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观察与驯化对养好金丝猴的意义曹永珍(上海动物园)金丝猴群集生活于高海拔的林间,性胆怯.动作敏捷,转人人工环境饲养,常因不适应人工环境而生长不良,繁殖不易,而在人工饲养下产生第二代幼仔的更少。我国经长期的饲养实践,认为认真仔细观察,积极驯化是养好金丝猴...  相似文献   

2.
母猪生“小象”1994年8月4日,本镇和平村威学荣的一头4.5岁的母猪,产仔10头,其中一头很象小象,体重1253g,鼻子呈圆筒形,长4.5cm,中间有一鼻孔。两眼生于鼻下,有同一眼睑,两眼珠似龙眼,黑亮有神。下颌生有一对门齿,长0.4cm。全身皮肤...  相似文献   

3.
亚洲象(Elephasmaximus)在国内动物园繁殖仅七例,而在寒冷地区尚未见报道。我国1985年引入一对亚洲象,母象9岁,雄象8岁,经过饲养驯化和药物催情,两只象于92年8月1日交配成功。历经21个月的妊娠期,在94年4月29日顺利产下一只雄性小象。通过对母象从交配、妊娠、分娩到哺乳整个过程的跟踪观察,特别对幼象生长发育和习性的分析与探索,初步掌握了亚洲象适应寒冷地区繁殖与育幼的基本规律,为今后亚洲象在同类地区的繁殖和育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育肥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关系养殖的成败。饲养管理可以分为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饲养管理技术体现在3个方面:掌握哺乳仔猪生理特点、哺乳仔猪的3个死亡高峰期管理、提升哺乳仔猪成活率。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也体现在3个方面:掌握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把控仔猪的断奶日龄和方式、仔猪驯化和日常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上海动物园有40多年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饲养经验,目前采取小群体的饲养方式,共饲养黑猩猩14头。国内有关小群体黑猩猩饲养管理方面的报道不多,笔者分享了上海动物园黑猩猩的饲养环境、饲料、繁殖、常见疾病及其预防等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营养和优势等级对治疗小熊猫脱毛的作用吴锋,吕泽坚,沈建兴(上海动物园)1引言许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已能成活和繁殖,但要保证它们健康地生长发育,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19gO年4月,笔者发现本国饲养的3只小熊猫开始出现非生理性脱毛,在治疗过...  相似文献   

7.
黑鹳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鹳的繁殖李仲逵,陈云霜,王桃兴,董国忠,史新利,顾海燕(上海动物园200335)我国饲养的黑鹳(Ciconianigra)在1984年开始配对产卵,经亲鸟或用孵化机孵化30天均能孵化出壳,因气候或人工育雏不当而失败。1986年5月末由亲鸟孵化出雏,...  相似文献   

8.
1提早羔羊断奶日龄为加快母羊的繁殖,羔羊出生后15~20d,开始补饲商品乳猪全价料,并逐步喂些饲料,一般羔羊一个半月~两个月就可以断奶。2配种前的饲养管理配种前,要抓好母羊的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贮备营养。日粮配合上,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为基础,对断奶后的母羊,还要适当增加营养,以达到复膘。3合理安排母羊配种季节波尔山羊属非季节性繁殖家畜,一年四季都能发情配种产羔。母羊6月龄性成熟,由于在秋季性激素水平较高,故而春夏性活动较少。秋季为性活动高峰期,而春夏季性活动较少。如果采取羔羊1.5月断奶,母羊…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章丘市垛庄镇养兔户张某饲养的良种獭兔,因采食霉变玉米秸,导致妊娠母兔出现死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0年8月,张某从章丘市某种兔场购进5组(5公10母)良种獭兔,按免疫程序先后给獭兔注射了兔瘟、巴氏杆菌、葡萄球菌等疫苗。饲料为自配饲料,由40%的花生壳粉和60%的精料组成。饲养到年底,先后有8只母兔配种产仔,仔兔断奶成活率平均达到92%。为降低饲养成本,张某从2001年1月开始,从附近农户中廉价收购了大量干玉米秸,粉碎后用来代替日粮中的花生壳粉。饲喂一个月后,妊娠母兔陆续产…  相似文献   

10.
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策略杨景培(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510650)目前,我省集约化猪场仔猪多实行3~5周龄的早期断奶,而断奶仔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不管断奶时仔猪的日龄大小,都同样遭受环境和营养应激。断奶年龄越小或体重越轻受...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可降低断奶应激带来的损失,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断奶仔猪的饲养为了使断奶仔猪尽快地适应断奶后的饲料,减少腹泻发生,减轻断奶造成的影响,保证仔猪的快速生长发育,应采取以下措施:1.1对哺乳仔猪进行强制性补料,从仔猪出生后7日龄开始喂给教槽料,教槽料必须是易消化吸收具有特殊香味的颗粒饲料。每天抓几粒教槽料放入仔猪嘴里,每天喂2~3次,连续5天,到12日龄时,大多仔猪都能开食,15日龄可全窝仔猪开食,以后每天少添勤添料,为断奶打基础。1.2断奶前3天,减少…  相似文献   

12.
麋鹿幼仔人工哺育及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鲜牛奶替代母乳的方法,对3只被遗弃的麋鹿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和驯化,在6个月的饲养过程中,详细记录每天牛奶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麋鹿的生长发育指标,麋鹿幼仔的疾病和治疗情况。同时,采取渐进式断奶及成兽带教幼仔采食饲料等方式,取得了麋鹿幼仔人工哺育和驯化的成功,为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麋鹿的人工育幼提供可借鉴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鲜牛奶替代母乳的方法,对3只被遗弃的麋鹿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和驯化,在6个月的饲养过程中,详细记录每天牛奶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麋鹿的生长发育指标,麋鹿幼仔的疾病和治疗情况。同时,采取渐进式断奶及成兽带教幼仔采食饲料等方式,取得了麋鹿幼仔人工哺育和驯化的成功,为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麋鹿的人工育幼提供可借鉴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选用长大母猪10头,按胎次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进行母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K3的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K3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仔猪成活率。对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有改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圈养红斑羚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养红斑羚的繁殖生态吴锋,张词祖,卫士德,周建华,丁明山(上海动物园200335)上海动物园饲养红斑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对红斑羚的繁殖规律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总结,获得了许多在野外无法获得的珍贵资料。本文详尽地报道了圈养红斑羚的繁殖生态资料,为进...  相似文献   

16.
小熊猫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36年英国人史密斯在上海兆丰公园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小熊猫.1953年2月成都动物园首次饲养了水熊猫.1954年6月29日,北京动物园的小熊猫首先创下圈养繁殖记录,一胎产下2仔,但未能成活.1961年,上海动物园创下成功繁殖小熊猫并成活的先例.1977年6月1日,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成功繁殖出子二代.目前,小熊猫在中国的圈养种群为256只左右,分散在30家饲养单位,圈养种群已初具规模,基本不需要野捕捉补充种源.  相似文献   

17.
养猪业是美国 畜牧业中最先进的 部门之一。近十年 来,美国在母猪选 育、断奶管理和饲 养技术方面发生了 巨大变化。目前,美 国养猪业中盛行以 下一些做法。 个别断奶即 把窝内较重的仔猪 提前2-3天断奶, 使体重较小的仔猪 能有机会吃到较多 的母乳,从而达到 较大的断奶重。据 研究,断奶时体重 超过6.5公斤的仔 猪能比断奶体重低于5公斤者提前7天达到上市体重。 一条龙饲养法即把断奶仔猪直接从母猪舍转移到肥育合,养至达到上市体重。从而减少了从母猪舍到保育这一传统环节,避免了由此对猪产生的一些应激反应。此法的主要优…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七彩山鸡又名美国雉鸡,体型较大,饱满,一般雄雉体重可达1.5~2.0kg,雌雉体重1.0~1.5kg。属杂食性动物,日粮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生命力旺盛,既可耐46℃的高温,也可经受零下32℃的严寒;驯化程度高,不善活动和飞窜,便于饲养管理,饲养周期...  相似文献   

19.
分胎次饲养:一种提高生产增进健康的可能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人们应用了诸如全群淘汰再复群、部分淘汰、早期断奶隔离、多位点生产、全进全出、阶段饲养、分性别饲养等多种不同的技术.大多数这些技术目的是为提高幼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性能,但在提高繁殖母猪性能方面,除了隔离和驯化新进后备母猪外还没有其它重大的技术措施.隔离和驯化虽已得到常规应用,但也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养猪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鲜肉鸽粪、米酒糟等副产品饲喂断奶后的二元杂交商品猪与农村一般饲养水平饲喂精料的断奶后的二元杂交商品猪进行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120天的试验期内,试验组用鸽粪为主喂猪情况下比对照组每只少消耗精料147kg,降低饲料成本60.57%,每公斤增重降低饲料费用44.55%,增加养殖经济效益5.6%,屠宰测定肉质和味道无明显差异,同时改善了鸽场卫生,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