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猪瘟一直是养猪业的头等大敌。目前我省大多数猪场都年年进行猪瘟免疫,而且免疫频率越来越高,剂量越来越大,但免疫效果很不理想,猪瘟时有发生。因此,猪瘟仍是养猪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和重大威胁。笔者根据2002年上半年的疾病诊断情况,谈谈猪瘟免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供同仁参考。12002年我省1~6月份猪瘟抗体检测情况从元月到6月我站猪病室共接诊检查245个猪场的病猪。采抗凝血用美国进口试剂盒检测猪瘟病原120份,结果就有80份检出猪瘟病原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6.6%。同时发现猪瘟病原阳性的猪,…  相似文献   

2.
猪瘟因其传染性、病死率高而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例如,1996年据湖南省某县畜牧局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县牲猪防疫及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中因猪瘟流行死亡,占死亡总数的52%.可是猪瘟仍是影响我省养猪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传染病.据国内各类畜牧兽医专业杂志的报道,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不但未得到实际控制,其流行病学、病状及病理变化呈发展势头.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除了跟猪场的消毒、隔离措施及牲猪生长适宜环境的控制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猪场制定的猪瘟免疫应能保证猪的一生,包括胚胎期都受到免疫保护,防止免疫…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危害我省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尽管近几年来应用各种猪瘟疫苗对猪瘟进行了控制 ,但是猪瘟时有发生 ,究其主要原因 ,与猪瘟免疫失败有关。近年来的猪瘟主要发生于 1 1周龄以下的猪 ,其中以 2~ 4周龄的哺乳仔猪发生典型猪瘟为多见。饲养条件不良的仔猪发病和死亡更为严重 ,而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则主要引起繁殖障碍 ,给养猪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时了挫伤了不少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现将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述如下 ,以便有的放矢 ,更好地控制猪瘟的发生。疫苗失效 这种现象在农村散养户尤为严重。较大规模的养猪场…  相似文献   

4.
阉猪时免疫猪瘟实行免疫证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阉猪时免疫猪瘟实行免疫证效果显著廖治清(四川省井研县畜牧局,612660)我们于1993年,在全县推广仔猪50日龄阉猪时免疫猪瘟实行免疫证配套的管理办法,效果显著。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总结报道于后。1措施与方法1.1健全冷链设施为了确保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5.
猪瘟作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我省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正确使用猪瘟疫苗免疫,降低猪瘟病毒在猪场中的感染率,减少由于猪瘟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通过对河北省某些猪场进行猪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前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猪瘟在我省时有暴发 ,对养猪业威胁很大 ,因此做好猪瘟监测工作对预防和控制猪瘟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猪瘟单克隆抗体诊断新技术能识别猪瘟强毒抗体和猪瘟弱毒 (疫苗 )抗体 ,又能排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和绵羊边界病病毒(BDV)所产生的非特异性抗体。因此 ,它即可用于猪瘟免疫监测又可用于猪瘟病的诊断。 1998年以来 ,我们应用该技术在猪瘟免疫监测和诊断方面做了一此推广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 ,购自北京中国兽药监察所 ,置- 2 0℃以下冰箱保存 ;猪血清样本 ,来自 …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为了提升猪只养殖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猪瘟是危害最大、最受重视的一种病,被列为国家一类疫病。目前我省大多数猪场都进行猪瘟免疫,而且是长年的、持续的、大剂量的免疫,免疫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猪瘟时有发生。本文根据猪瘟抗体检测情况,谈谈猪瘟免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仅供参考。1猪瘟抗体检测情况2015年下半年,笔者对辖区的91个规模猪场进行了猪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猪瘟同步免疫对抗体的产生没有影响。在免疫中疫苗的质量与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猪瘟脾淋苗明显优于猪瘟细胞苗,口蹄疫浓缩苗优于普通苗。口蹄疫、猪瘟一次免疫都不能达到免疫保护要求,两次免疫优于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9.
猪瘟目前仍是严重危害我市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过去,采取春、秋两季突击性普免和60日龄窝边免疫方法,对防制该病的发生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随着养猪规模的增大,出栏率提高,这些方法在免疫时机上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加之猪瘟病毒的变异,致使猪瘟疫病的流行规律发生了变化.据调查,牲猪感染猪瘟发病的年龄越来越早,1~2月龄仔猪发病已成为我市猪瘟发生、流行的新特点,为了摸索控制猪瘟发生的有效免疫程序,我们于lop年起开展猪瘟疫区超前免疫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选点选择历来猪瘟疫情较重,母猪较多,基本上能达到目…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当前畜禽主要疫病之一,前几年对猪瘟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程序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猪瘟特别是肉猪的免疫抗体仍不能达到相当理想效果,近年来养猪场(户)猪瘟时有发生,并造成了不少经济损失,猪瘟的免疫抗体急需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目前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研究的合理猪瘟免疫程序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国家高度重视猪瘟的防制,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和免疫标志管理。为有效杜绝非法伪造免疫标志的现象发生,提高猪瘟免疫密度,四川省三台县试行改剪耳缺的猪温免疫标志为佩戴耳标的猪瘟免疫标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实施免疫耳标、免疫证和免疫档案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猪瘟的免疫密度,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暴发流行。虽然临床上典型猪瘟已很少发现,但非典型猪瘟却时有发生,猪瘟的防制任务越来越艰巨。随着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猪瘟防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里就猪瘟的防制,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用猪瘟疫苗对猪进行预防免疫注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猪瘟的免疫效果出现下降的趋势,有的虽然成倍加大了免疫剂量,但仍然是抗体效价不高、免疫合格率不理想。同时,猪瘟的亚临床发病现象也比较严重,病死率有的也高达30%。一些规模场、专业户往往在经过常规免疫后,仍然散发猪瘟病,病猪多为亚临床感染,且发病率较高;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也成为猪瘟发生的根源。因此,提高猪瘟的免疫效果,减少亚临床猪瘟病的发生是当前做好猪瘟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免疫增效剂“新必妥”是采用尖端的生物技术从高度免疫的猪体免疫器官内提取的一种免疫活性物质,是机体内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能够转移免疫致敏信息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华池县2014年至2018年连续5年的猪瘟免疫效价评估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一点经验。猪瘟作为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猪瘟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猪瘟在我国流行现状,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多年来我国一直以强制免疫为防治重点。2017年农业部正式把猪瘟从强制免疫名单上取消,要求各地按照国家防治指导意见执行对猪瘟免疫工作。本地区采取差异化免疫,50头以上畜主自行免疫,50头以下继续由兽医部门组织免疫。原来的强制免疫加上重点监测,使我国猪瘟流行趋于稳定,在临床上很少出现病例,同时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全国各地对超前免疫(又称乳前免疫、零时免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数认为产下仔猪免疫越快越好。在哺乳前接种的猪瘟弱毒抗原避开了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中和,能使仔猪较早地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发挥主动性免疫,尤其在猪瘟流行区使用可有效地抵御病毒的侵袭。有材料介绍,不同超前免疫时间仔猪中和抗体效价及对猪瘟的保护率差异很大,一般认为超前免疫后0.5-2h哺乳为佳,  相似文献   

16.
乳前免疫是仔猪在哺乳前免疫接种猪瘟疫苗的一种免疫方法。据笔者了解,部分养猪户由于未能准确掌握免疫时间,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而引起部分仔猪发生猪瘟而死亡。为确保免疫效果,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某公司2010年、2011年"一刀切"免疫(一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头每次免疫剂量1.5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的4561份种猪血清样品采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评价种猪猪瘟免疫效果,保证猪瘟免疫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为规模化猪场种猪进行猪瘟免疫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010年、2011年种猪抗体检测合格率为86.70%、84.32%,对抗体不合格种猪再一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检测总合格率91.28%、89.74%。由此表明:种猪猪瘟全群采用"一刀切"免疫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可以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大规模猪场猪瘟免疫实行首免和终免程序,而广大农村养猪户仍然延续一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注射,许多孕猪、新生仔猪漏免,造成免疫密度降低和猪瘟流行.特别是仔猪出生后7天左右死亡率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根据陈焕春介绍的猪的胎盘结构致使母猪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给仔猪,但仔猪可以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的原理,从2002年秋季开始采取“猪瘟超前免疫法”,进行试验研究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浅谈猪瘟防疫的问题与对策云南省保山地区农校杨发根猪瘟是危害我省生猪生产的主要传染病。每年我省都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预防接种,这对减少猪瘟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即使在严格按照我省的猪瘟免疫程序,进行高密度免疫接种的情况下,也时有猪瘟发生,使群...  相似文献   

20.
猪瘟超前免疫中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连  林军 《贵州畜牧兽医》1993,17(1):14-16,13
本文报道了在一个饲养母猪较多的自然村寨进行猪瘟超前免疫中间试验。经过连续三年的应用推广,深受养猪户的欢迎,并培训了专职兽医人员,员,建立了猪瘟预防为主的猪病防疫措施。通过猪瘟疫情监测和猪瘟免疫抗体的测定,猪瘟的发病和死亡率由试验前的17.4%下降到0%,初步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售出的仔猪,经追踪调查,未发生猪瘟,猪瘟超前免疫在养猪户取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