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缺锌症与锌肥的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玉米缺锌症状玉米缺锌一般在3~5叶期开始出现症状,主要表现是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有时叶片或叶缘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甚至坏死;有时叶面半透明或失绿呈条纹状裂开,部分叶缘也可坏死;有时在主脉和叶缘间呈较宽的黄色或白色的带状类绿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缺锌症状玉米缺锌一般在3~5叶期开始出现症状,主要表现是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有时叶片或叶缘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甚至坏死。有时叶面半透明或沿失绿呈条纹状裂  相似文献   

3.
镁肥的功效与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植物缺镁时,始于叶尖和叶缘的脉间色泽变淡,由淡绿变黄再变紫,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下面是一些作物缺镁时的表现。小麦:叶片脉间出现黄色条纹,残留小绿斑相连成串如念珠状。心叶挺直,下部叶片下垂,老叶与新叶之间夹角大。有时下部叶缘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焦枯。玉米:下部叶片脉间出现淡黄色条纹,后变为白色条纹,严重时脉间组织干枯死亡,呈  相似文献   

4.
<正>1玉米缺锌的症状玉米缺锌,出苗后10天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以后可以观察到老龄叶片脉间有失绿条纹,在主脉和叶缘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至黄白色带状失绿区,严重时以棕褐色大条斑状枯死;生长受阻,节间变短,植株矮小,结实少,秃尖缺粒,严重减产。2玉米缺锌发生的原因2.1土壤有效锌含量低沙壤土物理性粘粒少于20%,有机质含量至多在1%附近,保水保肥能  相似文献   

5.
玉米形成弱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缺肥引起的弱苗及防治 土壤缺氮,叶色黄绿,自上而下叶尖干枯.土壤缺磷,幼苗细瘦,茎叶呈紫红色,叶尖枯黄,根生长缓慢,呈锈色.土壤缺钾,叶色黄绿,有时有黄绿条纹,叶波状,老叶显著,叶尖和叶缘干枯.针对以上情况,应该合理追施提苗肥.土壤缺锌,影响植株内的生长素合成,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这些条纹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呈两条连续灰白色的宽条,以后逐渐呈半透明状.可用0.1%的硫酸锌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缺锌症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对锌较敏感的作物之一。玉米缺锌时,出苗后10d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以后可以观察到老龄叶片脉间有失绿条纹,在主脉和叶缘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至黄白色带状失绿区,严重时以棕褐色大条斑状枯死;  相似文献   

7.
<正>在玉米栽培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花白苗现象,其主要表现为3~5叶期叶片呈淡黄至白色,或条状失绿。在玉米拔节后,叶片中肋和叶缘之间则出现黄白失绿条斑,形成宽而白化的斑块或条带,甚至出现叶肉消失,叶片呈半透明状、似白绸或塑膜状,风吹易撕裂。也有的植株表现为植株矮化、心叶不易抽出等现象。上述的几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硼、锌、锰元素不足造成的。玉米需锌较多。锌的作用主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早衰,指玉米在灌浆乳熟阶段,出现未老先衰现象,农民称之为"返秆",一般多发生在壤土、沙壤土、种植密度较大、后期脱肥或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玉米发生早衰后,果穗下部叶片先由叶尖、叶缘开始黄化,逐渐向叶脉扩展;果穗下部叶片枯萎,上部叶片呈黄绿色,有时呈水渍状,全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茎秆变软易折,根系枯萎,根毛量少,有时可看到全  相似文献   

9.
王启蒙 《油气储运》2009,(10):27-27
玉米缺钙的症状主要有: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矮小,玉米的生长点和幼根即停止生长,玉米新叶叶缘出现白色斑纹和锯齿状不规则横向开裂。新叶分泌透明胶质,相邻幼叶的叶尖相互粘连在一起,使得新叶抽出困难,不能正常伸展。卷筒状下弯呈“牛尾状”,严重时老叶尖端也出现棕色焦枯。发病植株的根系幼根畸形,根尖坏死,和正常植物的根系相比根系量小,新根极少,老根发褐,整个根系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0.
读者互动     
<正>广西读者赵建安问:怎样防治玉米苗枯病?答:玉米苗枯病在2叶1心期就表现症状,盛发期为4~7叶期。种子发病表现为种子根尖变褐色,后扩展到整个根系,根毛发病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天后呈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无次生根或少有次生根,并向上引起茎基部水浸状腐烂;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会出现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叶片发病表现为叶鞘变褐色撕  相似文献   

11.
周勤 《农村科技》2007,(8):33-34
一、玉米缺锌症状 首先出现于新梢叶,中度至严重缺乏时,叶片小且畸形,节间缩短呈小叶簇生状,有些尚伴有叶片黄化症状,叶脉间黄化而呈黄绿色,但与叶脉紧邻部分则保持绿色。在玉米苗期新叶中下部黄白化形成白苗,又称花白苗,拔节后缺锌,叶片下半部出现黄白条斑,呈半透明,似的绸和塑膜状,风吹易撕裂,称花叶条纹病。  相似文献   

12.
<正>锌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植株矮小,节间短簇,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抑制,出现小叶,叶缘出现扭曲和皱褶等。玉米白化苗、水稻僵苗都是缺锌引起的。实践证明,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果树、蔬菜、大豆、花生、马铃薯、烟草  相似文献   

13.
锌是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虽然很低,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玉米是对锌最为敏感的作物之一,玉米制种田若从5-6叶期缺锌,则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失绿,表现为叶缘形成淡白色宽条,随后新生叶片也出现失绿症状,失绿部位变薄,生长受阻。轻度缺锌时叶色失绿,生长速度减慢,吐丝和抽雄时间推迟;重度缺锌时父本花粉成熟差,活力不足,母本空秕粒多,种子发芽率低。对缺锌的玉米制种田施用锌肥,可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外,还需要硼、锌、锰、钼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虽然用量甚微,但无论缺少哪一种,都会成为玉米优质高产的限制因素,因此,生产上必须要重视施用微肥。1.缺锌症状:植株发育缓慢,节间变短,幼苗期和生长前期缺锌,新叶下半部呈现淡黄色乃至白色,以后在叶脉之间看到白色或黄色组织宽带或坏死斑,之后叶片逐渐变黑,有金属光泽,3~5天后植株死亡。生长中后期缺锌,雌穗抽丝期和抽  相似文献   

15.
<正>锌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植株矮小,节间短簇,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抑制,出现小叶,叶缘出现扭曲和皱折等。玉米白化苗、水稻僵苗等都是缺锌引起的。实践证明,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果树、蔬菜、大豆、花生、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上施用锌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提高产量10%~30%。在施用锌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4,(1):34
1症状缺锌症状主要发生在彩椒分枝、现蕾初期,表现为生长点停止生长,叶尖和叶缘黄化,坏死部分增加,呈畸形生长,叶片变小,叶片、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出现生长点顶枯现象,节间缩短形成簇生小叶,还会导致全株萎缩。2病害发生原因①锌的缺乏症发生,不仅与锌的绝对量有关,更重  相似文献   

17.
<正>在玉米田中,苗期常出现"白苗",这是由缺锌引起的。一般从4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浅呈黄白色。5~6叶期,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经10~15天,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呈"白苗"。严重时全田一片白  相似文献   

18.
一、症状与病原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叶片边缘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焉,3-5d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发病株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d后即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会出现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9.
《四川农业科技》2005,(4):35-35
“癞子玉米”在四川玉米地中随处可见,一般人将其归结为种子质量或大气原因。事实上,出现“癞子玉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硼。一、玉米缺硼症状玉米缺硼时幼叶展开困难,叶脉间呈现宽的白色条纹;茎基部变粗、变脆,严重时雄穗生长缓慢或很难抽出,雄花退化变小或萎缩;玉米缺硼果穗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症状 该病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甜瓜致病变种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茎和果实。叶片有三种症状:一是病菌由叶缘水孔侵入,初期在叶片的边缘上形成水浸状病斑,沿叶缘逐渐干枯,最后导致整片叶子干枯,似火烧状;二是由叶缘向叶片内呈“V”字形水浸状病斑或沿叶缘变成坏死斑;三是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或近似圆形的黄褐色大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