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芍药与牡丹的各物候期所需有效积温、临界天数、日均温的定性指标对花期影响特别显著,适时分析芍药与牡丹各生理阶段对环境因子的需求量,调节主导因子——温度,控制牡丹开花物候,做到按需供花,可打破自然花期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芍药褐斑病又称红斑病,是芍药栽培品种上常见的病害,除芍药外,还能侵染牡丹。发病后,叶片早枯、植株矮小、花少花小,乃至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3.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因其花大色艳、芳香浓郁,而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同时,牡丹根皮又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通经的功效,用于热血发病、吐血、跌打损伤等.观赏牡丹以河南洛阳、山东菏泽最负盛名.药用牡丹以安徽铜陵的"凤丹"药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牡丹和芍药花瓣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采用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获得油样,用气相色谱法对牡丹和芍药花瓣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并分析了牡丹和芍药不同时期花瓣中脂肪酸组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牡丹和芍药花瓣中高级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相似文献   

5.
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约40~108 cm.芍药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花色鲜艳,婀娜多姿,妩媚动人,深受人们喜爱.花形似牡丹,古人评花:牡丹第,芍药第二,牡丹被誉为花王,芍药被誉为花相.芍药在中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6.
牡丹春节催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 ,又名木芍药、花王、洛阳花、国色天香、富贵花等。牡丹品种多 ,花大色艳 ,富丽堂皇 ,号称“国色天香”、“花中之王” ,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长期以来 ,我国人民把牡丹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牡丹的自然花期在每年 3~ 4月份 ,且花期很短。但通过对温度等条件的控制与调节 ,可使牡丹在春节等节日开花。1 牡丹春节催花的意义牡丹的自然花期很短 ,且过于集中 ,“养花一年 ,观花十日” ,多少使人们产生些许遗憾。通过催花技术 ,使牡丹在春节期间盛开 ,并且利用冬季的自然低温 ,延长牡丹的花期 ,使…  相似文献   

7.
浅谈牡丹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属毛茛科,芍药属.为我国特产名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牡丹皮是一种常用中药,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及跌打伤痛.自古尊为花中之王,有富贵花之称.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将牡丹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而广为栽培.  相似文献   

8.
李恒英  李艳 《新农业》2011,(11):36-37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洛阳牡丹、芍药4种真菌性病害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洛阳牡丹、芍药种植园圃,记述了牡丹的2种真菌性病害(牡丹灰霉病和牡丹黄斑病)和芍药的2种真菌性病害(芍药红斑病和芍药拟盘多毛孢褐斑病)。根据形态学特征,4种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a commonsii Ell.et Ev.)、芍药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多毛粘质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P.L.Zhu]。  相似文献   

10.
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牡丹、芍药中存在大量台阁品种的现象,作者进一步论述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演化的规律,确定了各花型在演化过程中的地位,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的新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应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牡丹观赏栽培始时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子 《农业考古》2003,(3):226-229,275
牡丹国色天香 ,冠绝群芳 ,长期以来 ,曾被人们誉为花王 ,然而关于牡丹作为花卉观赏栽培的历史 ,自唐宋迄今 ,有着不同的说法和争论 ,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 ,从与牡丹同科同属的植物芍药的不同记载中进行对比甄别 ,从对古今牡丹、芍药不同时间花期物候期的分析 ,认为《诗·郑风·溱洧》所咏之芍药即牡丹 ,并据宋·虞汝明《古琴疏》所载帝相“命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之说 ,认为牡丹的观赏栽培始时于夏代。一、关于牡丹观赏栽培始时问题之争论唐宋以来 ,对牡丹的观赏栽培始时问题 ,即有着不同的看法 ,其主要分歧是始于唐或始于唐之前。1.认为…  相似文献   

12.
芍药、牡丹的根器官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及扫描电镜观察,对牡丹和芍药部分品种的根器官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 根初生结构,牡丹根的内皮层细胞排列不够紧密、凯氏带结构不明显,芍药根的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凯氏带结构比较明显;牡丹根的中央为数个后生木质部的大导管、无髓,芍药根的中央由薄壁组织形成髓.根次生结构,牡丹根次生韧皮部占主要部分,而芍药根次生木质部占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杂种的不育性等技术难题,使牡丹远缘杂交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进一步研究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机制,探讨克服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不育性的有效措施。本文从育种目标的确定、杂交组合的确定、育种材料准备、人工杂交、种子采收、播种、优良单株选择等方面介绍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以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获得更多的远缘杂种,丰富牡丹种质资源,扩展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培育出更多的花期晚、花色纯正的牡丹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一种适合牡丹、芍药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新鲜的牡丹、芍药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和SDS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光谱分析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扩增等检测方法对牡丹、芍药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筛选。[结果]在牡丹、芍药基因组DNA的提取过程中,叶片内的酚类、色素、丹宁、糖类等物质与DNA结合,影响DNA的提取质量。在这两种DNA提取方法中,SDS法略好于CTAB法。SDS法DNA得率虽低,但其纯度高,去糖去蛋白等杂质比较干净,且在未加RNA酶的情况下,RNA污染较少,在进行PCR扩增时,能得到比较理想的产物。[结论]取材时间是影响DNA提取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提取牡丹、芍药基因组DNA时应该取完全展开的幼嫩叶片。  相似文献   

15.
芍药和牡丹部分品种茎叶器官的解剖学观察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显微及扫描电镜对牡丹和芍药部分品种的茎、叶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①牡丹品种茎的维管束数量明显多于芍药品种;②牡丹与芍药品种的叶片在气孔频度、气孔大小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牡丹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四川、云南、西藏等高原地区都有野生牡丹的分布。目前,我国牡丹人工栽培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等,都建有大型牡丹园。一、牡丹的生物学特征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为多年生落叶亚灌木。其根系肉  相似文献   

17.
芍药(paeonia lactiffora pall)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犁食,属芍药属植物,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花期5-6月。芍药原产于我国北部和西伯利亚,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诗经郑风》中就曾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载。芍药以其枝叶苍翠嫩绿,花朵娇艳美丽,与花王牡丹并称“花中二绝”,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其花大色艳,雍容华贵,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喜凉怕热,喜干恶湿,喜光,稍耐阴。在新疆,牡丹花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夏季是牡丹叶片快速生长、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杂草及旱涝危害的多发期。故加强牡丹夏季科学管理,是决定盆栽牡丹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农12师三坪农场于2009年秋季从河南洛阳引进一批牡丹材料,共38个品种进行盆栽试验,现根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牡丹和芍药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8~1989年对北京地区的牡丹、芍药主要病害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61.5%~100%.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是:秋季彻底清除牡丹、芍药的病残体,分株移栽时摘除虫瘿并在药液中浸根处理;早春芍药刚萌发时覆盖地膜,在牡丹根部进行挖穴埋药处理;夏季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对叶部病害进行喷药防治.另外,抗病品种也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牡丹和芍药的种植历史已源远流长,芍药属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一直以来都非常受人们的喜爱,其地位非常高,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还是六大名花之一,驰名中外。文章阐述了芍药属的生态特征,重点介绍芍药属的栽培技术,并说明了芍药属在景观营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