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被菊是利用我国优良野生种质资源育成的菊花新品种。它抗寒性强,在我国东北地区可露地越冬栽植。地被菊观赏价值高,装饰性强,深受人们的喜爱,因而广泛用来布置花境、花坛。地被菊较耐阴,适合在林下或林缘作自然式的种植,也可种植于草坪中。燕儿窝风景区管理站于2011年播种地被菊并在园林绿化中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地区景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地被菊凭借其良好的覆盖性和栽培适应性被广泛应用在生态恢复及景观营造中。但目前适用于景观农田规模化应用的地被菊品种较少,且老品种存在种性退化、抗性降低等问题。故开展此引种筛选工作,以筛选出适用于规模化景观农田种植的地被菊新品种。本试验引进6个地被菊新品种,通过开展田间观测进行综合分析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农吉庆’在覆盖性、观赏性、成活率、抗性表现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可以作为未来北京地区景观农田规模化种植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辽菊”系列地被菊是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以半野生资源地被菊为亲本,通过自然杂交、轮回选择,从实生苗中选取优良单株而获得的地被菊新品系。该品系抗逆性强,植株低矮紧凑,自然成型,易繁殖,群体观赏效果好,适合露地栽培。经过试种,园艺性状优良,是理想的地被观赏花卉,非常适合北方寒地绿化及园林造景应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高纬度寒冷地区、缺乏秋季城市园林绿化、美化的植物材料。为丰富城市绿化品种、开拓地被菊种植区域。于1992-1995年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大庆、佳木斯和黑河四个地区进行了地被菊新品种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引种栽培试验的地被菊品种、可在佳木斯一线及其以南地区推广栽植;金不换、矮黄、泥金星等10余个品种在这些地区露地栽植越冬、生长良好,花期从9月上旬--10月中、下旬、国庆期间达到盛花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亲本自然杂交获得地被菊新品种辽菊916。该品种植株紧凑低矮,易成型,繁殖容易,群体栽植效果好,抗寒耐低温,适合北方露地栽培。经试种推广,观赏性状佳,是理想的景观花卉,可在北方寒地绿化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被菊植物体内含水量降低,抗寒防冻能力增强;抗寒性强的品种叶糖含量都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全光下的地被菊冠幅最大,开花指数最大,比其他3个样方的地被菊开花提前3~13d不等,具有较高的观赏效果,光越弱植株高生长越高。  相似文献   

7.
从南京和北京引进13种地被菊种苗,在河北滨海地区进行试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适生性、物候期、抗蚜性及耐盐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引进的13个地被菊品种基本能适应河北滨海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除金陵玉宇长势较弱、属于小花型地被菊、适宜盆栽种植外,其他品种均能在河北滨海地区田间正常生长、发育,株高、冠幅、花径基本达到原产地标准,重瓣性、花色表现正常,开花、繁殖系数高,露地越冬,萌芽早、枯黄晚,并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经济性状良好。其中,北京种源地被菊品种花期早,适应性、耐盐性和越冬性等表现较佳;南京种源地被菊品种花期为10~11月,花色艳丽,花量大、自然成丛、覆盖度好,适应性和越冬性较好。除金陵玉宇外,所引进的地被菊品种均适宜河北滨海地区田间栽植,可用于城市绿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地被菊抗寒性,加强地被菊在三北地区的应用推广,为抗寒地被菊品种筛选提供依据,以16个地被菊良种苗期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后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各地被菊品种半致死温度,并对地被菊的抗寒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16个品种的抗寒性排序。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的S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但是抗寒性强的品种在胁迫后期SOD活性下降趋势要明显低于抗寒性差的品种;MDA含量与地被菊抗寒性呈负相关。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地被菊的抗寒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毛香玉’半致死温度为最低;参试苗期地被菊苗期抗寒性排序为:‘毛香玉’>‘重阳红’>‘成双’>‘中秋红’>‘金乳荷’>‘新玉’>‘金银菊’>‘橙黄金’>‘1903’>‘醉绣球’>‘紫堇早’>‘美矮粉’>‘1902’>‘繁白露’>‘洒金红’>‘中秋白’。综上所述,‘毛香玉’苗期半致死温度为最低,为-10.66℃,抗寒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地被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花色丰富,适应性强,品种繁多,应用潜力巨大,但鲜见关于其品种分类研究.以32份地被菊为材料,以14个叶形参数为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Q型聚类分析将32份地被菊分为2大类和10小类;进一步对地被菊叶形参数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聚类分析中,包括尖削度、上裂片张开度、下裂片张开度和叶身长宽比4个叶形参数贡献率达74. 49%,可以作为叶分类的重要指标.另外,叶片扫描电镜结果进一步表明叶形参数可作为地被菊品种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地被菊是菊花的一个新类型,主要由7~8种野菊杂交而来,为宿根草本花卉。地被菊植株低矮,抗逆性强,花期早而时间较长。开花繁密,最适宜在广场、街道、公园等各类园林绿地中做地被植物用,组成大色块,发挥宏观群体之美。习性与菊花大同小异,但栽培管理不完全一致,我们通过几年试验,总结出扦插繁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农杆菌介导的菊花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地被菊中建立外源基因的转化体系和获得转基因地被菊美矮黄植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地被菊美矮黄中建立了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入外源基因CHS的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杂交和Southern杂交都已经证实了外源基因的转入,研究中发现潮霉素对转化植株分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春丽 《河南农业》2011,(12):43-43
一、菊花的品种 菊花类型品种很多。世界上的品种已逾万。我国也有3000多种。按菊花的自然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寒菊。园林应用方式可分为:独本菊、立菊、大立菊、悬崖菊、嫁接菊、案头菊、盆景菊。按植株形态可分为:独本栽菊、切花菊、地被菊。  相似文献   

13.
辽菊924是通过多亲本自然杂交而获得的地被菊新品种。该品种抗寒性强,植株低矮紧凑,自然成型,易繁殖,群体观赏效果好,适合露地栽培。经过试种,园艺性状优良,是理想的地被观赏花卉,非常适合北方寒地绿化及园林造景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地被菊不同基质的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研究了基质对地被菊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被菊扦插容易成活,当草炭和砂等量混合时,插穗生根好,根系较长,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地被花卉植物是园林绿化及观赏草坪的新优物种.随着公众对园林绿化景观多样性要求不断提高,在公共绿地中利用矮生、繁花多年生环保型植物作园林地被已经成为目前及今后绿化的流行趋势.红花草莓凭借其四季红花、植株矮生、覆盖性强、耐寒抗旱、叶色浓绿、适应性强、不退化、形态靓丽、管理养护简便、观赏价值高、绿化效果好等优点,倍受国内外园林绿化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库尔勒地区金叶莸的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0引言金叶莸适应性强,抗旱性好,易成活,管理粗放,春、夏、秋一片金黄,盛花期一片蓝色,在未来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库尔勒地区大面积试种推广,作为大面积色块及基础栽培,一般植于草坪边缘、假山旁、水边、路旁,也可用作色带、色篱、地被。  相似文献   

17.
地被菊,植株低矮、茎匍匐,能迅速覆盖地面。抗逆性强、萌芽早,枯萎吒.耐阴.贫瘠薄土质。花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末。既可作切花,又可作盆花,还可用于街路、公园、庭院等的绿化和美化。  相似文献   

18.
芮城县药用菊栽培已初具规模,主要品种有①当地小菊花。种植面积2500余亩。因在芮城县生长历史悠久,对环境适应,表现抗病、抗虫性强,生长直立,株型紧凑,自我分枝力好,花期集中,一次采收。但花型较小,产量一般,挥发油含量较低,市场仅做药用。②亳菊。2002年引入芮城县,种植面积2000余亩。生长势强、花型大、产量高,农民欢迎。该品种生长直立、  相似文献   

19.
如今快速发展的园林事业,再加上城市美化的需要,促使地被菊得到了广泛种植。其借助远缘杂交的方式"野化育种",让菊花不再受限于花盆中,属于新型观赏性菊花种类的一种。本文以安阳地被菊为例,对其栽培管理和应用展开了详细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理论方面的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1 草坪的种植 1.1 选择合适的草种。应根据本地特点和不同草坪的主要用途来选择草种。我国北方较适宜种植早熟禾、羊茅类、黑麦草等。可单播也可混播,混播时应注意各草种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