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正食用菌制种主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制种方式。液体制种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先进的方法。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用工成本低、菌丝活力强、接种后萌发吃料快、菌种在培养基中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好、菌龄一致、出菇整齐、可缩短栽培时间等优点~([1])。郭静利等~([2])在对液体制种与固体制种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中指出,液体菌种发育时间可以减少24 d,接栽培袋菌丝满菌时间缩短约10 d,污染率可以降低1.5%,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菌种简易分离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月荣 《食用菌》1992,14(5):16-16
探讨食用菌菌种的简易分离法,是普及推广食用菌技术的需要。菇农从外地购种,有时因运输出现污染和衰老;或由于制种者与栽培者相脱离,难以掌握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在栽培过程中不能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而造成低产或失败;或因受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许多菇农不能自行分离良种。为此,笔者于1989年开始,探索了一种在无特殊设备条件下的菌种简易分离法,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栽培面积及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在栽培食用菌过程中,污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给制种单位和菇农带来较大损失.由于食用菌菌种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在双孢蘑菇制种实践中的经验谈几点提高菌种成品率的措施,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菌种制作工艺提高菌种成品率陈为平(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352200)近年来随着香菇市场的活跃,生产量逐年扩大。制种工作除了科研部门提供母种之外,一般专业户都进入自行制原种和栽培种。然而在制种工艺中,常发生杂菌污染,尤其是“点绿霉”初期仅现白色粒...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制种,系指人工方法培养食用菌纯菌丝。食用菌的种类繁多,优质菌种的标准因品种的不同而异,但从总体来看,每一个优良菌种均应具有“纯、正、壮、润、香”的共性。在生产上,不但要求菌种不被污染,而且要做到一定时间内保持菌种生命力及原始种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6.
一支母种会影响一个食用菌产业,菌种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用菌菌种常具有较高的扩繁倍数和较大的栽培产值,目前,一棚春栽香菇相当于20亩(1亩≈667平方米)大田作物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菌种在食用菌生产中要承担比常规作物更大的供种风险。但食用菌制种所需设备少,  相似文献   

7.
制备和选用优良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菌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菇农的栽培效益,而且关系到菌种场技术水平高低和信誉的好坏。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菌种生产量日益增加,而由菌种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上升,这已成为今后食用菌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对菌种受污染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  相似文献   

8.
如何保证塑料袋菌种的成品率张子峰(江西省赣州市食用菌开发职务公司341000)利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从整体上与用菌种瓶制作相比,具有运输方便、成本低、装料块、省工等几大优点。据了解,有些生产者,对塑料袋菌种的制作和管理还不太了解。为此我们对塑料袋制种...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冬季,菇蚊、跳虫等害虫往往在短期内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曼霞说,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尽量采用物理防治措施,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污染。预防应有针对性菇棚的修建:应远离村庄、垃圾场、粪堆等地,确保出菇环境远离虫源,可将原材料在强日光下曝晒,或进行发酵处理,杀死虫卵、活虫,尽量采取熟料栽培或用于制种。菌种质量关的选择:在制种过程中,须仔细检查、挑选,发现污染,立即淘汰,确保生产菌种纯度。防虫网位置的选取:菇  相似文献   

10.
从原种栽培种培养过程中出现污染的时间、污染部位、污染杂菌的种类入手,进行分析判断造成原种栽培种生产过程中污染的原因,针对污染原因及时进行菌种生产改进,进一步加强规范操作、规范生产,从而降低原种栽培种生产中的污染率,保证菌种生产正常进行,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优质可靠的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1.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胡贵权 《食用菌》1998,20(1):17-18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食用菌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我所自1986年以来,一直采用液体菌种生产各种食用菌的原种、栽培种,已为广大菇农所接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所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特点 1.1 菌丝生长快,生产周期短 由于菌种采用液体培养,其菌丝生长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能不断地进行空气交换,其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能及时排出,因此其代谢旺盛,菌丝生长迅速,在6~10天内可生产几升至几百升,甚至更多的菌种。由于生长周期短,其菌龄较固体菌种要一致,便于生产中使用及栽培后的管理。 1.2 液体菌种接于固体料上定植快,成品率高 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易分散的特点,因此当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后,分布于整个培养基表面,由于菌丝活力强,萌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菌种生产,从试管母钟复壮、扩制,到原种、栽培种生产,最少需要80~120d,而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制作栽培菌种,只需6—12d,不仅节省固体生产菌种所需要的大量投资,大量缩短生产时间,而且成本低、接种速度快、发菌快、出菇齐、产量高,是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海鹰  戴建树 《食用菌》1992,14(6):12-13
目前国内外用于食用菌人工段木栽培的菌种种型多为瓶或袋装的木屑种,少量由菇木加工而成的棒状种.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菌种或因其接种时费工费料,或因其成活率低而不尽人意.为此,笔者借鉴国内外的制种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揉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食用菌深层发酵和塑料包装的真空吸塑技术,研究成功了新型颗粒菌种,现将它的特点、生产工艺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菌种生产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首道工序,关系着这一产业的成败。液体菌种以其具有培养时间短、发菌快、菌龄整齐一致、接种方便等优点,并有利于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食用菌生产企业的青睐,已成为食用菌制种产业的发展趋势。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液体菌种制作工艺及关键技术,分析了制约我国液体制种发展因素,并对国内液体菌种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原生质体复壮平菇菌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菌种退化是关系当前食用菌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研究克服菌种退化的有效技术是食用菌良种繁育工作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菌种退化的特征。表现为与原始的出发菌种对比,具有明显发菌慢、出菇迟、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抗逆性降低,它不是当年制种、栽培不当引起,而是呈持续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蒋国建  姚建华 《蔬菜》2002,(9):22-23
采用摇瓶液体培养食用菌菌种,具有生产条件稳定、菌丝体的菌龄整齐一致、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是食用菌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基本保证,是食用菌行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鸡腿菇是继平菇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又一个食用菌品种。目前鸡腿菇菌种的生产主要采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入固体基质培养,由于菌丝吃料速度较慢,从接种到满袋约需要28~35天,周期长,无形中增加了菌种的污染率,且袋口与袋底菌龄相差20多天,影响了菌种的质量。而鸡腿菇液体菌种具有周期短,菌龄整齐一致的优点,但是又存在…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栽培中,往往采用小麦、谷粒等做菌种。但价格较贵,而在山区荞较多且价格低,荞只是小麦的一半价。通过几年的制种实践,发现用荞做菌种具有以下优点:污染率极低,一般不易感染杂菌,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二级、三级菌种制作环节及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菌二级、三级菌种制作重要环节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制种成功率,为食用菌制种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行业中无论是育种、选种、引种、制种,都离不开收集、记录或描述菌种(株)的特性。作为栽培者及育种、引种、选种人员都希望对某一菌株的特性能了解得多一些、透一些,既是为了因地制宜,也是为了择优选用,同时还可避免菌株的混乱。到目前为止,我国在食用菌的菌种特性的记录方面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