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研究沟灌冲施肥(CK)、滴灌+滴施冲施肥(处理Ⅱ)和滴灌+滴施专用滴灌肥(处理Ⅲ)3种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产、产量及品质影响的差异。通过测定3种灌溉施肥技术下温室辣椒生长性状、产量水平、果实品质及几项生理指标,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的影响。处理Ⅲ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40.1%,在果实品质方面明显提高了果实中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处理Ⅱ辣椒植株的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亦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28.64%。但2种滴灌施肥技术相比,以处理Ⅲ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产量和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Ⅱ。2种滴灌施肥均较沟灌施肥可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施用辣椒滴灌专用肥的辣椒生长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优于施用冲施肥。  相似文献   

2.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垦区是新疆色素辣椒的主要生产区之一,通过温室大棚辣椒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辣椒产量稳步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种子处理、苗床营养土的配制、苗期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温室大棚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彩色甜椒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含辣椒碱、辣椒色素,能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防止体内的脂肪积存,有减肥的效果,与普通甜椒相比,具有较高的含糖量和维生素C。温室彩色甜椒生产不仅产量高,而且能在一些重大节日供应市场.因此经济效益较高。而制约温室彩色甜椒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病虫害,为了有效防治温室彩色甜椒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在青海高原地区适宜设施辣椒品种较少的问题,从国内引进13个辣椒新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在温室内进行了栽培比较。结果表明:从辣椒生育期、植株生长特性、果实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综合评价来看,‘民欣早椒’可作为早熟品种在本地温室种植,‘国福308’、‘力神’、‘京椒2号’、‘京椒5号’和‘京椒1号’根据不同人群喜欢的果型和辣味不同可选择相应的品种在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明确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作用,在大棚内进行了不同地膜覆盖对辣椒农艺性状、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麻地膜覆盖可以显著增加辣椒的株高、茎粗和分枝级数;白色麻地膜覆盖下辣椒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白色麻地膜和黑色麻地膜覆盖下辣椒产量都显著高于塑料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对辣椒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器官物质积累与产量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辣椒总产量和叶鲜重显著正相关;早期产量和早期单株结果数极显著相正关。本研究表明麻地膜适合于大棚内辣椒的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为充分发挥博州地区光热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日光温室的立体空间,积极推广温室春提早辣椒间套作西瓜等间作栽培模式,高低作物搭配,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温室经济效益显著增加。通过对博州博乐市、精河县开展西瓜、辣椒间作种植试验,总结出了日光温室西瓜—辣椒间作技术。1间作模式与收益博州地区日光温室一般为下挖式钢竹结构短后坡日光温室,由于本地冬季严寒,因此早春茬日光温室生产是主要模式。一般温室西瓜4月底前后上市销售,每667m~2  相似文献   

7.
<正>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近年来在温室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蔬菜上为害严重,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1.加强植物检疫防止扩散蔓延。2.农业防治实行瓜果、豆类等美洲斑潜蝇喜食蔬菜与十字花科、百合科等非喜食蔬菜合理轮作;适当稀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和辣椒间作对玉米、辣椒的光合指标、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间作方式下,玉米、辣椒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及气孔限制值均表现为较单作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玉米/辣椒间作条件下,玉米和辣椒的生物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单作。因此,间作方式改善了玉米、辣椒的光合作用条件,提高了玉米和辣椒的生物量或产量。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微量元素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对温室盆栽线椒“8819”分别设添加和未添加微量元素的水溶性肥料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水溶肥0.6g和0.8g处理相比未添加微量元素水溶肥1.0g处理辣椒的株高、茎粗、根系鲜重和干重、根系活力、挂果数量和质量、维生素C含量、辣椒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辣椒的种植方式有早春温室栽培、夏季露地栽培和秋延后大棚栽培。为了帮助广大菜农种好辣椒,提高产量和效益,介绍了秋延后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辣椒的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 要:通过辣椒/玉米间作田间试验,研究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间作辣椒第1行土壤碱解N和速效P低于单作,间作辣椒中间行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与单作接近;(2)间作辣椒第1行叶片含N、P量低于单作辣椒,间作3、5行辣椒叶片含N、P量显著高于辣椒单作,从第1行到第5行逐渐增加。间作辣椒叶片含K量在前期低于单作辣椒,后期则高于辣椒单作;(3)间作玉米含N量高于单作玉米。前期间作玉米叶片P、K含量与单作玉米前期接近,后期低于单作;(4)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辣椒和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单作时的产量。关键词:辣椒;玉米;间作;氮;磷;钾  相似文献   

12.
水肥管理是辣椒温室大棚种植中的关键环节,但很多农户在温室种植过程中管理粗放,使温室内温湿度失衡,施肥无标准,导致温室内病虫害加重,作物徒长,成本增加,效益下降。为此,本文通过介绍鄯善县日光温室辣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措施的成功经验,为推广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温逆境下嫁接辣椒耐热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野生辣椒威壮贝尔为砧木,辣椒品种科椒二号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了嫁接和自根辣椒对夏季温室中高温的抵御能力,为设施辣椒耐热栽培及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温对辣椒叶片各项指标影响比亚高温明显;不论是在高温还是亚高温条件下,嫁接辣椒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明显高于自根苗,而嫁接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低于自根苗。明确嫁接能显著提高辣椒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沼液肥在色素辣椒上的施用,阐述了沼液不同滴施量对色素辣椒生长发育、品质、产量、土壤养分和容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施用量为2 000 kg/667 m2时,色素辣椒产量高,效果好;在色素辣椒上施用沼液肥可使辣椒径粗增加,单果重增大,单株坐果数量增多,能明显改善辣椒的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和抗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移栽期对贵州辣椒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贵州主栽品种‘辣研一号’‘、遵义朝天椒’‘、线椒269’为试材,设置7个移栽期,比较不同移栽期辣椒产量结构差异,并分析温度和降水与辣椒生育期进程、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和品质指标等的关系。在贵州地区,辣椒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对产量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持续天数与气象因子有关。适时早播能延长辣椒的生育天数,增加辣椒开花后的日较差,提升净光合速率,温度和降水主要通过影响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维生素C、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等指标影响产量和品质。辣椒产量随着移栽期推迟表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适时的早播有利于辣椒增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日光温室嫁接辣椒的氮(N)、钾(K2O)适宜施用量及其与自根辣椒的差异,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N、K2O用量对嫁接和自根辣椒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以N、K2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嫁接和自根辣椒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对模型解析的结果表明,N、K2O用量对辣椒产量影响显著,二因子存在着交互效应,但以K2O对辣椒的产量影响较大。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嫁接辣椒产量达到49 500 kg/hm2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326.1~752.9 kg/hm2,K2O 630.8~1 116.0 kg/hm2;自根辣椒产量达到48 000 kg/hm2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411.5~606.9 kg/hm2,K2O 868.4~1 168.4 kg/hm2,嫁接辣椒适宜的氮钾配比为嫁接1∶1.96,自根辣椒1∶1.85。  相似文献   

17.
水肥耦合对基质栽培辣椒前期产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了明确辣椒新型有机基质栽培水肥精确管理技术。【方法】本研究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材,以前期筛选的最优基质配方T8为栽培基质,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对辣椒前期产量、品质和光合参数等的影响,分析氮(N)、磷(P2O5)、钾(K2O)肥和水分的耦合效应。【结果】结果表明,低水平氮肥量和高水平基质含水量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辣椒前期产量;磷肥量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大。氮、磷、钾肥、水对于辣椒产量交互效应大小顺序为:氮水>钾水>磷水>磷钾>氮钾>氮磷。通过对建立的辣椒产量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可知每株辣椒施入基肥N 0.88 g、P2O5 0.40 g、K2O 3.31 g、基质含水量63.53%,辣椒前期产量最高。【结论】验证实验表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肥条件对辣椒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贵州朝天椒089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辣椒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状况、辣椒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果产量、干物质积累随水肥用量的合理提高而增加,当施肥超过一定量后,辣椒果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反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保护地辣椒栽培面积呈现上升趋势,在山东省,齐河县以冬暖棚越冬栽培茬为主,兰陵县、邹城市等主要是早春或秋延迟简易保护地栽培。2012~2013年,我们对山东省主要保护地辣椒种植基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传性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枯萎病的频繁发生,是造成保护地辣椒产量下降、种植效益递减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轮作换茬外,采取嫁接栽培,在规避辣椒土传性病害的同时,还可提高辣椒产量,广大菜农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化肥减施对设施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常规施肥(CK)、化肥减施18%(T1)、化肥减施28%(T2)、化肥减施38%(T3)、化肥减施48%(T4)5个处理,测定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等相关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施肥处理辣椒生长性状、品质及产量的表现进行评价。不同施肥处理中,T1和T2处理表现较好,其中T1处理株高和茎粗较CK增长了13.83%和22.0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CK增加了104.15%,产量较CK处理增长了22.30%。T2处理辣椒根系活力最强,较CK增加了37.48%,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较CK增加了20.42%和9.69%,但产量低于CK。通过主成分分析,各处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T1>CK>T2>T4>T3。化肥减施18%为辣椒最适施肥量,该水平施肥量对促进辣椒生长、增产提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