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在对辽宁地区近岸海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辽宁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并对辽宁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环境保护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和工作方向。近岸海域开展的监测工作主要包括: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入海河流水质监测、直排海污染源监测、部分重要海湾河口海洋生物、沉积物监测,部分海水浴场及渔业水域水质监测。同时对2017年辽宁省沿海城市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全省直排海污染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情况,为未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污染源现状调查结果与污染源预测方法,预测了水平年东圳水库流域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流域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农业面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其中农业面源是流域最大污染源,而农业面源中主要是果园径流污染。在构建东圳水库水域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流域污染负荷预测结果,模拟分析库区水环境变化趋势,结果为库区总氮和总磷将难以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要求。根据污染源调查及水质影响预测结果,建议加强对东圳水库水环境保护,重点开展果园面源污染控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等项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云台山河水体污染现状,该文以湖头桥断面2016年1—12月COD_(Mn)、BOD_5、氨氮和总磷4项指标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水质达标状况调查与评价,分析河道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云台山河道水质总体处于劣Ⅴ类水平,氨氮为主要污染因子,BOD_5和总磷为次要污染因子,COD_(Mn)基本能够达到Ⅳ类水的水平。河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点污染源和农业面污染源,针对各污染源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改善河道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南湖水系水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文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南湖水质保护的建议,旨在使南湖公园水质不断改善,提高唐山市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监测了沙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总体上符合Ⅱ类水标准,但是总磷在整个库区呈上升趋势,并全部超过Ⅱ类水质标准。污染源调查发现: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淋失,生活垃圾排放是影响沙河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论文还提出了水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郊区非点源污染综合调查评价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综合调查了上海市郊的非点源污染,并作了污染源的水质环境质量评价。非点污染源向水环境年排放CODcr167269t、总氮25375t、总磷4728t。畜禽粪尿、生活污染、农药和化肥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的四个重要污染问题。显然,防治非点源污染是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根据伊通河水功能分区及沿岸污染源的分布情况,选取10个断面,采用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污染物超标倍数、污染分担率和污染负荷比对伊通河水体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0个监测断面中,主要污染指标为TN和COD,超标率分别达到100%和90%;伊通县境内水体污染状况较轻,长春段水体污染较严重,这是由于污染源主要集中在长春段流域的上游;10个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均达不到水功能区的水质类别要求,除伊通前桥为Ⅴ类水体外,其他9个断面均属于劣Ⅴ类,污染原因主要为伊通河流域传统的工业布局及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不高、城镇污水处理率低和面源污染不断扩大等。  相似文献   

8.
近岸海域开展的监测工作主要包括: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入海河流水质监测、直排海污染源监测,部分重要海湾河口海洋生物、沉积物监测,部分海水浴场及渔业水域水质监测。本文对2017年辽宁省沿海城市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全省直排海污染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情况,为未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珊 《甘肃农业》2004,(8):69-69
由于环境保护建设的相对滞后及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不足 ,使小东江的水污染已成为刻不容缓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这一现状出发 ,对小东江的水质和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滞后 ,该河流水质呈下降趋势 ,其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为此提出 :要进行在枯水期实施引清水冲污、淡化水质污染 ,改善小东江水质 ,并实施河道整治 ,以改善小东江水环境 ,美化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3年南厝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可知,南厝河的5项水质监测指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均为劣Ⅴ类水.通过流域污染源排查,南厝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从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彦华  祁云宽  刘宇  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50-8252
根据调查结果,抚仙湖水污染特征主要以面源污染为主,面源入湖污染物TP、TN、COD Cr的入湖贡献率分别为76.3%、80.4%、94.7%。因此,保护抚仙湖控制面源污染是关键。而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只有在湖盆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从源头控制大量有机物、TN、TP等污染物入湖,才能有效保护抚仙湖水质。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与SWAT的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海峰  杨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47-6750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我国流域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数学模型是研究流域污染、水质分析与预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综合分析目前非点源污染模型的优缺点后,选取当前较为先进和完善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借助GIS、RS技术,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了解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为洱海流域的综合治理和规划提供合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洱海水质的演变过程及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洱海近3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和1996年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监测资料,研究洱海水质时空演变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71~1999年洱海水质呈不断恶化趋势,且恶化程度逐渐加强;水质月变化为8月份水质指数最高,5月份水质指数最低。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雨量的增加,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增大,导致由河流带入湖区的非点源污染物增加;洱海西南部的入湖河流非点源污染严重,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等。通过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洱海2000~2010年水质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为今后的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冷明  肖猛  方海龙  张轩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85-2486
[目的]研究南湖不同片区的水质污染程度和总体水质对生物的危害程度。[方法]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武汉市南湖水域具有代表性的21个水样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根尖的微核率相比,试验组各处理的根尖微核率都有明显升高,并根据季节和地点呈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夏、秋季比冬、春季节的污染大;靠近学校、居民区湖区比人口较少地段的湖区污染大。[结论]南湖水质较差,整个湖区为中度以上污染,应及时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千岛湖水环境目标和污染防治措施的AH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千岛湖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水环境目标、水体质量、污染来源和污染治理措施4个层次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主要水质指标符合Ⅱ类《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有机物污染、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沿岸城镇水污染、水土流失和旅游业等是千岛湖最主要污染来源;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搞好水资源规划管理、建设生态示范区、保护上游水源和沿岸植被、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主要污染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研究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水污染主导因子及其主要来源,为科学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鄱阳湖水资源承载力0.5216,表明鄱阳湖水资源对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一定的承载空间;水质承载指数6.179,说明流域范围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鄱阳湖的水质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4.295,反映出鄱阳湖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环境较差的水质性缺水的生态问题仍然存在,防治流域水污染刻不容缓。鄱阳湖水体中BOD、COD的年纳污量虽小于Ⅲ类水质控制纳污量,但TN的年纳污总量介于Ⅲ类水和Ⅳ类水质的控制纳污量之间,TP年纳污量大于Ⅳ类水质的控制纳污量,TN和TP成为湖区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鄱阳湖水体中的COD、TN、TP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和非点源污染,其中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邛海的实地调查和对近年来邛海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该文对邛海的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类型、污染情况等进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邛海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杨帆  陶春元  黄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37-17539
[目的]研究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在分析鄱阳湖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都昌县珍珠产业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引起的。在鄱阳湖流域环境现状与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外源污染负荷削减、河流湿地恢复和水生态系统构建等途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项目的初步实施,削减了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量,使出水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了30%左右,从而削减了进入鄱阳湖的污染负荷。[结论]该研究为鄱阳湖滨湖带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集成与示范。  相似文献   

19.
沿巢湖地区设施番茄减量使用农药病虫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生产的源头控制农药对巢湖水质的影响,大力推进沿巢湖地区减量化使用农药标准化生产。[方法]应用病虫防治技术措施,对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结果]通过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措施或组合措施,可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等。[结论]该技术规程可使设施番茄生产达到减量使用农药、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主要用于旅游业、农业灌溉及饮用水源等多种用途,而周边旅游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可能使得它存在受污染的风险,通过水质评价来了解青山湖水环境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09-2013年临安市青山湖水质采样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青山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3种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一步优化处理,通过污染成因分析初步得出各支流对青山湖水库水质污染贡献情况。结果表明:青山湖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平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符合青山湖水质功能区划分等级要求;总氮、总磷、叶绿素a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平均大于Ⅲ类水质,为主要污染物;基于主成分分析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计算结果一致,2009-2013年青山湖水质都达到Ⅳ类,且2009年青山湖水质最差,综合水质标示指数为4.331,2013年最好,为4.131,呈U型变化趋势;锦溪的总氮、叶绿素a污染贡献最高,南苕溪次之,灵溪的总磷污染贡献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