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耕地质量等级更新成果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及标准为基础,以我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背景,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评价。借鉴美国LESA评价方法,进行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两方面的指标的选择应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建设设施完备、高产稳产的现代化农田、建立协调发展的高产农田;并全面展开建设,以提升农田综合质量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双阳区为例,结合基本农田分布情况,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潜力,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并提出保障措施,为其他地区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松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条件,我国入世后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松原市国土资源局率先在松原市建设6万多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查,阐述了松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提高耕地质量的现实意义、区域布局、建设标准,以及具体的组织措施,可给其他地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带来启发,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常葵艳  张莹  陈庆丰 《北京农业》2014,(24):193-194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要求,通过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本次工程按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等3项标准,在辽西北某地农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详尽分析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背景和基础设施条件基础上,对该区进行了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及典型田块划分等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96-19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完善农田配套设施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并且还能促进社会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而PPP模式是全球公认的一种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对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因为引进较晚,所以还难以将PPP模式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中PPP模式应用现状着手,详细分析PPP模式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随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的质量与数量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率,推进粮食高产量、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要提上议程并贯彻实施。本文以广东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实际行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建设高标准基础农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省西北部的南漳县为例,综合选取耕地自然质量、生产条件、区位和生态4个方面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模型,并通过限制因素的分析明确建设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建设条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具体表现为东部较优、南部次之、西北部最差,最终共划定42 800.48 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受生产、生态条件限制较大,应加强基础设施及生态防护工程建设。评价模型能有效量化各影响因素,在生态因素的刻画上尝试引入景观指数并结合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及环境污染强度对其进行量化,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标准基础农田建设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核心部分,按照土地利用、土地整治的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等区域,开展相关的土地整治工作,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建设集中性较高、基础设施完善、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生态性良好的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土地利用率与质量,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发达区域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临着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分析全市耕地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合理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二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质量;三是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吃饭田”。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西藏耕地质量状况为出发点,结合西藏实际,对西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遇到的耕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西藏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盆地丘陵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与应对策略从而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我国保护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前期建设条件分析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科学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抚顺县救兵乡通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开展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率的需要,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以长治市郊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例总结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当前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应做的工作,并进行了效益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现统计的耕地资源中,大部分均是产值不高的中低产田,且普遍存在着使用不充分、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情况。因此,加強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合理制定耕地布局、优化农田基础设施对于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选择了蚌埠市高标准基本农业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使用合理科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出蚌埠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综合分值,分析了蚌埠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环境适宜性及建设内容进行识别,是提高耕地建设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内容,同时能够为耕地差别化管理与属地整治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结合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现状,探讨基于耕地综合质量下的农田建设工作重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基本农田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满足特定时期内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需要采取一切措施来确保耕地需求量。为此,因地制宜探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探讨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价值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宁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项目正稳步推进。对成熟灌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优化,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保证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农田布局现状,积极探索了适应不同区域的规划方案,通过调整农田布局形式、改明沟排水为暗管排水,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  相似文献   

18.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效益综合评价是检验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效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对贵州省乌蒙山区纳雍县龙场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纳雍县龙场片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经济效益效果最好,生态效益次之,社会效益最低,后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及后效益评价的建议,以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对黄土湿陷特性的分析、职能部门建设不协调、农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积极性不高、缺少对国土资源部门的激励机制、农田道路建设困难。对此,提出了推行节水灌溉、促进资源共享、发展规模化经营、创新激励机制、精简田间道路等推进黄土高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须坚持哪些原则?公众如何参与?诸如此类问题,可以从日前国土资源部出台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中找到答案。该《规范》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原则、内容与技术要求、程序等。《规范》明确,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