并且用不同的提取溶剂(蒸馏水、乙醇、丙酮)提取的罗布麻根提取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对蜀葵和野西瓜苗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对黄芩和角蒿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风毛菊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蜀葵、野西瓜苗、黄芩、角蒿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风毛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阿魏是重要的民族药材,其药材来源于新疆阿魏等几种植物。收集到全裂叶阿魏、新疆阿魏和托里阿魏三种植物种子,从种子外观特征、千粒重、吸水性、萌发特征、及温度层积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目的是阐明几种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表明,三种阿魏种子具有快速吸水能力,但种子萌发率不同。全裂叶阿魏种子不存在萌发困难。托里阿魏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可打破种子的休眠,经高温-低温层积过程的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托里阿魏在高温(25℃/15℃)处理14 d,再低温(4℃)层积处理42 d时萌发率可达46%;新疆阿魏在高温处理42 d,再低温层积处理56 d时萌发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13.
蔬菜种子发芽特性及发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蔬菜种子发芽试验难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对蔬菜种子发芽条件和种子发芽特性及休眠进行研究,并采取低温处理、加温干燥处理、变温发芽、去壳处理等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提高蔬菜种子的发芽率,为蔬菜种子发芽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与光、温度、空气等外界环境条件和自身激素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油棕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作物,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已形成产业化规模种植,但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其中催芽技术体系的不完善是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油棕属顽拗性种子,核壳坚硬,吸水性和透气性能较差,不易萌发。本文对油棕种子传统催芽方法、促进油棕种子萌发的技术措施及在此基础上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月季种子发芽率及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月季种子为材料,开展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不同播种基质及无菌播种对其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低温层积处理的月季种子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处理可显著提高月季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P<0.05),发芽率分别为55.56%和48.89%,发芽势分别为42.22%和30.00%;月季种子在河沙中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优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及菜园土基质;在MS培养基中添加GA3更有利于月季种子萌发,当GA3浓度为0.5 mg/L时,其发芽率为55.56%,发芽势为34.44%.[结论]低温层积处理、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浸泡月季种子可有效提高其萌发率;适宜的播种基质及培养基对月季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200、400、800 mg/L)、培养温度(18、28、35、18~28、28~35℃)、有无种壳及不同物理处理方式(针刺、磨砂)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为考查指标,确定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结果】百香果种子在65℃温水中自然冷却浸泡24 h发芽率最高(57.78%);浓硫酸最适浸泡时间为8 min,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7.38%、77.38%和3.39;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时发芽率高达81.11%;最适发芽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发芽率为64.44%;全剥壳的百香果种子发芽率达76.67%;磨砂和针刺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针刺不好控制容易伤到种胚,以磨砂为佳,发芽率为60%。【结论】百香果种子适宜用65℃温水自然冷却浸泡24 h或浓硫酸处理8 min后浸泡24 h,采用磨砂处...  相似文献   

17.
半粒种子发芽法在大豆种子活力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个大豆品种的新种子和相应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进行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测量胚根长度,并将胚根长度划分为4个范围,即小于1 cm、1~2 cm、2~3 cm和大于3 cm,再将半粒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新种子胚根长度大于3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最高,二者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胚根长度小于1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老化种子胚根长度在1~2 cm内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初步认为,半粒种子发芽法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加热和干燥剂两种方法干燥不同初始含水量一串红种子的适宜条件.[方法]对干燥过程中种子含水量和干燥后种子发芽率的进行测定,设置不同的干燥温度,种子初始含水量,种子与变色硅胶质量比.[结果]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为15%的一串红种子适宜40℃干燥210 mim;初始含水量20%的一串红种子适宜40℃干燥240min;初始含水量不高于24.0%的一串红种子40℃干燥是安全的;初始含水量为30%的一串红种子在35℃干燥30 min,再在40℃干燥230 min.种子与变色硅胶质量比为1∶8,初始含水量15%、20%、30%的一串红种子分别需要干燥1d、2d、2d含水量达到标准.[结论]上述研究对一串红种子采后处理机械化、标准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18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苜蓿品种耐盐性的差别,以18个苜蓿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在6个NaCl浓度下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其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通过对不同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耐盐适宜浓度和半致死浓度4个鉴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WL232hq和三得利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WL232和游客,耐盐性最弱的金达和龙引BeZa87。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仙人球种子的特性,探讨光照、GA3和6-BA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影响,观察了仙人球种子的吸水率,测定了不同浓度的GA3和6-BA(0、10、30、50、100mg·L-1)浸种以及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室温下仙人球种子吸水率在24h达到饱和为30%;最有利于仙人球种子萌发的GA3浓度为100mg·L-1,而6-BA对仙人球种子萌发作用不大;光照条件下的仙人球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推断仙人球种子属于喜光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