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现代高职教育特点与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需求特点,探讨了园林类专业的建设路径。提出了该类专业应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战略发展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确定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以园林行业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北京园林》2006,22(2):F0003-F0003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北京唯一的市级园林行业综合性研究机构,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主要从事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成果推广和科普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努力为园林行业发展服务,建所以来,共获科技进步奖11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71项,园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园林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传播给中国园林发展造成的传统园林的中断、外来园林的冲击以及对园林市场的影响等方面的困境,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碰撞促进新思潮的交流、公众参与使得园林品位的提升、先进技术带来设计语言的创新等机遇。阐述了网络传播下中国园林发展的主体方向应该是园林传统的继承、融入外来文化以及积极创新。提出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参与世界范围的园林交流活动、开展国内相关学科技术交流、建立网络评论平台,加大群众监督反应的影响力、推广应用电子商务,促进园林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广东园林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广东省园林科技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自愿结合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广东省、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园林学会的团体会员。本会挂靠单位是广州市园林局。第二条本会宗旨是团结、组织全省园林科技工作者和爱好者对本省园林科技艺术范畴内的多学科的研究,促进园林科学技术、艺术事业的普及与繁荣,促进国内外园林科技、艺术交流和合作,为我省各地物质  相似文献   

5.
《广东园林》2018,(3):22-22
2018年4月28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十周年发展研讨会在该院成功召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杨国权、总工程师粟娟,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王越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启翔,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研究员,原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局长颜用棠、江镜洪和副局长吴劲章、许广汉,广东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广东省林业厅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庆辉,中国林科院热林所所长徐大平,广东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书记张方秋,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川,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艺所所长朱根发,及省内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各区林业园林主管部门等单位参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正为庆祝《广东园林》杂志正式创刊四十周年,2020年7月17日上午,《广东园林》杂志编委会召开"传承创新,共谋发展"的视频座谈会。编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粟娟,常务副主任彭承宜,广东园林学会顾问黄兆儒、白嘉雨,杂志编委、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科技处处长江定钦,主编朱纯,副主编李青、杨学成、林广思、林正眉、佘美萱,以及编委、协办单位领导,审稿专家、编务及印刷出版人员代表等共54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围绕产业创新投入生产实践形成的公共服务平台,是为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行绩效为研究对象,运用服务创新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行绩效概念模型,探讨综合体运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对台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进行绩效评价,为动态评价综合体建设成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11月11-14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全国园林科技信息网、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暨第三十三届全国园林科技信息网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庆园林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重庆市园林花卉苗木产业在发展中的优势潜力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林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思路,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提升重庆市花卉苗木产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9月17日,广州市科协在华南植物园举办以“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6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活动。广东园林学会以“DIY家庭园艺及营造庭院景观”项目在主会场展示。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林业产业现代化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业科技创新是促进林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中分析了我国林业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情况,发现当前我国林业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仍存在林业产业重要实践探索不足、科技创新投入不高、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林业产业现代化服务能力的战略任务,将数字化信息化作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将林草科技服务体系作为提升林业产业现代化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优势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竹产业发展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国家,竹林培育和竹材加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初具规模。但在新形势下,竹产业正面临技术变革,推动竹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亟需创新技术与模式设计。文章主要以竹材加工产业为重点,从竹材的资源分布、文化属性、经济价值、国际贸易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与优势。进而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制约中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统筹规划、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认知提升、标准体系建立、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综述国内外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福建省生物质新材料产业发展在市场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政府支持和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人类文明史的简要回顾,论述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要义是人类要充分地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要落实到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之中。近10年来生态文明在广州的实践,具体表现在构建绿色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生活等方面。广州初步实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5.
发展林业产业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林业产业的科学定位。本文讨论了四川林业产业发展的4个科技对策,制定林业产业的科技支撑规划,加快现有技术成果在产业发展中的转化应用,加强产业发展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的攻关研究,发挥林业标准化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是国内知名的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笔者著文对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表示祝贺和冀望。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广东园林及其当代的代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的成就进行简要的回顾;第二部分,论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意义,即,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发展顺应时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第三部分,着重介绍广东风景园林的地方特色,希望设计人员能够学习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园林的特色和广东园林的地方风格,博采众长,发扬创新,与时俱进,撑起广东园林设计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广州市森林公园现状,分析了广州市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在促进广州市森林旅游业向森林康养业转型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强调在规划建设中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并提出采取统一规划、制定标准、修订条例、创新融资机制和加强人才建设方式提升广州森林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入手,提出湖南林业和林区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赖农业科技的跨越发展。并从增加科技投入,加强重点顶级人才培养,提高科研原创力;重视重点学科与区域特色培植,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储备;建立科研示范基地,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等方面论述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创新体系,加快科技飞跃发展的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闯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89-90,94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被称为"第六产业",已经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创新的新方向。结合农业产业融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对黑龙江省肇州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来更好的指导肇州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