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适合湖南省推广栽培的菜用甘薯新品种。[方法]对引进及自选的10个菜用品种甘薯茎尖产量以及薯块产量进行比较。[结果] CH-3、ZC-1的茎尖产量较高;福薯7-6、47129是较为耐采摘的品种。[结论] CH-3、ZC-1可作为菜用甘薯品种在湖南省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对4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清洁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茎尖采摘批次、茎尖产量、市场认可度、食用适口性、清洁栽培效益分析和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菜用甘薯BC04、BC03可考虑作为郧县城区乃至十堰地区新兴蔬菜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以丰富市民对蔬菜食品安全和保健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茎尖菜用甘薯的营养价值、生产品种、栽培模式、生产管理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现状。在栽培模式上,茎尖菜用甘薯既可垄作也可畦作,既有露地也有保护地设施栽培等多种形式并存,传统栽培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茎尖菜用甘薯产业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开发前景。应加强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及保鲜储藏和加工利用等环节的工作,尤其要突破传统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甘薯菜用茎尖生产工厂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以“福薯7-6”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茎尖菜用型甘薯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对甘薯嫩茎叶产量和食味的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茎尖菜用型甘薯专用品种.结果表明,“薯绿1号”在产量、食味和适应性上表现较好,适宜在东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菜用型甘薯茎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庭辉  余德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00-100,102
以菜用型甘薯日本川山紫为研究对象,探讨甘薯茎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不同季节栽插的甘薯茎尖生长情况及管理方式。结果表明:菜用型甘薯以春季扦插的茎尖产量最高,可采摘期最长,质量最好;其次是夏季扦插的,而以秋季扦插的最差。生产菜用茎尖的甘薯与食用块根的甘薯相比,在栽培方式、浇灌、施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均不相同,为了提高甘薯茎尖的产量和质量,宜采用大棚育苗,提早扦插,保肥保水,控制甘薯藤蔓生长趋势和生长数量。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合金华地区种植的茎尖菜用甘薯品种,引进4个茎尖菜用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薯绿1号"和"杭香1号"产量较高,分枝能力强,茸毛、褐变度及脆嫩度等食用品质优,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广薯菜2号"产量表现较好,分枝能力中等,食用品质中等,可作为搭配品种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和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3个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广菜薯5号和福薯18),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下,供试的3个菜用甘薯品种均在管道营养液栽培条件下茎尖产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硝态氮含量最低。总体上,在屋顶农业中使用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福薯18有利于提高茎尖产量并保证品质。  相似文献   

8.
筛选茎尖菜用甘薯品种,并对其速冻保鲜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蒲薯53是优良的茎尖菜用甘薯品种,食用品质佳;以碳酸氢钠为护色剂和在95 ℃漂烫40 s工艺条件下,可以显著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能较好地保存茎尖的感官品质;在-30~-35 ℃的温度下速冻处理15 ~20 min,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筛选适宜在南京地区种植的菜用甘薯品种为目的,对宁菜薯3号、福菜薯18号、202005等10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试验栽培,并对其茎尖的外观性状、生长状况、产量、干物质率、食味、营养品质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2005、202021、福菜薯18号和202037产量表现较好,且营养品质丰富,食用品质较好,适合在南京地区种植。另外,202022叶色为墨绿色,株型直立紧凑,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进行机械化采收。  相似文献   

10.
茎尖菜用甘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茎尖菜用甘薯以食用地上部嫩梢为主,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1年可长达6个月供应市场,单位面积产量高,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对南京地区茎尖菜用甘薯的特征特性、品种选择、栽培措施、适时采摘、越冬保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菜用甘薯水培生产及其走进家庭阳台,筛选出最佳水培营养液配方及品种。以47129、湘菜薯2号、CY-1、福薯10号这4个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对6种营养液配方下的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日本田园配方中4个菜用甘薯品种的鲜根质量、最长根长、根系活力、鲜嫩茎尖产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最好;湘菜薯2号、47129的鲜根质量、最长根长、根系活力、鲜嫩茎尖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培条件下均好于福薯10号、CY-1。说明日本田园配方是菜用甘薯水培的优选营养液配方;湘菜薯2号、47129与福薯10号、CY-1相比,更适合水培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7种菜用甘薯茎尖进行感官评价和营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7种菜用甘薯茎尖进行感官评定,并对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C、叶绿素和矿物元素等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菜用甘薯茎尖作为菜用的特点、营养和前景.[结果]分析表明,7种甘薯茎尖外观均符合菜用要求,不同品种甘薯茎尖的食用感官综合评分差异较大,广菜薯1号和台农71号的食用感官评价最优.7种菜用甘薯叶中,叶绿素含量在0.207 ~ 2.662 mg/g;维生素C含量在190.0 ~400.0 mg/kg;粗蛋白含量范围为32.38 ~41.14g/kg;总脂肪含量差异较大,最高为“广菜薯1号”(5.2 g/kg);镁、钾、钠、锰、铜、铁等矿物元素含量绝大多数高于甘薯茎块和常见蔬菜.[结论]研究可为不同品种菜用甘薯茎尖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湛江地区菜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菜用甘薯是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原料。湛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从品种及种薯选择、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茎尖采摘、留种等方面总结了菜用甘薯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菜用甘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在河北沧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菜用甘薯品种及探索配套的种植技术,2018年引进黄叶薯、鄂菜薯1号、福薯18等9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引种试验栽培并对其鲜嫩茎尖的特征特性、农艺性状、食味和产量进行评价,表明菜用甘薯在沧州地区5-9月份可露地栽培,田间表现良好,生长强旺,病虫害少,产量高;黄叶薯、鄂菜薯1号和鄂菜薯10号食味好产量高;福菜22直立性强,适合机械化采收、福菜23茎叶紫色富含粗纤维和花青素。生产上可根据生产目的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目的的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几年来的调研,筛选出黑色食品新资源——紫叶甘薯菜1号,并进行了营养功能分析,首次在甘薯茎尖叶片中测出富含绿原酸及原花青素等生物色素,目前正在试种。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甘薯茎尖常规营养成分,并且与两种野菜和两种蔬菜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菜用甘薯茎尖营养成分中除总糖含量较低外,其他成分含量较芹菜、菠菜及马齿苋、苋菜都高,只有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和苋菜几乎一样。可见,菜用甘薯茎尖是一种优良的营养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7.
菜用甘薯品种产量性状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翠绿、Y1、Y2、京薯1号、京薯2号、福薯7-6等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采摘期的甘薯茎叶鲜产、干重、以及地下薯块产量的比较,对品种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7月4日至7月25习是菜用甘薯茎尖生产最旺盛时期,7月25日至8月14日是茎叶鲜产、水分含量最高的时期,即茎叶最鲜嫩、食用效果最好的时期;京薯1号、Y2是茎叶产量最高的品种;京薯2号是采摘茎尖后对地下部产量影响最小的品种;京薯1号、Y2是适于在北京地区作为菜用甘薯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田试验种植菜用甘薯品种川菜薯211,研究不同种植密度(20万、24万、28万株/hm2)和不同采摘频率(6、9 d/次)对其茎尖产量及食用品质的影响,为川菜薯211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密度为28万株/hm2时,茎尖产量最高,分枝数最多,茎尖含水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采摘频率为6 d/次时,茎尖产量最高;而采摘次数越多,单株茎尖质量越低,茎尖含水率越大。当种植密度为28万株/hm2、采摘频率为6 d/次时,茎尖产量最高,达64.70 t/hm2,茎尖含水率最高,达到85.77%。综合分析,川菜薯211要达到高产、高品质,最佳的种植密度为28万株/hm2,适宜采摘频率为6 d/次。  相似文献   

19.
叶柄菜用甘薯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叶柄菜用甘薯品种,提高甘薯品种资源的利用价值。[方法]于2005~2007年对1126份国家甘薯品种资源进行育苗圃筛选和田间资源圃筛选,介绍了筛选出的叶柄菜用甘薯品种及栽培技术,指出了发展优势。[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筛选出适于叶柄菜用的甘薯品种有鲁薯3号、商薯19和徐薯22,叶柄熟化后色、香、味、形、意具佳。叶柄菜用甘薯露地栽培在3~8月份进行,大棚栽培一年四季均可以。叶柄菜用甘薯具有种植区域广、时间长、效益高,环保纯天然,市场潜力大的发展优势。[结论]鲁薯3号、商薯19和徐薯22是适于叶柄菜用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20.
茎尖菜用甘薯品种产量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翠绿、Y2、京薯2号等3个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甘薯茎尖鲜产、品质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Y2在不同采摘期的鲜产都是最高的,总鲜产为97 409 kg/hm^2,其次是京薯2号为82 135kg/hm^2,翠绿鲜产最低为81 437 kg/h m^2。翠绿茎尖水分含量较高,京薯2号干物质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最高;Y2产量、总糖含量最高。甘薯茎尖的适宜采摘期从7月14日至9月4日,共计5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