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概述目前枇杷采后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采后枇杷复合处理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提出采后枇杷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采后枇杷贮藏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宁海白枇杷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保鲜贮藏效果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测定白枇杷不同处理在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酸含量的变化,探讨白枇杷的最佳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气调包装对白沙枇杷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2体积分数6%,CO2体积分数10%的条件下进行气调包装,贮藏温度为(2±1)℃,白沙枇杷可贮藏35 d。试验说明,气调包装贮藏白沙枇杷可延缓枇杷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抑制有机酸含量的降解,降低腐烂率,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枇杷果实采后处理对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试验目的是调查包装、涂膜和低温贮藏对枇杷果实的保鲜效果,并对枇杷果实的失重率、褐变率及贮藏期的影响进行探讨。试验表明,涂膜包装贮藏能降低失重率和褐变率;贮藏40天后,好果率仍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
枇杷采后生理变化与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枇杷采后主要生理变化,并对采后贮藏保鲜技术处理作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枇杷臭氧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枇杷特性、采后生理状况,结合臭氧保鲜特点,对枇杷进行臭氧保鲜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枇杷果实用0.4 mg/L臭氧水处理结合4℃低温贮藏,可显著地抑制果实失水,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实新鲜外观与品质,果实贮藏期可达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7.
天然防腐剂涂膜保鲜对白沙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3种天然防腐剂进行涂膜保鲜处理,研究白沙枇杷在常温条件下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实失重率和好果率等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mg/L纳他霉素、0.20%魔芋葡甘聚糖和0.20g/L Nisin配制而成的天然防腐剂对枇杷进行涂膜保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自发气调包装对白玉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于枇杷采后贮藏保鲜的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材料,研究6℃冷藏条件下打孔袋和不同孔数微孔袋包装对枇杷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袋对枇杷具有较好的自发气调保鲜效果,6孔微孔袋内O_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17.5%~18.5%,CO_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3.0%~4.0%,12孔和18孔微孔袋内O_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19.0%~20.0%,CO_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1.8%~2.3%。12孔和18孔微孔袋在维持枇杷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和VC含量的降低以及抑制酶活力、延缓果实衰老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可选用12孔及18孔微孔袋保鲜枇杷。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青椒保鲜技术的物理和化学贮藏方法,并指出了理化贮藏方法的不足,阐述了天然多糖涂膜方法在青椒保鲜中的应用,讨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冬枣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冬枣保鲜的方法,对冬枣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目前,冬枣保鲜的物理方法包括低温贮藏保鲜、气调贮藏保鲜和减压贮藏保鲜,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杀菌剂和激素处理。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枇杷采后生理生化特性、采后易腐烂变质、果肉硬化、风味变淡等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制约枇杷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上述问题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黄瓜保鲜技术的理化、多糖及中草药贮藏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理化贮藏方法和中草药贮藏方法的不足,阐述了天然多糖在黄瓜保鲜中的应用,讨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冬枣贮藏保鲜的方法和影响其贮藏保鲜的因素等方面,对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体来看,冬枣贮藏保鲜的物理贮藏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化学方法中包括一些化学杀菌剂、保鲜剂和激素处理,考虑到化学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年来,科研人员逐步探索开发冬枣采后生物防治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论述了影响冬枣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冬枣自身因素、农业技术措施和环境条件等,并对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梨保鲜技术的物理和化学贮藏方法,阐述了天然多糖及中草药提取物涂膜保鲜方法,讨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为我国特色的水果,营养价值高。果实中枇杷核占比较大,其综合利用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了枇杷籽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及在贮藏和干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60%乙醇溶液在40℃时提取60 min,提取率为2.5%。为进一步考查苦杏仁苷的稳定性,对比了新鲜的枇杷籽在60℃干燥90 min和105℃干燥30 min后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干燥方法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分别为0.17%和0.15%,说明枇杷籽中的苦杏仁苷在干燥过程损失较大,需要低温密封贮藏,以减少苦杏仁苷的损失,促进枇杷籽的加工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草莓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洲 《保鲜与加工》2017,17(2):133-138
从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三个方面综述了草莓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技术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展望了草莓贮藏保鲜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草莓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