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农业》2007,(22):44-45
<正>百薯1号百薯1号具有食味好、无绒毛、分枝客、茎蔓短、株型半直立、适合密植、茎尖产量高、薯块产量高、茎节无次生根,适合高水肥种植等多种突出优点。与多种常用蔬菜相比较,在主要营养成分中,百薯1号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C等18种营养成分均居前列。  相似文献   

2.
百薯1号与其他蔬菜型甘薯品种相比,百薯1号具有食味好、无绒毛、分枝多、茎蔓短、株型半直立、适合密植、茎尖产量高、薯块产量高、茎节无次生根,适合高水肥种植等多种突出优点。百薯1号营养价值丰富,与多种常用蔬菜相比较,在32种主要营养成分中,百薯1号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百薯1号具有食味好、无绒毛、分枝多、茎蔓短、株型半直立、适合密植、茎尖产量高、薯块产量高、茎节无次生根,适合高水肥种植等多种突出优点。与多种常用蔬菜相比较,在主要营养成分中,百薯1号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和B2、钙、磷、钾、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18种营养成分均居第1位。百薯1号抗病虫能力强,田间生长过程中无需喷施农药,是理想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的主要特点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其他蔬菜型甘薯品种相比,百薯1号具有食味好、无绒毛、分枝多、茎蔓短、株型半直立、适合密植、茎尖产量高、薯块产量高、茎节无次生根,适合高水肥种植等多种突出优点。百薯1号营养价值丰富,与多种常用蔬菜相比较,在32种主要营养成分中,百薯1号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B2、钙、磷、钾、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18种营养成分均居第一位。百薯1号自身抗病虫能力强,田间生长过程中无需喷施农药,是理想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省中部旱作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对引进品种的产量、抗病性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对晚疫病抗性较差;中薯22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抗病性相对较好;青薯9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居中,对晚疫病抗性好。因此,建议在灌区及南部二阴区适当扩大青薯9号种植面积;冀张12号与中薯22号在不同区域进一步试验的同时,适当加大示范推广面积,并且加强晚疫病的防治;其他品种需要进一步多区域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自然开花自交结实 ,温室严格筛选实生苗 ,田间观察和室内鉴定无性系培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百薯 1号 ,具有株型半直立 ,分枝多 ,茎蔓短 ,无绒毛 ,花蕾多 ,茎尖产量高 ,食味优良等特点 ,是一个典型的高产优质蔬菜型甘薯新品种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极具开发价值。同时 ,该品种薯形好 ,薯肉淡黄色 ,粗纤维少 ,适宜蒸煮熟食 ,气生根少 ,耐水肥 ,适合高水肥栽培 ,夏栽每公顷可产鲜薯 45 0 0 0~ 60 0 0 0kg。  相似文献   

7.
对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的茎尖产量和薯块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摘次数的增加,茎尖产量呈对数函数增加,其曲线方程为y赞=9921.500lnx+2671.300(R2=0.9918);随着采摘次数的增加,薯块产量呈直线函数降低,其回归方程为y赞=-2009.600x+35776.000(r2=0.9417);茎尖产量与薯块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赞=-0.636x+37246.000(r2=0.8264)。百薯1号表现茎尖产量和薯块产量双高产,在连续采摘7次茎尖条件下茎尖产量可达22305.0kg/hm2,同时薯块产量仍可达19311.0kg/hm2;在完全不采摘茎尖条件下,薯块产量则可达34908.0kg/hm2。  相似文献   

8.
茎尖采摘次数对叶菜型甘薯薯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0~7次8个茎尖采摘处理,采摘时间间隔为10 d,分析了茎尖采摘对薯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块产量与茎尖采摘次数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对薯块的8个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烘干率及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粗纤维和Vc的含量都随着茎尖采摘次数增加而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只有可溶性糖的含量在进行第1次茎尖采摘时就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在茎尖采摘3次时,烘干率、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和粗纤维等的含量均达到最高,且高于对照,可溶性糖的含量也在此时出现了1个反弹.因此,对于叶菜型甘薯品种,采用3次茎尖采摘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可以兼顾薯块产量,并具有薯块品质改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湘辐1号它的是以豫薯王为母本,鄂薯1号为父本,杂种F1代经辐射诱变处理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茎蔓短而粗,叶片全缘,无缺刻,心脏形。茎部分枝多,茎叶生长势强,结薯集中,上薯率高,单株结薯五六个。春薯667平方米产量为5吨~6吨。秋薯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吨左右。  相似文献   

10.
茎尖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1号是用湘薯15号作母本,湘85-7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其茎尖柔嫩,营养丰富,产量高。一年可收获茎尖2000kg/667m^2左右。采用温床或露地盖膜育苗、高垄双行栽插可有效提高其颈尖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在河北沧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菜用甘薯品种及探索配套的种植技术,2018年引进黄叶薯、鄂菜薯1号、福薯18等9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引种试验栽培并对其鲜嫩茎尖的特征特性、农艺性状、食味和产量进行评价,表明菜用甘薯在沧州地区5-9月份可露地栽培,田间表现良好,生长强旺,病虫害少,产量高;黄叶薯、鄂菜薯1号和鄂菜薯10号食味好产量高;福菜22直立性强,适合机械化采收、福菜23茎叶紫色富含粗纤维和花青素。生产上可根据生产目的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目的的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引进品种产量、抗病性及营养含量测试的优选试验,筛选出适合甘肃省中部旱作区种植新品种,冀张薯12号产量最高,为42300kg/ hm2,较陇薯10号(CK)增产6976 kg/ hm2, 增幅为19.75%,中薯22号产量为40868 kg/ hm2, 较陇薯10号(CK)增产5544kg/ hm2, 增幅为15.69%,青薯9号产量为40239 kg/ hm2, 较陇薯10号(CK)增产4915kg/ hm2, 增幅为13.91%。冀张薯12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对晚疫病抗性较差,中薯22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抗病性相对较好,青薯9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居中,对晚疫病抗性好,建议在灌区及南部二阴区适宜扩大种植青薯9号,冀张12号与中薯22号在不同区域进一步试验的同时,适当加大冀张薯12号和中薯22号示范推广面积,并且加强晚疫病的防治,其他品种需进一步多区域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 1 选用新品种 1.1 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梅营一号”。该薯茎蔓粗壮,茎蔓均为绿色,叶脉、叶基部紫色,薯表皮紫红色,薯肉白色,纺锤形,大薯率高,薯块膨大快,光滑无裂沟,耐贮藏,萌芽性强,耐肥瘠,高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春薯每667m~2产量在6000kg以上,夏薯在3000kg上下,每  相似文献   

14.
引进浙菜薯726和浙菜薯1号2个菜薯品种在瑞安进行试种。试种结果表明,2个菜薯品种的茎尖(叶柄)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是采摘茎尖(叶柄)的专属品种。  相似文献   

15.
百薯1号(豫品鉴甘薯2006001,菜、薯兼用品种) 河南科技学院以安薯07为亲本选育.植株半直立,茎蔓细短,茎紫色.顶叶色绿带褐,叶呈心脏形、无茸毛.……  相似文献   

16.
“百薯1号”甘薯2006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鉴定证号:豫品鉴甘薯2006001)。 植物学特性 百薯1号株型半直立,基部分枝数25-30个,茎蔓细,最长蔓长80-100米,叶片小而薄、三角形浅裂。幼嫩茎绿色,老化后呈淡紫色。顶叶绿带褐色,叶片、叶脉、脉基、柄基均为绿色。全身(包括茎、叶柄和叶片)无茸毛。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合金华地区种植的茎尖菜用甘薯品种,引进4个茎尖菜用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薯绿1号"和"杭香1号"产量较高,分枝能力强,茸毛、褐变度及脆嫩度等食用品质优,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广薯菜2号"产量表现较好,分枝能力中等,食用品质中等,可作为搭配品种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18.
对8份叶菜型甘薯种质在海南的试验评价表明,广薯莱2号的鲜嫩茎尖产量为24.3t/hm2,食味优,营养丰富,抗逆性强;阜菜薯1号的鲜嫩茎尖产量18.7t/hm2,食味良,营养丰富,鲜薯产量18.6t/hm2,薯干产量4.2t/hm2,鲜薯食味优,营养高;福薯7-6由于抗逆性较差,鲜嫩茎尖产量只有12.6t/hm2,但食味特优.营养丰富.建议:广薯菜2号可在粗放栽培地区推广,阜菜薯1号可作为菜和薯兼用型品种推广,据有关试验.福薯7-6在良好栽培条件下推广,可获较理想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选用1个叶菜型甘薯品种和5个普通甘薯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采摘茎尖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甘薯品种的茎尖重量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茎尖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小,普通甘薯品种以徐薯18茎尖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各品种茎蔓重、叶片重、叶柄重占茎尖重量的百分比存在一定差异,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茎蔓比例最小,叶片比例最大,叶柄比例较大;叶莱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的茎蔓、叶柄最细,其叶柄长度与5个普通甘薯品种的平均叶柄长度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连续2年在不同地点的试验可知,漯薯11和漯薯10号2个品种鲜薯平均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为高抗和抗,可以在北方薯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漯徐薯9号和商薯19这2个品种虽然鲜薯平均产量也较高,但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为感或高感,在推广应用中要注意防治茎线虫病,不宜在茎线虫病发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