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2006年10月-2007年2月"金汇6号"金枪鱼围网渔船在中西太平洋海域的调查结果,对2 000尾鲣Katsuwonus pelamis渔获物的生物学数据进行了测定,并对起水鱼群和流木鱼群的鲣渔获物的叉长、体重、性比、性腺成熟度和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起水鱼群渔获物的叉长为331~738 mm,优势叉长为425~575 mm;流木鱼群渔获物的叉长为264~719 mm,优势叉长为325~475 mm.起水鱼群鲣渔获物的叉长组成明显大于流木鱼群(P<0.01),起水鱼群鲣渔获物中叉长超过450 mm的大个体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流木鱼群.起水鱼群鲣渔获物中雌、雄个体叉长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流木鱼群鲣渔获物中雄性个体叉长明显大于雌性个体(P<0.01).2)起水鱼群和流木鱼群鲣渔获物叉长与体重的组成服从正态分布,其关系式分别为W1=8.319×10-6L3.15F(R2=0.946)和W2=4.505×10-6L3.24F(R2=0.977).3)起水鱼群的雌、雄比为1:1,而流木鱼群的雌、雄比接近2:1.4)起水鱼群以Ⅳ期(30.49%)和V期(44.92%)性成熟度等级为主;流木鱼群以Ⅰ期(21.00%)和Ⅱ期(56.01%)性成熟度等级为主.5)起水鱼群以空胃(37.39%)、1级(28.61%)和2级(35.14%)摄食等级为主;流木鱼群基本上为空胃(99.50%)摄食等级.  相似文献   

2.
莱州湾, 鱼都跑哪儿去了? 莱州湾沿岸中年以上的渔民都会记得,仅仅二三十年前,莱州湾还是一个天然的大渔场,“渔汛”一词的使用频率特别高。一条中型渔船桅杆上的“渔眼”(探鱼的渔民)仅凭肉眼就可发现回游的鱼群。鲅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阶段,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收。渔民收入不仅是“三渔”问题的核心,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分析渔民收入增长形势、把握渔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制约渔民收入增长原因,缩小渔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水平鱼探仪在金枪鱼围网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用来发现和监测鱼群,目前的水平鱼探仪通常没有预测鱼群速度和评估鱼群数量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鱼探仪影像的金枪鱼跟踪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鱼群跟踪软件,通过声学图像处理提取目标鱼群坐标,使用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和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算法跟踪鱼群运动状态,实现金枪鱼游泳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实时预测和显示.了解金枪鱼的逃逸速度,可以及时控制网位网形防止鱼群逃脱.该系统已经安装在一艘金枪鱼围网渔船上并记录海上真实数据,试图在原位进行鱼群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筏等渔船用主要救生装备,是海难事故发生后渔民最直接、最迅速的自救工具。救生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施救的成功率。由于渔船遇险的概率及观念等因素影响,渔船船主更愿意花钱购置较为先进的捕捞作业、航行及鱼群探测等直接效益显著的仪器或装备,而对于渔船配备的救生设备产品质量则缺乏重视,这使得救生设备的技术和质量水平长期以来难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鲶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靠捕捞沙丁鱼为生的小渔村里,勤劳的渔民每次出海总能满仓而归。但由于打捞上来的沙丁鱼挤在狭窄的船舱里,经过几天的风浪颠簸,总会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所以渔民一直没有很好的收成。然而有一次,一位老渔民出海打鱼,不小心让几条鲶鱼混进了沙丁鱼中,回岸后,却发现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活着。原来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因为鲶鱼的捕食,沙丁鱼们不停地游动躲避,使水不断地被搅动,缺氧的状况因此得到改善。虽然少数沙丁鱼被鲶鱼吃掉了,但大部分沙丁鱼却逃脱了缺氧而死的命运。这便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1):99-101
为探究光唇鱼对光色的偏好性以及这种偏好性是否存在昼夜差异,利用行为学方法分析比较了光唇鱼鱼群在黑暗以及白、红、黄、绿、蓝光5种LED单色光照明环境下的趋集率。结果表明,日间光唇鱼最受蓝光吸引,白光和绿光次之,而黄光对其具有趋避作用(P<0.05),夜间蓝光对光唇鱼最具吸引力,其次为白光和绿光,红光和黄光下的趋集率最低,且该鱼夜间对蓝光的偏好性较日间更为明显。总之,短波光尤其是蓝光能够吸引光唇鱼群体,说明存在明确的光谱偏好性且这种偏好性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巢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文明的纵深发展对渔民的吸力,人为对水资源的破坏等造成了许多渔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水域上岸,成为失水渔民群体,其生存与再就业困难凸显。基于此,对巢湖水域失水渔民再就业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并根据失水渔民自身强烈的再就业意愿,倡导建立“失水渔民为能动主体,政府扶持引导”的再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鱼群的状态、鱼群的分布及鱼体外观、内脏的颜色和形态等都可以反映鱼体的健康情况。健康的鱼群遍布全池塘,喜欢集群,对外界反应敏捷,当池塘边有人就迅速聚集待机摄食,饵料落水的声音可以诱起鱼激烈地抢食,给人以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感觉。而健康状况不良时,就表现出一系列的异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解困工作,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重大政策,在巩固洞庭湖区渔民解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以下简称"四水"流域)专业捕捞渔民解困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加强鱼塘日常管理。1.坚持巡塘。每天坚持巡塘,注意天气变化、鱼群活动情况,做好塘头记录。特别是半夜,如果发现鱼群因缺氧而浮头时,马上开动增氧机和加注新水,以增加溶氧量,一直到鱼群不浮头为止。2.搞好水质管理。池塘养殖的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给鱼类生  相似文献   

12.
丁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232-236+239
面对渔业资源枯竭、渔业劳动力过密化的桎梏,我国政府采取减船转产政策对渔民群体进行规划性规制,以突破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困境。人数多、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等情况使退捕渔民在转产转业过程中,面临失去基本经济来源、缺乏求职竞争力、自主求职碰壁等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渔民退捕后的转产转业问题集中在安置保障和可持续生计方面,针对渔民退捕后自身就业能力提升涉及较少。从人力资本视角对我国退捕渔民群体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激发退捕渔民再就业技能提升的意愿、加快教育培训与开发进程、建立“培训—就业—监测”一体化平台、完善技能提升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严防退捕渔民返捕致贫,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3.
鱼类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多数鱼类具有集群性,由于集群的原因和机制不同,对“鱼群”的定义或文字表达也各不相同。建议对运动方向较一致或具有洄游特性的鱼群采用“Schooling”一词表达。还介绍了探索研究鱼类集群的机制和鱼群群体功能的方法和发展沿革,鱼群结构、次群体和自组织群体的特征。提出采用数学模型的模拟仿真技术探索鱼群产生自组织结构现象的机制是一种有效方法,这属于“唯像学”的方法,在大量观察数据和现象、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对鱼群集群现象进行模拟和预测,再将模拟预测的结果与实际观察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由此推测或确定影响集群现象的主要因子或机制。计算机技术为建立复杂的模型提供了支持,采用模型仿真技术为研究鱼类群体行为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激光在海水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综述了激光探测鱼群的现状及其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与提出了激光在鱼群探测上应用的可行性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办好“绿证”教育提高渔民素质促进科教兴渔发展牡丹江市林口县水产局从1993年我局开展渔业“绿证”教育以来,先后举办了7个养鱼班,已毕业的注册学员192人,分布在全县各地,辐射到全县近800个养鱼户。“绿证”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渔民的科技素质,使全...  相似文献   

16.
坚持巡塘 每天要巡塘2~3次,黎明前后看有无鱼浮头,午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日落检查鱼的全天吃食状况,有无浮头预兆。注意天气变化、鱼群活动情况,做好塘头记录。夏季,由于水温高,溶氧少,有机物分解剧烈,入夜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旺盛,大量耗氧,导致鱼发生浮头。如果发现鱼群因缺氧而浮头时,马上开动增氧机和加注新水,以增加溶氧量,调节水质,并停止投饵施肥。若水源有困难,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黄泥100千克加食盐5千克或生石膏2.5千克调水成浆,全池遍洒,予以急救。或者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食盐20千克化水泼向浮头鱼群。为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每7~10天须加注新水1次。  相似文献   

17.
渔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渔业资源衰退、生产成本提高、渔民增收困难等问题。通过统计数据、市场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近10年渔民收入现状,为建立起较为合理、完善的渔民增收机制,提出参考性意见,从立法的角度制定规章制度,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优化渔民就业环境,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渔民素质,逐步完善渔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实施,渔民上岸后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受到冲击。以苏赣渝182户渔民为例,从渔民社会交往视角,运用Logit模型分析经济补偿、就业帮扶、创业支持、社会保障等多种扶持政策对渔民精神文明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创)业培训、企业招聘和安置房保障政策均能显著增加渔民的社会交往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19.
刘龙腾 《农学学报》2019,9(6):57-63
渔民生产生活状况、收入增长情况受政策环境、水产品价格、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采用渔民入户调查数据及全国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系统分析2017年我国渔民生产生活及渔民家庭收支变化特征、渔民增收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1)渔民家庭经营收入是渔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拉动力,但是收入来源仍然比较单一、收入的结构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亟需拓展渔民增收渠道;(2)雇工费用占渔民家庭经营渔业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影响渔民家庭受益的关键因素;(3)我国区域间渔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基于此,提出要构建渔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渔业产业内部增收动力,要提高渔民自身增收能力等改善渔民生产生活、促进渔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鱼塘里产生的有害藻类,如水绵、双星藻、水网藻、转板藻、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多甲藻、裸甲藻等,会导致水质恶化,既消耗鱼塘水中的溶氧,又对鱼类生长起阻碍作用,致使浮游生物减少,甚至引起鱼群中毒死亡。应主动积极采取如下方法将之清除,确保养鱼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