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作物的产量,以获得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产品。经济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是作物的产量,本文就作物的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形成做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甜椒产量形成的某些规律。文中述及北京地区春大棚及露地栽培时,甜椒叶片光合同化率及净同化率的变化规律、叶面积的消长规律和干物质的积累及其在各器官分布情况。讨论了甜椒生物学产量形成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试提出甜椒生长期中各阶段生育特点及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3.
影响小麦产量因素对产量形成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徽省天长市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2003-2011年小麦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抽穗盛期小穗数、乳熟期结实粒数、乳熟期有效茎数、千粒重、生育期积温5个产量影响因素与产量有着显著效应,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乳熟期有效茎数>抽穗盛期小穗数>乳熟期结实粒数>生育期积温>千粒重,对产量形成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乳熟期有效茎数>抽穗盛期小穗数>千粒重>乳熟期结实粒数>生育期积温.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积累起来的。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太阳的光能,通过叶绿素和酶的作用,把CO_2和H_2O化合成有机物质。所以,植物生产的本质,就是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贮于有机物中。  相似文献   

5.
油菜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油菜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初期,而至今报导并不很多。本文根据我院的部分研究资料结合有关报导,旨在探讨油菜在光合作用及产量形成方面的特性,为进一步开展栽培与育种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菠菜生长锥的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芽分化期”“侧花茎原基分化期”及“单花分化期”五个时期。单花分化期又有“萼片分化期”、“雌蕊或雄蕊分化期”及“分化结束期”三个时期。2.菠菜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温度和日照范围都很广泛。在本试验的范围内,“法国菠菜”在自然条件下,日照为10~14.8小时,日平均温度为0.2°~24.9℃甚至高达27.8℃,均可分化为花芽,但出苗后12小时以上的日照与9~21℃的温度组合,可促进花芽分化。温度过高(21℃以上)或过低(8℃以下),尤其是8℃以下的低温与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相结合时会延迟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花原基的发育,抽苔的速度与温度、日照有密切关系。一般当温度降低日照缩短时,花芽分化至抽苔的天数加长;温度升高,日照加长时,花芽分化至抽苔的天数缩短。在本试验范围内,花芽分化后在日平均温度为28.3℃,日平均日照时数为14.7小时时抽苔最快(9天)。日平均温度为1.5~2.7℃,日平均日照时数为10.6小时,抽苔最慢(131~146天)。3.花芽分化时的叶数受叶原基分化速度及花原基出现早晚的相互影响。在本试验范围内,日平均温度由0.2℃上升至24.9℃时,叶数由7.2片增加至24.2片。但当特别有利于花芽分化或特别不利于花芽分化的条件下,则会出现叶数增减与温度的升降不完全适应的情况,即花芽分化早时,会限制叶原基的分化使叶数减少;花芽分化受抑制时,叶原基的分化期长,使叶数增加。4.菠菜在开始抽苔前采收,基生叶的重量一般占单株鲜重的92.6~96.5%,所以可用基生叶代表单株重。菠菜单株重=叶数×单叶重,单叶重又等于叶部生长期×日增重。单株重量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单叶重,只有在单叶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叶数的多少才对单株重量有影响。叶部生长期的长短决定于出苗后抽苔的快慢,温度低,日照短,抽苔慢,叶部生长期长,反之则短。叶重及叶面积增长的适宜日平均气温为20~25℃;日平均最高温不宜超过25~30℃;日平均最低温不宜低于-5~0℃或高于15~20℃。净同化率的适宜日平均气温为25~30℃甚至更高;日平均最高气温达30~35℃时,仍有所增高;日平均最低温不宜低于-5~0℃,-5~0℃以上增高较快。可见温度过高过低首先影响叶面积的增长量,而净同化率受温度降低的影响大,受温度升高的影响小。5.确定菠菜适宜播期的理论依据是:播种后叶部生长期的日平均温度在20℃左右,日照逐渐缩短,使叶原基分生速度快,争取有较多的叶数;花芽分化后温度降低,日照缩短,使抽苔延迟,延长叶部生长期;同时使叶部生长期尽可能处于有利于增大叶面积及提高净同化率的温度范围内,以增加叶重。  相似文献   

7.
对20株小方柿的10项指标进行测定,经逐步回归,确定总果数和单果重为柿子产量形成的主要作用因子。本试验条件下,保持平均单果重120g,每cm主干趱以留果73个,单株产量可达95kg,每hm^2柿果产量可达26400kg。  相似文献   

8.
于瑛 《现代农业》2010,(7):46-47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一种高产农作物,玉米籽粒营养丰富,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同时籽粒、秸秆还是养殖业的优质饲料。因此,搞好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20株小方柿的10项指标进行测定,经逐步回归,确定总果数和单果重为柿子产量形成的主要作用因子。本试验条件下,保持平均单果重120g、每cm主干直径留果73个,单株产量可达95kg,每hm ̄2柿果产量可达26400kg  相似文献   

10.
夏天的田野是丰盛、饱满的。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庄稼碧绿,花草丛生,树木苍翠.大地郁郁葱葱。这时节.绿色植物都象吃饱了乳汁的婴儿,不分黑夜白天地拼命生长,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人们路过玉米地,就会听到噼噼啪啪的拔节声。这是玉米旺盛生长时使茎加长挣脱鞘所发出来的响动。为什么夏天的植物生长这般迅速呢?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产上品种混杂、产量低、管理落后等问题,从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入手,从品种选择、播种、移栽、水肥管理、采收等方面剖析薏苡栽培产量形成的关键技术,旨在为薏苡栽培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蔺草经济产量形成规律颜景秀,严加奎,曹征成,鲁皋谟,丁训惠(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南京210014)(建湖县沿河乡)(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1988~1992年我们以建湖县沿河乡为基点,对蔺草经济产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为制定蔺草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忍冬生长过程的形态学观测,研究了其枝条生长与金银花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银花产量与千蕾重呈显著性相关,与节位面积和节间长度、节间粗度呈极显著相关.不同枝条类型所形成的花蕾数及千蕾重不同,以长花枝产量最高;同类型枝条不同节位产量也不同,一般4~6节位产量最高.在生产中发挥第1,2茬花的中、长枝优势,第3,4茬花要注意保留有效花枝.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形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品种鉴选的方法,对转基因抗虫棉的产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成铃高峰期提前,内围节成铃率高的时空分布特征.中棉所41、SGK321等品种,以伏桃为主的优质节位铃比例可达60%,在关中棉区为丰年能高产、灾年少减产的稳产高产品种类型;中棉所45、99B、33B等品种,伏前桃比例超过50%,秋淋情况下棉铃霉烂率达18.5%~32.3%,为丰年能高产、灾年丰产不丰收品种类型.7月5日~8月5日为中棉所41集中成铃期,与关中棉区的最佳成铃期相吻合,根据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的生育特性和成铃规律,及时调整改进配套的栽培技术,是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中甘2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形态氮素施肥对结球甘蓝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处理结球甘蓝产量最高,而不施用任何氮肥的小区产量最低,说明酰胺态氮对甘蓝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最显著,为生产中提高结球甘蓝的产量、施肥的合理性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以江苏沿江塑料大棚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早春黄瓜全生长季的试验,对黄瓜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瓜产量构成的单果重、果数和产量随着花后时间延长,表现为从花后20d开始先上升,花后50d左右达到最大,而后下降。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1.亚种间杂交稻与汕优63比较,在产量形成上有如下特点:一是分蘖力弱;二是抽穗前的干物质生产量多,而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量少;三是库容量大,但叶面积系数不高,高效叶面积率低,抽穗期单位叶面积负担的库容量高;四是每穗粒数多,结实率低,秧数少。2.亚种间杂交稻高产组合选配的主要指标有:分蘖力强、干物质生产能力强、库容量和叶面积均大,但库容量/叶面积比较低。3.亚种间杂交稻高产栽培的对策是增加穗数,减少粒数,在保持较高的库容量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叶面积,增加干物质生产量,抽穗后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早衰。  相似文献   

18.
该课题先后研究了马铃暑产量形成过程;茎形成与茎叶生长的相关性;产量形成过程中有机物质和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转移;种暑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光合特性与合理群体结构等。①发现并提出了马铃暑生长发育的两个平衡期;据此,提出了马铃暑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和六个时期,具有独到之处,为制定丰产栽培技术,提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玉米群体作为系统,密度、N、P和K肥作为输入,产量作为输出。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措施——甜玉米——产量数学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得到900~1000公斤/亩高产甜玉米群体的各输入因子的配比组合如下:密度取4591~4820株/亩,N肥(纯N)取6.64~9.09公斤/亩、P肥(纯P)取3.39~5.91公斤/亩,K肥(纯K)取4.66~6.67公斤/亩(以上为沈阳);密度取4782~5000株/亩,N肥(纯N)取4.17~6.55公斤/亩,P肥(纯P)取8.07~9.29公斤/亩,K肥(纯K)取6.89~8.99公斤/亩。群体于物质累积乳熟期应在700公斤/亩以上,最大叶面积指数在4.7±0.3,稳定期在15天左右,累积光合势在110千平方米·日(乳熟期)以上。运用栽培促控措施,使甜玉米群体在时间序列上完成模型给定的各指标定值,就能尽可能地减少非控制因子引起的输入与输出间定量关系的飘移,从而实现预期的产量输出。  相似文献   

20.
滇中高原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滇中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与高原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