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1 花菇菌种的选用 菌种应选择低温或中低温型,菌龄较长,菇体内含水量低且菇体个大且肥厚,菇形好、菇柄短的菌种.  相似文献   

2.
对5个毛柄金钱菌菌株、6个培养基配方、4种出菇方式和3种不同菌种作生产菌种进行了毛柄金钱菌栽培试验研究,并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其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金杂19菌株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可作为今后北方地区栽培的当家菌株进行推广种植;以培养基为棉籽壳45%,玉米芯40%,麸皮8%,玉米面6%,石膏1%的配方,生物转化率、产量、纯收益最高;选用玉米粒原种作为生产菌种接种栽培毛柄金钱菌增产明显;出菇方式以菌袋站立覆土栽培为最佳,较菌袋站立不覆土(常规栽培ck)增产鲜菇20%.  相似文献   

3.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方法如下。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6,(8)
栽培平菇时,有的菌袋、菌砖或菌床菌丝生长很好,完全吃料后却迟迟不现蕾出菇。其原因和补救方法是:1.平菇菌种选择不当,菌种温型与栽培时的气温差距太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例如,选用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如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长满后正值高温季节就难以出菇。补救方法是在阴凉处覆土越夏,待到秋凉时再刨除覆土,进行出菇管理,可减少损失。2.培养料中麸皮、米糠或尿素类含氮较丰富的物质添加过多。相对而言碳素不足,出现菌丝徒长,结成菌被,使生殖生长受阻而推迟出菇,严重影响产量。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不同接种时间的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进行试验,总结出金福菇较佳栽培模式:选用金福菇(荆口)菌株为生产品种,栽培培养料配方为稻草43%、棉籽壳43%、麸皮10%、轻钙2%、石灰1%、普钙1%,在本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日左右,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6.
立足三门峡地区,系统报道了春季香菇袋栽技术的创新成果,该研究成果涵盖了春季香菇袋栽的全过程,包括菌种选用与制作、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栽培袋制作、菌袋越夏、上架催蕾、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  相似文献   

7.
一、优质菌种的选育 无论哪样品种,中高温,广温或中低温型,都必须进行提纯复壮;进行驯化培养.做出菇实验后,再进行大规模栽培。原种选用谷粒种,栽培种选用纯棉壳制备的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李南 《农技服务》2001,(4):20-20
<正> 平菇的袋栽、床栽和室外覆土栽培,是当前平菇的三大主要生产模式。这三种生产模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袋栽平菇朵形端正,出菇均匀,料袋搬动灵活,温度低时可以堆叠旋转,占地面积小。但后期出菇时由于基质水分散失多且难以补充,养分利用率低而造成浪费。床栽平菇一般采用立体式层架栽培。这种栽培方式立体空间利用率高,但出菇朵形不均匀,常出现菇体过分拥挤等现象,影响菇体品质。室外覆土栽培平菇,地表湿度大,水分易保持,菇质细密产量高,但发菌阶段管理不便,易烂料。  相似文献   

9.
正1.菌种选用不当秋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早熟性品种,而春季栽培应选择中温或低温型、迟熟性品种。若秋栽选用的是迟熟性品种,接种后须经3~4个月,菌丝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当年秋冬季不会出菇,要到翌年春季才能出菇。同样若春季栽培选用的是中温型、早熟性品种,接种后60~70天发菌,到出菇时,气温升高,不适于子实体形成,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金福菇的引种驯化研究背景。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金福菇菌种的引进和驯化研究。通过几年来的试验,解决了品种选育、栽培季节、培养基配方与覆土等几个关键问题,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合在江西气候条件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品种与栽培时间 可选用浙农1号、2769、3003等品种.8月培育菌种,备栽培料,平整场地,9月腐熟发酵,10月下种,12月出菇.  相似文献   

12.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小棉子壳97kg,石膏粉1kg,石灰粉1.5kg,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13.
兰亚图 《福建农业》2007,(11):25-25
一、菌丝徒长菌丝覆土调水后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大量冒出覆土层,浓密成团,甚至形成不透水菌被,易造成迟出菇、不出菇的现象。成因有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良、菌种种性不佳等。防治办法:①选用良种,适时播种。②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湿度,抑制菌丝生长。③发现菌  相似文献   

14.
双孢菇、草菇、鸡腿菇等品种的栽培中,覆土材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平菇、白灵菇、杏孢菇等品种的生产中,也有进行覆土栽培的.一定条件下,覆土栽培由于可使料温恒定、水分充足,只要操作得法,其产量相对较高.但对覆土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不少菇农却没有足够的认识.根据食用菌生长需要和长期研发实践,在此进行讨论,希望能对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89.7%。  相似文献   

16.
覆土袋栽香菇是香菇栽培的一种新模式、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佳、产量高,高温易出菇、管理省工等优点,是日前香菇栽培中的一种较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香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裁香菇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89.7%。  相似文献   

18.
<正>反季节地栽香菇,菌棒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不易感染杂菌,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减少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解决了北方夏季高温季节不产鲜品香菇问题。现介绍一下它的技术要点。一、菌种选择和生产时间选择优质、高产的耐高温型品种,如武香937等。生产中通常在头年12月至翌年2月制作菌筒(一般在春节前结束),3~4月进行覆土转色,5~12月出菇。二、场地选择和菇棚搭建场地最好选择海拔500米以上向阳、清洁、近水源、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地块。经过生产实践证实,外层高架遮阳网的双层出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13种覆土材料配比和5种覆土厚度,在北方林地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覆土试验,以探讨不同覆土材料及厚度对大球盖菇出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林地土加50%草炭土混合后覆土,覆土厚度3 cm,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林地大球盖菇栽培提高产量,规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邓武 《广西农学报》2006,21(6):49-52
本文分析了当地反季节香菇栽培的市场前景,重点阐述了通过采用广温菌种,实行井水降温、覆土降温保湿、二次脱袋转色技术等人工强化调控措施来创造适宜香菇生产的小气候条件,从而达到优质、高产、反季节出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