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7月27日上午,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要求化验.主诉: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2天前发现腹泻,就一次性用7包氟哌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自产饲料为试验组、外购饲料为对照组、广东省云浮市某“番鸭一号”养殖户为基本单元,开展饲料营养对比试验,对“番鸭一号”饲料营养标准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①“番鸭一号”应分3个阶段饲养(番小鸭料:1~18日龄;番中鸭料:19~40日龄;番大鸭料:41日龄至上市).②番中鸭料宜使用超低代谢能标准,限制长速;作为补偿,后期使用高代谢能饲料,可有效控制“斤鸭料本”.③在夏季条件下,番大鸭(项鸭)饲料粗蛋白标准设定在15%,代谢能设定在12.33 MJ/kg时,上市项鸭“斤鸭料本”“次鸭率”明显优于外购料.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2007年7月27日上午,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到兽医卫生监督所要求化验。养户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2d前开始腹泻,采用7包氟哌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4.
雏鸭维生素B2缺乏症报道较少,最近笔者在临诊中碰到以跛行、趾爪向内蜷曲为特征的病例。通过对发病的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用药治愈等情况,综合分析诊断为雏鸭维生素B2缺乏症。1 发病情况 浦城石陂镇黄土当村养鸭户吴某,8月16日购回1日龄麻鸭雏鸭620羽,采用关养育雏,面积约为16m2,1周内以米饭加正大系列雏鸭料喂养,1周后改用邻县某饲料厂生产的大鸭料,其配方不详,至15日龄,存活607羽,存活率达97.9%,随后出现一些跛行的病鸭,时有死亡发生,特点起病慢、病程长、平均每日死亡2~3羽。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软脚、跛行、行走无力、摇…  相似文献   

5.
溧阳市竹箦镇南旺村养鸭专业户谢春荣,由于饲喂霉变饲料,引起30日龄幼鸭黄曲霉素中毒的病例。1发病情况该专业户于1997年10月29日,购进樱桃谷苗鸭2830羽,采用塑料大棚圈养,前期喂保阳正昌小鸭料,至30日龄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为9647%。后改饲苏南某饲料公司大鸭料,两天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2007年7月27日,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到我所要求化验.主诉: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两天前发现腹泻,就一次性用7包氟派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7.
成宜茂 《兽医导刊》2007,(10):48-48
(一)发病情况 2007年7月27日上午,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到我所要求化验.主诉: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两天前发现腹泻,就一次性用7包氟哌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8.
胡丹 《广西畜牧兽医》2003,19(2):92-92,95
我市郊区一养殖户饲养已开产的樱桃谷鸭170 0只 ,2 0 0 1年 4月开始饲喂A厂和B厂饲料后出现产蛋量下降、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饲料检测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种鸭黄曲霉毒素中毒。1 发病情况170 0只已开产樱桃谷种鸭 ,2 0 0 1年 4月 7日至 4月 15日饲喂A厂种鸭料 ,4月 16日该养殖户购入B厂种鸭料 ,于 16日开始按照上午喂A厂种鸭料 ,下午喂B厂种鸭料的方式轮流喂养 170 0只专门产蛋的樱桃谷种鸭。几天以后 ,许多鸭子明显变了样 ,出现脱毛 ,不肯吃料 ,没有精神 ,打瞌睡 ,拉绿色稀便 ,蛋一天天减少 ,至 4…  相似文献   

9.
某养殖户以糠麸、熟米、糟渣、豆粕、玉米为主要原料自配饲料 ,在海边滩涂地饲养39 0只经产蛋鸭 ,饲养不到两周 (即 1998年2月 18日 ) ,开始见有病鸭 4只 ;用土霉素和敌菌净拌料 ,至 2 2日病鸭发展至 2 80只 ,病死 2只 ,吃料量减少近一半 ,日产蛋量由发病前的 70 kg,减至 42 kg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月和5月,镇江币郊区某鸭场的两批樱桃谷肉雏鸭发生了以纤维素性渗出性变化,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要病变的疫病。肉鸭经临诊剖检和实验室初步诊断,同时取病料到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进行细菌分离、血清型鉴定及生化试验,确诊此疫病是由n型鸭疫里氏杆菌感染所致,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于1999年4月25日从常州某炕房捉进樱桃谷肉雏鸭2000只进行饲养,饲喂某公司生产的肉鸭料,鸭舍卫生状况较差,采用套养方式进行饲养,每隔!0-12d进一批雏鸭,消毒不严格。肉雏鸭在匕日龄时发病,到18日龄时3d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规模化养鸭场40日龄花边鸭出现发病死亡的原因,剖检4只病死鸭并采集心脏、肝脏、脾脏病料,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结果:(1)病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鸭群发病4 d死亡率为17.24%;典型病理变化为腹膜呈灰白色、心脏有坏死灶、肝脏不同程度受损。(2)病料在不同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均未见菌落生长。(3)病料中检测出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未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结论:综合诊断养鸭场病例为鸭圆环病毒与鹅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灵川县某个体户鸭场于1998年7月10日和8月3日分别购进合浦麻鸭1500只和1480只,饲养于同一池塘的堤坝上,池水来源于居民生活用的污水,舍顶用石棉瓦盖,两批鸭仅一竹圈相隔,并饲喂同一厂的中鸭料和小鸭料。第二批鸭于8月25日开始发病,出现脚软,不食,死亡,从8月25日至9月5日死亡240只,鸭栏内瘫痪156只,发病的第3天大鸭也发现28只脚瘫,其中死亡12只。禽主怀疑是饲料中毒,于8月30改用另一饲料厂的小鸭料,饲喂3天,仍大量死亡,至9月3日共死亡420只,死亡率达14%。二、临诊症状病鸭在发病初期,不食、脚软,呆立不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53-557
对山东省滨州某鸭场2013年送检的疑似鸭瘟或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病料,通过PCR检测进一步确诊为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混合感染,并分离到了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混合感染毒,为获得单一的鸭坦布苏病毒,利用鸭瘟阳性血清对分离病毒连续进行2次中和试验,接种10日龄SPF胚并连续传3代,收获尿囊液,通过PCR鉴定获得了单一的鸭坦布苏病毒。对分离毒进行ELD50及血凝性等相关测定,并RT-PCR扩增全长E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成功得从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混合感染的病料中分离到鸭坦布苏病毒,为鸭坦布苏病毒的致病机理等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疫苗与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 2010年5月4日,黑龙江省铁力市某镇一养鸭户刘某饲养的1000只樱桃谷雏鸭,15日龄开始发病,2d后发病率高达58%,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请当地兽医开一些药,如氟哌酸、土霉素、氨苄青霉素饮水和拌料,均未收到效果。后拿来病死雏鸭到我处诊断,经现场了解、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樱桃谷雏鸭感染白色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2012年6月19日福清某肉鸭场一批10日龄2000羽商品肉用雏鸭发病,第2 d,农场主用阿莫西林、青霉素进行饮水、拌料口服2 d,并对全场进行每天一次的场地消毒,疫情未见好转,有逐渐扩散的趋向,时值春末夏初气候多变,阴雨天气,已死亡198羽,雏鸭死亡率约10%。  相似文献   

16.
蔡来长 《中国家禽》1999,21(10):24-25
1病例介绍1.1广东省南海市某养鸭专业户,1999年2月14日购入樱桃谷雏鸭3000只,饲养至2月23日,将雏鸭料换为中鸭料,为预防雏鸭转换饲料发生肠胃病,用禽菌灵1000g(内含喹乙醇20g,但包装未标明)拌料80kg(含喹乙醇250mg/kg)。次日早上见雏鸭已死亡205只,但饲养者误认为药量不够,遂用禽菌灵1500g(内含喹乙醇30g)拌料80kg(含喹乙醇375mg/kg)投喂雏鸭,12h内即死亡250多只。经现场临诊怀疑喹乙醇药物中毒,要求其变换饲料及清除已拌药未被吃完的余料后,取葡萄糖水灌服,死亡逐渐减少,但1周内每天仍死亡几十只,10d共死亡965只…  相似文献   

17.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能使鸡胚发育迟缓,胚爪发育畸形,肝脏变绿。分离病毒接种2日龄健康雏鸭进行动物试验,能使雏鸭在2~3 d内100%发生死亡,其发病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的小鸭一致。分离毒对氯仿不敏感。病毒接种于鸭胚成纤维细胞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CPE。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病毒能被I型鸭瘟病毒(DHV)标准血清所中和。应用RT-PCR方法对病鸭的肝脏悬液及鸭胚尿囊液进行检测并测序,证明所分离病毒为I型DHV。  相似文献   

18.
我局某鸭场进棚雏鸭2060只,行放牧饲养。于89日龄时,突然死亡两只,根据剖检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鸭出败。第二日即用磺胺嘧啶、土霉素等拌料投喂以及做好棚舍卫生消毒等,病情仍未能控制。发病后第十天已死鸭49只,当即改用喹乙醇,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拌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8月广西玉林的养鸭大户送来一批一周龄左右的死亡雏鸭 ,称其养的 2 0 0 0多只雏鸭死亡过半 ,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经临床剖检病变很象小鸭肝炎 ,我们采集了几份死鸭肝病料进行分离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鸭瘟病毒阳性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由中国农业大学苏敬良博士惠赠。鸭胚与2日龄雏鸭购自本市健康鸭场孵化场。1 .2 病料处理对病鸭的肝脏先进行细菌分离 ,镜检。然后按常规方法作成 1 :5乳剂 ,离心取上清液 ,检验无菌后 ,-2 0℃保存备用。1 .3 病毒分离将处理好的病料经尿囊腔接种 1 1日…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1 0月 6日 ,郓城某养殖场蛋雏鸭发生急性传染病 ,经临诊、剖检、实验室诊断 ,确定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 ,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 )。1 发病情况该场于 1 999年 9月 1 3日从浙江购进 60 0余只 1日龄和 1 3日龄蛋雏鸭 ,运输途中无技术人员 ,既未采食、饮水 ,又未使用任何药物 ,长达 2 6h ,到场后又未及时饮水 ,造成百余只死亡 ,之后陆续发病死亡 ,每日 1 0~ 2 0余只不等。至 9月 2 0日 ,经兽医人员检查后 ,采用氯霉素粉拌料 ,5d后 ,发病死亡得到控制 ,日死亡仅 3~ 5只 ,之后停药 ,更换由本地饲料厂生产的雏鸡颗粒料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