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明确侧孢短芽孢杆菌BL-21(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类型,对其发酵液抗菌活性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杯碟法检测了B.laterosporus BL-21代谢产物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蛋白酶稳定性;通过硫酸铵盐析、CM-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SDS-PAGE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B.laterosporus BL-21产生的抗菌物质在50℃以下稳定,在pH 7~8时抑菌效果最好,对蛋白酶敏感;发酵液中含有多组分抗菌物质,其中一个组分的分子量为20.1 k Da。B.laterosporus BL-21的发酵液能抑制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903抗菌物质产生条件及部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是从郑州果园中筛选出的,它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抑制作用。通过对其抗菌物质产生条件的研究认为,在NYDA培养液中,培养液初始PH值为7时,最有利于抗菌物质的产生;振培养112h,培养滤液的抑菌活性可达最大值;同初始接菌量对抗菌物质的产生时间影响不大;在250ml三角前瓶中,随装液量减少,培养液抑菌活性有增大趋势;大米粉和豆饼粉是最适合产生抗菌物质的碳、氮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抗菌蛋白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具有较强的抗生作用。通过对NCD-2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0℃、培养液初始pH为7.0和培养时间为2 d条件下,利用NB培养基培养该菌株所得培养液抑菌活性优于其他培养基,其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所得的蛋白粗提液经RNA酶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经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蛋白粗提液经60℃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经80,100,120℃处理后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经120℃处理30 min后仍有一部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说明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存在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97是一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生防细菌,对常见果蔬采后病害有显著防治效果。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和细菌移位试验,评价B.subtilis A97及其代谢产物对哺乳动物的生物安全性,为该菌株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最大剂量耐受法连续14 d每天对小鼠灌喂菌体浓度为1.0×109 CFU/m L的B.subtilis A97发酵液0.4 m L(对照组灌喂无菌生理盐水),观察和测定小鼠的一般体征、脏器指数、血相和肝脏生化等指标,并检测小鼠血液和组织中是否发生细菌移位。结果表明,B.subtilis A97发酵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大于20 000 mg/kg BW,各处理组小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现象。处理组小鼠一般体征、脏器指数、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且小鼠血液和其他组织样本中均未检测到由B.subtilis A97引起的细菌移位。由此推断B.subtilis A97及其代谢产物对哺乳动物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对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抗菌活性物质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对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抗菌活性物质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下芽孢杆菌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盐渍环境中益微菌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对Bacillus RC1的抗菌活性及防治黄瓜灰霉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acillus RC1无菌过滤液抑制B.cinerea的生长,随着无菌过滤液浓度的提高,对B.cinerea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在PDB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表明,2%,4%,8%的海盐均影响Bacillus RC1菌株的生长;随着海盐浓度的提高,Bacillus RC1对B.cinerea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弱.离体叶片及幼苗法研究表明,Bacillus RC1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随着海盐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拟从北京郊区黄瓜根际土壤中定向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生防芽孢杆菌,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物质的基本特性。采用热处理和形态观察结合平板对峙法定向筛选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从北京郊区黄瓜根际土壤中定向分离到63株产芽胞的菌株,从中筛选到2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arinum Owen.)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命名为j-28和j-50。拮抗菌j-28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带达到11.0 mm。此外,拮抗菌j-28有较广的抑菌谱,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和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lium albo-atrum)等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经过形态观察、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j-28和j-50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还发现拮抗菌j-28的发酵液经过高温和强酸碱处理后抑菌效果会明显减弱,说明拮抗菌j-28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可能是蛋白类。笔者定向筛选到针对北京郊区多发的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j-28,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北京郊区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提供新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防腐剂是指微生物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其作用是通过杀死腐败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以改进食品质量和延长货架寿命.微生物素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微生物细胞能产生许多具抗菌活性的物质,这些活性物质通过降低产品pH值、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细菌细胞膜的半透性等达到杀菌降菌、抑制腐败的目的[1].微生物素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食品安全、延长贮藏期以及保持产品风味.  相似文献   

10.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抗菌物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萎病发病棉田未发病棉株根际土样中分离芽孢杆菌,利用对峙培养法对大丽轮枝菌进行平板拮抗实验,筛选出6株对大丽轮枝菌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其中3株菌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S4-3菌株发酵液滤液经100℃、30min热处理丧失抗菌活性,发酵液氯仿抽提物不具有抗菌活性,发酵液硫酸铵沉淀物有抑菌活性,但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丧失,认为S4-3菌株抑菌活性物质是蛋白质。而菌株S4-5发酵液经100℃热处理后还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发酵液氯仿抽提物也具有抗菌活性,但硫酸铵沉淀物对病原菌无抑制作用;S5-6菌株发酵液滤液经100℃热处理丧失抗菌活性,硫酸铵沉淀物也不具有抗菌活性,而发酵液氯仿抽提物有抗菌活性,因此认为S4-5和S5-6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不是蛋白质类。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利用生防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果树多样性间栽控制石榴枯萎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的作用效果,本研究测定了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S9601-Y1、Y2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石榴园间作树木小枣、枇杷、桉树和石榴叶片乙醇粗提物对石榴枯萎病菌和生防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为:BS9601-Y2高于BS9601-Y1,但当菌株培养48 h后,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在供试叶片材料中,1 mg/mL的小枣和枇杷叶片乙醇粗提取物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较高,分别为29.1%、44.6%;4种叶片乙醇粗取物对生防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在0.5 mg/mL时,抑制率都达到了98%。由此推测,石榴园间作树木叶片的提取物影响了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在石榴园不能同时使用间栽果树和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剂的方式来控制石榴枯萎病。  相似文献   

12.
研究药用红树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以期寻找新型抗菌物质。以6种敏感细菌为实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根据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结果,对其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研究分析。从桐花、秋茄、白莲、木榄、老鼠簕中共分离得到50株真菌,其中16株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至少1株实验菌株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30.77%,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率最高达32%。研究表明,HGC-M3-A,HGC-L3-A和HGC-QJ1-A,HGC-M3-A、HGC-L3-A、HGC-QJ1-A,HGC-TY3-A的发酵粗体物分别对对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白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HGC-QJ1-A、HGC-QY2-A、HGC-MT3-A、HGC-TY3-A、HGC-LT3-A和HGC-TT22-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白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很强的杀菌效果;HGC-L3-A、HGC-TT22sub>-A1对白葡萄球菌的杀菌浓度均为25 mg/mL;HGC-MT3-A、HGC-TT22-A1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浓度分别低至为1.56 mg/mL和3.125 mg/mL。红树根际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存在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土壤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高效广谱的原始拮抗细菌菌株用于油茶病害的防治,并探索其生物防治效果。从土样中分离到223株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发酵产物活性测定进行拮抗菌筛选。结果表明:以油茶炭疽病菌和根腐病菌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初步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21株,其抑菌圈宽度在5.0~12.5 mm,占分离到的细菌总数的9.9%,其中菌株Z26抑菌效果最好;复筛表明21个菌株发酵液对供试6种植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有8株对油茶炭疽病菌抑菌效果良好,有4株对油茶根腐病菌抑菌效果良好,其抑菌圈宽度≥10.0 mm,分别占被测菌的38.1%和19.0%,菌株Z26抑菌效果最好;发酵产物活性测定表明6个菌株的发酵液能完全抑制油茶炭疽病菌生长,效果明显,过滤液抑菌率为33.3%~58.3%,效果不明显,抑菌率超过50.0%的只有Z17、Z26 2个菌株。由此可知,菌株Z17和Z26对油茶病害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可作为油茶病害的备选拮抗菌株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2株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及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对2株放线菌HD-103和HD-109的抗菌活性和发酵液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明确2株菌的分类学地位。以1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利用琼脂柱法分析2株生防菌的抗菌谱;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glycines)为指示菌,利用杯碟法检测2株生防菌发酵液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相分类法对2株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2株菌的抗真菌谱均较广,其中HD-103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f.sp.Glycines)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达到23.7mm,HD-109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e)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5.0mm;HD-103的抗菌活性物质较HD-109的活性物质更为稳定;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HD-103与HD-109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albidoflavus)的2个菌株。菌株HD-103与HD-109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其发酵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具有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雷公藤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对内生真菌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雷公藤不同器官中共分离出22株不同形态型的内生真菌,其广泛存在于植株的根、茎、叶中,其中植株枝中的分离数量高于根和叶。大多数内生真菌都具有抑菌活性,与菌丝体相比,内生真菌的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不同类型病源菌的比较结果表明,筛选的内生真菌对病源性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小叶榕抗菌活性内生菌的发酵条件,提高其发酵液生物量和抗菌物质的量。笔者采用单因子试验对小叶榕内生细菌QYPT-B01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确定了QYPT-B01菌株在本试验中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玉米粉3%,豆饼粉4%,K2HPO4·3H2O 0.3%,初始pH 8.0,装液量30%,接种量1%,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温度34℃。在上述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液中生物量达到峰值,测得OD值为7.95,与优化前相比较,OD值提高了52.0%(优化前OD值为5.23)。培养72 h,抗菌物质产量达到峰值,此时发酵滤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42 mm,与优化前相比较,抑菌圈直径提高了13.5%(优化前抑菌圈直径为23.28 mm)。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QYPT-B01菌株发酵液的生物量和抗菌物质的量均有明显增多,为后续分离纯化、鉴定其发酵滤液中的抗菌物质,探究其抑菌机制,开发生防菌剂或新型抗生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文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含胚)的不同浓度甲醇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种皮和胚乳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油菜种子萌发率、幼苗的根长和茎长均逐渐下降。在相同的浓度中,油菜种子在胚乳浸提液中的萌发率比种皮浸提液低,油菜幼苗的根长在种皮浸提液中比胚乳浸提液中短。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之间幼苗的根长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皮和胚乳均有抑制物质存在,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较强,而种皮浸提液对油菜根长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18.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筛选对梨腐烂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明确其防病效果,为香梨树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从各种原料的果蔬酵素液和香梨枝条组织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和细菌发酵液复筛,测定分离菌株对香梨腐烂病菌(Valsa ceratosperma)的抑菌活性,从中筛选抑菌作用显著的拮抗菌株,通过离体枝条法测定其防病效果。筛选出对V. ceratosperma具有抑菌活性的12个细菌菌株,抑菌率为54.72%~86.43%。离体枝条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酵素液的拮抗细菌XG-FX22和G-FX12菌株的保护性防效分别达到了77.71%和65.29%,治疗性防效分别达到了66.71%和66.14%,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菌株。通过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G-FX12和XG-FX22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研究结果为香梨腐烂病生防资源的发掘和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侧孢短芽孢杆菌具有抗菌、杀虫、抗肿瘤等功能,其伴孢体和代谢产物则是影响其功能的关键因素。为了推进侧孢短芽孢杆菌在各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应用进程,文章回顾了侧孢短芽孢杆菌的独木舟状伴孢体(CSPB)、均质伴孢体(hoPB)、条纹状伴孢体(stPB)和晶状伴孢体的特征和功能,介绍了侧孢短芽孢杆菌产生的侧孢菌胺、聚酮化合物、抗菌肽、酶类、免疫抑制剂、凝血酶抑制剂、氨肽酶抑制剂等多种代谢产物的结构和性质,对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其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欧美杨溃疡病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防治欧美杨溃疡病的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欧美杨溃疡病病株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86株细菌菌株。经平板对峙培养,得到5株对欧美杨溃疡病原菌(Lonsdalea quercina)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室内离体枝条试验和田间杨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菌株P2和P4的防效较好,通过浇根处理,室外防效分别达到51.8%和48.6%。经鉴定菌株P2和P4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用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多抗霉素等4种抗生素类药剂和45%代森铵水剂、80%乙蒜素乳油杀菌剂在室内做抑菌试验,中生菌素、新植霉素对病原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他4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农用链霉素100倍稀释液的防效较好,经浇根处理,室外防效达38.2%。试验为欧美杨溃疡病的防治提出了初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