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毅勇 《食用菌》2004,26(5):28-28
平菇二次覆土栽培技术已在我地推广数年,于秋季栽培生物效率280%,比常规栽培增产60%。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制发酵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林 《食用菌》2006,28(1):30-30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平菇栽培已经普及。生料发酵栽培平菇是较好的栽培方法。为使平菇高产优质,笔者多次试验用自制发酵菌发酵料,比常规普通发酵料提前5~7d长满菌袋,可增产20%以上。现将自制发酵菌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一试。  相似文献   

3.
碧全植物健生素是台湾碧端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植物营养液,其突出作用是活化农作物,具有强株、增产、提高品质、提早成熟的功能。针对其对菇类的作用,我们于1990年4月份在平菇生产上加以利用,结果表明:碧全液喷洒平菇,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栽培方式:栽培平菇的原料为棉籽壳,加入2%含量为25%的多菌灵,装入塑料袋中,每袋装干料1.25公斤,供试品种为辽平80。二、喷洒方法:栽培菌袋长满菌丝后,移至出菇房,解开袋口,增加菇房湿度,同时采用不同浓度的碧全液对菌袋两端进行直  相似文献   

4.
申进文  贾身茂 《食用菌》1992,14(4):17-18
随着我国食用菌事业的发展,平菇栽培量逐年增加,在生产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平菇栽培的单产,增加菇农的经济收入,满足市场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根据培养料的营养状况,结合食用菌生长发育特点,用筛选补充矿质元素及生长刺激素配比的方法,经四年的栽培检验,从十多个配方中筛选出平菇增产素。经瓶栽、袋栽多次重复,均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13.60~47.05%,于1991年11月通过了省科学院组织鉴定。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蔗糖基聚合物对平菇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制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以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式应用平菇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菇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其3%的水溶液拌入平菇培养料中效果最佳,可增产35%以上。  相似文献   

6.
T—红平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哈保茹 《食用菌》1995,17(4):16-17
平菇是河北省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目前大面积栽培的平菇为中、低温类型,在高温季节栽培产量低、品质差。笔者于1991年从泰国曼谷农大引进了一株高温型T-红平菇。现将三年来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平菇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绿霉菌、黑曲霉菌等霉菌的污染。特别是高温季节 ,使制种和种植等生产环节受到影响。2 0 0 0年 7~ 8月我们用克霉增产灵拌料制平菇种 ,装栽培袋然后消毒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表明 ,克霉增产灵能有效预防绿霉、曲霉、根霉的发生 ,使栽培获得增产。1 供试材料1.1 供试菌株 江都平菇 10 9,引自江苏天达食用菌所。1.2 克霉增产灵 购于山西运城市应用化学厂。1.3 培养基配方  1原种配方 :麦粒 97% ,麸皮 1% ,石膏粉1% ,磷肥 1%。2栽培种配方 :棉子壳 5 0 % ,玉米芯 4 0 % ,麸皮8% ,石膏粉 1% ,磷肥 1%…  相似文献   

8.
梨园间作平菇的经验及效益1990~1993年,我们在阜城县崔庙村(年平均气温12.6℃,年降水量524.2mm,无霜期190天),在7年生的鸭梨园间作平菇,鸭梨株行距3m×4m,郁闭度0.7;平菇品种为佛罗里达侧耳,栽培用料配方为棉子壳20kg/m2...  相似文献   

9.
刘法义 《食用菌》1995,17(2):19-19
笔者于1990年在考察人防工程内常年种植平菇的一个大户时,发现种植的平菇长势喜人,据了解他先后从外地引进平菇和凤尾菇品种10多个,但因人防工程内的通气条件差,栽培效果都不太理想。可是他在众多的平菇丛中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变异株,经组织分离后栽培表现良好。笔者引进了该菌株,经出菇试验,证明这是一优良的平菇菌株,定名洛阳1号。  相似文献   

10.
常州2号平菇,是本所1979年从柳树桩上采集的野生平菇,经组织分离驯化培育和品比获得的一株优质高产菌株,其特点是菇体大、肉质厚、吃口鲜嫩、色泽美观,颇受生产和消费者的欢迎.经几年大面积栽培生产,其生物效率在100%以上,较一般秋平菇增产5~10%,1984年开始成为常州、武进地区的主栽品种,目前覆盖面达70%以上,并已逐渐成为苏南和苏北部份县的当家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适量施钾是平菇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平菇栽培料中施或不施KH2PO4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加钾有利于平菇的菌丝生长并能抵抗杂菌感染及延缓菌丝衰老,从而使平菇采收提前,单批产量提高,批数增多,总产量能提高18%左右。因而加少量KH2PO4是平菇栽培增产的一条新途径,KH2PO4成本低,增产幅度显著,有一定的实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棉油渣作添加料效果好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用棉油渣作添加料,代替麸皮等精料栽培平菇,收到了良好效果。1增加产量几年来,我们分别采用稻草、麦秸、大豆杆、玉米芯等作主料栽培平菇,进行添加料的比较试验,凡添加棉油渣的比未添加的增产均10%~30%,...  相似文献   

13.
蔗糖基聚合物在平菇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自制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以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式对平菇的栽培进行了应用研究 ,结果表明 ,蔗糖基聚合物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菇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其 2 %的水溶液在平菇现蕾期喷施效果最佳 ,可增产 2 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磁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益逐渐受到国内外重视,但磁化水对平菇生长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我们于1984年1月—6月进行了初步试验,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材料采用平菇27号,以玉米杆为栽培  相似文献   

15.
平菇菌丝体生长阶段的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为15~18℃。地处西北高寒地区的乌鲁木齐人防地道,温度仅10~12℃,平菇能否生长呢?为了探讨平菇的低温栽培,我们新疆生物土壤沙漠所同新市区、二宫铁路局及民航局人防办于1980年10月在人防地道里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6.
林地平菇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便易行.如果能正确选择林地,既可简化管理,又能提高平菇产量,为此,我们于1986~1989年在不同郁闭度、不同树种的林地内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平菇品种和培养料选用佛罗里达平菇,母种引自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培养料为棉子壳.  相似文献   

17.
商9509甘蓝系河南省商丘市瓜菜研究所于1995年利用两个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组配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适于晚秋和越冬栽培。据本所1996~1998年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晚秋栽培时商9509较同类品种争春增产12.5%;越冬栽培较争春早熟3~5d(天),增产15.0%。近2a(年)在河南中南部,山东荷泽、济宁,江苏新沂、淮阴,安徽淮北、淮南和阜阳等地多点示范,越冬栽培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较当地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商9509甘蓝属中早熟品种。株高30cm左右,开展度65cm左右,外叶8…  相似文献   

18.
陈海荣  郁建强 《食用菌》1993,15(3):17-18
陈珏等曾报道菜子饼代料栽培金针菇,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为了考察菜子饼代料在栽培平菇上的可行性及其增产效果,笔者于1991年秋季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谢永贤 《中国蔬菜》2007,1(12):58-58
黄菇病是平菇栽培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2004~2007年,笔者对平菇黄菇病病原菌侵染规律进行了调查总结,从品种选择、生产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使黄菇病为害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推广应用,2007年甘肃省庄浪县60栋日光温室7.6hm^2平菇生产几乎没有黄菇病菌侵染,与2004年相比,每667m^2增产40%以上、增收逾1700元,共增加经济收入2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曹树才 《食用菌》2005,27(3):16-17
平菇1022是我中心于2001年10月22日从野外腐朽杨树根部发现的一株野生菌株,丛重4.3kg,直径385cm,菌盖厚1.8cm,菇体深灰色,经组织分离,让其在高、低温,高湿情况下试验一年,结果发现,该菌株抗逆性最强,菇体美观,特别适合老菇棚栽培,在十几个平菇菌株中产菇期最长,无黄菇出现。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