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南县地处我省南部山区,毗邻广东,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平均海拔高,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十分适宜种植蔬菜等农作物。 1993年,全南县瞄准广东市场夏秋季节蔬菜供应青黄不接的“空档”,提出了利用本县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广东市场,发展高山蔬菜”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蔬菜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全县 19个乡 (镇 )场 113个行政村,涌现出了 10个蔬菜生产重点乡镇, 30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由 1993年的不足 5000亩发展到现在的 9万亩。 2000年全县高…  相似文献   

2.
我县系闽东北高海拔山区,适合于发展黄花梨的生产,1997年浦源镇上洋一农户从建宁引进黄花梨苗,种植50亩,近年已砚果累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002年至2003年间,该村又新发展了300亩,与此同时,七步镇洋头一带也相应种植200亩,基本取代了传统“官洋梨”的生产。黄花梨在我县的栽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  相似文献   

3.
1 山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途径 1 1 利用生态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县域内农业生态类型多样,在农业生产中与周边地区相比有独特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利用各种农业生态类型发展都市型农业生产,事半功倍,见效明显.如我县的白马和石林镇等海拔高度相对较高的乡镇,夏天气候较为凉爽,此时,正是都市市场蔬菜淡季,可利用这特殊的气候条件,大面积发展高山蔬菜. 2001年,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 4 600亩,总产量达 5 370余吨,产值达 483.3万元.  相似文献   

4.
缙云县地处浙江南部山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生态农业示范县,境内“山青、水秀、土净、空气清新”,有“浙江绿谷”之称,是种植优质茭白的理想基地。尤其在海拔500m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夏季气候凉爽,十分适宜茭白的生长发育,为茭白优质高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我县充分利用高山夏季气候冷凉这一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茭白生产,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同时也缓解大中城市蔬菜秋淡的市场矛盾。为充分发挥我县高山自然环境优势,促进茭白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加山区农民经济收益,2005-2007年实施了“万亩高山茭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两年时间的实施,基地产品质量和产销效益得到全面提高,基地环境进一步净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取得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市场     
广东成为全国特色蔬菜最大产区 广东蔬菜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广东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700多万亩(1亩=1/15公顷),占全国蔬菜面积的1/8,年产超2500万吨,已成为全国特色蔬菜最大产区。 据介绍,广东利用“天然温室”的气候条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积极发展北运菜、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和城郊型蔬菜等特色蔬菜的生产,每年除自销外,还大量销往我国港澳地区和外省。 目前,广东省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四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以各地城镇为中心的城郊商品蔬菜基地;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的优质、高档蔬菜出口基地;以粤西地区为主体的冬种…  相似文献   

6.
茄子是中国的重要蔬菜,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种植。自1993年文成县利用发展茄子独有的两大气候优势种植茄子以来,面积逐年扩大,但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也碰到了不少的问题。为推进茄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特进行了文成县茄子产业化体系的研究。由文成县农业局提出的“文成县茄子产业化体系建设”项目被列为浙江省2004年星火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04D30026。  相似文献   

7.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工业基础差、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县。境内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气候和地理条件均十分有利发展高山蔬菜生产。从1985年开始,景宁县就着手高山蔬菜开发,由于交通、信息、市场、加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高山蔬菜发展相当缓慢。近几年来,通过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高山蔬菜得到了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设了一定规模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5000余亩。为充分利用景宁县山区优势,加快高山蔬菜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笔者就景宁县发展高山蔬菜的优势、存在问题及所需采取的对策措施谈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文章探讨了云南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势: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形成了典型的山区小气候多样化气候特点和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以及地理区位、市场容量和政策服务等优势。提出了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强化和依靠科技、强化“云南”这个大品牌建设是进一步发展云南无公害蔬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太白高山蔬菜是利用陕西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海拔高气候冷凉,夏季降雨频繁,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远离工业污染等优越条件,在山区气候凉爽时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供应全国市场,可以缓解夏季北方高温和南方暴雨对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产生的影响。太白高山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生产各种新鲜蔬菜35万t,其中90%采用小拱棚育苗移栽。2015年开始,陕西省太白县农业部门在高山蔬菜生产上推广漂浮育苗技术,不仅提高了育苗效率,  相似文献   

10.
高山蔬菜生产是选择海拔500-1800米之间的山区进行规模化、商品化蔬菜生产。它具有两个较突出的优势。第一是具有环境优势。海拔较高的山区,基本上没有“三废污染”。生态环境保持较好,大气质量高,水质好,且病虫危害轻,农药施用量少,是天然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第二是它具有反季节性蔬菜生产优势。平原蔬菜生产易受高温、酷暑、干旱、暴雨等恶劣环境影响,而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区,温度较低、湿度不大、光照充足,又不易受涝害,对蔬菜生产比较有利。根据山区气候的垂直变化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进行栽培,可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在天然环境条件下生产,投入也比平原设施园艺低得多。  相似文献   

11.
座落在“江浙第一高峰”凤阳山山脚的龙南乡,是一个山高寒冷,生产单一、经济落后的典型的贫困山区。长期以来,该乡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单季稻为主,经济效益一直较低,农民的生活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回。2003年开始,龙南乡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利用高山地区夏季气候凉爽的自然条件,大胆开发反季节高山蔬菜,建立高山蔬菜基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可喜的成绩。目前已发展高山蔬菜15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努力变气候优势为经济优势,为龙南乡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亢文卿 《河北农业》2013,(11):15-17
一、基本情况 围场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大陆性高原山地气候,具有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尤其是冷凉的气候优势非常适宜蔬菜的生长,全县有几十年的蔬菜种植历史,蔬菜种植面积2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4.01万亩,每年生产鲜菜90万吨;蔬菜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在山区蔬菜种植过程中,考虑到山区的地理条件特殊,要想提高山区蔬菜种植效果,就要对山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以及山区蔬菜种植品种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目前,由于山区在土壤、光照、灌溉和种子选择以及种植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山区蔬菜种植的整体产量和品质处于较低水平,要想提高山区蔬菜种植质量,就要从山区的气候条件、种子选择以及种植方法入手,制定具体的种植策略,保证山区蔬菜种植在产量和品质上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 张家口百万亩错季蔬菜喜获丰收 河北省张家口市在遭受特大旱灾,大部分农作物绝收和减产的情况下,100万亩(1亩=667平方米)错季蔬菜却获得丰收,蔬菜总产量达18亿公斤,成为农民大灾之年增收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张家口市充分发挥区位、气候等优势,把发展错季蔬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抓,2001年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其中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蔬菜50万亩、设施蔬菜10万亩、地膜蔬菜10万亩。  相似文献   

15.
我县具有万亩涟江大坝优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属贵阳市菜篮子工程重点扶持区域,农民有长年种植蔬菜的习惯。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西红柿的栽培已经成为我县主要蔬菜种植品种,为了加大“三沼”综合利用推广力度,指导农户在生产中利用高效廉价沼肥,而进行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做好蔬菜产业这篇大文章,蔬菜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亩效益达5000~10000元,已成为我县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漳平市西元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热湿润.水量充足,土壤肥沃。全乡9个村(居)委会,农业人口1.38万人,耕地面积6470亩,以种植各种蔬菜为主,尤其是种植苦瓜,具有“苦瓜之乡”的美称。为生产无公害蔬菜,做大做强蔬菜文章,突出西元苦瓜这一特色蔬菜产业,有效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8.
一、达县设施栽培的现状 达县丘陵、平坝占总面积的71%,山地占29%,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土壤和气候类型,多年平均气温在17.2℃,年降水量1205.7毫米,平均日照1472.7小时,山区立体气候明显,为多种蔬菜的生长提供了不同的自然条件,对多层次、多途径的利用十分有利,素有”东川之绣壤,西蜀之名区”的美誉。近几年来,我县蔬菜种埴发展迅速,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1.775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总产量达到40.9万吨。随着广大农民种埴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介于东经117°58′~119°40′、北纬29°57′~31°19′之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温差大、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偏东风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多年平均气温16.0℃,无霜期年平均2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 784.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 429.6mm,气候条件较适合蔬菜生长。近年来,宣城市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适度规模种植,目前设施基地面积达到2.46万亩。通过大棚生产,提早或延后了蔬菜上市,缓解了淡季市场蔬菜供应矛盾,满足了淡季市民对生鲜蔬菜的需求,促进了菜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蔬菜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内在潜力 (一)四大优势:一是愈加突出的生态优势。江山地处钱江源头,山清水秀林茂,生态环境优越,农业生态环境受工业“三废”影响小,十分适宜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相反,占浙江省57.9%蔬菜面积的杭嘉湖、甬台温沿江沿海平原蔬菜产业带,由于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工业“三废”向农村迅速转移,使农业区域的水、土、气生态环境受污染不断加重,农业环境质量在急剧下降。从而使我市发展蔬菜生产环境资源和生态比较优势愈加突出。二是丰富的资源优势。首先是耕地资源丰富,全市现有耕地35.8万亩,而同期蔬菜种植面积仅5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