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代料香菇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从传统秋菇栽培模式发展到夏菇、高棚架花菇等多种栽培模式。但是栽培工艺需搭建菇架及菌筒人工注、浸水。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林木资源消耗,提高代料香菇竞争力,我们经多年的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经济适用的代料香菇覆土地栽生产模式。夏菇覆土地栽大大简化了栽培操作程序,省去搭建菇架及菌筒浸(注)水工本,提高了香菇的品质。其菇形圆正,肉质肥厚结实,菇柄短小挺直,保鲜菇合格率高,商品经济性状好,菇质鲜美脆嫩,市场竞争力强,出菇期长,产量高而稳,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菇农的欢迎。现将其…  相似文献   

2.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佩瑛  林海芳 《食用菌》2000,22(5):31-31
覆土袋栽香菇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誉称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特佳,产量极高,高温易出菇,管理极省工等突出优点,是目前较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 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高温型,菇大圆正,肉厚实,柄中生,产量高,盛产优质夏秋菇,适宜保鲜或干制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1 2~ 2月;覆土转色,3~ 4月;出菇管理,5~ 1 2月。3 菌筒制作 ①备…  相似文献   

3.
肖平 《食用菌》1994,16(2):36-36
国内毛木耳代料栽培有春栽和秋栽两种,大部分地区是春季栽培。但是春栽一般会碰到前期低温发菌困难,杂菌污染严重,出耳后期气温高畸形耳增多的情况。为此,笔者于1992年4~9月间在我县三湖镇皮家村进行了覆土越夏栽培试验示范,投料2000kg,制作菌袋4000筒,发菌后成功率90%,至9月底,共采收鲜耳2934kg,生物学效率达159.4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制作菌筒 毛木耳覆土越夏栽培,制作菌筒的接种时间应较常规春栽推后30~45天,即4月下旬到5月上旬,此时气温在20~30℃天,正适宜毛木耳菌丝生长。培养料配制:棉子壳80%,麸皮16%,糖、石膏、生石灰、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2左右,先  相似文献   

4.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袋栽香菇模式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 ,具有菇形佳 ,产量高 ,高温易出菇 ,管理省工等优点 ,是目前最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 ,盛产优质夏秋菇 ,经济效益更高 ,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温型极高 ,菇体大 ,菇肉厚实 ,菇柄中生 ,菇形圆整 ,产量高 ,盛产优质夏秋菇 ,极适宜保鲜 (或干制 )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 :12月~ 2月 ;覆土转色 :3月…  相似文献   

5.
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不同菌株与天麻(Gastrodia elata)进行伴栽试验,研究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蜜环菌菌株M1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室内瓶栽和室内地栽(室内地面覆土栽培)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伴栽效果,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龙泉市从1998年开始采用覆土地栽技术栽培香菇,经过几年的大面积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优点:一是效益比较稳定,只要管理得当,一般每支菌筒可采鲜菇500克以上,每千克鲜菇价格在2.5元以上,每支菌筒平均产值在2.0~3.5元之间;二是管理较方便,省工,省时;三是设施较简易,成本较冬菇低,回收期较短。现将龙泉夏菇生产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其菌盖纹理雅观,肉质脆嫩,香味浓郁,驰名中外。我们通过多年栽培研究,已证明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人为控制某些环境因子,培育成花菇是可行的,用代料栽培花菇,可成倍地增加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现将在实践中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 (一)选栽良种 用于代料栽培花菇的品种,要求选择子实体单生,不易开伞,菌盖圆整、肥厚的中低温型的菌株。经本所多年的品比试验,已选育出的香菇901菌株,它能符合上述要求,比较适合生产花菇。  相似文献   

8.
林佩瑛  林晖 《食用菌》2000,22(4):31-31
层架栽培香菇虽花菇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小,但管理费工、产量低、菇形差,难以进一步推广。为此,我们研究所承担了县科技局下达的“覆土袋栽花菇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的科技项目,通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覆土袋栽花菇新模式简介如下:1选用良种 通过10个香菇菌株两年的覆土袋栽花菇品比试验,筛选出939、9015、沪农1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选育的段木香菇良种)三个菌株表现突出,其中939为最优菌株,该菌株中温偏低,菌丝生长极旺盛,出菇较早,菇体大,菇肉厚实,菇形圆正,产量高,花菇率也高,可作当家品种,缺点…  相似文献   

9.
黑皮鸡地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食药兼用菌。黑皮鸡地从的传统主流栽培模式是覆土栽培,不覆土栽培则是新近出现的模式。目前关于这2种栽培模式之间的差异还鲜有报道,因此在黑皮鸡地从的主产区之一江西省进行了覆土和不覆土栽培模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覆土栽培模式在产量、子实体农艺性状、出菇周期等方面明显优于不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10.
花菇栽培菌株的选用是获取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目前我省栽培的多为939、9015、135等菌株,其中135是目前品质最优的花菇菌株.135菌株系从日本引进的段术型菌种,属中叶型,菇形圆正,菌肉厚,不易开伞,盖为浅灰褐色,柄细短,在低温干燥下盖裂纹深,多形成优质的“明花菇”,花纹多为“菊花”或“葵花”形,出菇温度,5~17℃,最适10~15℃,袋栽一般接种后180~240天出菇,但菌丝对高温抵抗力较弱,菌温高于33℃易造成烧菌.菌筒宜避光培养,否则菌皮偏厚影响出菇.本文主要介绍该菌株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玉米秸、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对黑鲍鱼菇分别进行常规袋栽和脱袋覆土栽培试验,试验结果:采用培养料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的进行脱袋覆土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品质,且潮次分明。而以玉米秸、稻草作主料不管是袋栽还是覆土栽培都不具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方新纪  施再旺 《食用菌》2003,25(2):33-33
覆土栽培在香菇的反季节生产中,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它有效地降低了菌棒的出菇温度,增加了菇床的通风量以及子实体均匀地接受散射光,而且现蕾后菌棒无需喷水,因而可提高鲜菇的质量,但如何有效解决覆土后菌棒背面长菇和由于土壤湿度大而引起的提早烂筒乃是覆土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将我地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平菇后期断植覆土出菇方法,就是将以出过3~4潮菇的菌筒从中间截料,栽植在阳畦内覆2~3cm颗粒肥土,使其继续出菇,栽培料得以充分利用,栽后仍可出菇3~4潮,增产4 0 %~6 0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①作畦:选土质肥沃近水源,最好选东西向作畦,畦深4 0cm ,宽90cm ,长度不限,视地形而定,畦高出地面10~15m ,畦内浇足水,水渗后用石灰消毒。②断植:把以出过菇的菌筒脱去菌袋,选没有污染的,用刀切成两段在筒四周用铁丝扎5~6个洞,然后断面朝上,紧密地竖在畦内,空隙内用散落的培养料塞紧。③覆土:菌筒排满畦后,用2~3cm厚颗粒状经高锰酸钾液或克霉王消…  相似文献   

14.
竹屑半覆土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化县治平乡菇农利用当地竹制品加工的下脚料———竹屑作培养料 ,半覆土栽培反季节香菇 ,出菇散生 ,菇质致密脆嫩 ,口感较好 ,产量与杂木屑栽培相当。因此 ,竹屑完全可取代杂木屑用于香菇生产。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季节安排与菌株选择 竹屑质地坚硬 ,制成菌筒后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覆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食用菌》2008,30(5):43-44
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规覆土方法是将菌袋脱去再覆土出菇。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脱袋覆土出菇时,每丛菇丛过大,单个菇体较大,个别单个菇体超过1100g,市场销售较困难,因国内市场以单个菇体重量150-300g最受欢迎。并且脱袋覆土全部脱去菌袋,一旦有个别菌棒发生绿霉感染,不易控制其蔓延。笔者在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时,总结出一种新的覆土方法。新法覆土一能有效地控制菇体过大,菇体大小较均匀,商品率高;二能有效控制绿霉成片大面积发生,即使某个菌棒感染绿霉,易于及时处理,控制其蔓延。现将其介绍如下,以供同仁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代料花菇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学谦  吴庆其 《食用菌》1996,18(3):9-10
虽然花菇的白色裂纹并非某一品种固有遗传特性,没有一个能自然形成花菇的品种,只要适合代料栽培的香菇菌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代料栽培花菇管理时都会形成花菇,但是不同特性的菌株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形成花菇有容易与不容易、快与慢、产量高与低、质量好与坏之分,故而进行代料栽培花菇技术研究时还要进行菌株品比试验,以选择最适宜花菇栽培的优良菌株。经1993~1994、1994~1995两个年度的品比试验,筛选出一个中低温型单生的菌肉特厚、鳞片多的优良菌株939,另外9015、241-4菌株也较适宜代料栽培花菇。现把品比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广先 《食用菌》2005,27(5):26-27
反季节覆土地栽香菇多年来,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传播全国20余省(市)200多个县(市、区),关键是重视了产品质量。我县多年来按照优质、高效、环保、安全的要求,进行无公害栽培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我区的无公害反季节覆土地栽香菇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袁荣金 《食用菌》2000,22(5):32-33
花菇是香菇之上品,肉厚柄短质地脆嫩,香味浓郁,素来被誉称为 山珍之冠 "。随着市场的需求逐步变化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人工育花菇应运而生,其鲜品市场售价高出普通厚菇的 3~ 5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为此,我站结合本地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优势,利用香菇覆土机制原理,采用埋筒处理菌棒的方式,创造花菇生长的低温低湿环境条件,近年来埋地育花菇初具规模,给广大菇农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埋地育花菇制栽培袋与常规袋栽法基本类似,只是出菇管理阶段有所差别。现将我站两年来试种埋地育花菇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 菌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茶薪菇的袋栽推广应用具一定规模 ,按常规栽培管理 ,生物效率普遍偏低 ,在 30 %~ 6 0 %左右。我们在茶薪菇高效栽培方面 ,经多年的研究 ,中试推广说明 ,茶薪菇高产栽培掌握以下三个关键要点 :选拔适龄的优良菌种 ;合理的培养基碳、氮比 ;栽培模式的确定。根据茶薪菇的生物学特性 ,子实体发育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 ,生长周期长 ,培养基失水严重 ,影响子实体的形成 ,以及出菇期间温度较高时 ,菌蚊、蝇钻入培养基质咬断菌丝、钻蛀子实体。采用覆土栽培 ,覆土层中水份能不断地渗入到菌袋中补充失去的水份。覆土层对培养基有防护作用 ,杜绝…  相似文献   

20.
吴少风 《食用菌》2002,24(2):28-28
地栽香菇由于使用品种的不同、出菇季节的差异、栽培工艺的独特 ,使得出菇管理技术与其它香菇栽培模式有较大的差异。现就近年闽北地栽香菇出菇阶段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及出菇阶段的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供菇农朋友参考。1 出菇管理的基本方法 菌筒覆土转色后 ,用扫把将表面泥土来回扫几遍 ,尽量使覆土渗入菌筒之间的缝隙中 ,随后往畦面淋水 ,洗净表面浮土 ,让菌筒表面约 2 / 3的部位裸露。并往畦沟灌水 ,水位以浸到菌筒 1~ 2 cm为好 ,并维持 12~ 2 4小时 ,将水位降低至距菌筒 1~ 2 cm。在这同时往畦面泼水 ,晴天每天 5~ 8次 ,雨天 3~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