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吕梁地区仁用杏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目前,我国广大山区由于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市场体系等诸多方面比较薄弱,给山区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故山区经济仍不很发达。发展主导产业,开发拳头产品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曾指出:“战略重点要转向支柱产业、规模经济和拳头产品。”吕梁地区农村根据自身优势,有重点地选择几项新兴产业,上下动员,形成规模经营,开发拳头产品并使其尽快进入国内外市场,必将大大促进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立足吕梁地区的实际,对仁用杏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园生态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出发,论述了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园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目标,提出了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园生态经济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省经济林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充分开发山区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早日实现“把云南省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本文着重分析云南省经济林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探讨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省委书记阎海旺、代省长孙英给全省林果支柱产业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现场会议的信时值金秋,全省林果支柱产业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现场会议在天水召开,这是全省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谨以省委、省政府和我们个人的名义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林业始终是甘肃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了浙江省武义县农村经济特别是山区农村经济的振兴,成为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它是以消耗阔叶林资源为代价,属资源消耗型经济。如何妥善解决食用菌生产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兼顾山区农民眼前和长远利益,促进经济效益与森林资源双增长?作者就此针对武义县食用菌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作了一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鼎城区治山乡总面积108万亩,其中山林面积6.7万亩,是鼎城的主要林区之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利用山区忧势,确立了“以丘岗开发为龙头”的山区发展方针,大力开发油茶山、桐竹林。目前,全乡已形成了1万亩杉木林基地,15万亩楠竹低改基地,10万亩油茶低改基地,2000亩药材基地,3000亩林果基地。初步形成了高效林业的框架,加快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农民人平从山地开发获得收入已达600元,较去年净增200元。首先,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统一了开发思想,认识到从自然条件来看,该乡优势在山。从初步开发的实际来看…  相似文献   

7.
农村庭园林木是江苏省平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本省森林覆盖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庭园经济,发挥了很大作用。惟目前有少数树种结构不够合理,林相较差,经济效益不高,需要改造、更新提高。农村庭园林木改造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比较复杂的绿化工程。为了提高全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本市近年来一直把农村庭园林木改造列为重点工程来实施。其更新改造的要求是:进一步丰富林果资源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和增加村庄原有林木覆盖率特别要积极发展以银杏为重点的庭园果树,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 农…  相似文献   

8.
Thinkingonsomeproblemsofforestryreformanddevelopment一、关于山区综合开发及林业部门的工作1995年以来,以改土、治水、植树、修路、通电为主要内容的山区综合开发工作做为林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山区综合开发,不是简单的生产开发,这是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的一大改革。它的意义在于,抓林业不仅是种树造林,而是把部门工作融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当中,融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当中,按照山区综合开发的要求,抓林业工作就不能为造林而造林,为植树而植树,而是要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山区综合开发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在4年试点示范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虽然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山区综合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在山区综合开发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急需进一步统一提高,以利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阶段我国山区综合开发的两个基本关系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生态经济问题,而以农村为中心的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农村生态经济环境的恶化,又主要表现在占国土总面积60…  相似文献   

10.
德钦县山区综合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迪庆州西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1996年确定的第二批35个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之一。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的山区综合开发思路和模式是德钦县调整产业结构,变山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实施山区综合开发也是保护两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滇金丝猴等珍贵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资源的需要。根据“九五”执行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新开地乡新道梁村地处高寒曼甸区,辖14个村民组、644户、2430口人,总土地面积14.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2009年,全旗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新道梁村充分考虑本村人民生活水平和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实际,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推进改革,努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结合新农村建设,培植新的支柱产业,既确保农民利益,让群众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又兼顾集体利益,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们双牌县通过多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应现代林业经济的要求,符合双牌县情的路子: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教为依托,以山上开发为重点,以林产工业为龙头,调整结构,规模经营,发展高效林业,使林业经济步入“优质、高产、高效’助发展轨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有序的发展,加速全县经济腾飞和农民奔小康伪进程。其工作思路归纳起来有三点: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逐步建立以竹业开发为重点的高效林业体系。放牌县有林地达2267万亩,占总面积的86.3%,林业是左右全县经济建设大局的支柱产业。根据这个特点,我们…  相似文献   

13.
马蓉 《中国林业》2013,(8):36-3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山地作为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林果业的主要经营对象,必须为山区经济的振兴及其脱贫致富发挥主要作用。为了使临夏走出多山少田的困境,临夏州委、州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经济林作为振兴和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纳入主要的议事日程,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促进了经济林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林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林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该文从二者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创新林业科技服务理念、构建农村学习型社会、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实现培育适应山区社会林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林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绿化与生活》2005,(4):F0002-F0002
平谷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形成了以大桃为龙头的苹果、梨、柿子、杏、核桃、板栗、枣八大果品基地。全区16个乡镇均有果树,主要集中在11个山区、半山区乡镇170多个村,10多万果农从事果品生产,果品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市果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果品生产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6.
龙游县竹产业发展前景透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竹子作为龙游县重要的森林资源,在该县竹产区发挥着巨大的经济功能,并形成一大支柱产业,是龙游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同时也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竹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本文以龙游县竹产业经营现状为切入点,根据中国竹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龙游县竹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发展的重点,以期推动龙游县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山区综合开发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是 :探索出各种成功的科技兴山模式 ,解决了山区人口温饱 ,发展了支柱产业 ,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 2 1世纪山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任务 ,要实施“科技兴山”战略 ,全面推进我国山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山区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是党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基本方针的具体体现。 选择行之有效的开发模式是山区综合开发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投资、投劳、管理收益分配之间矛盾的方法。三年来各地通过探路子、摸经验、树典型,山区开发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竹产业是安吉县的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十年来,安吉县的竹产业迅速发展,但现有竹产业主要是竹基础产业和笋竹加工产业。随着市场的成熟,本文就竹产业公。何进一步开发进行了探讨,着重提出发展“源头”,提高笋竹加工机械化程度,竹产业化工化,产业规模区域化及产业行业协会的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康”,对于广大山区农民而言,近乎可望而不可及。但地处渭北旱原东北角的韩城绝大多数山区农民依靠花椒提前五年达到了“小康”,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花椒,是韩城的名优特产和拳头产品,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1984年韩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开发七分山,集约经营二分田,科学利用一分水”的指导思想,把花椒生产作为调整山区经济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业经济翻番的支柱产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