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荣昌猪     
《中国畜禽种业》2008,4(3):21-22
荣昌猪品种由勤劳聪明的荣吕人民选育而成,以其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早在1957年就被载入《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纳入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保护猪种资源名录,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猪种。  相似文献   

2.
对七个猪种的生长、胴体及肉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估测,对亲本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和遗传聚类,并运用遗传相似关系对杂交配合力和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优良顺序父本为杜洛克汉、普夏、丹麦长白;母本为内江、雅南、荣昌、成华;四个本地猪的优良二元杂交组合分别为杜内、汉雅、杜荣、杜成;优良三元杂交组合的终端父本一般为汉普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与杂交效果呈正比关系,可供亲本选配参考。本文提出的与理想商品瘦肉猪间遗传相似大小的评定方法,可以综合多性状信息进行评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荣昌猪品种特性,同时阐述了荣昌猪品种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有关荣昌猪品种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嵊县花猪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品种来源及发展、体形外貌、乳头分布、体尺体重、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通过嵊县花猪以及与长白猪、大约克、斯格猪3个外来优良品种公猪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嵊县花猪母猪杂交后的繁殖性能与纯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保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荣昌猪相同方向的纯繁选育及导血选育的试验结果.事实证明,只要目标明确,保种与选育是完全可以同时进行的,两者并不对抗.通过分析还发现了荣昌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另一新的有效途径,即荣昌猪♂×(丹麦长白猪♂×荣昌猪♀)♀的导入杂交(含外血25%)选育模式.引入适当的外血选育的目的是为保存荣昌猪的优点(如肉质好等),改正其缺点(如生长慢等).选育结果表明,其生产比较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瘦肉型要求,现阶段瘦肉率(瘦肉率既是荣昌猪的保种性状,也是选育提高的性状)已达52.63%.  相似文献   

6.
次黄嘌呤核苷酸和胶原蛋白与猪肉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合多个试验的资料 ,分析了不同猪的品种和杂交组合及不同营养水平下猪肉IMP和胶原蛋白含量及其与常规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约克猪的肌肉IMP含量极显著低于长荣猪、荣昌猪和长白猪 ,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长荣猪、荣昌猪和长白猪 ;荣昌猪和及其杂交猪的IMP含量明显高于长白猪 ;提高营养水平有提高猪肉IMP含量的趋势。提高瘦肉产量会极显著降低IMP含量 ,提高肌肉胶原蛋白含量 ;肌肉IMP含量与肉色呈显著正相关 ,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胶原蛋白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IMP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由此结论 ,提高肌肉IMP含量、降低胶原蛋白含量可改善猪肉品质 ;IMP和胶原蛋白含量可以用来综合评定猪肉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荣昌猪保种核心群为基础,对荣昌猪不同组合的两系和三系杂交后代进行繁殖、生长、胴体及肉质 性能方面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繁殖性能上,大约克× 荣昌(YR)二杂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3.07(±2.5),与 母猪长白× 荣昌(LR)二杂母猪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优于纯种荣昌猪,繁殖性能的杂交优势明显;在生长速度方 面,LR 的日增重为635.28 g,显著高于YR 的日增重593.41 g;杜洛克×长白× 荣昌(DLR)三系杂交商品猪的日增 重和达100 kg 日龄分别为775.88 g、190 d,极显著高于杜洛克× 大约克× 荣昌(DYR)商品猪的相应指标。在胴 体和肉质方面,LR 和YR、DLR 与DYR 在大多数指标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苏钟猪     
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瘦肉猪母系品种苏钟猪,以江苏太湖猪为母本,与国外长白猪杂交,保留了太湖猪繁殖率高的特点,又吸取了外来猪种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江苏省主要公、母猪品种1.公猪(1)地方品种公猪:梅山公猪、淮北猪公猪、灶猪公猪。(2)外来品种公猪:长白公猪(利用最多,杂交父本)、大约克公猪(其次,杂交父本)、杜洛克公猪(少量,繁殖二元  相似文献   

10.
对八眉猪、内江猪、荣昌猪、汉江黑猪等西部地区地方品种和汉中白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8个猪品种以及野猪基因组DNA、混合DNA样进行了RAPD分析。根据8个多态引物的扩增结果计算了遗传距离指数并进行了UPMG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与大白猪亲缘关系最近,八眉猪和汉江黑猪次之,而野猪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最远。综合考虑现行的分类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内江猪、八眉猪和汉江黑猪为一类型,荣昌猪和汉中白猪可划分为同一类型,但对野猪与其他品种的亲缘关系应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脂联素基因作为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猪BAC文库筛选及引物步移法(primer-walking)的测序方法获得脂联素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具体步骤:通过已经发表的部分猪脂联素基因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用于BAC克隆的筛选。以超级池DNA为模板进行第1次PCR反应,筛出含阳性克隆的超级池;以挑出的阳性超级池的3维池DNA为模板进行第2次PCR反应,根据阳性板池、列池、行池序号得到可能的阳性克隆号;依照阳性克隆号从工作文库中取出相应的BAC克隆,平板划线37℃倒置培养20 h。待菌落长好后,做菌体PCR鉴定,以确认克隆的正确性。将获得的BAC阳性克隆平板划线,37℃摇菌过夜培养,进行BAC的提取、纯化与酶切回收。先以M13引物向BAC两端测序,再以发表的cDNA序列外显子1设计测序引物采用primer-walking的方法,获得连续的DNA序列。采用PCR-RFLP技术对蓝塘猪、大花白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共290头猪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脂联素基因的5′侧翼区-1 010 bp(G/A)的SNP位点,本地猪种中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外来猪种;-394 bp(T/C)的SNP位点,本地猪种基因型分布较为丰富,而在外来猪种中却没有检测到CC基因型,且外来猪中T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结论]脂联素基因上游-1 010 bp(G/A)的SNP位点突变可能会引起该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而-394 bp(T/C)的SNP位点与基因转录水平及与脂肪沉积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2.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s of seven Chinese indigenous pig breeds (Meishan, Erhualian, Hezuo, Bamei, Qingping, Tongcheng, and Huainan) and three exotic pig breeds (Large White, Landrace, and Duroc)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DNA differential display technique by means of eight primer combinations. A total of 123 reproducible ban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mean Nei's gene diversity, and mean 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 for each pi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se the Nei's standard genetic identity and distance were estimated, which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dendrogram tree for the 10 pig bree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and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for evaluat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s of pig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猪的部位和器官生长发育的异速生长式(Y=ax~b)品种间的共同规律是与生命攸关的部位和器官具有早期发育的特点,b<1。躯干各部位属于后期发育组织b>1,而且民猪与哈白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内脏器官的异速生长式民、哈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有肺重,民略大于哈,但差异不显著(p>0.1),民猪到后期,主要管状骨重有超过哈白猪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东北民猪、哈尔滨白猪和长白猪的主要器官数值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东北民猪的髖骨长而宽,臀肌和股后肌群的重量较轻。长白猪的髖骨长而狭窄,其肌肉的重量最重。哈尔滨白猪的这些肌肉不如长白猪的发达。背最长肌在胸腰之间的横切面,东北民猪的呈等腰三角形,而哈尔滨白猪和长白猪的呈椭圆形。在第六肋骨处胸腔形状,东北民猪的胸腔呈扁橢圓形,其它两品种猪的胸腔呈圆形。东北民猪的骨性产道和子宫角都大于其它两品种猪的。  相似文献   

15.
两品种的胸椎长大致相等。东北民猪的腰椎长比哈白猪的短,荐骨倾斜角比哈白猪的小。经第六肋的胸腔横断面的面积,两品种相等。但是,东北民猪的椭园横断面趋向于较高较窄,而哈白猪的则趋向于园形。与哈白猪比较,东北民猪的冈结节间距较窄,它们的眉胛骨较薄。除肱骨以外,肩胛骨和桡骨都较长。两品种的髋结节间距相等。东北民猪后肢的其它各项都胜过哈白猪。总之,民猪在骨骼的长度方面呈优势,而哈白猪则躯干骨骼呈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刘锐  王建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30-9930
[目的]系统准确地了解RN基因在外来猪种中分布,制定科学合理的嘉兴养猪业育种计划。[方法]通过PCR-RFLP技术对嘉兴地区主要外来猪种长白猪23头、杜洛克猪21头、大约克猪19头进行RN基因检测。[结果]结果表明:3个品种基因型均为rn/rn,未出现RN/rn和RN/RN型基因。[结论]该检测结果为嘉兴地区主要外来猪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随着生产的发展,猎获的野猪逐渐驯养成为家猪,出现了原始的养猪业。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六千到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四层),发现了四十八种之多的动物骨骼,并有出土陶猪(见图1)。家猪骨骼占其中很太一部分。证实了我国饲养家猪的历史,可以远溯到公元前五千年,也就是距今七千年以前的若干世代。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C─分带方法,测定了二花脸、大约克纯种猪No.13和No.16染色体C─带的长度、面积和异染色质的量,以图揭示家猪染色体C─带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二花脸、大约克纯种猪在No.16染色体上C─带的长度、面积和异染色质的量存在着显著差异,以此可以作为区分两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高能精料和低能粗料两种饲养水平下,皖南花猪纯种及其与中约克夏、大约克夏、杜洛克、苏白、长白和荣昌公猪杂交获得的杂种(共112头)肥育至90千克时屠宰的鲜肉品质。结果表明,杂交使皖南花猪的前肢和后躯肉段的含肉率有明显增加,而颈和胸腰肉段的含肉率无明显改进。杂种猪肌肉的失水率高(25.4—32.3%),熟肉率低(65.54—70.84%)。杂交对皖南花猪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影响不大,pH值变化不明显(6.20~6.66)。杂种肌肉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增加,但16种氨基酸总量与纯种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九月令东北民猪与哈白猪配种与未配种组排卵期生殖器官的形态变化是有差异的。配种组的卵巢、输卵管、子宫角的重量和长度,差异不显著,只有民猪的阴道和阴道前庭稍占优势;而未配种组,卵巢差异不明显,输卵管、子宫角、阴道和道阴前庭,差异就非常显著。所以,虽然哈白猪在配种前生殖器官发育不及民猪,但配种后受交配活动与激素的刺激,发育速度加快,故配种组两种猪生殖器官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