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丰5号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200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15。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千粒重高、抗冻抗病、适应性广、灌浆快、落黄好、商品性好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品种。现将其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郑丰5号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幼苗直立,苗势壮,叶细长,抗寒性较好,起身快,抽穗早。植株分蘖力强,成穗率  相似文献   

2.
南乐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将当前引进南乐县的部分小麦新品种与生产上的主推品种相比较,以便从中筛选出适合南乐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小麦优良新品种,为做好南乐县小麦高产创建和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参试品种及试验设计今年的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有:周麦16、周麦22、洛麦23、郑丰5号、百农160等14个品种。本试验采取大区比较,顺序排列,1次重复。每个品种设1个小区,共设1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2m×4.5m=54m2。每小区均种植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运丰早号小麦的选育经过、品种特性及育种体会。运丰早 1 0号、运丰早 1 8号(晋麦 56号 )、运丰早 2 1号 (晋麦 6 1号 )小麦新品种 (系 )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用郑 891和烟1 6 0 4杂交 ,经连年分离选择及生理生化选择 ,选育而成的高、中水肥地小麦新品种。运丰早号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早熟、节水、抗病、广适、高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但是对土壤进行测试发现土壤肥力不够,经过专家研究发现,泛麦5号是最适合在安徽省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之一。泛麦5号为半冬性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适播期长、株型合理、高抗倒伏、品质优良,在安徽地区种植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1选种与选地1.1选种:麦种选择对产量和质量都有决定性影响,一般选用育种家或者经过提纯复壮的原种,这两种种子的质量相对较高,选择种子之后再通过机械精选一遍,确保种子颗粒饱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近8年的技术攻关,津门农科专家又成功选育出两种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津强5号"和"津强6号"。小麦新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性、抗逆性极强,是制作高档面包、饺子、面条的专用原料。目前,两种小麦新品种已在本市及华北地区累计推广3.4万公顷,创社会经济效益1.2亿元。  相似文献   

6.
王锦 《北京农业》2009,(7):48-48
<正>经过近8年的技术攻关,津门农科专家又成功选育出两种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津强5号"和"津强6号"。小麦新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性、抗逆性极强,是制作高档面包、饺子、面条的专用原料。目前,两种小麦新品种已在本市及华北地区累计推广3.4万公顷,创社会经济效益1.2亿元。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三门峡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2016—2017年进行了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有9个小麦品种(系)产量超过5 250 kg/hm~2,分别为普冰151、普冰9946、普冰322、西农115、RF11、西旱1号、西旱2号、西旱3号、西旱4号,其中西旱3号产量最高,为5 950.5 kg/hm~2,居第2~4位的品种依次为普冰151、RF11、西旱4号。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一、推广应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商水县依托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小麦加工企业需求,农民生产自愿原则,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种粮大户)+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推广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经过近年的推广应用,在商水县种植表现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有新麦26、西农20、存麦21、存麦5号、西农979、郑麦7698等,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主要有泛麦8号、郑麦113等。  相似文献   

10.
GS豫麦34号小麦新品种是我所小麦育种家雷体文选用<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豫麦2号>杂交组合,经过10多年的精心研究,成功地选育出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晚播早熟小麦新品系.该品系的育成突出地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这是我国常规育种的新突破.199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34号".1995年3月被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1998年1月被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1.
福小麦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麦类课题组于1996年采用福繁904♀与绵阳86-5 ♂配组杂交,经十多年选育而成的粒、苗多用型春性小麦新品种,属普通小麦,并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详细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营养品质及其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栽培的小麦品种,新春6号,永良15号。春性品种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过春化。  相似文献   

13.
泛麦5号是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获国家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5007),并列入河南省“丰收计划”——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及推广应用项目(项目编号20041020103)的科技攻关课题。现将泛麦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总结如下:1育种  相似文献   

14.
2017-2018年度郑州市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优质小麦产业,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提高郑州市优质小麦供给质量和水平,同时为加快郑州市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依托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郑州市小麦综合试验站开展2017-2018年度在郑州市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优质小麦品种平均亩产450.6 kg,产量水平在338.0~546.3 kg/亩之间,不同优质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差异较为显著。同时发现比对照品种矮抗58增产显著的品种有6个,分别是丰德存麦8号、周麦36、豫丰11、郑麦158、郑麦7698和中麦578。鉴于本年度不利气候条件对部分优质小麦品种的影响较大,有5个品种的产量较低,亩产水平在400 kg左右。经过客观公正地对不同优质小麦的丰产性、抗逆性、生育期等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笔者认为丰德存麦8号、豫丰11、周麦36、郑麦158、中麦578、郑麦369等优质小麦品种在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综合表现较为突出,适宜在当地农技部门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前栽培的小麦品种,新春6号,永良15号.春性品种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过春化.  相似文献   

16.
高产小麦新品种郑农1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农1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单株选择而成的高产、稳产、抗逆、抗病小麦新品种。于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针对选育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广适的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于1996年以豫麦51号为母本,以优繁5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择,于2002年育成,组合为豫麦51号/优繁5号,系谱号为96116-4-2-2-6-3。其系谱见图1。图1郑农17号系谱1996年以豫麦51号为母本,与中国农大选育的优繁5号杂交。豫麦51号具有高产、抗倒、大穗大粒、高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优点,且品质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栽培的小麦品种,新春6号,永良15号。春性品种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过春化。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氮素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品种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盆栽试验 ,较系统地研究了 3种氮素类型 (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 )对 3种筋力型小麦 (豫麦 34号、豫麦 49号、豫麦 5 0号 )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在何种类型氮素影响下 ,根系活力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间均呈现“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对于根系活力、根中氮含量、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 ,铵态氮对强筋小麦豫麦 34号影响较其他 2种氮素作用大 ,酰胺态氮对中筋小麦豫麦 49号影响较大 ,硝态氮对弱筋小麦豫麦 5 0号的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19.
郑6辐小麦品种是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用(辉县红×内乡5号)F_1×黑麦杂交育成的郑州6号,经过1968、1969年连续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1974年以来,经过鉴定试验、区域试验和多点示范表现增产显著,是我省中肥水平,水、旱地利用的一个优良新品种,目前,正在适应地区扩大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前栽培的小麦品种,新春6号,永良15号.春性品种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较高,一般是在7℃~15℃, 5~8天就能通过春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