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豆8号”(原系号为“徐8402”)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1984年以“徐豆7号”为母本、“徐75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1996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998年7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定为黄淮地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徐豆8号1999年在苏鲁豫皖等地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75×105hm2,2000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大豆“徐豆11号”是江苏省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育成的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豆11号”。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含油率高达22.7%,比我国大豆平均含油量高2~3个百分点。对改善黄淮地区大豆品种含油率低的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豆13号是由江苏省徐州农科所以徐豆9号/徐8618—4//徐豆7号///泗豆11杂交,于1999年育成,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06天,株高84.4cm,主茎16.4节,结荚高度12.3cm,有效分枝1.25个,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棕毛,叶片卵圆形。单株结荚36.5个,每荚粒数1.98个,百粒重21.5g。田间花叶病毒病发生较轻,抗倒伏性较好。种皮黄色,微有光泽,种脐褐色,子叶黄色,籽粒扁椭圆形。  相似文献   

4.
徐豆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在1974年用徐豆1号作母本,美国品种克拉克6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1986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为淮北地区夏大豆推广良种。 (一)产量表现 1979~1982年所内连续四年鉴定结果,亩产149.5~168.8公斤,平均157.9公斤,比对照徐豆1号增产13.1~46.6%,平均24%,每年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5,(6):26-27
徐稻3号系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水稻室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定名徐稻3号(品种审定号苏审稻200306).徐稻3号属中熟中梗稻品种,是江苏省重点推广和良种补贴的水稻品种之一,2004年,连云港市新兴农资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联姻结成友好合作单位,买断了“徐稻3号”独占生产、经营许可权.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徐麦3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麦31系徐州市农科所以烟辐188为母本、徐州26号为父本有性杂交并经系统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904)。其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为:20090488.8;公告号为:CNA005901E。  相似文献   

7.
阙金华 《农家致富》2007,(17):26-26
徐豆15号 审定编号:苏审豆200705。品种来源与类型:原名“徐9416”。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842-79-1/徐豆9号杂交,于2003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徐豆22是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豆9号/泗豆288杂交育成,属淮北中熟夏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品种审定编号:苏审豆201604。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206.9千克,比对照徐豆13增产7.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222.9千克,比对照徐豆13增产8%。  相似文献   

9.
徐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邮编:221004,电话:0516-83762392)选育的早熟长灯笼型辣椒新品种“徐研1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吉建安 《农家致富》2005,(13):24-26
徐豆13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豆200501 二、品种来源与类型 原名徐9302—1A.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南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徐豆9号/徐8618—4//徐豆1号///泗豆11杂交,于1999年育成。三、适应范围 适宜我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11.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07,(19):24-25
烟辐188(1)来源及审定情况。徐州市种子站从山东烟台市农科院引进,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麦200202)。(2)品种表现。半冬性,中晚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8号刘卫红曾维银(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郑州450052)豫白菜8号(原名93-4)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大白菜新品种,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1.1早熟丰产豫白菜8号属早熟品种,生长期...  相似文献   

13.
华粳6号(原名:华粳20316)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6年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破格参加省生产试验。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706。近年来,华粳6号在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盐城市和淮安市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中,表现出产量潜力大、农艺性状好、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强等特点,特别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具有较强的田间抗病性。华粳6号于2005年1月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适宜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栽培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 徐麦27号,原代号为徐州541,其母本为早丰1号,父本为烟1934,有性杂交再经多年单株选择育成,由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育成,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6,(2):24-24
高品质杂交棉新品种科棉3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于2003年通过江西省审定(审定编号赣审棉2003003),2004年江苏省批准引进(引种编号苏引棉200401),2005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6.
苏徐2号(原代号:烟95—9选系)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从烟农95—9中经多年系统选育,于1998年育成的半冬性、中晚熟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徐州市于1999年引进,连续3年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在徐州地区具有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江油1号”是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审油200602)。  相似文献   

18.
该品种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审定号:国审油2004026)。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科院院甘薯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2号,200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20.
扬两优6号(厂占63—4Sx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