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以2-丁酮为溶剂、糖精钠和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诱致型氯氰菊酯微乳剂.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电导率和粒径分布等方法与手段,对微乳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微乳剂为O/W型,对氯氰菊酯的增溶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热贮、冷贮稳定性,微乳液滴粒径分布均匀.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该微乳体系在植物叶面易附着、润湿、铺展速度快,适宜于农用喷洒.  相似文献   

2.
以2-丁酮为溶剂、葡萄糖酯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生物相容型氯氰菊酯农药微乳剂,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测定、负染-电镜分析对体系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该微乳体系具有较好的热贮稳定性、冷贮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和经时稳定性;氯氰菊酯的增溶效果较好,粒径分布均匀,符合微乳剂的标准.在杨福麦7116叶面的接触角较小,易于铺展,适合农业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植物源脂肪酸甲酯为溶剂,以绿色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制备环保型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通过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确定了5%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的最优配方:高效氯氰菊酯5%,月桂酸甲酯 14.5%,表面活性剂APG 和AEO3 复配(质量比6:4)总用量为5%,去离子水补足100%。在此基础上,以常 规及市售5%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为对照,通过动态表面张力和动态接触角研究该配方水乳剂的润湿铺展性 能。结果表明,优化的环保型水乳剂500 倍稀释液的动态表面张力和在石蜡膜上的动态接触角随时间下降快, 表现出良好的润湿和铺展性能,有利于农药液滴在植物叶片上的黏着和吸附,从而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4.
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原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李佳佳  刘天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63-21064,21084
[目的]优化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方法]采用乳化水加油法配制氯氰菊酯微乳剂,通过溶解性试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浊点测定法以及外观、热贮稳定性、冷藏稳定性试验对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结果]2-丁酮、正丁酸乙酯对氯氰菊酯原药的溶解效果最理想,最佳比例为:2-丁酮∶氯氰菊酯=3∶1;正丁酸乙酯∶氯氰菊酯=3∶1。可进行进一步复配试验的表面活性剂有TX-100、CTAB、葡萄糖酯和SDBS。增溶效果最好的助表面活性剂是正丁醇。[结论]为开发水基型、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氯氰菊酯微乳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亲水疏水特性与农药药液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观察,雨水能很好地在棉花、黄瓜、桃树等植物叶面铺展成水膜,能很好的沾湿石榴、扁豆、辣椒等植物,在叶面形成弧形或半圆形的水滴,但雨水不能使红花酢浆草、水稻、甘蓝等植物润湿,而是在叶面形成球形的水珠,极易滚落.大于31.25 mg/L TX-10水溶液和大于200 mg/L杀虫单-矿物油微乳剂的表面张力均小于水稻或甘蓝的临界表面张力,因此在水稻或甘蓝叶面能形成弧形或半圆形的水滴,很好地沾湿叶片,甚至可以在叶面铺展成水膜.  相似文献   

6.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化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相行为及增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评价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在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化形成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研究了不同高效氯氰菊酯油-水-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相行为和最大增溶量。【结果】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农乳500#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农乳400#以1/1、1/2、1/3复配,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拟三元相图中单相区和可对水无限稀释区面积均比表面活性剂单用明显增加,复合体系的最大增溶量也显著提高;与农乳400#单用相比,当二者以最佳比例1/2复配使用时,实现相同高效氯氰菊酯与油相质量分数的微乳化,配方中所需最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由52.5%下降到11.5%。【结论】采用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当比例复配使用,可以降低农药制剂微乳化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含量,从而提高农药微乳剂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能在水稻叶上润湿铺展的甲维盐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相法配制了26种不同配方的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经过(54±2)℃的热贮藏和(O±2)℃的冷贮藏后,成功筛选出适合配制该微乳剂的助溶剂、表面活性剂和赋形剂的种类及用量,通过测定5种合格微乳剂的表面张力,确定最佳配方.比较不同浓度该配方微乳剂与乳油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水稻叶上的滞留量,结果表明:2.0~100.0 mg/L的甲维盐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而同浓度的1.0%甲维盐乳油药液的表面张力大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在相同浓度下,前者在水稻叶面的滞留量明显多于后者.将0.05 ml的该微乳剂药滴和水滴分别点滴在水稻叶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能够逐渐铺展开来,最终形成均匀的液膜覆盖在水稻叶面上;而清水在水稻叶面呈球形,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稻叶面上展布.  相似文献   

8.
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按照水乳剂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筛选了一系列乳化剂、助剂;采用反相乳化法的加料顺序,用高速剪切乳化法配制水乳剂。结果显示,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的最佳配方为高效氯氰菊酯原粉20%、复合溶剂2号10%、复合乳化剂8号8%、助剂6%、去离子水加至100%,用该配方所制备的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各项指标均符合GB/T1603—2001。  相似文献   

9.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环境行为与归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氯氰菊酯为主要研究对象,类比林冠截持降雨模型模拟农药施撒时的初始分配,参考降雨对叶面孢子的冲刷建立降雨量与农药叶面冲刷率的关系,在野外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估算降解参数,成功模拟了单次降雨过程中氯氰菊酯的迁移与动态分布过程。在对单场降雨模拟的基础中,进一步考虑农药在土壤各相间的分布、溶解态和泥沙吸附态农药在地表水中的迁移过程,在长时间尺度上模拟了表层土壤中和植物叶面上农药含量的变化规律,估算溶解态和泥沙吸附态农药在地表径流中的迁移通量,预测了不同施药条件下农药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通量和环境介质内农药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2.5%高效氯氟菊酯微乳剂防治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菊酯微乳剂对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公顷用药300~600ml,药后7d防效达95%以上,优于对照农药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经济、有效、安全、低毒的蔬菜害虫防治措施,于1999年利用自配的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小菜蛾、菜青虫和斑潜蝇进行了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自配);6.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自配);0.9%爱福丁乳油(海正化工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3%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防治甘蓝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甘蓝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3%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900 g/hm~2防效高达94.52%,可建议在芜湖市鸠江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农药微乳剂热力学稳定性微观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冷冻断裂电镜研究方法研究了表观稳定的农药微乳剂的微观结构 ,并通过光散射技术测定了O/W型微乳剂分散质点的流体力学半径 ,同时还测定了相关样品的主要表观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微乳体系中表面活性剂 /水 (w/w)比值的减小 ,微乳剂分散质点流体力学半径变大 ,直至成为双连续结构 ,并依此提出了一种农药微乳剂热力学稳定的可能机制。这一发现使得从微观机制上解释农药微乳剂的热力学稳定性 ,指导热力学稳定的农药微乳剂的研究开发 ,并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水基化制剂热贮稳定性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配制的氯氰菊酯水乳剂杀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应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氯氰菊酯水乳剂(氯氰菊酯水乳剂)对斜纹夜蛾进行室内杀虫活性及大田小区试验,采用叶碟喷雾法比较了氯氰菊酯水乳剂与市售乳油为对照剂型对斜纹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水乳剂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乳油,水乳剂在10μg/mL浓度下死亡率为100%,而乳油只有65%。大田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乳剂与乳油的田间防治效果相当,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上的推广应用是可行且实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农药对我国两种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主栽品种Tr01、Tr21生长及农药残留的影响。【方法】采用拌料方式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9组(11种)农药处理,测定各组银耳生长性状、产量、农药残留并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在9组农药拌料栽培处理条件下,联苯菊酯、啶虫脒、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咪鲜胺、吡虫啉、异丙威、哒螨灵、克百威、毒死蜱11种农药在500、1 000、2 000 mg·kg-1拌料质量浓度下,除吡虫啉组外,其他农药拌料组银耳均未检出农药残留。银耳中吡虫啉残留引起的最高膳食急性、慢性风险熵分别为0.006、0.000 9,远小于1,说明其膳食健康风险极低。20%异丙威乳油拌料添加会导致银耳子实体无法正常生长。3.5%氯氰菊酯、1.5%啶虫脒微乳剂,5%阿维菌素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拌料添加会显著降低银耳Tr01的产量。3%联苯菊酯、3%啶虫脒微乳剂,3.5%氯氰菊酯、1.5%啶虫脒微乳剂拌料添加会显著降低银耳Tr21的产量。【结论】银耳品种Tr01比品种Tr21更易受农药影响;异丙威等部分农药种类会抑制银耳生长;在试验条件下,银耳中的农药残留膳食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6.
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筛选和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药毒性及残留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目前,乳油是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之一,其含有大量的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既浪费石油资源又会污染环境。美国、欧洲等国家对农药制剂中使用有机溶剂的限制日益严格,某些国家甚至禁止在农药制剂中使用二甲苯。这些趋势促使农药剂型不断更新,农药制剂的水性化就是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江门市大光明农化有限公司每年生产农药乳油超过7000t,其中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超过2000t,每年耗用二甲苯约3000t。有鉴于此,以水部分或全部代替乳油中有机溶剂的微乳剂应运而生,成为农药新剂型并得到开发应用。我公司从2002年4月开始对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进行配方研究,至2004年6月正式进行中试生产,现把有关研究开发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5.7%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农药新剂型水乳剂的配制方法,对5.7%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的配方、工艺流程进行了开发研究,筛选出了水乳剂的较佳配方.该水乳剂贮前、贮后的流动性好,不结块,析水率小于5%;而且化学稳定性好,热贮分解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8.
张发亮  冯世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4-2195
25%毒.高氯微乳剂的有效成分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具有良好的热贮稳定性、低温冷冻稳定性、经时稳定性和抗硬水性;与乳油相比,微乳剂安全性更高,对环境更友好,且成本低,药效好。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农药用量最大的作物。由于水稻叶片表面有很厚的蜡质层,清水在水稻叶片表面的接触角高达134°,属于极难润湿植物叶片,市场上购买的农药制剂,对水稀释后,雾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也较大,不能形成很好的沉积分布,雾滴容易滚落。因此,在水稻上进行农药喷雾,更需要添加喷雾助剂,以提高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铺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农药用量最大的作物。由于水稻叶片表面有很厚的蜡质层,清水在水稻叶片表面的接触角高达134°.属于极难润湿植物叶片,市场上购买的农药制剂,对水稀释后.雾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也较大.不能形成很好的沉积分布.雾滴容易滚落。因此,在水稻上进行农药喷雾.更需要添加喷雾助剂,以提高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铺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