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文 《花卉》2008,(9):5-5
蕨类观赏植物鹿角蕨为鹿角蕨科的大型蕨类,在原产地大洋洲热带为附生状气生植物。叶二型,一种是不产生孢子,叶片较小呈盾形、圆形、椭圆形或扇形,密贴着生于附着物,初生时为嫩绿色,后变为纸质的浅褐色。这种叶称为不育叶或营养叶,不实叶;另一种是自不育叶中心长出的大型明显,伸展似鹿角分叉,叶面密被革毛,孢子囊群着生于叶端背部,这种叶称为育叶或实叶、孢子叶。  相似文献   

2.
陈占元 《花卉》2009,(8):16-16
鸟巢蕨(Neottopterisnidus),属铁角蕨科巢蕨属草本,是常绿观叶植物。  相似文献   

3.
石斛兰系兰科石斛属附生革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有春石斛(落叶石斛)和秋石斛(常绿石斛)之分。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生长环境,忌干燥,怕积水,在自然界附生于树干、岩石上。生长适温18℃~30℃。石斛兰需用蕨根、泥炭藓等疏松透水基质栽培于木框或漏空花盆中。花期外加套盆入室观赏,或用各种装饰盆,数株同植,或与其他植物组合栽植。  相似文献   

4.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6,(9):30-31
1 请介绍几种常见的观叶蕨类? 三、鸟巢蕨 鸟巢蕨(Asplenium nidus)为铁角蕨科鸟巢蕨属植物,别名:山苏花。主要产于热带,因其株形丰满、颜色葱郁,是近期主要的现叶蕨类之一.主要用于插花、布置居室及会堂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切叶肾蕨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蕨(NephrolepiscordifoliaPresl.)俗称蜈蚣草。属骨碎补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30~50cm,叶羽状深裂,密集丛生。孢子羹群着生在叶背叶脉分歧点的上部。肾蕨叶片翠绿,姿态婆婆,四季常青。又耐阴,是室内观赏蕨类上佳花卉。又是一种很重要的切花配叶。1繁殖?..  相似文献   

6.
叶文 《花卉》2008,(6):13-16
形态与常见品种:巢蕨属为铁角蕨科,为着生型大型蕨类植物。披针形革质叶片簇生并以幅射状展开叶片,中央的巢穴可以接收雨水与腐叶,产生腐植质提供其生长所需。叶片光亮且终年长青,叶长可达1米以上。叶背孢子囊群呈线形分布延伸至叶缘。  相似文献   

7.
李协和 《花卉》2009,(8):17-17
波士顿蕨(NephrolepisexaltataCV.Bostoniensis)是蕨类植物骨碎补科肾蕨属多年生中型地生或附生蕨,植株高30-80厘米,叶长可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向上有丛生叶,向下有线状匍匐茎从叶腋向四周扩展。叶草质、光滑,叶形变化多端,返祖型叶强壮直立,为1~2回羽状深裂,小裂叶纸质0.5—1厘米。突变型叶较柔软,稍下垂,为2—3回羽状深裂,小裂叶草质0.1—0.3厘米。在同一叶片中亦有两种小裂同时生长。  相似文献   

8.
影响苹果离体培养叶片分化不定芽的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苹果离体培养叶片分化不定芽的因素丁爱萍,王洪范(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果树具有童期长和基因高度杂合两大特点,使其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成效较低。生物技术的应用为果树育种开辟了新途径。利用转基因技术已获得近百种植物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
东亚对开蕨离体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东亚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孢子叶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式、不同的培养方法对东亚对开蕨孢子萌发和原叶体生长有明显影响,破碎孢子囊后的孢子以及液体培养中的孢子萌发较快;原叶体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中以5倍的速率增殖;喷施0.1% KH2PO4溶液的试管外培养更适于原叶体向孢子体植株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核桃雌花芽形态分化电镜观察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雌花芽形态分化电镜观察简报邓烈,何绍兰,奚声珂(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6307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核桃成花规律及生理机制,对于提高雌花芽比例保证优质丰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核桃母本园,选...  相似文献   

11.
巢蕨盆栽与观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蕨(Neottoptis nidus),铁角蕨科,巢蕨属,亦称鸟巢蕨、山苏花。  相似文献   

12.
 甜瓜(Cucumis melo L.)是植物性别分化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近年来虽然其性别分化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性别分化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在甜瓜性别遗传规律、性别决定基因、内源激素、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地球上现存最早的维管植物,许多蕨类植物的形态优美,是著名的观叶植物,如铁线蕨、巢蕨属、鹿角蕨属、荚果蕨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蕨类植物,除了正常的孢子生殖外,蕨类植物的根、根状茎和叶,都能依靠产生的无性孢芽和顶端分生组织产生新的植株,但对不同类型的观赏蕨类植物应采取不同的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谭巍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4):137-137,48
铁线蕨(Adianturn capillarus-veneris)又称铁丝草、铁线草,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广泛分布于地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和长江以北的陕西、甘肃和河北均有分布。铁线蕨在蕨类植物中属小型陆生蕨,铁线蕨乃至于蕨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类群,具有4亿多年的悠久历史,堪称植物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5.
激素和多胺对苦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研究了GA3(赤霉素)和CCC(矮壮素)处理下株洲长白苦瓜植株,从苗龄8~70天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第一雌花形成与茎尖内源GA3含量增高有关。开花盛期,茎尖内源IAA含量下降越小,ZT含量下降越大,植株的雌花数和♀/♂越大。分析表明,雌、雄花中内源多胺(cad)含量都明显高于无性组织,可能与性别分化有关,内源亚精胺(spd)含量变化可能与雌花的发生和发育有关,内源腐胺(put)含量的上升可能与雄花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CaM在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抒昂  罗充 《园艺学报》1998,25(3):220-223
以梨为试材,对成花过程中的短枝芽和叶所含钙调素(CaM)的含量进行了测定。(1)短枝芽的CaM含量在整个成花前后都明显高于新梢芽的含量,特别是在成花的发端期突然成倍增加,形成高峰;(2)短果枝叶的CaM与新梢叶有着相近的变化趋势,但在成花前后,短果枝叶的CaM含量明显高于新梢叶;(3)CaAc处理可以使短枝芽所含CaM的峰值提前出现,TFP处理可明显降低CaM含量和延迟其峰值到来。还就CaM在成花过程中的作用及与Ca2+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鹿角蕨     
刘智 《花卉》2011,(1):22-23
鹿角蕨属植物分类上隶属于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共有18种原种,全世界分布在南美、非洲、东南亚、澳洲、新几内亚的热带与亚热带区域内。  相似文献   

18.
华君 《花卉》2009,(8):14-15
肾蕨(Nephrolepis)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观赏蕨类,全世界约30多种,我国有5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高大肾蕨(Mexaltata)和肾蕨(N.auriculata),高大肾蕨中的栽培观赏品种繁多。  相似文献   

19.
以东北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的孢子叶为繁殖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繁殖和常规人工播种繁殖。结果表明:不同的繁殖方法对东北对开蕨孢子的萌发和原叶体的增殖有明显影响,组织培养繁殖的孢子成活率较低但原叶体增殖率为45%;人工播种繁殖的孢子萌发情况很好但原叶体的增殖率为34%。从东北对开蕨完整植株形成来看,组织培养技术更适宜其生长。  相似文献   

20.
华文 《花卉》2005,(11):28-28
蕨类植物的叶片有单叶、复叶等不同类型,各有不同的功用和特色,例如单叶的巢蕨叶用地平插以遮住不雅之物,羽状叶的肾蕨、波士顿蕨叶用来制作西式插花时在基部排布作衬托和填塞空隙、优雅的丽莎蕨作为背景插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