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选用含抗螟基因的冀库6号为基础材料,在人工接虫的环境下进行定向选择,筛选出以K36为代表的抗虫自交系,并培育出系列抗虫玉米杂交种。其中邢抗2号和邢抗6号抗虫玉米杂交种,不仅抗玉米螟、蚜虫等害虫,还具备高产稳产、抗倒抗旱、品质优良、持绿性好等特点,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邢抗6号是由河北省邢台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用自选抗虫玉米自交系邢36和外引系武314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虫、抗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冀审玉2001001号)。已人选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相似文献   

3.
玉米杂交种邢抗2号是由河北省邢台农科所玉米室用自选抗虫玉米自交系邢36和外引系H21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虫、抗病、抗倒、耐旱、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性,1999年2月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种邢抗6号是由河北省邢台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用自选抗虫玉米自交系邢3618和外引系武314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虫、抗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入选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该品种适宜在长城以南夏玉米区种植,目前推广面积已达50余万亩。  相似文献   

5.
邢抗6号是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其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抗虫抗病、抗旱抗倒、活秆成熟、品质优良,200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先后被列入河北省科技厅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1 选育经过 1989年引进冀库6号群体并于当年混粉。冀库6号由数个美国商用杂交种复交而成,遗传基础丰富,其中包括坚秆、抗虫、抗病等优良基因。1990年开始选株自交并于当代成对测交(测验种为冀单16号)得到S1代系和S0代测交种各54个,根据测交产比情况  相似文献   

6.
邢抗2号是河北省邢台农科所培育的高产多抗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00天左右,比冀丰58早熟1-2天.  相似文献   

7.
邢抗2号     
《河北农业科技》2005,(5):42-42
邢抗2号是由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抗虫、抗倒玉米新品种,1992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玉99001号。1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叶色浓绿,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110厘米,根系发达,果穗锥型,轴白色,穗长18厘米,穗粗5厘米,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围绕实现农业科研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邢台市农科院玉米课题进行了认真调研。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该院玉米课题曾经育成邢抗2号、邢抗6号两个优良品种,有效促进了玉米种  相似文献   

9.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是中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由于不同类型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程度不同,影响玉米螟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同一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对玉米螟的存活和发育影响也不相同。笔者在室内研究了高油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等的不同组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在不同生育期的组织器官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不同。高油玉米298的心叶组织最适合玉米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而心叶期抗螟品种邢抗2号和的心叶不利于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高油玉米、甜单8号和白糯4号的雄穗上存活率高,幼虫体重较重,而在邢抗2号雄穗上的存活率和幼虫体重最低。甜单8号玉米苞叶总体上比较适合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白糯4号和邢抗2号的苞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甜单8号、农大108和高油298的花丝适宜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超甜2号和邢抗2号2个品种的花丝对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有不利影响。超甜2号玉米的穗轴适宜玉米螟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甜单8号和白糯4号穗轴上取食存活率和化蛹率高,但蛹重较轻。邢抗2号穗轴对玉米螟生长发育有不利影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萌发出苗特点,结果表明:中棉所41、GK12表现出发芽出苗速度慢,泗抗1号发芽出苗速度快,棉苗生长快;抗虫杂交种盐抗杂1号、泗抗3号、科棉3号和科棉6号表现一致,棉苗发芽势、发芽率提高,出苗较快,棉苗生长快。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种植密度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邢抗6号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的3.75万~9.75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邢抗6号的产量变化呈二次抛物线关系,6.7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适宜种植密度为6.30万~6.75万株/hm2;密度对穗粒数、千粒重和秃顶长度的影响较大,对穗行数影响较小;密度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播种期对夏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邢抗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产量呈负线性相关,6月22日后播种由于行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产量明显下降.本试验条件下,麦后直播以6月17日前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a transgenic Bt maize hybrid(event MON 810 from Monsanto Company)expressing Cry1Ab protein derived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and its negative isoline hybrid were evaluatrial. Maize plants were artificially infested with neonate larvae of Asian corn borer at the mid-whorl(firstgeneration),pre-tassel(first-and/or second-generation),and silk(second-generation)growth stages.The transgenic Bt maize hybrid sustained significantly less leaf feeding damage(rating 1.0±0.0)than its negative isoline control(rating 7.3±0.1).With the Bt maize,1.3-6.8%of plants were damaged by corn borer tunneling with<0.5 cm tunneling per stalk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infestation,compared with 100%of plants damaged with 9.3-25.0 cm tunneling per stalk for the negative isoline control. On average,transgenic Bt maize hybrids had only 0.01-0.05 tunnels per stalk and no stems were broken.In contrast,the negative isoline control had 3.11-8.36 tunnels per stalk and 31.2-73.9% of stems broken.Yiel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rahsgenic Bt maize than in the control.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ransgenic Bt maize can significantly minimize yield losses caused by the Asian corn borer through resistance to the first-and second-generation larvae.  相似文献   

14.
早熟玉米成株期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常用的优良外引玉米自交系做母本,6个早熟的经过多年改良选育的玉米自交系作父本,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形成了24个杂交组合,以晋单32号及其亲本84-108-1、Mo17作为对照,对2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成株期的形态指标性状、生育期性状、产量性状等方面进行了抗旱性的分析与评价,从而筛选出综合抗性较强的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材料,结果表明05-20-11 、MO17属于极强抗旱性自交系;05-20-9、3259为强抗旱性自交系;3259×05-13-2、早214×05-13-2、3259×08-17-2为极强抗旱杂交种;3259×05-20-9、早214×05-20-9、自209×05-13-2、自209×09-5-19为强抗旱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3份玉米杂交种在2003年的表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Z4107、龙丰2号、农大256、X2038、本优1号和平安6号表现较好。该方法可为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冀西山区,以邢抗2号玉米为试材,采用对比设计,设玉米播期5月12日(早播)和6月15日(CK)2个处理,在玉米灌浆期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收获期测定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探讨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玉米的茎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明显改善,穗位高和空秆率显著降低,最终玉米产量提高;晚播玉米灌浆期(9月15日)的净光合速率较早播玉米提高了5.7%,若从玉米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的累积考虑,早播玉米应该大于晚播玉米。综合考虑,在保证玉米前期生长的情况下,适当早播更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含量是反映植物抗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研究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杂交种用于生产,本研究选用7个玉米杂交种,在遮雨棚中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控制浇水,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叶绿素含量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干旱处理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分别为5.464 mg/L,7.853 mg/L和2.286,均高于苗期干旱处理(分别为2.373 mg/L,4.769 mg/L和0.990)。在不同干旱处理进程中,苗期干旱有利于叶绿素b含量的提高,而在花期干旱中,随着干旱处理时间以及玉米的逐渐成熟,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在不同杂交种间,无论是苗期干旱处理,还是花期干旱处理,长城706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苗期干旱处理下,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8.831,3.705,12.533 mg/L,花期干旱处理下,三者分别为12.608,4.277,16.881 mg/L;长城799,农单5号、北玉16号、海禾1号次之;而路单8号和会单4号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而叶绿素a/b在苗期干旱处理、花期干旱处理进程中,以及在不同品种间均无明显变化。由于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不同玉米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因此,从干旱处理中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可以看出,长城706的抗旱性最强,长城799,农单5号、北玉16号、海禾1号的抗旱性较强,而路单8号和会单4号的抗旱性较差。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筛选玉米品种抗旱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第1,2代玉米螟各虫态发生期、发生量和为害率的连续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玉米螟各代的虫量基数只是影响当代发生程度的因素之一,并不能决定发生程度。玉米螟的发生程度与当代发生数量呈正相关,与田间落卵量关系更为密切,与发生时期关系不大。发生数理与发生历期呈正相关,第1,2代玉米螟的发生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表现为间断性和相对独立性。第2代玉米螟的田间产卵量是第1代玉米螟的3.75~7.1倍,造成玉米被害率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很多,为了试验有些品种在吉林省长春地区的表现情况,我们于2000年和2001年进行了引种试验。从引来的11份玉米杂交种中,筛选出比对照品种新铁10综合性状好的品种6份:海禾4号、丹2109、登海9号、海禾3号、丹3020和丹DS32,可以在长春地区适宜种植对照品种的区域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