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月21 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就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发出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为逐步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农业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开展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气化、青贮氨化和堆沤、加工等多种综合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帮助农民为剩余秸秆找出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农作物秸秆量大面广,每年全国剩余农作物秸秆近2 亿吨,约占全国秸秆总量的三分之一。每到夏秋两季,秸秆焚烧现象仍时有发生,局部地区还很严重。对此,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农业部继续研究治 本措施。为…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3700多万吨,至今已有效利用的秸秆量还不足50%,即每年有2000万吨秸秆被废弃和焚烧。江苏省把大力发展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作为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的三大任务之一。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难点的突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山西省晋城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介绍了晋城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主要做法,阐述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秸秆资源利用及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兴博  何堤  宋炜 《农机化研究》2007,(12):218-220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秸秆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工成饲料应用于畜牧业;二是作为肥料、燃料及工业原料等.为此,综合归纳了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详细地介绍了秸秆饲料加工技术,包括微贮饲料、化学处理饲料、粉碎及混合饲料、制粒成型饲料和挤压膨化饲料等技术,旨在提高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可用于秸秆还田、秸秆发电、制有机肥料、秸秆气化及压块燃料、动物饲料、作造纸业和纺织业的原料及秸秆培养食用菌等。一、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方法机械化秸秆还田可设计以下工艺路线:水田机械化麦秸秆全量(或半量)还田一机插秧—半喂人联合收割机—水稻整秸秆捡拾打捆-免(少)耕机条播及稻秸秆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山东省农机管理部门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当作农机化重点工作来抓,创新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化服务模式,广开利用渠道,全省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318.7万hm^2,综合利用率达92.5%;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面积206.7万hm^2,综合利用率达68%,其中完成玉米秸秆机械还田165.3万hm^2,秸秆还田率达到55%,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秸秆机械化粉碎青贮面积达到28万hm^2。加工、制作饲料、燃料等利用秸秆13.3万hm^2,秸秆焚烧现象比往年明显减少,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总面积125.4khm^2,其中耕地面积78.13k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1.5%。常年种植面积85.9khm^2,以稻麦为主,全年粮食总产60万t。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仅可避免秸秆焚烧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就泰兴市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作初步探讨。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据调查统计,该市每年各类秸秆资源量约为75万t,可利用资源量约65万t,其中稻草约25万t、麦秸约20万t、玉米秸约20万t。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60%。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包括还田,堆肥,作为再生能源原料、工业原料、饲料等。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机械化还田成本高,农民还田积极性低,工作推进难度大;二是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基本空白,企业综合利用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反而因焚烧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加大禁烧力度不如帮农民找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秸秆利用办法,变废为宝使之服务于农业、效力于社会。概述了我国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研制开发应用情况,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方寒区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现状,对现有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实情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归纳和分析。特别是在秸秆燃料技术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及气候条件,对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常用工艺和设备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进行了科学、细致的阐述,使人们对我国秸秆燃料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用途广泛,在饲料、肥料、燃料及综合利用等方面有较高价值,在秸秆还田中应合理选择工艺路线,注意技术要求,对秸秆还田机械要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还田、制造建材与工业用途、秸秆气化及发电等。我国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尚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用途广泛,在饲料、肥料、燃料及综合利用等方面有较高价值,在秸秆还田中应合理选择工艺路线,注意技术要求,对秸秆还田机械要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还田、制造建材与工业用途、秸秆气化及发电等.我国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尚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推广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意义重大。介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现状、内容及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的技术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主要包括麦秸、稻秸、玉米秸、油菜秸、大豆秸、棉花秸等,产量大,分布广。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它的应用主要包括四个领域: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而饲料和燃料的利用及转化技术,是工业化综合利用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推广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意义重大.介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现状、内容及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市秸秆利用率达到85%的发展目标。2011年底,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60%左右,距离2015年8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机械化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是农机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秸秆利用现状从农作物种植规模和产量来看,铜川市主要农作物秸秆为小麦、玉米、油菜和大豆秸秆。如果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确定的草谷比进行计算,铜川市主要农作物干秸秆年理论产量约为27.31万吨,其中小麦秸秆10.8万吨、玉米14.4万吨、油菜1.17万吨、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机化》2003,(9):3-4
本刊讯 9月18日,由农业部主持召开的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济南开幕.来自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17省市的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济南秸秆综合利用8项实用技术,并就秸秆利用的途径畅所欲言,共同展望我国农作物秸秆开发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可再生能源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而机械化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中最直接、最普遍、最有效的方式。河北省近几年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取得显著成绩,对于培肥地力、抑制秸秆焚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就是将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成熟收获后的秸秆或玉米生长至蜡熟期时的带棒青秸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工艺技术,按照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利用成肥料、饲草料、生活燃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的过程。、饲草料、生活燃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的过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秸秆饲草料加工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秸秆其它加工利用等技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