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中地区为我省水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区水果的栽培面积为16万亩,株数591万株,产量9900万斤,其中苹果287万株,年产6600万斤。初步规划,到1990年全区水果面积将发展到32—40万亩,总产达到1.4亿斤,其中苹果20万亩;到2000年,全区水果面积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菠萝主要栽植于丘陵地,栽培面积约6万hm~2(公顷),总产量48万t(吨),平均每公顷产量7 545kg左右,不计国营农场,乡镇菠萝平均每公顷产量还不到6 750kg。为此,国家科委下达“菠萝栽培技术开发利用”星火项目给广西。我们根据项目要求在广西防城县组织实施,经过4a(年)圆满完成了项目开发任务,现总结报道如下。1 开发规模在防城县实际开发规模为1 608.86hm~2,占全县菠萝栽培总面积的89.56%,占广西乡镇菠萝栽培面积的20.42%。其中高产示范面积有24.33hm~2,技术开发面积为1032 .53hm~2,技术推广面积552hm~2。  相似文献   

3.
发刊词     
广西是我国柑桔主产省(区)之一,近几年来,其栽面培积和产量都一直分别占全国柑桔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1%和7.5%左右;在区内,柑桔产量则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1/3左右。由此可见柑桔生产在广西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广西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目前全区80多个县(市)都已广种柑桔,尚有数百万亩荒岭荒坡宜于扩种,而且从全国柑桔业的布局来看,广西已成为重要的夏橙、栟柑等优良品种生产基地之一。基于上述条件,我区柑桔生产迅速发展。回顾解放初期,全区柑桔栽培仅有1万5千多亩,至1978年发展到36万多亩比原来的增加了20多倍。此后,发展更快,据区农业部门统计,1989年面积已达200.56万亩,产量33.63万吨。  相似文献   

4.
我场柑桔面积400亩,投产面积274.16亩,1979年柑桔总产168万多斤,比1978年增长66%,平均亩产8,131斤。三年平均亩产4,900斤(1977年13,312担,1978年10,123担)。其中第二生产队投产面积72亩,1979年产量547,158斤,平均亩产7,600斤,水库边1970年定植的16株芦柑产量4,197斤,平均株产262斤。第一生产队上湖1958年定植的芦柑单株最高产量达657斤(1977年538斤,1978年385斤),三年平均527斤。  相似文献   

5.
柑桔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解放以来,全区的柑桔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目前,全区柑桔面积已达2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5万亩。1984年柑桔总产量达43.18万担,比解放初期增加30多倍,比1978年增加9倍多。但是,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  相似文献   

6.
(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柑桔生产逐步有所发展。解放初期,柑桔面积只有2500亩,总产不上1万担。1972年统计,柑桔面积达到85000亩,其中结果面积28000亩,总产167000担,其中国家收购143700担。全区共有国营园艺场20个,拥有土地36000亩,已连片栽培温州蜜柑12500亩,其中成林结果的5629亩,1972年国营场柑桔总产占全区柑桔总产量的70%,在发展柑桔生产中起到了示范、骨干作用。现区内以邵阳市和洞口县为中心的两个温州蜜柑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龙海县九湖公社是我省荔枝的主产地,栽培历史千年,全社荔枝面积1.42万亩,21万多株(平均亩植14.6株),其中投产树1.21万亩,17.5万株,总产18.1万担。平均亩产为1495斤,株产103斤,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为九湖社员重要收入之一,全社人均荔枝1982年364斤,1983年426斤,户收百担以上有376户。现有兰竹、乌叶、早红、绿荷包等10个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无霜期长,有利于果树生长。全区有土地面积3.54亿亩,尚有宜果荒山面积1600万亩;果树种类繁多,有110个种和变种,700多个品种品系。1992年,全区果树面积达600万亩,水果总产量达到161万吨;1993全区果树面积预计将达716万亩,比1992年增长18.9%;水果总产量可达180万吨左右,增长12%,形势很好。但是,还存在品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国营杨村柑桔场坪塘分场现有柑桔面积4500亩,其中结果树面积3000亩。主要品种为蕉柑、椪柑和甜橙,树龄为11—18年生,柑园土壤为低丘陵山地红壤土及古河滩冲积旱地红壤土。在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总结生产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同时加强科研工作,因地制宜地在柑桔栽培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技术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74年柑桔总产量6.2万担,1975年7.7万担,1976年9.2万担,1977年12.4万担。1977年的平均亩产超过了4000斤,同时出现了一些大面积亩产7000—8000斤的丰产片。这些改革的措施,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广西柑桔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标  陈东奎 《广西园艺》2005,16(1):16-18
1 广西柑桔业发展的现状1.1 柑桔生产状况广西是我国 9个柑桔主产省之一 ,其中沙田柚是全国的第二大产区。 2 0 0 3年广西柑桔面积 2 88.2 8万亩 ,占全区水果总面积的 16 .5 % ,柑桔产量 15 2 .13万吨 ,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 32 .6 % ,柑桔产值 2 4 .2 4亿元 ,占全区水果总产值的 2 5 .3%。广西柑桔生产分布于全区 14个地级市 ,主要集中于桂林、柳州、贺州、河池等地 (表 1、表 2 ) ,其中桂林市柑桔面积 12 0 .7万亩 ,占全区栽培面积的 4 1.9% ,产量 90 .9万吨 ,占全区柑桔产量的 5 9.7% ,是广西柑桔的重要产区。表 1  2 0 0 3年广西柑桔面…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资料统计,黄岩县1972年柑桔面积47529亩,其中结果面积为24619亩,总产为5.04万吨,平均亩产4464斤(按结果面积计算)。到1985年桔园总面积为73197亩,结果面积达44923亩,总产量6.17万吨,亩产2749斤,相隔十三年桔园结果面积净增20034亩,总产虽增加7000吨,但单产则下降了1695斤。这就充分说明柑桔面积的发展与产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果树品种结构调整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计划以来 ,广西水果业发展迅猛 ,栽培面积已达 10 6 7万hm2 (16 0 0万亩 ) ,总产量近 40 0万t,水果业已成为广西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潜力最大的优势产业之一。果品由短缺供不应求逐步转移到出现了结构性和季节性的过剩 ,果品价格下跌 ,“卖果难”突出 ,农民增收缓慢。今后 5~ 10年是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进行果树品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1 广西水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结构优化程度低 ,发展比例不协调 ,种植业过大 ,加工业严重滞后。鲜销品种多 ,约占全区总产量的 90 % ;而加工型品种少 ,…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第二大香蕉主产省 (区 )之一 ,1 998年全自治区香蕉栽培面积达 4 0 8万hm2 ;产量达 85 2 9万t,占全国香蕉总产量的 3成左右 ;总产值 (按 1 990年不变价计 ) 1 2 3 7亿元。钦州市是广西香蕉最大产区 ,1 998年全市香蕉栽培面积为 1 1 93万hm2 ,占全区香蕉栽培总面积的 2 9 1 7%;总产量为 3 6 54万t,占全区的 4 2 84 %;总产值 (按1 990年不变价计 )达 5 3 0亿元。浦北县是我国香蕉著名产地 ,被国务院定名为“中国香蕉之乡”。近年来该市蕉区积极进行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目前香蕉的优质品种率已达 90 %以上。为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郯城县北关园艺场是个平原果园,土质较好。全场果园总面积370亩,共有苹果树5444株,其中结果树5000株,养猪100头,牛骡9头。近几年来,为了解决果园肥料不足的问题,在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指引下,认真学习外地经验,大种苕子,积极发展绿肥生产。到1972年苕子的种植面积由1970年的100亩发展到240亩,占果园总面积64.8%。1973年产苕子鲜枝叶40多万斤,追施果树4700多株。由于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加上搞好病虫防治和修剪等综合管理,果品产量逐年提高,1970年产果21万斤,1971年31万斤, 1972年产52万斤,今年预计达80万斤左右。1972年全场…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韶关市环市公社坝厂大队果场,1964和1965年共引种潮州蕉柑四百亩约四万株。1967年开始结果,1969年总产量达36万斤,但1970和1971年产量急剧下降,每年仅3—4万斤。我们带着蕉柑大幅度减产的新问题,遵照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教导,自1971年春开始,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科学实验和柑园的改造工作,获得了初步成果。1972年该场蕉柑结果面积虽减缩到二百亩,但总产量仍达31万斤。1973年在遇到暴雨和洪水等较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6.
江北县统景区地处山区,适宜发展柑桔生产。1964年全区仅有2个生产队种植40年生柑桔老树900株,产量不到1万斤,1966—1970年全区新栽锦橙30万株,种果队达到350个。至1977年全区已发展柑桔40余万株。1978年总产柑桔110万斤,1980年达  相似文献   

17.
果品产销形势与贮藏现状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果品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81年全国果树栽培面积2700万亩,比1952年增加了一倍半。果品总产量达780万吨,比1952年增加两倍以上,其中苹果、柑桔、梨三大骨干品种的产量占70%。发展最快的苹果,栽培面积已有1000多万亩,产量由解放初期的10万多吨上升到300多万吨,占全国果品总产量的1/3;柑桔产量1978年以前长期徘徊在30万吨左右,近年已突破100万吨;各种梨的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上下。  相似文献   

18.
荔枝是我县最主要的果树,品种优良,特别是乌叶荔枝,不但是鲜食珍果,而且是出口罐头的主要原料。全县现有面积近2万亩,约25万株,其中95%以上是乌叶品种。已进入结果年龄的约1.5万亩。成年树大小年结果严重,适龄树产量更低。低产年不超过1万担,甚至只有几千担;最高产的1974年也只有6.2万担,平均亩产只有300多斤。为寻找解决荔枝低  相似文献   

19.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田,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1966年冬植的232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1971年,总产量达到12600多担,平均亩产5450斤。1972年,总产达到25612担,平均亩产11040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13000多斤。有一片2亩4分柑桔园,亩产高  相似文献   

20.
“控穗”——促进荔枝结果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1958年以来,福建荔枝栽培面积成倍扩大,目前已达17.5万亩,居我省六大果树的首位。但当前全省有近10万亩8一15年生的适龄树不能正常结果(以下统称适龄不结果),平均亩产只有10余斤,株产不到1斤。这是荔枝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