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泡刺     
1 形态特征泡泡刺 ( N 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 ,别名球果白刺、膜果白刺。灌木 ,高 30~ 5 0 cm。茎弧形弯曲 ,不孕枝先端刺状 ,老枝黄褐色 ,嫩枝灰白色。叶 2~ 3个簇生 ,宽条形或倒披针状条形 ,长0 .5~ 2 .5 cm ,宽 2~ 4mm ,先端尖或纯。花白色。果实在未成熟时为披针形 ,顶端渐尖 ,密被黄褐色柔毛 ,成熟时果皮膨胀成球形 ,膜质 ,果径约 1cm,中空 ,极轻 ,果核狭窄 ,纺锤形。2 地理分布泡泡刺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区 ) ;蒙古也有。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泡泡刺 4月初芽开始萌动 ,4月末开始长叶 ,5月上、中旬开花 ,5月末开始结实 ,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 ,9月末 1 0月初霜冻后枯萎 ,1 1月初全株枯黄。若遇干旱年份 ,或在干旱季节 ,泡泡刺便呈半假死状态 ,则全年不开花结实或者推迟花果期。泡泡刺喜生于石质残丘、剥蚀石质准平原、山麓砾石洪积扇、干旱的山间低地、干河谷地以及戈壁高平原上。在土壤水分极度缺乏时 ,仍能顽强地生长 ;对碱化土壤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最喜生于土壤表层覆薄沙的地段 ,在覆沙 1 0 cm...  相似文献   

2.
盐爪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形态特征盐爪爪 ( K alidium foliatum ( Pall.) Moq.) ,别名着叶盐爪爪、灰碱柴。半灌木 ,高 2 0~ 60 cm;茎直立 ,斜升或平卧 ,多分枝 ,老枝灰褐色 ,幼枝带黄白色。叶互生 ,圆形 ,长 4~ 1 0 mm,宽 1~ 2 .5mm,先端钝或稍尖 ,基部略延 ,半抱茎 ,肉质 ,灰绿色。穗状花序圆柱状或卵形 ,长 8~ 1 5 ( 2 0 ) cm,直径 3~ 4mm,每 3朵花生于一鳞状苞片内 ;雄蕊 2 ,伸出于花被外 ;子房卵形 ,柱头 2 ,钻状。胞果圆形 ,直径约 1 mm,红褐色 ,密被乳头状突起。种子与胞果同形。2 地理分布盐爪爪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 (区 ) ;蒙古、前苏联、欧洲也有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盐生半灌木 ,生态幅度较广。高 2 0~ 5 0 cm,冠幅一般 5 0~ 1 0 0 cm,多分枝。生于草原和荒漠区盐湖外围和盐碱土上 ,散生或群集 ,可为盐湿荒漠群落的优势种。据在内蒙古鄂托克旗的调查 ,盐爪爪属于直根性 ,地上部分高 1 5 cm,主根入土深 1 5~ 2 0 cm后分...  相似文献   

3.
疏叶骆驼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形态特征疏叶骆驼刺 ( Alhagi sparsifolia Schap.)为豆科半灌木 ,高 60~ 1 30 cm。茎枝灰绿色 ,有针刺 ,刺长 1 .2~ 2 .5 cm。单叶互生 ,宽倒卵形或近圆形 ,长 0 .5~ 2 cm,宽 0 .4~ 1 .5 cm,先端圆形 ,基部圆楔形 ,两面被贴生短柔毛 ;叶柄长 3~ 1 0cm,生柔毛。总状花序腋生 ,总花梗刺状 ,长 1 .5~4cm,花数朵 ;花萼钟状 ,萼齿三角形 ,极短 ,无毛或有疏毛 ;花冠紫色 ,旗瓣有短爪 ,长约 8mm,翼瓣长约 5 mm,龙骨瓣较翼瓣长 ,比旗瓣略短 ;子房无毛 ,无柄。荚果串珠状 ,弯曲 ,不开裂。2 地理分布我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均有分布 ;前苏联、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有。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疏叶骆驼刺春季萌发和生长与春季雨量关系较大 ,雨量充足 ,萌发较早 ,生长较快。在新疆 ,一般在 3月下旬萌发 ,5~ 7月开花 ,8~ 1 0月结果 ;果实成熟后自行脱落 ,冬季植株仍保持黄绿色。疏叶骆驼刺有较发达的根部 ,地上部很小。据前苏联报道 ,地下部为地上部的 30倍以上。地下根蘖、不定根和侧根极多...  相似文献   

4.
中间锦鸡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形态特征中间锦鸡儿 (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H.C.Fu) ,别名柠条。灌木 ,高 70~ 1 5 0 ( 2 0 0 ) cm,丛径 1~ 1 .5 m,多分枝 ,树皮黄灰色、黄绿色或黄白色 ;枝条细长 ,幼时被绢状毛。托叶宿存 ,硬如针刺 ,长 4~ 7mm;羽状复叶具小叶 6~ 1 8,宽 2~ 3mm,先端纯圆或锐尖 ,有小刺尖 ,长 2 0~ 2 5 mm;花梗长 8~ 1 2 mm,常中部以上具关节 ,萼筒状钟形 ,长 7~ 1 2 mm,密被短柔毛 ;花冠蝶形 ,黄色 ,旗瓣宽卵形或菱形 ,翼瓣与龙骨瓣长圆形 ;子房披针形 ,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荚果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顶端短渐尖 ,长 2 0~ 2 5 ( 30 ) mm,宽 4~ 6( 8)mm。2 地理分布中间锦鸡儿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伊克昭盟和宁夏及与其邻近的黄土高原地区均有野生种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中间锦鸡儿多生长于砂砾质土壤 ,在基部可聚集成风积小沙丘。耐寒 ,耐酷热 ,抗干旱 ,耐贫瘠 ,不耐涝。轻微沙埋可促进生长 ,同时能产生不定根而形成...  相似文献   

5.
披针叶黄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形态特征披针叶黄华 ( Thermopsis lanceolala R.Br.) ,别名野决明、苦豆子。多年生草本 ,高 1 8~ 2 0 cm,全株披黄白色长柔毛。茎直立 ,单一或分枝 ,基部具厚膜质鞘。掌状三出复叶 ,具 3小叶 ,小叶倒披针形成矩圆状倒卵形 ,长 2 .5~ 4.5 cm,宽 0 .5~1 .0 cm,基部渐狭 ,全缘 ,两面密生平伏长柔毛 ,小叶柄短。托叶 2 ,卵状披针形 ,先端锐尖 ,基部稍联合 ,长 1 .5~ 2 .5 cm,宽 4~ 7mm,被长柔毛。总状花序顶生 ,苞片 3个 ,轮生 ,卵形 ,基部联合。花黄色 ,每 2~ 3朵轮生 ,长 2 5~ 2 8mm。花萼筒状钟形 ,略成二唇形 ,长 1 .6cm,密生平伏长柔毛 ,萼齿披针形 ,长 5~ 8mm。旗瓣近圆形 ,基部渐狭或呈爪状 ,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比旗瓣短 ,有耳有爪。子房条形 ,密被毛 ,具短柄。荚果扁 ,条状矩圆形 ,长 5~ 9cm,宽 7~1 2 cm,顶端具喙 ,密生短柔毛 ,含种子 6~ 1 4粒 ,种子近肾形 ,黑褐色 ,有光泽。2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前苏联、蒙...  相似文献   

6.
正荆条是马鞭草科灌木,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紫色着生于当年,花期6~8月,落叶灌木株高达1米以上,小枝四棱,具长柄5~7出掌状复叶,小叶椭圆状卵开,长2~10 cm,先端锐尖,培育方法可播种、杆插、压条繁殖。我市位于黑龙江东南部,年平均气温6℃,有效积温2900~3000℃,无霜期120~150天,年平均降雨量在495mm,集中在5~8  相似文献   

7.
伏地肤     
1 形态特征伏地肤 ( Kochia prostrata( L.) Schrad.) ,别名木地肤。小半灌木 ,高 1 0~ 90 cm。根粗壮。茎多分枝而斜升 ,呈丛生状。叶于短枝上簇生 ,条形或狭条形 ,长 8~ 2 5 mm,宽 1~ 2 mm,两面疏被柔毛。花单生或 2~ 3朵集生于叶腋 ,或于枝端构成复穗状花序 ,花被片 5 ,密被柔毛 ,果期自背部横生 5个膜质的薄翅。胞果扁球形 ;种子卵形或近球形 ,黑褐色 ,直径 1 .5~ 2 mm。2 地理分布伏地肤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 (西部 )、新疆、西藏等地 ;在国外分布于地中海南岸、南欧、西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及澳大利亚等地。3 生物学与生态特性伏地肤返青早 ,生长期长。在新疆及内蒙古地区观察 ,3月底至 4月初即返青萌发新枝 ,6~ 7月现蕾 ,7月开花 ,9~ 1 0月结实。它于早春土壤解冻后 ,当旬平均气温上升到 3℃时 ,老枝开始复苏返青 ,临冬基部营养枝停止生长 ,整个冬季几乎保持灰绿色 ,生长期长达 2 4 0天左右。伏地肤具有十分发达的轴根 ,主根粗大 ,侧根发达。一般主根长可达 2~ 2...  相似文献   

8.
开心果系阿月浑子的商品名称 ,为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小乔木。树高 4~ 7m ,在中亚和新疆为多干灌木形。树冠开张呈半圆形或圆头形 ,树干和多年生枝树皮粗糙 ,灰褐色 ,有很多裂纹和圆形突起的皮孔 ,1年生枝表皮光滑 ,红褐色或淡褐色。小枝具树脂道 ,分泌出透明芳香的树脂。叶为 3~ 7枚小叶组成的奇数羽状复叶 ,小叶短椭圆形 ,全缘 ,无毛 ,革质。花单性 ,雌雄异株 ,圆锥状花序 ,花期 4月。核果卵状椭圆形 ,外果皮黄绿色 ,熟期 7月下旬至 9月 ,成熟时果皮皱缩开裂 ,露出内果皮白色骨质的小坚果 ,一般长 0 5~ 2cm ,宽 0 4~ 1 0cm ,…  相似文献   

9.
沙蓬     
1 形态特征沙蓬 (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 L .)Moq.) ,别名沙米、登相子。一年生草本 ,高 2 0~1 0 0 cm。幼时全株密被分枝毛 ,后脱落。茎直立 ,竖硬 ,多分枝。叶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条形 ,长1~ 8cm,宽 4~ 1 0 mm,先端渐尖 ,具刺尖 ,基部渐狭 ,全缘 ,叶脉凸出 ,3~ 9mm。花序穗状 ,无总梗 ,通常 1~ 3个着生于叶腋 ;苞片宽卵形 ,先端骤尖 ,有短针刺 ,稍反折 ;花被片 1~ 3,膜质 ;雄蕊 2~ 3;子房圆形、扁平。2 地理分布沙蓬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西藏等省 (区 ) ;蒙古、前苏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也有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特性沙蓬是一种耐寒、耐旱的沙生植物 ,是亚洲大陆干旱 -半干旱地区各种类型的流动、半流动及固定沙地上的一个广布种 ,是流沙上的先锋植物。浅根性 ,主根短小 ,侧根细长 ,向四周延伸 ,多分布于沙表层。据报道 ,沙蓬侧根有时长达 8~ 1 2 m,密布于 5~ 40 cm的沙层中 ,犹如丝网 ,根往往超过株高数倍到数十倍 ,在干旱之年这种差异更为悬殊。据在鄂尔多斯地区观察 ,沙蓬 4月...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在辽宁地区的危害与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巍  韩志松 《草业科学》2005,22(7):63-64
1 植物学特征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nciflorus为禾本科蒺藜草属旱生一年生草本植物,俗名草狗子、草蒺藜,须根分布在5~20 cm的土层里,具沙套.茎圆柱型中空,半匍匐状,高30~70 cm,分蘖力极强,叶剑状互生.穗状花序,小穗1~2枚簇生成束,其外围是由不孕小穗愈合而成的刺苞,每个刺苞含2粒种子.刺苞几呈球形,长6.2~6.8 mm,宽4.2~5.5 mm,刺苞及刺的下部具柔毛.小穗卵形,无柄,长4.6~4.9 mm,宽2.5~2.8 mm.第1颖缺如,第2颖与第1外稃均具3~5脉.  相似文献   

11.
驼绒藜     
1 形态特征驼绒藜 ( Caratoides latens( J.F.Gmel.) Re-veal et Holmgren) ,别名优若藜。半灌木 ,高 30~1 0 0 cm,多分枝 ,有星状毛。叶互生 ,条形 ,长圆形或披针形 ,长 1~ 2 cm,宽 2~ 5 mm,先端尖或纯 ,基部楔形 ,全缘。花单性 ,雌雄同株 ,雄花在枝端集成穗状花序 ;雌花腋生 ,无花被 ;苞片 2 ,合生成管 ,果期管外具 4束与管长相等的长毛。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 ,种子与胞果同形。2 地理分布驼绒藜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 (区 ) ;国外分布较广 ,在欧、亚大陆 ,西起西班牙 ,东至西伯利亚 ,南至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干旱地区都有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驼绒藜是一种抗旱、耐寒、耐瘠薄的半灌木。根颈较粗壮 ,常裸露地表 ,主根可入土 60 cm左右 ,侧根发育较差 ,根系暴露土外较多 ,容易枯死。驼绒藜种子的寿命较短 ,发芽能力一般只能保持 8~ 1 0个月 ,超过一年则发芽较差。据栽培观察在温度 4℃左右时 ,土壤水分适宜 ,种子很快萌动 ,在温度 2 5℃时 ,2 4 h 之内发芽率可达75 ...  相似文献   

12.
苦豆子     
1 形态特征苦豆子 ( Sophora alopecuroides L.) ,别名草本槐、苦豆根。豆科多年生草本。根直伸而细长 ,多侧根。茎直立 ,上部分枝 ,高 30~ 60 ( 80 ) cm。全株密被灰白色平伏绢状柔毛。单数羽状复叶 ,互生 ,长 6~ 1 5 cm,小叶 1 1~ 2 5 ,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形 ,全缘 ,长 1 .5~ 2 .8cm,宽 7~ 1 0 mm,两面及叶柄均密生平伏绢毛 ,呈灰绿色 ;托叶小 ,钻形、宿存。总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 ,长约 1 0~ 1 5 cm,花多数紧密排列。萼针形 ,密生平伏绢毛 ,顶端具短三角状萼齿 ,花冠淡黄白色 ,较萼长 2~ 3倍 ,翼瓣具耳 ;雄蕊 1 0枚分离。荚果捻珠状 ,长 5~ 1 2cm,密生平伏短绢毛 ,内有种子 ( 3) 6~ 1 2粒。种子宽卵形 ,黄色或淡褐色 ,长 4~ 5 mm。2 地理分布广布在我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和西藏等地 ;国外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中亚、高加索及欧洲部分 ;也见于亚洲西南部。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苦豆子作为我国草甸草场杂类草层片的组成部分 ,广泛地出现于各种盐中生生...  相似文献   

13.
《草业科学》2008,25(3):134-134
品种来源:1998年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多年生丛生型禾草。株高1.5~2.5m,秆直立,茎秆光滑,呈紫红色,披有稀蜡粉;叶长20-66cm,宽2.5~4.0cm,无被毛。圆锥花序顶生,长45-67cm,含71-92个花枝;第1颖片长2.0~4.0mm,第2颖片长2.4~3.0mm雄蕊3枚,花丝极短,白色;颖果长4.0mm,宽2.1~2.3mm,种子浅黄色,长2.5mm,宽1.5mm,千粒重约0.75g,易脱落,当年可发芽。  相似文献   

14.
花棒     
花棒 ( H edysanum scoparium Fisch.etMey.) ,别名细枝岩黄芪 ,为豆科大灌木 ,高可达4~ 5 m,羽状复叶 ,小叶 3~ 5个 ,小叶长 1 .5~ 4cm,宽 0 .2~ 0 .6cm,下部有短柔毛 ,上部枝条的小叶退化 ,由绿色嫩枝与叶柄进行光合作用 ;蝶形花 ,紫红色 ,荚果串珠状 ,密生白色长柔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能适应沙漠地带流动沙地的恶劣条件。除低湿的沙地外 ,一般流沙上均能正常生长。直播后第 2年春的幼苗 ,能忍受 1 0~ 1 5 cm深度的风蚀 ,壮龄植株可忍受更强的风蚀。耐沙埋 ,沙埋后能生许多不定根和不定芽。如沙埋不超过株高一半 ,越埋越旺。花棒耐干旱 ,在含水率仅为 2 %~ 3%的流沙上 ,干沙层厚达 40 cm时 ,仍能正常生长 ;抗热性强 ,能忍受 40~ 5 0℃的高温 ,沙面温度高达 70℃时不影响茎干生长。花棒适于全盐量为 0 .4%以下的低盐地和微碱性沙地上生长 ,过湿或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主、侧根系都很发达。一般分布在 2 0~ 60 cm的沙层中 ,苗圃中一年生花棒垂直根可达 1 m。成年植株根幅可达 ...  相似文献   

15.
金美夏是以油桃优良品系81-3-10作母本、夏魁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油桃新品种。2009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植物学特征树姿半开张,1年生枝阳面紫红色,节间长2.63~3.09cm。叶片长椭圆披针形,略近宽披针形,叶长18.00cm、宽4.7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向侧后扭曲,基部楔形;叶面较平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价值高、美化环境佳的果树--人心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心果 ,属热带常绿乔木。其果实品质优良 ,经济价值高 ,而且常绿 ,周年挂果 ,是商品性栽培的良好果树 ,也是环境的美化果树。1 生物学特性  叶片浓绿 ,有光泽 ,单叶复生 ,长椭圆形 ,长9 5~ 11 5cm ,宽 2 9~ 3 2cm ,叶柄细长 ,约 2 8~3 1cm ,叶脉呈放射状平行脉 ,叶缘向叶面微卷 ,全缘。花腋生 ,每年 2月开始开花 ,5月果实成熟开始采收。由于人心果周年开花 ,故果实陆续成熟 ,周年都有果实采收 ,而以 6— 8月为最多。果实为浆果 ,略粗糙 ,呈卵形或球形 ,横径 4 5~ 5 5cm ,平均单果重 12 0~ 15 0g ,果实皮黄褐色或淡红褐色 ,果肉…  相似文献   

17.
沙拐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形态特征沙拐枣 ( Caligonum mongolicum Turcz.) ,别名蒙古水拐枣。灌木 ,植株高 0 .5~ 1 .5 m。老枝灰白色 ,开展。叶条形 ,长 2~ 5 mm。花淡红色 ,通常2~ 3朵簇生于叶腋 ;花梗下部具关节 ;花被片卵形或近圆形 ;雄蕊 1 2~ 1 6;子房椭圆形 ,有纵列鸡冠状突起。小坚果椭圆形 ,不扭转或稍扭转 ,顶端锐尖 ,基部狭窄 ,连刺毛直径 8~ 1 0 mm,长 1 0~1 2 mm;肋状突起明显或不明显 ,每一肋状突起有3行刺毛 ,有时有 1行不完整 ;刺毛叉状分枝 2~ 3次 ,基部不明显加粗 ,细脆 ,易折断。2 地理分布沙拐枣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 (锡林郭勒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伊克昭盟西北部、阿拉善盟 )、宁夏、甘肃和新疆等省 (区 )。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多枝丛生小灌木 ,株高一般 1 .0~ 1 .5 m,幅0 .5~ 2 .0 m。分布于亚洲中部荒漠地区 ,主要在荒漠地带并渗入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化草原。多生于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或石质地 ,在砂砾质戈壁 ,干河床和山前砂砾质洪积物坡地上也有生长。具有抗风蚀 ,耐沙埋 ,耐沙割 ,抗干旱 ...  相似文献   

18.
白沙蒿     
1形态特征白沙蒿 (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别名子蒿。半灌木 ,高可达 1 m,冠幅 30 cm左右 ,最大可达 2 m。主茎明显 ,分枝多而细 ,老枝外皮灰白色 ,常条状剥落 ,当年生枝灰白色、淡黄色或黄褐色 ,有时为紫红色 ,有光泽。叶整齐或不整齐 ,一或二回羽状全裂 ,裂片条形或丝状条形 ,长 0 .5~ 40 mm,宽 0 .5~ 2 mm,中部以上的叶 2~ 3裂或不裂 ,嫩叶被短柔毛 ,后脱落 ,灰绿色。头状花序多数 ,球形 ,下垂 ,在枝端排列成开展的圆锥花序 ,总苞直径 3~ 4mm,小花黄色 ,管状。瘦果卵形 ,长 1 .5~ 2 mm。2 地理分布白沙蒿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区 ) ;在国外 ,蒙古有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特性白沙蒿为典型的沙生半灌木 ,常由中部分枝 ,枝叶较稀疏。广布于半荒漠及荒漠区的流动与半流动沙丘上 ,是流动沙丘上的先锋植物。它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贫瘠、较抗旱、易于繁殖等特性。白沙蒿属于浅根性植物 ,主根短小 ,不发达 ,而侧根非常发达 ,水平或倾斜方向扩展 ,五年生的白沙蒿根幅度可达 1 ...  相似文献   

19.
华北驼绒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形态特征华北驼绒藜〔 Ceratoides arborescens( L osin-sk.) Tsien.et C.G.Ma( Eurotia arborescens A.L os.)〕,别名驼绒蒿、白柳、优若藜。半灌木 ,高1~ 2 m。支条丛生 ,分枝多集中于上部 ,全体被星状毛。叶互生 ,披针形 ,长 2~ 8cm,宽 1~ 2 .5 cm,先端锐尖或纯 ,基部楔形至圆形 ,全缘 ,具明显的羽状叶脉。花单性 ,雌雄同株 ,雄花序细长而柔软 ,长 6~ 9cm;雌花管倒卵形 ,长约 4mm,花管裂片短 ,其长为管长的 1 /4~ 1 /5 ,果熟时管外两侧的中上部具 4束长毛 ,下部有短毛。胞果倒卵形 ,被毛。2 地理分布为我国特产植物。产自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和四川。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华北驼绒藜根系发达 ,垂直根及水平根都很发达 ,主根长 ,侧根多 ,经栽培测试 ,当年生幼苗主根长 91 cm,侧根 1 2 6条 ;2年生苗主根平均长1 45 cm,最长达 1 71 cm,根系总长度为 2 4 5 .30 m,表面积达 1 32 39.8cm2 ;3年生苗主根平均长1 69...  相似文献   

20.
蛋黄果圈枝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黄果又名蛋果 ,仙桃 ,是山榄科 ,果橄属热带常绿果树。蛋黄果枝条具乳汁 ,嫁接成活率低。生产上可用圈枝育苗技术繁殖苗木。1 圈枝时期与枝条选择 从树势旺、果实品质优良的壮年树上选择向阳斜生或水平生长的 2~ 3年生、1 5~ 3cm粗的枝条。一株母树的圈枝数量以不影响母树树冠完整和生长结果为度。华南地区全年可进行圈枝 ,但以 3— 5月为好 ,这时气温回升 ,雨水渐多 ,蛋黄果逐渐进入旺盛生长期 ,易剥皮 ,圈枝后发根成活很快。2 环状剥皮 在距分枝 15cm处 ,选表皮光滑平直的一面环割两刀 ,割口相距约 3~ 6cm ,深达木质部 ,将两割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