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量性状基因数目估计的程序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给出了估计控制数量性状基因数目的BASIC程序。本程序根据估计数量性状基因数目的Castle-wright方法(或称矩法)及其该法的若干扩展,利用双亲、F1,F2及回交世代(B1,B2)的资料,估计所研究性状双亲有差异的基因座位数在称有效因子数,并给出其估值的标准误;程序还有对资料进行加性显性模型适合性检验(ABC检验和合并ABC检验)的功能。″550RETURN560ES=D/S/8:SE=(4*A+V/S/S)*ES*:G=G+1570B$=″n(″+strn$(Ⅰ)″,″+Str$(g)+″).:GOsUB510:RETURN570B$=″n(″+STR$(Ⅰ)+″,″+STR$(G)+″).:GOSUB510:RETUM2.2程序说明2.2.1变量和数组N——世代数(在此等于6)A(3,N)一一合并ABC测验的系数矩阵X(N)——世代均值数组N(N)——世代样本容量数组V(N)——世代方差数组Z(N)一一世代均值的方差U(N)——世代方差的方差T2——t2统计量FT一一一t2统计量的近似自由度2.2.2数据输入(DATA语句)世代按P1,P2,F1,F2,B1,B2的顺序,每世代依次为样本容量,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卵空间格局有时会出现明显的边际效应。一个反映卵密度(De)与抽样点至宿主分布区边界最短距离(h)关系的新模型:De=a+be-ch,可以较好地描述这种带边际效应的空间格局。该模型的三个参数都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a、b和c分别代表边际效应为零时的卵密度、边际效应最大时的卵密度增量和边际效应衰退系数。由这三个参数可得到边际效应强度指数(s)(s=b/a)和边际效应层宽度(w)(w=ln(10s)/c),前者可用于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研究,后者可作为分层抽样的依据。文中还讨论了分层的具体步骤及其分层抽样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3.
EBV感染对人鼻咽癌细胞株形态参数和D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EBV体外感染对不同分化不同分化状态鼻咽癌细胞株形态参数和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法检测EBV基因、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仪分别检测了EBV和EBV+TPA对CNE-1和CNE-2Z细胞Ckpan表达及形态参数和DNA含量的影响。结果:(1)EBV在体外可感染CNE-1细胞;(2)EBV感染CNE-1细胞使其Ckpan表达降低,胞面积籴小和核浆比升高及DNA含量明显减少(P〈0.0  相似文献   

4.
暗黑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parallelaMotschukky)幼虫是四川花生蛴螬的优势种。根据种群的六个重要聚集指标测定和应用m=α+βm,V=amb拟合结果表明:暗黑齿爪鳃金龟幼虫在花生收获期在土壤里的分布格局为普通集型,且呈现低密度,高聚集;高密度,低聚集的格局.同时得出,在田间取样时,最佳取样方法为“Z”字形取样;最适样方单位为0.5m2(1.0m×0.5m);在一般为害度(X=4~7头/窝)的花生地取样80窝即可  相似文献   

5.
黄肉桃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黄肉桃品种金童6、费雷德里克、新泽西洲3号(NjC3号)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核型组成分别为:2n=16=2m+10m+2M+2m(SAT)、2n=16=4m+8sm+2M+2m(SAT)、2n=16=12m+2M+2m(SAT),其核型分类分别为1B、2B、1B型。  相似文献   

6.
AcNPV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菜夜蛾二龄幼虫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两种毒株采用生物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对AcNPV两毒株杀虫毒力及杀虫速率的分析表明:以甜菜夜蛾活体增值的AcNPV A株(LD50=131.8PIB/头)比用草地贫夜蛾细胞株(Sf9)增殖的AcNPV B株(LD50=1696.8PIB/头)毒力要高10倍,而毒杀速率,也以AcNPV A株(LT50=4.46d)比AcNPV B株(LT50  相似文献   

7.
裸燕麦内燕5号莜麦Avenanuda和皮燕麦野红燕麦AvenaSterieis是燕麦属中两个六倍体的不同种。我们曾对这两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内燕5号莜麦是六倍体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20sm(2SAT),核型类别为2B;野红燕麦是六倍体2n=6x=42核型公式为2n=6x=42=22m+18sm(2SAT)+2ST,核型类别为2B。  相似文献   

8.
稻粒黑粉病病株田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集度指数(I、C、M^*、CA、K、Iδ)和Iwao及Taylor法,研究了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在此分布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病株密度,比较了平行线、单对角线、棋盘式及“Z”字型抽样法,最后肯定平行线抽样法最好。理论抽样数量通过Iwao法计算公式得出不同发病率(X)所需最大的抽样稻丛数为:n=3.46/X+0.71。  相似文献   

9.
野红燕麦Avena,sterilis和小粒裸燕麦Avena.nuaidrevis,是燕麦属Avena中染色体数目呈不同倍数的种。我们对这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野红燕麦是六倍体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18sm(2SAT)+2st,核型类别为2B;小粒裸燕麦是二倍体2n=2X=1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2SAT)+4st,核型类别为2A。  相似文献   

10.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清Ⅱ型Z_4毒株500个空斑形成单位(PFU)与MDV血清Ⅲ型FC_(126)毒株1000PFU组成鸡马立克氏病(MD)二价疫苗,免疫对MD高度易感的P系SPF白来航鸡,设301B/1+FC_(126)二价疫苗,Z_4,301B/1和FC_(126)3种单价疫苗免疫组做对照,以MDV超强毒Md_5毒株(vvMDV-Md_5)攻击。结果表明:Z_4+FC_(126)和301B/1+FC_(126)2种二价疫苗均能给免疫鸡提供较强的免疫效力,而3种单价疫苗则不能给免疫鸡提供对vvMDV-Md_5毒株攻击的有效保护力。  相似文献   

11.
烟田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动态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烟草整个生长期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草间小黑蛛种群数量分布地块间无显著差异,日期间有极显著差异。(2)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k值,描述了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λ值分析了种群聚集的原因。(3)通过 Taylor和Iwao的方法描述了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特性为聚集型,且个体间相互吸引,确定了在一定精确度下最适理论抽样数n=1/D^2(1.1406/x 0.1357),序贯抽样模型Tn=1.1406/D^2-0.1357/n或Tn=exp[-1/0.8999(InD^2 0.1001lnn-0.3670)]。  相似文献   

12.
GIS是大尺度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工具,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方面,利用Markov链模型,人们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的转移,用于土地利用系统的规划和管理,然而,目前用来描述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的转移矩阵模型其元素是常数,人类和自然的干扰未加考虑,使得这些模型的应用效果到影响。本文基于GIS,并考虑人类和自然的干扰,提出土地利用系统动态规划的多维景观格局动态优化决策模型s(t 1)=s(t)[Q(t) w^t(t)r(t)]其中向量s(t)是土地利用面积的分布。初步研制了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对于给定的目标,可以产生一系列决策变量。使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趋势其最优结构,给出了模型的算法,并证明其收敛性。与GIS连接,用该模型可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动态模拟。作为个例研究,该模型被用于杭州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九宫山红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九宫山保护区惟一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群落设立2个样地,研究了T1和T2样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通过龄级划分研究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量化分析,以探讨不同样地红椿种群空间结构与分布格局的成因。结果显示,2个样地的种群分布格局在16、25、50、100 m~2时,均为泊松分布;取样面积越大,Lloyd平均拥挤度(m*)和丛生指数(I)越大;T2样地的Lloyd平均拥挤度(m*)和丛生指数(I)值均高于T1样地。T1和T2样地Ⅰ龄级数量分别占总量的41.86%和48.18%,Ⅳ、Ⅴ龄级环境筛与竞争作用加强。2个样地种群动态指数变化差异较大,T1样地为10个龄级,V_Ⅳ、V_Ⅴ、V_Ⅵ为波动;T2样地12个龄级,V_Ⅳ、V_Ⅴ、V_Ⅸ、V_Ⅹ为波动。2个样地种群V_(pi1)=40.83%,V′_(pi1)=2.041,V_(pi2)=49.72%,V′_(pi2)=4.144,均属于增长性种群,天然更新较好,但种群老龄化趋势明显。因此,加强森林抚育,人为制造林窗,将更有利于红椿种群的更新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整数环z上几何空间V(z)中,给出了运动表为旋转与反射串联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并指出所须旋转足够的个数l=r(r-1).r是运动的剩余数.此文适用于较广的一类整环.  相似文献   

15.
基于 Mann-kendall法的嘉陵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嘉陵江流域11个气象站点经过处理的1961-2015年月降水量数据资料,以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为主,分析嘉陵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为其水资源检测、评估和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基础.结果表明:(1)嘉陵江流域近55年年均降水量为977.7mm,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Z=-0.56),且存在多个突变点;(2)降水量在春季和秋季均呈减小幅度,秋季最为明显(Z=-1.35),且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8.3%;(3)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地区逐渐减少.遂宁地区降水量春季减小幅度最大(Z=-1.86),夏季上升最为明显(Z=2.49),秋季除武都地区增加(Z=0.21),其余地区均呈减小趋势,冬季巴中地区降水量上升幅度最大(Z=1.00).研究降水量的变化,预测和防治流域内旱涝和泥石流等气象灾害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延吉市人口普查数据及1982、1992、2000和2007年的延吉市街道人口数据,对延吉市人口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延吉市人口密度分布主要为单核心分布,在人口密度模型拟合中Smeed模型为最优模型,说明延吉市城市化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的初期;延吉市4个年份的人口全局Moran’s I指数为-0.39~-0.33,检验值Z为-2.46~-1.94,达到显著负相关,呈明显的全局空间分散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适宜播期和播种量设计的动态知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冬小麦生长发育与品种类型、生态环境和生产技术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冬小麦适宜播期、播种量设计动态知识模型 ,可用于精确定量不同环境和生产条件下冬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基本苗和播种量。利用南京、郑州、泰安、保定、太原 5个不同生态点的常年、偏暖年和偏冷年每日气象资料以及各点不同土壤肥力和典型品种资料对播期设计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 ;并利用基本苗和播种量设计模型对泰安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播期和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基本苗和播种量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 ,知识模型对播期和播种量设计均具有较好的决策性、解释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40℃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了外源草酸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前3 d用5 mmol·L-1草酸处理叶片减小了高温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下降幅度,而对气孔导度(Gs)没有影响。草酸处理可提高叶黄素循环库的大小和(A+Z)/(V+A+Z),并使高温胁迫下叶黄素循环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和(A+Z)/(V+A+Z)在胁迫后期的下降幅度减小。这些结果说明,草酸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林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平台 ,研究和设计了流域农林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以遥感数据为基础 ,集成了水库营养盐负荷 -浓度响应关系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和农林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等 ,集成后模型与 GIS在结构上联结成为一个系统 ,该系统具有完整的界面 ,用户可以同时在不同功能模块之间随意切换 ,同时提高了不同模块间数据交换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同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Ig(v)=0.4467+1.12871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小蛀果斑螟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小蛀果斑螟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3.2825/m+0.04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