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果实采后腐烂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平均 损失可达10%~30%,因此探索一些能够有效减少果实采后腐烂的措施极有必要。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果实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病原微生物的侵染,采收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损伤。三者相互影响,但最终是病原物侵染引起果实腐烂。果实采后病害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果实采后的生理失调,如冷害、果皮烫伤、果肉或果心褐变,柑桔类果实的干疤、枯水、水肿等都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它们是由于果实贮藏环境不适宜或缺Ca、B等而引起的。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主要是指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果实采收到销售过程中有许多技术需要掌握。现分述如下。1采收采收到果实商品化,包括采收期的确定、采收、分级和包装4个环节,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经济效益。猕猴桃果实不能像桃、李等果实一样,到了食用期再采收。它的成熟过程有三个阶段:一、采收成熟期,即生理成熟期。二、生理后熟期。三、食用期。生理成熟期为果实内各种营养物质积累量能够达到成熟时的要求,采收后,经过后熟,能够充分表现出品种固有风味和营养水平,此阶段果实不软,细胞没有分离,所含淀粉未完全分解成糖,氨基酸水平也较低,蛋白质酶原不能分解蛋…  相似文献   

3.
杨承芬 《落叶果树》2010,42(6):56-56
果实采收是果树生产的重要环节,采收期的早晚影响果实产量,也影响果实品质和耐贮性。采收过早,产量低、着色差、风味淡,不能充分体现品种应有的风味,降低商品质量;采收过晚,果实变绵、不耐贮运。因此,必须做到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4.
影响嘎拉苹果果实商品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有关因素对嘎拉苹果商品质量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砧木类型、果枝类型、负载量、采收期、栽培管理技术、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等对果实大小的影响,有关因素对果实着色、果实油脂病、梗端裂果、贮藏期病害的影响,以及采收成熟度、采后处理方法对果实商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班牙一家公司制造出采收草莓的机器人样机,下一个采收季节将进行该样机的田间示范和进一步完善。该样机长、宽、高分别为7m、2.5m和2m,配备24个作业机械臂,通过一个光学传感器来指挥机械臂的运动,可以逐个果实采收。该光学传感器可以使该机器人根据果实的指标如颜色、外观质量和果实大小等来计算采收机械臂和果实之间的距离以便顺利采收。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果实质量的测定。提出了3个李品种最适采收期,若采收过早,果实综合品质较差。固有优良特性表现不良,证实了适期采收对提高李果实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故道地区近年雨水增多,采收前的两个月内降水集中,砀山梨的果实病害增多,果面污染重,针对这一情况,2005年我们选用福连农药做了较系统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1果实采收 1.1成熟度的确定 果面着色情况是确定果实成熟度的主要依据。黄色品种底色褪绿变黄、阳面开始着红色晕时,红色或紫色品种果面着全面红色时,即表明进入成熟期。另外,果实的大小、风味及果实发育期等,都可作为确定成熟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殷莉 《果农之友》2010,(8):28-28
<正>葡萄属浆果类果实,果实柔软多汁,含水分较高,因此葡萄果实成熟采收后,在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由于机械挤压和病菌侵染,极易发生果粒腐烂现象,通称为贮藏期病害。这些贮藏期病害传染很快,若控制不好,常引起果实的大量腐烂,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伊犁地区作为新疆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及逐年引进新品种,果园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苹果病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中后期果实生理性病害严重。2005年对伊犁地区的霍城、特克斯等苹果主产区的调查表明,苹果果实的生理性病害造成的损失达到20%-30%,甚至造成部分果园减产过半。由于果农对果实生理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辨识不准,导致防治方法不当,且防治不及时,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总结了近几年伊犁地区苹果果实生理病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与大家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脐橙果实采收时,留下部分果实进行套袋完熟栽培,能显著提高脐橙果实的内质和外观,这已被我们以前的工作所证实。而从幼果期开始套纸袋,至正常成熟期采收,效果尚不清楚,也少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4年7月至12月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佛手瓜果实的鲜重,干重和体积的增长过程,得出了果实生长的规律,并推导出果实采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早钟6号是福建省目前主栽的最早熟的枇杷品种,每年第二季度的工作主要是果实采收及采后管理。第二季度中各月的农时为:4月的清明-谷雨、5月的立夏-小满、6月的芒种-夏至,枇杷的物候期主要是:果实成熟期(4月上旬),春梢生长期,夏梢抽生期,夏梢生长期。第二季度栽培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采收、提高果实好果率。加强肥水与树体管理。5月是枇杷采收后的第一个月,此时的管理对第二年的结果影响极大,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烟富8号苹果带袋采收和不套袋的果实品质和货架期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烟富8号苹果带袋采收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均高于不套袋果实,但差异均不显著;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果皮a*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果皮果肉总黄酮含量等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果皮L*、b*值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不套袋果实无显著差异。在货架期,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硬度和还原糖含量、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果皮果肉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15.
浮皮是影响宽皮柑桔品质和贮藏性的主要因子之一,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近年来部分温州蜜柑主产区正推行完熟采收,果实糖酸比提高,化渣性好,具有高品质果的特点,但在采收后期,过熟的果实更易产生浮皮,容易引起腐烂和枯水,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据有关专家研究,柑桔浮皮是果实衰老的象征,发生浮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品种品系有关,又与土壤、水分等栽培条件相联系,据分析,果实中钙、硫等元素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浮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山番茄常见气候性生理病害有脐腐病、裂果病和果实着色不良,病害发生快、发生面广,菜农损失很大,生产上常采用因地选用适合良种、选择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保持肥水均衡供应、根外补施钙肥和硼肥、适时采收、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葡萄属浆果类果实,含水量高,采收后失水加快,抗病能力减弱,因此做好冷库贮藏保鲜前后的工作十分重要。采收前的管理①为提高果实的糖度和耐贮性,采前一个月施用磷、钾肥。②果实开始着色时,每隔10~15天喷1次800倍退菌特液预防病害。③采前1周不灌水,如遇雨天,应及时排除积水,  相似文献   

18.
山楂果实鲜艳,风味营养独特,既可生食和加工,又能药用,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树之一。2007~2009年我们对山楂果实的采收时期,采收后的果实处理,鲜果如何保鲜贮藏等进行了技术研究试验。探索出山楂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和果实采后的处理及果实保鲜贮藏等一套技术方法,贮藏果实保鲜率选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1成熟与采收 确定适宜采收成熟度是贮藏杏果的关键.可根据果实发育天数、果实色泽变化、果皮和果肉质地、香味以及果实着生的牢固性等因素来临时决定成熟度。用于贮藏的杏果应在果实达到品种固有的大小、果面由绿色转为黄色、向阳面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果肉仍坚硬,营养物质已积累充分.略带品种风味,大致八成熟时采收。产地贮藏或远销的果实于此时采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包装处理。  相似文献   

20.
金农、金阳为黄肉中华猕猴桃品种,研究其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品质变化,可指导适时采收,为品种推广提供数据支撑。采收试验从8月11日(金农盛花后123 d,金阳盛花后112 d)开始,每7 d取样测定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含量、总酸含量、果实硬度与颜色,统计固酸比、后熟天数与软熟率。结果表明:金农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4~15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7.3%,干物质含量大于17.2%,后熟天数15 d,采收色调角低于101°,软熟果肉为金黄色;盛花后130 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为早采;盛花后179 d,果实田间软化,属于晚采。金阳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7~16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8.0%,干物质含量大于16.2%,后熟需7d,采收色调角小于100°,软熟果肉为黄色;盛花后126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果肉偏绿色;盛花后168 d,果实硬度明显降低,果实在田间软化,不再适合长距离运输与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