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生犊牛是养牛场养殖的一个特殊阶段的群体,这个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加以重视和进行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否则犊牛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养殖场的长期发展,甚至会使得养殖场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介绍了初生犊牛的生理特点;从犊牛的接生、运动、疾病、牛舍消毒和温湿度调控等方面简述了初生犊牛的管理措施;从犊牛的哺乳、补饲、营养元素补充、饮水等方面简述了初生犊牛的饲喂措施。以期为养殖场饲养初生犊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初生犊牛消化能力较弱,其瘤胃和网胃体积仅占四个胃的三分之一,成年奶牛瘤胃和网胃体积可达到四个胃体积的80%-85%。因此初生犊牛营养平衡、呼吸功能及体温调节能力极低,饲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多种病菌的侵袭,造成疾病和死亡。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对犊牛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采用“五三”工作制的犊牛饲养管理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要保证奶牛高产就要从培育优质犊牛开始。犊牛的饲养主要包括及时饲喂初乳,及早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犊牛的管理主要包括初生犊牛的护理、为犊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防止疾病发生(特别是腹泻),保证犊牛体质健壮等。  相似文献   

4.
现今在进行初生犊牛的饲养中,必须要做好对犊牛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此来充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与进步。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初生犊牛发生的各种疾病进行分析,并且采取一些完善的措施进行预防,促进犊牛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是对初生犊牛疾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农村由于部分农民不懂奶牛解剖生理特点.不会科学、正确地饲养管理初生犊牛.导致许多初生犊牛满月前急性发病死亡.且均以高热不退、突发感染性休克死亡或持续腹泻,导致脱水和心力衰竭而死亡为主要表现症状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犊牛肺炎可由条件性致病菌和特定性致病菌引起,犊牛肺炎是犊牛的3大疾病之一,也是犊牛的一种多发病和常发病,是附带有严重呼吸障碍的肺部炎症性疾患。初生至2月龄的犊牛较多发生。在2月龄时,犊牛的呼吸系统免疫力处于最低点(初乳被动免疫的减退和主动免疫发展滞后的综合结果)。这可能是大部分犊牛肺炎开始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关键因素。犊牛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免疫力高低是导致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犊牛肺炎发病率高低也是衡量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水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犊牛的成活率关系到整个肉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于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养殖场普通存在着犊牛成活率低的问题,这对于肉牛养殖业十分不利。导致犊牛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日常的饲养管理不当、对初生犊牛的护理不到位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不强等方面,提高犊牛的成活率,也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加强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的防治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加养殖场(户)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做好新生犊牛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不但有利于犊牛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对促进养牛业具有积极的作用。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舍要严格消毒,辅柔软垫草,注意保温;刚出生的犊牛要及时清除口鼻粘液,理好脐带,留8~10cm剪断,然后作好消毒工作;犊牛初生后,必须在2h内哺食初乳,越早越好。做法:中、食指置桶内乳中倾斜让犊牛吮舔饮,3~5d习惯后,犊牛可自行舔饮。犊牛生后第一次喂奶量为1~2kg,以后每天按体重…  相似文献   

9.
通常将产后6个月龄以内的牛称为犊牛。犊牛在胎儿期皱胃中得到了较充分的发育,而以调节微生物生长环境和吸收微生物发酵产物为主要功能的前胃发育不充分。因此,犊牛特别是初生犊牛胃内消化活动主要由皱胃完成,胃消化吸收机能较弱,若饲养管理不当或外界因素突然改变,会使犊牛发病率增高,不仅增加饲养成本,甚至还会导致犊牛死亡,直接影响到其成年时的体形结构和终身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1初生期的护理 犊牛出生后的5~7d以内称为初生期.这个时期在饲养管理方面主要是提高犊牛机体防御的能力.预防犊牛下痢、感冒及肺炎的发生。犊牛出生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清除口鼻中的黏液。以免影响呼吸。当犊牛已经吸人了黏液。护理人员应将犊牛倒吊起来拍打其胸部.使之吐出黏液。  相似文献   

11.
初生仔猪的培育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其后期发育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对初生仔猪的管理不够重视或管理不到位,会引起仔猪生长发育停滞,抵抗力下降,甚至发生腹泻、水肿病等疾病,造成仔猪死亡,从而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本文主要从改善饲养管理和控制疾病两个方面阐述了控制初生仔猪死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初生犊牛的身体各个器官没有发育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弱,抵抗力也较差,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为此,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有效防控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犊牛的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抵抗力不强,易患多种疾病,犊牛时期是肉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犊牛时期可以分为初生阶段、哺乳阶段、断奶期和育肥期,每一阶段犊牛的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按照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初生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因初生犊牛的机体和生理调节机能尚不完善,从而决定了初生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存活和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对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如何对各类疾病进行防治已经成为其中的重点,要使养牛业可取得根本性的发展,首先就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初生犊牛的各类疾病进行完善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从饲养成本的角度而谈,做好初生犊牛各类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于缩减饲养成本具有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为探究对初生犊牛各类疾病的防治策略,特从几种常见的初生犊牛疾病病因、症状着手,并针对这些相关症状提出了几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初生犊牛离开子宫内环境.其生活方式和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犊牛机体生理调节机能不完善,从而决定了初生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关键,以保证犊牛的存活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犊牛是肉牛养殖的基础,犊牛成活率的高低关系着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犊牛成活率是肉牛养殖的关键。提高犊牛的成活率要加强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工作,这一阶段是关系到胎儿生长、母牛分娩和泌乳的重要时期,还要做好初生犊牛的接产工作,并做好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奶牛饲养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奶牛饲养业较快发展,特别是以个体为主的城镇郊区小型奶牛场发展较快。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饲养户不注意科学饲养,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现根据我们多年接触业内人员的体会,将他们最容易忽视的技术知识分述于后。   一、犊牛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仅要有适宜的温度 (温度一般在 15~ 30℃ ),而且要干净、卫生,以防初生犊牛受各种病菌的侵袭而发病,特别是消化道疾病。让犊牛尽早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抗体物质。犊牛初生时,对初乳中抗体吸收率高达…  相似文献   

19.
正1哺乳犊牛饲养初生犊牛免疫系统不成熟,极易感染疾病(发生腹泻和肺炎),做好初乳饲喂管理和犊牛卫生管理是保障犊牛健康的关键所在。饲养管理目标:60 d断奶体重是初生重2倍的比例大于90%,成活率大于95%。1.1新生犊牛管理管理重点是让犊牛最大程度地获得被动免疫。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要做到"五定""四勤"和"三不",即定质、定量、定时、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牛冻配改良技术和退耕还草养牛技术的普及应用,养牛业已从传统的役用向肉用方向发展,肉牛生产渐成规模,但农户容易忽视杂交犊牛的哺育,常常将杂交犊牛喂僵甚至喂死,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提高对杂交犊牛的哺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杂交犊牛的饲养技术介绍于下供参考。1杂交犊牛的饲养杂交犊牛是指初生至6月龄前这段时间的杂交小牛,肉用牛的哺乳期通常为6个月。杂交犊牛出生后营养的供给转变为依靠母乳提供营养,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转变为用植物性饲料作为主要营养来源。初生时,犊牛的瘤胃功能不健全,初生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