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山西是产煤大省,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山西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矿山开采会引发一系列诸如矿区土地破坏、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山西煤矿区土地的破坏,提出相应的预防、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措施,并针对山西煤矿区破坏土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矿产资源的开采在给人类提供财富的同时,也给矿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对土地的破坏极为严重,但通过合理的整治和复垦,破坏的土地是可以恢复的。针对山西省矿山的土地复垦进行初步探讨,在分析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山西省矿区复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析矿区土地复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工程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针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进行矿区土地复垦,使遭到破坏的土地,能够恢复其利用价值。本文就对矿区土地复垦以及复垦的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ArcGIS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ArcGIS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对土地复垦中的适宜性评价、沉陷预测以及土地复垦图件的制作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山西平朔安家岭井工矿一号井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在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中如何通过ArcGIS完成数据格式的转化、数据处理及图幅打印等任务。  相似文献   

5.
矿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的优化是土地资源优化方法在复垦土地利用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考虑到复垦土地的农业利用模式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因此,其优化选择问题必须受到这3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其综合效益获得整体提升。结合具体矿区的复垦土地农业利用问题,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优化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具有针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工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土地复垦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基本国情的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是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下,科学地把工矿业生产、土地供给、土地整治、复垦土地的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与运销和政府支持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专业化、一体化、系列化的经营和管理,从根本上达到理顺土地复垦资金的投入渠道,增加土地复垦的人才和技术投入,使土地复垦与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技术开发、有效监督的统一系统。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对磷矿山废弃土地状况及其磷矿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探讨废弃磷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及复垦后土地功能分区及用途。【结果】磷矿露天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极大,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成为环境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必须明确划分土地复垦目的与用途,对废弃土地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复垦。【结论】磷矿废弃土地主要成因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及弃石排土占地。通过对废弃土地的复垦规划有效协调复垦工程中的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因地制宜确定废弃土地复垦后功能分区及用途管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探究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结合当下土地破坏问题,从多个方面对远期规划进行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 ,不仅严重地破坏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调查晋城市北岩煤矿土地破坏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对土地破坏数量、程度、特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并结合当地矿区土地复垦的实际 ,指出了矿区土地复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蒙古采矿用地逐年递增,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得不到及时复垦,成为制约内蒙古矿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该研究通过调研分析了内蒙古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采矿用地复垦难度较大、土地复垦资金匮乏、破坏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复垦表土得不到保障、缺少专门的土地复垦管理机构以及土地复垦意识薄弱等6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编制科学的矿业用地复垦方案、完善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采取分期复垦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引进公众参与机制等促进矿区土地复垦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地调绘、遥感解译、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区平朔露井联采区2006~2080年期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水土流失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以期为平朔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共挖损、压占和占用土地面积10 791.81 hm2,挖损、压占和占用耕地面积6 239.30 hm2。因井工开采诱发地面中度以上沉陷损害土地资源面积2198.60 hm2。(2)不同情境下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20.44~25.33之间变化,环境质量状况在山西省属于较差等级,废弃地全部复垦成林草地情况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最好。(3)由于采掘规模的不断扩大,植被的彻底破坏,矿区水土流失明显增加,但在后期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措施下,随着林草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工矿区土地复垦中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炭资源的开采会引起地表沉陷,对矿区的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土地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不同,对其复垦利用的方向和复垦的方法也有差异。结合矿区开采沉陷和土地复垦的实践,提出了开采沉陷土地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的预测方法,以期在土地复垦中,根据土地的破坏程度及破坏范围确定合理的复垦方向及复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复杂系统理论,以徐州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进行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等建立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概念模型,构建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垦项目系统的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对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结果,基本能够综合反映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郭琳珂  赵婷婷  程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28-7331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然而在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对沿线土地"圈而不建"、"建而不竣"、"竣却不营"、"营又搁浅"等浪费现象。该研究在介绍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和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高速公路设计不合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二是土地利用率偏低,占用耕地面积大;三是土地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用地效益不均;四是临时用地数量多,复垦率低;五是沿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需加强保护。提出高速公路建设要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要加大临时用地的复垦力度,建立土地差别化利用模式,还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土地复垦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土地复垦后耕地质量不能在短期内显现,导致很多矿区土地复垦后土地质量不能满足相应的耕作需求。土地复垦项目后评价时点界定就是对一定时期后土地复垦项目土壤质量进行反馈,对于提高土地复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综述土壤质量恢复过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土壤质量恢复的过程,对不同土地复垦方式后评价时点进行了界定。认为疏排法复垦、基塘式复垦、梯田式复垦、充填式复垦、矸石山绿化复垦和露天开采复垦的评价时点分别为4~6 a,5~7 a,5~7 a,6~10 a,10~15 a和10~15 a。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SWOT方法,然后将之应用于克俄露天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的评价中,通过对比分析,将较为复杂的关系通过矩阵形式清晰地表现出来,指明了该复垦模式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研究表明,SWOT方法在土地复垦模式发展方向的表达上是非常直观有效的,在逻辑上也是严密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山西能源工业过去及今后一段时间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能源工业的发展也使土地资源遭受到挖损、塌陷、压占破坏,加剧了我省人地矛盾。平朔矿区的土地复垦实践证实:土地复垦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能源工业对土地资源的负面影响,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对焦作市新河矿区待复垦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河矿区土地破坏程度较轻,以恢复原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多宜性土地优先复耕为原则,宜农地(评价分值在80分以上)面积为814.64 hm2,土地质量好,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地下水源充足,灌溉保证程度高;宜园地(评价分值在60~80分)面积为42.25 hm2,土地质量适中,土壤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地下水源较充足,但缺乏灌溉设施,农业利用时需要采取一定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亭园是废弃垃圾场改造生态园林的典型事例,是国内节约土地成本,改善生态环 境,变废为利的又一成功范例。园内以亭、廊、榭、阁为底本,按照1:1 的比例,仿建、选建了34 座佳 誉如织的千古名亭,它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并存的梦想,为中国城市 废弃地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粒子群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和BP神经网络梯度下降训练法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将免疫学中的克隆、变异理论用于粒子群算法的优化,建立免疫粒子群算法并给出算法步骤及免疫粒子群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的步骤,将其应用到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中.仿真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变压器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