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鲜食核桃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霉变,因此本文以漾濞泡核桃新鲜壳果为研究材料,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鲜食核桃在低温贮藏条件下霉菌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对主要的霉菌种类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新鲜核桃壳果表面的霉菌数量在40 d后开始快速增加,核桃仁的霉菌数量50 d后开始快速增加。用核桃青皮提取液和ClO_2溶液处理核桃壳果,对壳果表面的霉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核桃仁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经过分离鉴定和反接种试验,发现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引起核桃鲜果霉变的主要真菌种类为扩展青霉和木贼镰刀菌。  相似文献   

2.
核桃是我国的传统土特产品,是一种好的油料。核桃的含油量很高,营养丰富、对核桃进行综合加工,可生产出核桃油、核桃粉、核桃壳等产品(核桃酮、活性炭)。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核桃进行全价开发,充分利用我国的核桃资源,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核桃由皮壳、隔膜和核桃仁等组成。其各组分别都有重要的用途,尤其是核桃仁有极重要的营养保健及药理作用,核桃仁含油量很高,一般在40%至65%,有的高达80%,该油保持了核桃仁的营养保健及药理功效,必将成为待开发的营养保健专用油脂。 核桃油除主要作营养保健油直接食用外,还可在…  相似文献   

3.
选择20个有代表性的云南核桃品种和13个北方核桃品种,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核桃仁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桃仁中TAA与EAA呈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云南核桃氨基酸提取了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4.634%,说明这2个主成分基本概括了云南核桃仁中17种氨基酸的主要信息;而北方核桃仁中氨基酸提取了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4.026%,说明这3个主成分基本概括了北方核桃仁中氨基酸的主要信息;云南核桃与北方核桃在聚类分析中,云南云新系列核桃及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均聚于第1类,品质较好。而北方核桃均聚于第2类和第3类中,品质居中。通过对云南核桃和北方核桃氨基酸成分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蛋白质品质优良的核桃品种,为云南核桃良种选育、精深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核桃的优质丰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清香’核桃为研究对象,施用核桃专用肥后,对收获期核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坚果经济性状进行检测,坚果经济性状指标包括表型特征、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含油率、脂肪酸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核桃坚果成熟采收时,施肥组土壤中N、P、K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铵态氮含量高出(0.10±0.02)~(0.14±0.01) mg/kg,硝态氮含量高出(0.55±0.04)~(0.86±0.07) mg/kg,有效磷含量高出(0.35±0.08)~(1.86±0.24) mg/kg,速效钾含量高出(4.80±0.07)~(6.18±0.52) mg/kg。核桃坚果表型特征变化显著(P 0.05),施肥组坚果纵径增加了(0.40±0.01)~(0.61±0.28) cm,横径增加了(0.40±0.04)~(0.47±0.01) cm,侧径增加了(0.29±0.01)~(0.48±0.10) cm,单果质量增加了(0.56±0.04)~(0.69±0.10) g。核桃仁质量增加了(0.66±0.01)~(0.91±0.10) g,出仁率增加了(1.33±0.76)~(1.84±0.01)个百分点。核桃仁风味物质含量增加显著(P 0.05)。施肥组核桃仁蛋白质含量增加了(55.49±4.58)~(64.49±3.74) mg/g(P 0.05),其中天冬氨酸含量增加了(0.44±0.02)~(1.53±0.07) mg/g,谷氨酸含量增加了(0.70±0.12)~(1.23±0.05) mg/g,亮氨酸含量增加了(0.50±0.01)~(0.74±0.03) mg/g,精氨酸含量增加了(0.62±0.05)~(1.67±0.90) mg/g。与对照相比较,施肥组核桃仁含油率增加了(3.22±0.02)~(7.90±0.42)个百分点(P 0.05),主要脂肪酸成分是棕榈酸(C16:0)、硬酯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其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施用核桃专用肥能够提升核桃坚果品质,主要体现在坚果表型特征和核桃仁风味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特别是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及含油率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核桃品种‘清香’的果实性状特点及其仁油的部分理化性质,以确定其最佳采摘时期,以甘肃省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核桃示范基地种植的‘清香’核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日期采摘的‘清香’核桃果实部分形态特征指标(如鲜青果的质量、三径和去皮后鲜坚果的质量、三径等)和主要理化指标(含油率、出油率,酸价、皂化值、过氧化值)及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的动态变化特点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其各形态特征随采摘期的推移而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核桃仁的含油率随采摘日期的推移而逐渐上升,其含油率较高且较平稳;在以其干仁所提核桃油的主要成分中,亚油酸的含量远高于其他成分的含量,随采摘期的推移亚油酸、十六酸、亚麻酸的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油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变化均较小;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在整个采摘期的动态变化值都较低,均低于GB/22327-2008《核桃油》中的规定值。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市‘清香’核桃的最佳采摘期为其采摘期后半阶段的8月30日至9月13日,此时采摘的核桃其油脂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6.
健脑补脑核桃仁李振纪核桃仁是果中第一补品,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核桃仁是一种能改善儿童智力的健脑食品,并非常适自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人食用。所以,美国人喜食核桃仁,他们年产核桃65吨,出口量不到20%,而80%都在国内销售,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攀西地区核桃产地土壤、树皮、叶、青皮、壳和仁中镉(Cd)的含量,研究攀西地区核桃对镉(Cd)的积累特性及食用风险。结果表明:产地土壤中检测出的Cd含量显著高于核桃树各器官中该元素的浓度,且存在超出国标限量的土壤样本;核桃叶样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各点核桃仁;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核桃树皮、叶、青皮、壳和仁并未有明显的富集规律,与其他核桃主要器官相比,核桃可食用部分富集Cd的能力比较弱;内梅罗指数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核桃仁Cd的污染指数P值均1,表示攀西核桃基地试验点的核桃仁样品关于Cd指标未受污染;参照中国现行标准,结合我国居民树坚果的消费量,将其扩大化至推荐值,推算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关于核桃仁中Cd的目标风险系数THQ都远低于1.0,说明核桃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Cd含量对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影响目前是风险极低的。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核桃产地土壤和产品的可食用部分仍需要严格抽样监测,以降低污染产品和损害人体健康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核桃果实发育规律及影响坚果品质的因素,为核桃果园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陇核5号’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变化进行拍照记录,测定果实三径、果实质量、果皮厚度、坚果三径、坚果质量、核仁质量、出仁率、壳厚等指标,利用Logistic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等模型对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拟合。通过疏果和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坚果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发育过程中,果实(坚果)大小和质量均表现为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果实质量分别在花后50 d时和花后10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坚果质量在花后11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花后30~40 d时果实缓慢增长,随后迅速膨大,果实质量快速增加,花后50 d时开始出现水状核仁,花后70 d时硬核开始出现;花后70 d后,果实大小和质量增长变慢,果壳开始形成并逐渐硬化变厚;花后90~120 d时,坚果质量、果壳厚度、核仁质量及出仁率等指标均快速增加;花后120~140 d时,坚果大小增长速度变慢,坚果质量开始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坚果三径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9.
核桃是山西省阳泉市的优良乡土树种之一,但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核桃大树多年来遭受核桃举肢蛾的危害,造成了果实品质较差、产量低,严重影响了核桃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核桃举肢蛾进行了多年的观察和防治。核桃举肢蛾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别名为核桃黑。寄主植物以核桃为主,也能危害核桃楸,在阳泉市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于表土结茧越冬。此害虫以幼龄幼虫蛀入核桃果内,蛀孔外出现白色胶珠,后变琥珀色。随着幼虫生长,纵横穿食危害,隧道内充满虫粪,被害果皮皱缩,逐渐变黑,并开始凹陷,核桃仁发育不良,出现干缩而变黑。有的幼虫直接危害核桃仁,使…  相似文献   

10.
核桃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核桃仁富含脂肪及蛋白质,是高热能营养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核桃加工业的兴起,核桃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连年上升,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核桃营养保健功能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核桃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展示了核桃仁、核桃木、核桃叶、核桃青皮、核桃壳的加工技术,阐述了核桃综合利用研究方向,并探索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脂肪65%~74%,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据测定每千克核桃仁的热量比牛肉要高出7倍,国外称之为“大力士食品”,核桃仁还是很好的滋补品,古人誉称核桃为“万岁子”、“长寿果”,现代人称之为保健和美容食品。核桃是医药和食品的加工原料,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相似文献   

13.
核桃为胡桃科核桃属落叶大乔木。在我国栽培较广,北起辽宁南部、南至广东、广西、东自山东、西到新疆,都可栽植,以西北、华北为主要产区。而栽培最多的是山东、河南、河北。 核桃经济价值很高,不但核桃仁可供食用,其木材、树皮、树叶及果壳等,均有用途。核桃仁营养价值很高,据研究分析,核桃仁含油量70%左右,主要成份有:脂肪、亚油酸97.4%、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0%、磷0.362%、钙0.11%、铁0.035%、纤维素5.8%、灰分1.5%、胡萝卜素0.0017%、硫胺素0.0032%、核黄素0.0011%、尼克  相似文献   

14.
成县发展核桃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成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产业开发工作,截至2012年,种植面积已达到51.2万多亩,核桃产值达到1.44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700元。是全省核桃种植大县之一。但是,通过对成县核桃市场培育和产品运销现状的调查,引发了我们的几点思考。一、成县周边核桃产业市场发展现状(一)成县小川镇核桃仁交易市场。目前是全省最大的核桃仁交易市场,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其中有资产超过千万元的核桃仁收购大户23家,年交易核桃仁200万公斤,交易额近4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河北等省市。(二)徽县江洛镇鲜核桃交易市场。该市场从业人  相似文献   

15.
核桃树作为一个古老的经济树种,在我国有悠久的栽植历史。据考证,山西省汾阳市的“汾州核桃”具有两千年的栽植史。居汾州核桃之冠的晋龙1号,1994年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是我国第一个晚实型核桃优良新品种,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核桃仁含脂肪64.96%(其中:90%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14.3%,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E及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元素。当前,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快速发展,核桃生产已经成为我国一些省市的主导产业。汾阳市已发展核桃种植面积1.8万hm2,年产量8000余吨,核桃仁4000…  相似文献   

16.
核桃又名胡桃,在国内享有“长寿果”美称,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杏仁、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核桃仁是很好的滋补品,每100克核桃仁含蛋白质16克、脂肪64克、糖类10克、粗纤维5.8克、灰分1.5克、热量675千卡/克、磷360毫克、铁2.9毫克。另外,还有锌、锰、铬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等,而其突出营养成份是核桃仁中含油量高达60%。据分析,吃100克核桃的营养价值,相当于950克牛奶,或相当于500克鸡蛋,或400克牛肉,所以人们又称核桃为“养人之宝”。核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应用广泛。祖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  相似文献   

17.
核桃是果木两用树种。核桃仁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富含脂肪,据分析,核桃仁含有17~27%的蛋白质,65~72%的脂肪,此外尚含有钙、磷、铁、钾及维生素甲、乙、丙等物质,可供作糕点原料。核桃仁油味美且香,为高级食品油,同时又是一种干性油,可供制上等油漆及绘画颜料的调配剂。核桃和桃仁又为重要外销果品之一,树皮、叶、果皮都含单宁,可  相似文献   

18.
<正>核桃是华北平原县栽培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核桃仁营养丰富,富含脂肪及多种矿质营养和维生素。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威县核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但由于受传统的零星散栽、管理意识落后、方法欠妥、技术实施不到位等粗放管理的管理方式影响,核桃本身落花落果严重,致使果农的收益减少。为提高核桃生产效益,作者在生产中摸索了一些提高坐果率的方法,总结如下:1建园时要注重选择与配置授粉品种核桃为单性花,雌雄同株、异花序,风媒花。  相似文献   

19.
话干果     
核 桃。属胡桃科落叶乔木胡桃的果实。核桃味美甘肥。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核桃仁中含蛋白质15.4克、粗纤维5.8克、钙119毫克,磷362毫克、胡萝卜素0.32毫克。祖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若与补品同食,有增强滋补作用,因而中医常在滋补药方中加入核桃。核桃吃法很多,生吃味美且治痰喘、咳嗽、恶心等病,把核桃熔热吃下可治痢疾,核桃仁带有内果皮吃,可助消化、消积滞。选购核桃  相似文献   

20.
核桃的美食与制作工艺杨卫昌(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核桃仁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营养宝库”之称,且具独特风味,历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各地对核桃的食法多种多样。据有关资料和民间查访得知,以核桃仁为主料、辅料的美食食品多达200种以上。其制作工艺也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