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水稻光合对温光逆境适应性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种质筛选技术,并结合对不同温度的响应能力,对6个水稻品种的光温适应性进行比较,并探索了水稻对光温逆境适应性的鉴定技术和品种间差异。通过研究,嵆醪矫魅匪漳系厍竺婊种驳木疚涔倬汪叹咏坏狙怯牛埠牛怨馕履婢秤薪锨康氖视δ芰Γ砻髡庖患蛞准际酰勺魑9嬗值呐浼糜诩ㄆ分值奈鹿馐视π浴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稻产区一年多熟制的发展,要求有早熟高产的品种,但生产实践中,在甲地表现早熟高产的品种,到乙地未必早熟高产,或者早而不高。因此,育成早熟高产而又适应性广的品种,是育种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同地区和不同栽培季节的差异,首先反应在日长和温度上。从光温关系上看,一个品种的早迟是品种特性对当地光温条件的反应,品种的适应性也首先是一个品种对光温条件适应范围大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磷效率水稻品种在不同酸度土壤上生态适应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磷效率水稻品种在不同酸度土壤上的生态适应性情况,以中性土壤上筛选获得的45份耐低磷水稻品种和5份低磷敏感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用中性土壤为对照,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上进行了水稻苗期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3种土壤相对分蘖数均值表现为中性土>酸性土>碱性土,相对株高均值表现却相反,分别为碱性土>酸性土>中性土,但不同土壤变化不大;部分中性土壤上筛选的耐低磷水稻品种存在对不同酸度土壤的生态适应性差异.可见,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酸度土壤上表现出对低磷的耐受能力不同,存在着耐低磷特性对不同酸度土壤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4.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4,(3):54-55
不用耕耘的水稻新品种 一种不需要翻地、整地、育秧、插秧的早、晚稻兼用型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安徽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应用离子束诱变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耐春寒、生育期适中、休眠期短、对光温不敏感、米质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近年来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在水稻冷害鉴定圃中,通过冷水灌溉的方法鉴定2013、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并将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一些基本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3和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经过低温处理后,水稻品种空壳率分布情况都集中在35%以下,其中空壳率在10%~15%的品种最多有15份,占31份品种材料的近50%,低于5%的品种有2份,所以黑龙江省近2年审定的品种耐冷性表现良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主茎叶片数、生育期、活动积温、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重要性状相关不显著,在品种选育和亲本选择时可以单独考虑耐冷性状。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种的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的抗旱适应性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密切相关。适应性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下表现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氨酸含量,因此可用其活性及含量作为水稻品种抗旱适应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缺磷是农业生产中限制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对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及利用效率、水稻品种耐低磷胁迫特性、耐低磷胁迫水稻品种的筛选和鉴定以及耐低磷性状的分子标记、遗传转化、基因克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水稻低磷胁迫的研究方向作出预测,为水稻耐低磷及磷高效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植物耐盐碱性的研究(一):水稻耐盐性与耐碱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模拟盐碱池对水稻品种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的耐盐和耐碱性,以及耐盐碱性的鉴定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耐盐性与耐碱性之间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标准。水稻品种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对盐碱敏感,且品种间耐盐碱性差异显著,水稻分蘖数,株高和单茎绿叶数的抑制率可作为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种植抗(耐)病品种是防控该病害的有效措施,但对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评价至今尚未有具体操作规程可循.针对水稻品种抗病鉴定评价及抗源筛选的迫切需求,作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制定了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及评价规程,包括有关术语定义,人工接种鉴定流程、结果调查和抗病性评价等,为规范开展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品种及育种材料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55个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多元回归作了研究,并对光温与生育期的相关性作了估算。一般而言,早中稻的生育期与温度的关系较密切,晚稻的生育期与日长的关系较大。品种光温回归模型是进一步研究水稻光温反应的各种特性、适应性和分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稻品种感光性强弱与水稻地域适应性和应用价值有很大关系.对水稻品种进行感光性鉴定,在品种选育及推广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初步了解山东省主要推广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评价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最佳方法和最佳指标,对贵州10个特耐冷水稻地方品种和生产上的较抗冷恢复系贵农筒恢R211和K17B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和幼苗耐冷性试验,对各耐冷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试验,鉴定出了芽期和苗期特耐冷的4个品种。研究发现,低温发芽率和幼苗耐冷性呈显著的正相关(r=0.6095^*);4℃低温下处理3d水稻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与幼苗活苗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5526^*),与发芽率也呈显著的负相关(r=-0.5529。);幼苗经4℃低温下处理3d后叶绿素含量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鉴定水稻品种芽期耐冷性以4℃低温下处理10d后的发芽率为指标比较合适,鉴定苗期耐冷性以4℃低温下处理3d后的活苗率为指标,并参考低温下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湘西北晚籼稻生长发育后期常遇到“寒露风”冷温危害的气候生态条件,籍助人工气候室(箱)冷温鉴定,花粉萌发显微镜观察和气相层析仪测定干胚膜脂肪酸组分等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水稻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既可以采用冷温下的开药率和相对结实受害率两个形态学指标;又可以采用每颖花雌蕊柱头上10粒以上萌发花粉百分率和受精率两个细胞形态学指标,以及干胚膜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等生理生化指标。上述鉴定指标,综合应用于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和耐冷性育种研究,有助于提高选育水稻开花期耐冷性品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对东北中部黑土稻区粳稻品种进行耐冷性鉴定,分析冷害胁迫下粳稻不同品种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经过低温处理的水稻叶绿素含量要低于正常水稻中的含量;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要高于正常水稻中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要高于正常水稻中的含量。吉粳809、秋田小町两个品种在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与Pro含量上表现更为稳定,耐冷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吉粳80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1年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经多代选择及特性鉴定育成的晚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45d,主要优点是穗大粒多,丰产性好,耐肥,抗倒伏性强,活秆成熟,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6.
水稻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耐光氧化鉴定筛选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早、晚季栽培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表现明显差异。早季品质性状与晚季相比较,表现晋白率、垩白度、碎米率明显增加,整精米率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认为,在早、晚季栽培的水稻品种,其耐光氧化反应特性与品质性状间不呈显著性相关,而与垩白率、垩白度、 精米率、整精米率、磨损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在早、晚季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优质稻育种中,选育耐光氧化反应特性的水稻品种可望提高稻米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水稻开花期冷害机理与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是喜温作物,对冷温不适应,如在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遇几天冷温(<15℃和≤20℃),便会产生“障碍型冷害”,严重影响水稻受精结实,空秕率增加,产量大为降低。国内外许多遗传育种工作者,近些年来对水稻的冷温敏感时期与敏感性器官,冷温处理的花药生理异常与组织异常,品种耐冷性差异与耐冷性指标,选育耐冷性品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水稻耐冷性育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  相似文献   

18.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人工培养箱模拟低温的方法筛选出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最适低温,并通过5种指标对黑龙江省76个水稻品种(系)进行了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寒地水稻发芽期耐冷以10℃发芽势、10℃发芽率、10℃发芽指数值和10℃发芽系数为主要指标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学术动态     
广州举行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座谈会 一九六二年度“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座谈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丁颖院长的主持下,于一月上旬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吉林公主岭、新疆米泉、天津、南京、长沙、昆明、广州、崖县等八个试点的研究工作者及特邀的专家、教授等共二十余人。会议着重讨论了一九六二年度的试验结果、制定了一九六三年度的研究计划并进一步对研究方向广泛交换了意见。会议上提出了工作总结报告共17篇。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苗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类型的21个水稻品种,采用人工低温胁迫和自然低温胁迫的方法,测定了叶龄、苗高、叶面积等8项与耐冷性相关的形态指标;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7项与耐冷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相关性显著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叶龄和叶片丙二醛含量与水稻耐冷性有显著关系,可作为水稻苗期的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预测,结果与他们的存活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两个指标在苗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